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11章 我就专断一次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11章 我就专断一次

簡繁轉換
作者:最能编的狗牙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5 15:24:52 来源:源1

第11章我就专断一次(第1/2页)

《人民文艺》的大编辑室继续往里面走,第二个房间的屋门虚掩,左门框旁边墙壁上钉着一张白底红字的木牌,木牌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主编辑室”。

崔道逸礼貌地敲了敲门后,里面响起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崔道逸笑着打开门,他口中的“老张”正坐在办公桌后,拿着湿毛巾,一个劲儿地擦着额头和脖子上的汗。

老张就是张广年,《人民文艺》主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光未然。如果还不知道的话,那说《黄河大合唱》应该无人不知。

他就是《黄河大合唱》的作者,他的谱写的经典不仅仅在建国前被人们传唱,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被大家经常提及。

“几年不在燕京,都忘了燕京的夏天是这么难熬。”张广年又将毛巾伸进了上衣里面。

张广年从30年代开始就从事进步的戏剧和文学运动,还曾经跟李公朴和闻一多先生一起参加过进步活动。

在十年期间,前部分过得还不错,后来被送到了干校劳动。在这期间,他不断地反思自己。去年被接到燕京后,就立马被上级任命为《人民文艺》的主编。

从他接手《人民文艺》的那一刻,就开始为文艺界的复兴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刘新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刘新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不觉得会被发表,一度准备毁掉《班主任》这本小说,但又不甘心,于是投给了兄弟杂志《人民文艺》。

他目前是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在做编辑之前是老师,亲眼见证了十年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写《班主任》这部小说也算是写他的亲身经历。

其他的编辑看到《班主任》后争论很大,稿子差点被退了回去。无奈之下崔道逸拿着它找到了张广年。张广年大手一挥,表示不怕写矛盾,就怕矛盾写的不够深入。

于是让崔道逸将稿子交给刘新武,让他继续改,将矛盾写的深入一点,做到有理有据,充分揭露,最终得以成功发表。《班主任》更像是风向标,让文学界都感受到了文艺风向的变化,开始调整创作方向。

崔道逸一定程度上来说,他是刘新武的伯乐。

“老张,我这有一篇小说,我看了之后大为震撼,又拿不定主意,所以让你看一看。”

听他这么说,张广年赶紧提起眼镜,从崔道逸手里面接过稿子认真地看了起来。

“《驴得水》,这是在借‘驴’讽刺什么?”张广年一边看一边好奇地问道。

“老张,你怎么知道是在讽刺?”

张广年抬头笑道:“还能真写驴不成!”

“你先看,绝对会大跌你的眼睛。”崔道逸走到旁边的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翘着二郎腿坐在了旁边的木质扶手沙发上。

张广年听到后好奇心更重了,接下来看的更加认真。

“荒诞,太荒诞了。不过像是有些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吃空饷这个事情在那个时代太正常了!”张广年像是激动又像是生气地说道。

“这是开胃菜,更有意思的是在后面。”

张广年整整读了一个小时,才将文章给看完。对于编辑来说,这样看文章时间已经是很长了。像这种长度的文章,即使认真看,也不会很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章我就专断一次(第2/2页)

但《驴得水》里面的各种细节,不得不让张广年看的时候反复揣摩。

张广年放下手中的稿子,摘掉眼镜,用手轻轻地按压太阳穴和轻轻地刮着眼眶。

见他没说话,崔道逸还以为是出了什么问题,于是说道:“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眼保健操的发明人刘世铭外号是刘失明,他自己和孩子的眼睛都高度近视,为什么还在学校继续推行他研究的眼保健操?”

“哈哈哈,老崔,你狭隘了,其实这玩意还真有用,尤其是我们这些人,看稿子看久了,眼睛酸痛,得时不时地放松一下。”张广年再次戴上了眼镜。

“这文章,你觉得怎么样?”

“唉!”张广年叹息了,一声:“说实话,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喜剧还是悲剧!里面蕴含了太多的东西,前半部分讽刺吃空饷,后半部分则是悲到了极点。

人性的自私在利益和压迫面前暴露无疑,打着集体的旗号伤害个人。女性的无奈和骨子里的男女不平等。爱恨情仇相互交织和最后由爱生恨。

很难想象,这么多的元素,同时在这一本书里面。这感觉就像一直在喝白开水,忽然有一杯里面加糖了。”

“这么说你也觉得这篇文章好了?”崔道逸问道。

“好。我是话剧出身,我甚至觉得这部作品改一改,能成为一部经典的话剧。可能无法跟《茶馆》《雷雨》相媲美,但一定会比大多数好。”

张广年觉得,里面的各种荒诞的写法适合话剧这种表演形式。

“说不定有一天,还真能成为话剧剧本。那意思是,这篇文章咱们就用了?”

张广年想了想说道:“我的意见是用了,一会儿你让别的同志们再看看,充分吸取一下大家的意见。”

“要是有人反对呢、”崔道逸问道。

崔道逸在从燕大毕业后就待在了《人民文艺》,从编辑到副主编,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编辑部内为了一篇文章吵翻天的事情屡见不鲜,尤其是现在处于一个敏感时刻。

另外,文人都有傲骨,换句话说都有臭脾气,做到意见统一是很难的。

“有人反对?那我就专断一次,直接拍板发表。”张广年霸道地说道。

“好!”

崔道逸十分高兴,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副主编,需要的就是一位能扛事儿的领导。做下属的,最怕领导扛不住事儿。

他在《人民文艺》干了那么多年,尤其是十年期间,主编像是走马灯一样换。《人民文艺》又被誉为皇家杂志,一定程度上代表上层的意见。

出了事情就换人,有一句调侃崔道逸的话,叫做流水的主编,铁打的副主编。很多人觉得崔道逸能一直稳坐钓鱼台,肯定是做了什么对不起大家的事情。

崔道逸心里苦啊,苦水都不知道往哪里倒。他之所以一直没事儿,那是因为他一直负责业务,不去触碰政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