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前门村的留守妇女 > 第 558章 集资

前门村的留守妇女 第 558章 集资

簡繁轉換
作者:曾经撞过的南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6 03:25:45 来源:源1

明月提出的问题,才是卡脖子的问题,志生也知道,公司的流动资金一直很紧张,工人二月份的工资还没有发,如果工资一发,钱将更不够用。

志生捏了捏眉心,办公室里的空调嗡嗡作响,却驱不散他心头的烦躁。他想了很久:“实在没办法,要不再找银行贷款?”

明月摇摇头,指尖划过合同上的数字:“贷款手续繁琐,等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而且多了利息负担,利润又要被啃掉一块,再说了,我们还欠银行一千万呢,现在你又不是不知道,银行的钱都流向了房地产,房地产企业要多少,银行就贷多少,我们这些乡镇企业,要是规模大点的还好,特别是我们这些中小微企业,贷款比登天还难,就是批了,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天才能下来!

志生听妻子这么说,叹了一口气,他突然想起简鑫蕊曾经对他说过,如果资金上有困难,可以找她,就说道:“要不我去找简总试试,向她借点。”

明月知道,一两百万对简鑫蕊来说,就如一般人口袋里的零用钱,伸手就能拿出来,但能向她开口借钱吗?自己本来就不想老公和简鑫蕊有过多的联系,一直不联系最好,现在再向她借钱,那不是联系更频繁啊。

明月看着志生,问道:“你确定向简鑫蕊能借到钱?”

志生说:“肯定没问题!”

明月笑着问道:“你向她借过钱还是她让你缺钱就向她借的?”

志生这时才发现明月的意思,连忙说:“没有,以前我们是同事,缺钱了,向同事借一点,不是正常吗?所以我就想到了简总。”

明月说:“不是还有一个顾总吗?你也可以向她借啊?”

志生知道,今天打破了明月的醋坛子,如果再说下去,自己也许真的没事说出事来了,就说道:“我只是随口提一下,要是真的开口,借不借也还两说,又不是借三万两万的,一两百万不是谁开口就能借的。”

明月微笑着看着志生,说道:“我觉得你说向简总借钱时,信心满满的,要不试试?”

志生连忙说:“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明月不置可否的看了志生一眼,陷入了沉思,她想再去找王明举和田军帮忙,又觉得不好,王明举已经帮忙协调一千万贷款了,再找他,肯定让他为难,想想还是算了,还有能帮得上忙的就是镇长张体忠,可自己和张体忠关系一般,自己和镇党委书记高方良闹掰了,如果张体忠帮自己的忙,高方良肯定会对他有看法,也许张体忠考虑到这点,会找借口不帮这个忙。

明月想来想去,真的找不到人帮忙,人说吃屎难,其实借钱比吃屎还难。

明月想到了曹玉娟,也许曹玉娟有办法能借一点,向曹玉娟借钱,明月虽然不太愿意,但也比让志生向简鑫蕊开口好!

这时志生说:“要不你打曹玉娟电话,看能不能再借一点?”

明月想到了曹玉娟,没想到老公也想到了曹玉娟,志生以前曾让自己和曹玉娟保持距离,现在却让自己向曹玉娟开口借钱,可见无论什么人,逼急了都会违反自己的初衷。

明月说:“曹玉娟不一定有,上次把所有的钱都给我们了。”

志生说:“借借看,她方法多!”

明月拨打了曹玉娟的电话!

电话铃响了几声后,曹玉娟爽朗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哟,明月!咋这时候想起给我打电话啦?是不是又有好事找我,还是要请我吃饭?”

明月捏着手机,斟酌着措辞:“请你吃饭小事一件,不过还真有点事想麻烦你……我们接了笔大订单,资金周转有点紧张,你看能不能……”

曹玉娟沉默了一会,笑着说道:“不就是借钱嘛!说个数!不过丑话说前头,我手头流动资金也不算宽裕,我看能挪多少给你救急。”

明月说:“你看着办吧,能借多少借多少,玉娟,不好意思啊。借你的钱还没还,又开口向你借钱。”

曹玉娟说:“明月,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啊,我们是姐妹,你缺钱不向我借,向谁借,我刚刚算了一下,我最多能给你一百万,多也没有。”

明月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一百万虽然离预期缺口还远,但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明月连声说:“谢谢,谢谢。”

曹玉娟说:“不用这么客气,不过这钱过两天才能转给你,你不急吧?”

明月说:“尽量快点。”

曹玉娟说:“最多两天!”

志生听曹玉娟能借一百万,顿时感到十分开心,虽然还有缺口,但有这一百万,他的底气增加了不少。

志生突然想起戴志远说过积资的事,就对明月说:“现在很多企业搞内部集资,要不我们也搞一次集资,按高于银行利息向工人借钱。”

明月说:“这倒是个方法,以前也借过,但也借不了多少。”

志生说:“这次情况不同,咱们把天福隆的订单利润和分红计划跟大家摊开说,让工人知道投钱能赚双份——利息加上分红。再说,咱公司这几年信誉一直好,工人手里多少有点积蓄,说不定愿意跟着搏一搏。”他拿起白板笔,在上面快速写下“内部集资方案”几个大字,字迹因为用力显得有些歪斜。

明月盯着白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但集资风险不小,万一订单出岔子,没法按时还钱,工人情绪一闹,公司信誉就完了。”她想起去年县里一家纺织厂因集资违约,被工人堵门三天三夜的新闻,后背不禁发凉。

志生却突然笑了,眼里闪过狡黠:“咱们找几个信得过的老员工聊聊,先放出风来,看谁愿意借钱。”

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林姨走了进来:“明月,刚收到银行通知,咱们贷款的一千万到这个月要还十五万利息,今天不转过去,明天就逾期。”

明月和志生对视一眼,刚刚因曹玉娟借款带来的轻松瞬间消散。志生扯松领带,喉咙发紧:“先从账上划十五万过去,剩下的……”他看向明月,“今晚就开员工大会,宣布集资的事。”

当晚,车间里的白炽灯刺得人睁不开眼。一百多名工人挤在车间,议论声像煮沸的水。明月站在堆满布料的台子上,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这次天福隆的订单,只要按时完成,利润至少能翻番!现在公司需要大家帮忙,愿意借钱的,利息比银行高两倍,年底还能参与分红。

明月对工人不错,工人也知道公司的困难,有的人早就想到集资的办法,可公司一直没提,现在见明月终于开口了,就知道明月实在没有办法,才向大家开口的,一时议论纷纷

老员工彭维安率先站了出来,布满老茧的手拍得车间铁架砰砰响:“萧总,我信你!我把我这些年的积蓄,大约十万块先投进来!”他的声音在空旷的车间里回荡,激起一阵骚动。“他一个外地人,都敢借钱给明月,我们本村人。怕什么?”角落里的周慧边说边站起来,大声说道:“我...我攒了三万,也能借。”

人群突然炸开了锅,七嘴八舌的讨论声几乎掀翻屋顶。有人掏出存折晃悠,有人皱着眉头算利息,还有几个凑在一起小声嘀咕。明月攥着话筒的手心全是汗,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喉咙发紧。

这时朱兴田站出来说道:“公司现在遇到了困难。不是明月一个人的事,想想我们没来公司上班之前,有地方挣钱吗?不是天天在家闲着啊?现在明月办起了公司,大家在家边就有班上,挣得钱也不比出去打工的人挣得少,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公司现在遇到了困难,需要我们出力,我们好意思要利息吗?我朱兴田家以前是过的什么日子,大家都知道,穷得叮当响,现在我手里也有存款了,不多,就三万块钱,我决定全拿出来,借给公司,一分钱利息都不要!”

朱兴田的话引起下面工人一阵议论,张洪海说:“我也有两万,决定借给公司。”

乔三拐子说:“我一个光棍,也没多少结余的钱,手里也有三万,也借给公司,不要利息。”

彭维平说:“我一个外地人,在公司打工,感觉和在家一样,到哪里找这样的老板,我有五万,也借给公司,不谈利息。”

在这些老工人的带动下,大家都一致表示,借钱给公司,以帮公司渡过难关。

明月十分感动,她让林姨把打算借钱的工人名字和金额记下来,并说明按银行最高利息给工人,将来还有分红。

第二天,工人陆续把钱送到财务,到中午时,已经集资一百五十多万,其实工人家也没多少钱,一般都一万块钱左右。

乔磊和戴志远听说明月公司集资,也每人送来了八万块钱,还有其他的村干部,一天下来,总共集资一百八十万,加上曹玉娟转过来的一百万,总算解决了公司的资金问题。

资金到位后,明升公司仿佛注入了强心剂,整个厂区都沸腾起来。车间里,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一百多台缝纫机齐刷刷运转,针脚穿梭如飞,裁剪布料的“沙沙”声与传送带的滚动声交织成激昂的生产进行曲。工人们目光专注,穿梭在生产车间,有的在熨烫刚成型的服装,有的在仔细检查产品细节,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棉线与布料混合的温热气息。

明月和志生,边安排生产,还要和冯涛李梅准备四月十八号的今年秋冬新品发布会,明月知道,新品发布会的日期坚决不能改动,去年两次改动发布会的日期,给经销商留下了很坏的印象,今年无论如何都要按时招开。

志生没有时间坐在办公室里,不时的在各个车间来回巡查。他时而俯身查看机器运转情况,时而与车间管理人员交流改进方案,他本来就做过服装厂的管理工作,所以做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明月看着老公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这段日子,是老公从南京久隆地产公司辞职后,过得最充实的时间。

有时加班晚了,明月会体贴的问老公累不累,志生总是满怀激情的说:“不累,现在好像又回到了以前在海达服装公司工作时的状态,虽然忙点,但活得充实!”

由于工人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明月觉得伙食要跟得上,她安排食堂中午多加一个荤菜,早晚饭品种要丰富。

食堂也跟着忙碌起来。大师傅们凌晨四点就开始备餐,蒸笼里腾起的白雾几乎遮住了整个厨房。为了让加班的工人补充体力,红烧肉、糖醋排骨等硬菜不断端上餐桌。傍晚时分,厂区里亮起一排排照明灯,宛如白昼,加班的工人干劲十足,誓要按时完成订单。

在这股齐心协力的劲头下,原本堆积如山的原材料,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包装整齐的成衣。仓库管理员清点数字,按要求打包入库。

志生看着公司的繁忙景像,对明月说:“老婆,我算了一下,如果按现在的情况,一直干下去,最多三年,我们就能还清所有债务,到那时,我们无债一身轻,日子就好过了。”

明月说:“我还要扩大公司,尽量的多招工人,把村里在外打工的人全部招回来,就在家边工作。”

志生说:“看你是天生的做大老板的命,我呢,只希望家里不欠人钱,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就行,没有那么大的理想。”

明月看了老公一眼,说道:“瞧你那点出息,小富即安的样子。”

志生说:“我还就是打工的命,真没什么大的理想。”

明月说:“很多时候,人都要逼自己一下,如果不逼自己一下,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如果当年,你不出去打工,你也不会有现在的能力,我呢,也不会拼命的去办公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