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和女儿共长生 > 第五十章 长流水与“哭七星”

我和女儿共长生 第五十章 长流水与“哭七星”

簡繁轉換
作者:Oo闲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6 15:26:37 来源:源1

第五十章长流水与“哭七星”(第1/2页)

东北的丧葬,被称为“白事”,有一套繁复而庄重的流程。它不是一场静默的告别,而是一场用尽全力的、盛大的送行。

孙大娘的灵堂,很快就布置好了。遗像摆在正中,前面是香炉和贡品。门外,挂上了白色的灯笼和长长的白幡。按照规矩,从老人“倒头”这一刻起,灵前的香火和长明灯就不能断,直到出殡。这叫“长流水”,寓意着后辈的思念与孝心,绵延不绝。

孙磊和晓燕,作为长子长媳,披麻戴孝,跪在灵前。他们的任务,是“守灵”,也是迎接每一个前来吊唁的亲朋。

我和一一进去上香的时候,孙磊抬起头,那张憨厚的脸上布满了泪痕,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向我们磕头。晓燕跪在他旁边,扶着他,对我们哑着嗓子说:“江大夫,一一,谢谢你们来送我妈。”

她的声音里,有悲痛,更有作为这个家新主人的坚韧。

一一学着我的样子,恭恭敬敬地上了三炷香,然后跪下,对着孙大娘的遗像,磕了三个头。她站起身时,眼圈已经红了。

从这天起,村子里的生活节奏,完全围绕着这场“白事”展开。白天,村里人会轮流来孙大哥家帮忙,女人们负责做饭,男人们负责搭设出殡时要用的灵棚。晚上,则会有很多人自发地前来“伴宿”,陪着孙大哥一家人守夜,说些宽慰的话,也说些孙大姐生前的趣事。

他们用这种方式,稀释着这个家庭的悲伤,也用陪伴,抵御着死亡带来的孤寂。

最让一一感到震撼的,是“哭丧”的文化。

在她的认知里,哭泣是一种需要隐藏的、私人的情绪。但在雪乡,对于逝去长辈的哀悼,哭声,是一种必须被听见的、发自肺腑的仪式。

尤其是在入殓前的那个晚上,被称为“哭七星”。亲人们要围着棺木,一边绕行,一边哭诉对逝者的思念和不舍。

那晚,孙大哥家的院子里,挤满了人。孙磊和晓燕领头,后面跟着孙家的所有亲戚。他们不是嚎啕大哭,而是一种带着唱腔的、悠长的“哭诉”。

“妈——!你咋就这么走了啊——!”孙磊这个壮汉,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你说过要看着你孙子上学的啊——!你起来看看他啊——!”

“妈——!你这辈子没享过福啊——!”晓燕的声音已经嘶哑,泪水涟涟,“你放心走吧,家里有我,我会照顾好爸,照顾好这个家的——!”

他们的哭声,不是空洞的呐喊,每一句,都带着具体的回忆和承诺。那是在细数逝者一生的辛劳,是在倾诉自己无尽的悔恨与思念,也是在向逝者的在天之灵,做出最郑重的保证。

这哭声极具感染力,院子里的女人们,都跟着抹起了眼泪。男人们则红着眼,一杯接一杯地喝着烈酒。

一一站在人群外围,小脸煞白。她紧紧地攥着拳头,身体微微颤抖。

她见过悲伤,但从未见过如此坦荡、如此淋漓尽致的悲伤。这哭声,仿佛能撕裂夜空,能把人心里所有的痛,都毫无保留地掏出来,摊在所有人面前。

“阿爹……他们……”她声音发颤。

“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孙大娘做最后的告别。”我轻声对她说,“把悲伤哭出来,是为了更好地记住。记住她的好,记住她的爱,然后,带着这份记忆,更有力气地活下去。”

我看着一一,她似乎在努力理解这番话。

江南的离别,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内敛。而北国的送行,却是“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奔放。一种是把悲伤化作心底的暗流,一种是让悲伤如山洪般爆发。

方式不同,但那份情感的重量,却是一样的。

一一沉默地看着那跳动的烛火,和烛火中那些悲恸的面容。她的小小世界里,关于“死亡”的认知,正在被这场粗粝而深情的仪式,重新塑造。它不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更是一场由生者为逝者举办的、最后的、盛大的庆典。

出殡那天,天还没亮,整个村子就都动了起来。

按照风俗,逝者要在太阳升起前“上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章长流水与“哭七星”(第2/2页)

巨大的灵棚搭在院子里,李木匠亲手打造的柏木棺材,静静地停放在中央。棺材上覆盖着红色的棺罩,上面绣着“寿”字图案。在东北,“白事”中处处可见红色,他们认为,对于寿终正寝的老人来说,这是“喜丧”,是功德圆满,应该用红色来冲淡悲伤,也为后人祈福。

天色微明,时辰一到,村长孙大哥作为总管,高喊一声:“起灵——!”

八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将沉重的棺木稳稳地抬上肩头。孙磊手持“引魂幡”走在最前面,晓燕和亲人们跟在后面,哭声再次响彻云霄。

送葬的队伍很长,几乎全村的人都来了。大家默默地跟在后面,走过村里的土路,一直送到村口。

一一也跟在人群中,她的小脸上没有了初时的惊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穆和凝重。她看着走在最前面的孙磊,他的腰弯得很深,仿佛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用来引领母亲走完这最后一程。

到了村口的墓地,棺木缓缓落入早已挖好的墓穴。在填土之前,有一个最后的环节。

孙大哥走到孙磊和晓燕面前,从怀里掏出两个红纸包,递给他们。

“磊子,晓燕,这是你妈……留给你们的。”

孙磊和晓燕跪在地上,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张崭新的钞票。

“这是……”孙磊愣住了。

“你妈走之前,清醒的时候,特意嘱咐我的。”孙大哥眼圈也红了,“她说,她这辈子没给你们留下啥金山银山。这点钱,是她攒下的体己,算是……给你们俩的‘压岁钱’。她说,你们俩都还是孩子,她走了,怕你们往后的日子难,压不住。用这点钱,给你们压一压……让你们往后的日子,过得稳当,过得顺遂。”

听到这里,刚刚才平复一些的孙磊和晓燕,再次泣不成声。孙磊这个七尺高的汉子,捧着那几张单薄的钞票,像个孩子一样,把脸埋在泥土里,肩膀剧烈地耸动着。

周围的乡亲们,也都别过头去,偷偷地擦着眼泪。

一一站在不远处,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这番话。她的身体猛地一震,眼泪,终于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

她终于明白了。

这场持续了数日的、喧闹而盛大的葬礼,所有繁复的仪式,所有震天的哭声,所有你来我往的人情……核心,都源自于此。

源自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最深沉、最质朴的爱。

她怕他们冷,怕他们饿,怕他们日子过得不顺,怕他们被生活的重担压垮。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如何为她的孩子们,铺好前方的路。那几张“压岁钱”,是她能给出的、最后的、也是最重的守护。

填土开始了,一锹一锹的黄土,覆盖了棺木,也掩盖了哭声。

太阳从东方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了这片黑土地。

送葬的人群渐渐散去,生活还要继续。

回去的路上,一一一直沉默着。直到快到家门口,她才拉住我的手,仰起头,泪痕未干的脸上,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坚定。

“阿爹,”她说,“我以前怕死,怕分别。因为我觉得,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她顿了顿,看着初升的太阳,继续说:“但是现在我不怕了。孙大娘虽然走了,但她的爱,还留在孙磊哥和晓燕姐的心里,留在她给的‘压岁钱’里。只要有人记得,有人爱着,那个人,就不算真的离开,对吗?”

我看着她,心中百感交集。

我点了点头,用力地握紧了她的手:“对。爱,是唯一可以超越生死的东西。”

十年前,在江南的雨巷,她品尝了离愁别绪的苦涩。

十年后,在北国的黑土上,她终于读懂了生死契阔的厚重。

这场盛大的死亡,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在一夜之间,真正地长大了。她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是否曾用尽全力地,去爱过,去守护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