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导演从跟影后离婚开始 > 第70章 电影开拍 上架通知

大导演从跟影后离婚开始 第70章 电影开拍 上架通知

簡繁轉換
作者:重要嘉宾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8 03:28:15 来源:源1

第70章电影开拍 上架通知(第1/2页)

“巩丽,你最近学得怎么样?”

李茂森转身问场边的巩丽。

“你说呢。”

巩丽撑着腰,装成孕妇在空场地上散步。

大家看的哈哈大笑。

巩丽身上穿着大红棉袄,头上包着绿色头巾,下身是宽大肥厚的老式棉裤。

脸上还有这些天在山里吹出来的腮红,以及变得粗糙的皮肤。

整个人看起来确实像个村妇。

就她现在这样,叫李茂森亲嘴也亲下不去。

“看起来还行,但还不够好。”

“不够好?哪里有问题?”

巩丽皱起眉头。

李茂森指着屋外一个挂辣椒的妇女说,“知道你跟那位大姐的区别在哪吗,她是真正的农村妇女,你看看她挂辣椒的动作,身体发力的状态,还有擦手和擦汗的动作,这些你都能表现出来吗?”

巩丽咬着下唇不说话。

“这些都是细节,也是塑造一个角色最重要的东西,骨子里的东西,还记得那次看完剧本我说的话吗,我要你不止演的像,还要你站在一群农村妇女里,叫别人看不出来你是个外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会成为真正的秋菊。”

“我知道了,再给我一周时间,我一定能变成真正的秋菊。”

巩丽抿着唇瓣,表情也变得坚定。

“行,你再练练。”

李茂森愿意给巩丽足够时间来做准备。

第二天剧组正式开拍时没有拍她的镜头,而是先拍摄村里村民生活的戏,以及刘佩绮和雷格生两人的独角戏。

这些镜头比较零碎。

拍了十天才拍完。

一天中午,李茂森拍完戏,开始吃午餐,剧组午餐是雇佣当地村民做的农家饭菜,包括米饭、面条、馍馍等。

“李导,丽姐也来送饭了,你看看哪个是她。”

闫小妮凑过来说。

“巩丽也在?”

“你没注意到吗?哈哈,这说明丽姐演的很好。”

闫小妮挥着拳头开心地笑起来。

“巩丽姐也在?在哪儿?”

王晓帅和娄晔端着碗站起来四处打量。

剧组吃饭的地方是一个用塑料布搭起来的棚子。

吃饭时村妇们抬着木桶和大铁盆,把一隆隆蒸馒头摆到桌子上,还有几大盆炒菜,一大锅香喷喷的炖鸡汤。

在现场帮忙的村妇有四个,算上帮忙打扫卫生和搞后勤工作的有八个。

她们穿的都差不多,各种款式的大棉袄和大棉裤,有的头上包着头巾,有的把头巾围在脖子上。

一个个都身材臃肿,也没怎么化妆,头发也不整理。

一眼看过去好像都差不多。

不过李茂森和巩丽住了大半年,对她早熟悉了,朝着现场扫一圈,再盯着仔细看看,差不多就能确定哪个是她。

王晓帅和娄晔看了一圈,认为那个包着蓝色头巾的妇女是巩丽。

实际上看错了,巩丽没有包头巾,她坐在板凳上,手里捧着一个白茶缸在喝水,头发蓬乱,脸上被风吹日晒的痕迹更严重。

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有剧组人员吃完饭叫她帮忙打菜,她站起来拿着大勺子往盆里装菜,动作利索也熟练。

有女组员看到她挺着肚子,问几个月了,叫她小心点,别磕着碰着。

巩丽用当地方言说‘么斯,该掉的咳嗽一声就掉了,不该掉的擀面杖压也压不下来’。

几个组员哈哈直笑,直说她说得有道理。

“嘿嘿,李导,我姐演得咋样?”

闫小妮笑嘻嘻地问道。

“还行!”

“什么叫还行?就我姐这演技,给座奥斯卡小金人也不过份。”

闫小妮竖着大拇指,满脸崇拜。

李茂森笑了笑,两口扒完面条,拿着空碗到巩丽面前,“婆娘,打碗面汤。”

“叫谁婆娘?信不信我敲你。”

巩丽拿着大铁勺在铁盆边敲了敲,眼神凶巴巴地瞪他。

“你本来演好好的,这下不是破功了吗?”

“不还嘴就让你占便宜?秋菊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人。”

巩丽拿着勺子给他舀了一碗热腾腾的鸡汤。

李茂森喝了一口,笑道,“你练得不错,看起来像秋菊,那么从明天起开始拍你的戏。”

“明天?要不我再练几天?”

“别练了,我可不想你入戏太深,最后真的成了一个农村婆娘,那我以后可要遭罪了。”

“我要是真的变成这副模样,你还会娶我吗?”

巩丽眨眨眼睛,盯着他的表情,不放过他脸上任何细节。

“瞧你说的什么话,我看上你是因为你漂亮吗?不是,你本来也不是一个靠外表吸引人的女生,你靠的是内涵。”

他的回答本来没有问题,但巩丽突然想起他前几个月说的话,李茂森说她长得也一般,皮肤粗糙,不够白,身材肉乎乎的,一点也不苗条。

巩丽气得瞪他一眼,转过身不让他看。

第二天,李茂森带着剧组来到乡上,开始拍摄电影第一幕第一场。

第一场戏是秋菊和小妹用架子车,拉着受伤的万庆来到县城卫生所治伤。

当天县城赶集,街道上人很多,李茂森和摄影师池小宁藏在一个特制的箱子里,把镜头对准人潮汹涌的街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0章电影开拍 上架通知(第2/2页)

街道上的人不知道有人在暗中偷拍,他们在镜头前走过时,表现得极其自然。

这些人有的走路,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拉着架子车。

他们穿着八十年代的衣服,黑的灰的蓝的,大都是当地制衣厂出品的衣服,从后世来看有点土。

他们几乎没人化妆,头发也乱糟糟的,但每个人都发量惊人,在街上拍了半天,也没看到一个秃顶。

“不错,就是这样,多拍一会儿,我们不缺胶片。”

李茂森对池小宁说道。

“明白。”

池小宁点点头。

在街道上偷拍的工作非常辛苦,从早上八点开始,到晚上六点结束,整天呆在箱子里,裤子里穿着大号尿不湿。

吃饭也由剧组成员送到箱子里。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被人看出来,还有摄像机和架子移动不方便,时时刻刻需要有人守在旁边。

除了这一场,后来秋菊到县里、市里打官司等剧情也会采用这种方法。

也因为辛苦,摄影组补贴也是剧组成员里最高的。

“巩丽姐他们来了。”

池小宁提醒说。

李茂森趴到观察孔看了一眼,街道上,巩丽和小妹拉着架子车从密集的人群中走过来。

她身上穿着红黑格子棉袄,黑色大棉裤,头上包着绿色头巾。

走路时挺着肚子,迈着八字步,显示她是一个孕妇。

旁边的小妹拉着架子车。

她们的着装与周围的路人没有多大不同。

入场时也跟其他人一样,从远处走过来,在镜头前一晃而过,在她们离开后,镜头前又重新出现其他的路人。

“cut!”

李茂森拿出对讲机,吩咐第二摄影组准备拍下一场戏。

第一摄组继续藏在这里拍摄街道上的场景。

——

——

【感谢大家支持到免费期最后一章,中午12点上架,请大家再支持一下】

【Ps.本来准备写上万字上架感言,将所有书友、编辑、亲朋好友、祖上李白都感谢一遍,可我害怕,过去写过11次上架感言,包括另一个号五本书。

每次发完上架感言,收藏哗哗往下掉,那些收藏都是过去一个多月里1个1个1个慢慢涨上来的,就在几分钟内忽然全没了,那种感觉比30斤瘦子掉了几十斤肉更可怕。

这种可怕的场景我经历过11次,本来以为会习惯或者麻木,可我心眼小,做不到。

写过11次上架感言,说了无数感谢和请求的话,结果都一个卵样,收订比差的吓人。

所以不写上架感言了。

那就说说这本书创作心得。

这本书叫《大导演从跟影后离婚开始》。

其实前三十章有两个版本,另一个版本女主角是刘小庆,所以才会有男主角和姜打架的事,也会有离婚的事,后面主角当演员歌手到港岛鬼混。

后来责编说现在读者不喜欢当接盘侠,有龟男嫌疑,用刘小庆不太合适。

我过去浪写美娱,对华娱一点不了解,自然听劝(感谢编辑)

女主角变成巩丽后一开始写着很不顺手,中途准备放弃,后来熬过前六万字,进入试水推荐期,成绩慢慢好起来。

才坚持写到现在。

在免费期间靠着大家支持,各项数据还不错,新书总榜冲到三十,分类冲到前五。

可不知道什么原因,从8号开始,追读忽然下降……惨剧惨剧惨剧惨剧……

我分析了下,大概是前面几章节奏有点拖,也有可能是部分书友不喜欢李茂森留在北影厂,或者是腻了,与别的姐妹好上了……(知道原因的书友请留个言,我看还有没有救)

成绩越来越拉,也只能早早上架赚全勤。

后面主要剧情提示:拍摄《秋菊打官司》期间与巩感情升温,巩全心全意对主角,从被动献身到主动;

武侠小说《捉刀人》上架大卖,成为著名作家,与金庸等人聊武侠,公开展示武功(砸砖);

《秋菊打官司》上映,所见所闻所获荣誉;主角到港岛拍电影,所见所闻所获;回来后继续拍电影,所见所闻所感所获(对在这里离开的书友,我也算有个交代了)。

借祖上李白好友高适的一句话:我是一个笨拙的人,没有李白、王维他们才气纵横,我写了十多本书也不知道怎么写才能把书写的大众化,让所有人都喜欢。

但没关系,我喜欢。

我喜欢自己写的故事和故事里的男主角和女人,写着挺爽的,有时哭有时笑,有时软有时硬,连玉玉症都好了。

也许我的书就像电影行业里的独立电影,比较小众,也感谢阅文这个平台允许这类小众作品存活下来(不是拍马屁,成绩太差,拍马屁也没奖励)。

也感谢许多与我臭味相投的人,闻着臭味追到现在。

我是一个笨拙的人,我不会写上架感言,所以就写了这些莫名其妙的话。

耽误大家时间了。

再通知一下,中午12点上架,有条件的书友请支持一下】

——

【以上不是获奖感言,是上架通知,24小时后删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