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读书无用?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 > 第109章 言出法随

读书无用?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 第109章 言出法随

簡繁轉換
作者:余老九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20 02:51:19 来源:源1

第109章言出法随(第1/2页)

距离天都城大约三百里外,一座荒山古道边,陆承安回头望了眼身后延绵起伏的山峦忽然笑了笑。

卷起手上那本《孟子》,随意插在腰间,陆承安从荒败的山神庙里走了出来。

认准方向后后,他的身形瞬间消失在原地。

与此同时,二十里外三个气息无比强大的跟踪之人全都不由自主地脸色大变,一股巨大的危险涌上心头。

“三位,跟了陆某三百里,你们倒是好耐心。”

陆承安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忽然响起,三人不假思索的展开身形飞了出去。

一位超品剑仙,一位超品仙道,一位超品武夫。

放眼天下都是最顶尖的存在,然而此时他们却如临大敌,与身后那个少年人拉开数里之遥才停了下来。

看着浮空而立的陆承安,三人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天子跟他们说过,国师炼制的镇国镜想要发挥最大威力,必须要依靠国师在天都城内布置的那无数道隐秘符文。

一旦出了天都城,镇国镜的威力就会大大减弱。

甚至在离开天都城三百里后,镇国镜便会沦为一件寻常的超品仙宝。

而以陆承安的修为,根本无力催动超品仙宝。

所以他三个在陆承安出城后便一路跟踪,原本以为这件任务应该很快就能完成,谁承想陆承安离开天都城后竟然就像个凡人一样,用一双一步步前行。

甚至每到一处集镇村落,都要停留下来住个一两天。

以至于跟了二十来天,这才勉强走出三百里范围之外。

可是事实完全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就算离开了天都城三百里,陆承安依然能够动用镇国镜。

不仅如此,看他身上的散发出来的威势,似乎并不比那天在皇城直面天子时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天子骗了他们?

还是说天子的信息有误?

他们此时根本无法确认,更不敢上前确认。

陆承安看着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的三位地仙,笑了笑道:

“是陛下派你们来杀我的?”

三人心头猛地一惊,陆承安的语气虽然平和,但他们却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杀意。

那位仙道超品地仙连忙拱手道:

“先生误会了,我等只是奉命看看先生要去哪,绝无想要对先生不利的想法。”

这种话陆承安自然是不会信的。

北齐天子想要除掉他乃是人之常情。

这种能够威胁到他帝位的人,只有死了才会让他安心。

陆承安随意摆了摆手,目光渐渐冷淡了下去。

“回去告诉皇帝,这一次就当是与我大闹天都城那一次扯平了,但可一不可再,若敢再犯,他比谁都清楚会有什么后果。”

三人有些拿不准陆承安究竟是虚张声势还是真的能够在这天都城三百里外动用镇国镜,一时间有些迟疑。

陆承安见状,冷哼了一声。

“哼...既然如此,那就留下吧。”

话音刚落,镇国镜便从他识海浮现而出,瞬间化为一道光轮挂在陆承安身后。

刹那间,四周的天地元气疯狂涌动。

陆承安含怒都:

“阴阳逆转,斡旋乾坤...”

三位地仙猛地抬头,只见在陆承安那宛如天威一般的声音中,原本还是白昼的天空竟然瞬间暗沉了下来。

漫天星斗仿佛在旋转,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9章言出法随(第2/2页)

到了这一步,三人哪里还敢怀疑陆承安的实力?

毫不犹豫的催动玄功,甚至不惜大耗元气,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向远方飞去。

见此,陆承安并未去追赶,而是朗声道:

“记住,我只给你们这一次机会...”

瞬息间,三人便已经消失不见。

陆承安挥了挥手,一切异象消失。

镇国镜也重新回到了他的识海。

意念一动,身形瞬间消失在原地。

再出现的时候,便已经在百里之外。

刚一落地,脚步便直接一个趔趄,脸色一白,喷出一口鲜血。

陆承安擦了擦嘴角,不由得苦笑。

刚才那一下,令他的身体不堪重负,竟然受了不轻的伤势。

原本这段时间他借着上次动用镇国镜后带来的压力,打算顺理成章的跻身武道体魄七品。

方才那一下直接给打回原形。

其实天子的信息并没有错,镇国镜离开了天都城三百里外确实无法再大规模的调集北齐国运和天地元气了。

只不过是陆承安早就料到会有今日这一场截杀。

所以那天在天都城与天子对峙的时候,他便以强硬的手段硬生生给镇国镜内塞满了天地元气和国运之力,防的就是今天这种局面。

而刚才他之所以能造成那么大的效果,镇国镜中留存的天地元气和国运之力是一方面,最大的作用还是因为他开启的第三道文道神通。

名为言出法随。

就在前一天,陆承安忽然被惊动,识海中那卷玉简上,气运值骤然飙升。

一天之内,便增长了一千多点。

令他的气运值总和突破了两千点。

陆承安立即明白,北齐天子终于还是走进了他的书楼。

看过了他留下来的那些书籍。

天子作为一个国家一个皇朝的主人,他的眼睛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眼睛,他的思想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思想。

他看过陆承安的那些书籍,不管他会不会将其传播出去,对于陆承安来说都算是传道路上的一大步。

而这一步,便是陆承安大闹天都城最核心的目的。

这一步是他传道路上从零到一的开始。

有了这一步,文脉传承才有了在北齐传播的基础。

否则陆承安就只能去找其他的国家,或者像蚂蚁搬家一样,招收一个个弟子,凭借一己之力一点点的带动文道传承。

这种做法自然也可以传道,可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太久太久。

上一世,至圣先师带着三千弟子周游列国,可他的学问和传承真正发扬光大成为天下人人追求的大道,也用了数百年时间。

所以这一步棋陆承安必须要走,至于在天都城留下的骂名,他根本不在意。

只要他的文道传承下去,并且对北齐乃至整个天下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骂名也会因此而成为美名。

到时候,自然会有人站出来,为他辩经。

他以大势压迫北齐天子的手段,将来或许反而会成为美谈。

也正是因为北齐天子走进书楼的举动,让陆承安的气运值超过了千数。

第三门文道神通开启。

言出法随,口含天宪。

一句话,便能改变天象。

在借着镇国镜之力,足以镇压那三位地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