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读书无用?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 > 第318章 立科举

读书无用?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 第318章 立科举

簡繁轉換
作者:余老九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25 15:43:02 来源:源1

第318章立科举(第1/2页)

陆宁儿再次见到周旦,显然有些歉意。

她也没想到只是吵了一架,就让这个当朝太傅气到跌境。

上次来的时候头上的头发还只是夹杂着些许银丝,可现在不过才过去了几个月,这位太傅竟已是满头白霜了。

陆宁儿心里过意不去,正要主动起身向周旦赔礼。

谁曾想周旦的速度却比她更快,先一步来到陆宁儿面前,深深作揖道:

“老朽有眼无珠,昏聩无知,此前竟质疑大先生的才学,这半年来老朽日不能食,夜不能寐,羞愧难当。”

“今日特来向大先生请罪,恳请大先生宽谅。”

这一下倒是给陆宁儿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她下意识转头望向师兄陈渊,陈渊也有些意外。

周旦他是认识的,三公之一,位高权重,竟然对陆宁儿如此低声下气。

在他的浩然之意感受下,并未察觉周旦有什么心口不一的味道,于是便向陆宁儿点了点头道:

“宁儿,周公乃是老前辈...”

言尽于此,陈渊没有多说。

陆宁儿会意,连忙上前扶起周旦,歉意道:

“这件事我也不对,不该对周公那般严词激烈的辱骂,周公能不介意小女子的无礼就好,千万别说什么让我宽谅的话。”

周旦由衷欣喜,直起身,刚要说话,却仿佛又想到了什么。

随后竟半蹲着让自己与陆宁儿等高,目光诚恳道:

“若先生不弃,周某愿在先生坐下当一名学生,倾听姑娘教诲。”

陆宁儿先是看还记得那天自己说不喜欢仰着头跟人说话的事而蹲下,心中已然有些触动。

此时又听他竟然要做自己学生,更是吓了一跳。

连忙摆手道:

“不不不,周公折煞我了,若是周公愿意,可常来交流即可,谈不上先生学生的事...”

周旦笑着点了点头,也不强求。

“既然如此,那老朽便谢过大先生了。”

见此一幕,随同一起来的程灏等诸多大臣不由得纷纷侧目。

今天周旦说要一起来的时候他们还担心不已,没想到这位曾经说一不二的太傅,今天竟然是来请罪的。

对于周旦这种能够坦然认错并且诚心悔改的举动,诸位大臣内心也是敬佩不已。

这样的人,才不愧为北齐文官领袖。

公孙玥几人见此也是颇为惊叹,当朝太傅何其尊贵?竟然对陆宁儿如此敬重?

简直是匪夷所思。

宗学的修订进度喜人,一本本典籍被整理出来,抄送到天子面前。

天子与诸位大臣审阅之后便下令开始印刷。

有了申启带来的活字印刷术,书本刊印的速度大增,而成本也大减。

活字印刷术的功效开始展现出来。

其实申启在申州城早已开办了一家印刷坊,如今申洲城内书籍早已不再是权贵世家独有的财富。

寻常百姓只要花一点小钱,也能买得起书籍。

只是因为路途遥远,传播不便,所以才没有传到京都来。

得知了活字印刷术的功用之后,天子当即便下令,要让这项技术传递到北齐七十二府各地。

为此,另一项工程也开始提上日程,那就是纵横整个北齐天下的官道网。

在这个世界修建官道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耗财耗力是其次,关键是山野之外有太多的山精鬼怪,若无修为在身的路人行走在野外,安全得不到保障。

为此众人商议,专门设立一项神职,名为官道护法神。

册封一些生前德高望重之辈为官道护法神的神位,守护官道上的行人安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8章立科举(第2/2页)

并传令雁回山的驱鬼天师,辅佐这项工程的修建。

只是北齐疆域万里,想要将所有的官道全部覆盖,一两位神明册封根本不够用。

所以这也注定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任务。

但只要开始去做,一代一代人不断的努力,这件事迟早有完成的那一天。

除了官道之外,水路同样需要开发。

江神河伯的作用也就因此体现了出来。

或许一开始陆宁儿他们都没想到,因为修订宗学,最终牵一发而动全身,竟引得整个北齐掀开了一篇崭新的篇章。

天子也常常庆幸,当初幸好被国舅李天策骂醒,他摒弃了猜疑之心,坚定的选择了陆承安的文道。

这才有了北齐国运隐隐勃发的趋势。

这些千秋万代的功业若真的在他的手里完成,毫无疑问,他将来必定会成为北齐史上仅次于开国先祖的一代圣君。

宗学的修订时间跨度拉的很长。

从兴隆五年的三月阳春,一直延续到兴隆六年的五月仲夏。

前后足足跨越了一年两个月的时间。

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整理和修订,最终终于整理出一整套供天下学子进学的宗学。

以儒家之‘仁’作为根本,塑立读书人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崇尚孝悌、忠勇,明经治学,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己心,以自强不息为自律,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

格物致知,修良善之心,从心而动,知行合一。

在儒家之学的基础上,设立分科,摘取道家部分经义,提升思维高度。

取法家核心言论,定天下规矩,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山门修行者,一视同仁。

以墨家兼爱为旁门,融入儒学核心之‘仁’,兼爱天下却依然保存有亲疏之别。

更有数术、骑射、琴棋书画等等分科,暂且不表。

不仅如此,陆宁儿几人还根据曾经陆承安讲过的一些制度,在北齐自举制的基础上延展出科举制。

所谓科举,分为明经科、策论科、道法科、武科等等...

从最底层的县学开始,设童生试,童生试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县试和乡试。(因为是不同世界,所以与现实中科举制度会有所不同,大家不要较真。)

童生考过了乡试之后,便能取得秀才功名。

随后各府再设立府试,为三年一次,只有取得秀才功名的读书人才有资格参加府试。

通过府试科考便有举人功名。

获得举人功名者已经算是北齐读书人中的翘楚,能享有一系列比如免除徭役,减免赋税等等福利。

府试的次年,天下举子齐聚京都,于扶龙学宫参加会试大考,由天子亲自主持评卷。

通过者便为进士。

一甲头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其余者有天子门生之身份,从此平步青云,一跃龙门为人中龙凤。

而扶龙学宫在这其中的作用尤为重大,因为扶龙学宫必须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前往天下各地传播宗学。

陆宁儿不喜大先生这个称谓,便奏请天子,希望将大先生之称改为大祭酒。

意为礼乐祭祀的主持者。

天子应允,从此之后,扶龙学宫再无大先生,只有大祭酒。

而陆宁儿便是北齐,乃至整个天下第一位大祭酒。

如此改天换地的举动完成,作为天道文脉,又岂会没有表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