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读书无用?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 > 第84章 真传弟子

读书无用?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 第84章 真传弟子

簡繁轉換
作者:余老九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20 02:51:19 来源:源1

第84章真传弟子(第1/2页)

当晚回到书院后,陆承安便将浩然炼气法传授给了陈渊。

而他自己则在书楼里静坐了一夜。

这一夜,陆承安看着手中那面镇国镜沉思良久。

之前只是模糊感应,但经过今晚,他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拥有这件重宝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宛如神明一般的能力,着实令人疯狂。

心性若不足以掌控这份力量,必定会被这种掌控一切的能力引诱而迷失自我,从而变成一个为所欲为视苍生如草芥的魔头。

哪怕是陆承安在经过今晚的尝试之后也忍不住心神摇曳,回来后不断自省,以克己修身来减轻动用这份力量之后带来的超然感。

也难怪当初北齐国师会说只有心怀天下之人才能掌控这件重宝。

这东西要是落在私心太重的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一夜静坐自省,陆承安不由得告诫自己,若非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动用这份力量。

收起镇国镜,陆承安心有所感,心神投入识海,看到了那卷玉简。

玉简上多了两个之前没有名字。

姓名:陆承安

种族:人

年龄:十五

文道修为:五品

文道神通:笔落惊风雨,天涯若比邻

文脉气运:582

真传弟子:何道哉(1缕浩然正气,未入品),李仲明(1缕浩然正气,未入品)

玉简中多出了何道哉和李仲明的信息。

将浩然练气法传给他们也不过才过去了两天,两人终于借助这篇炼气法成功入门文道。

陆承安瞬间明悟,在这枚玉简的规则里,只有文道修行入门的弟子才算是他的真传弟子。

这一点他并不在意,也无需玉简来给他定义。

陈渊尚未入门,不一样算是他的真传弟子?

从玉简反馈的信息来看,弟子修行出一缕浩然正气,便能反馈他1点气运值。

如弟子入九品,便能反馈他10点气运值,以此类推,八品100点,七品1000点。

如今何道哉和李仲明不过才修行出一缕未入品的浩然正气,一人也只反馈了他1点气运值。

任重而道远。

清晨,东方渐晓。

同样一夜无眠除了陆承安之外还有何道哉和李仲明。

自从得传浩然炼气法之后,两人便时刻不曾松懈的开始修行。

两天过去,终于入门,感受到自己神庭紫府豁然开朗,其中有一道蕴含着无上光明的气息流转不休。

令他们头脑清明,读起书来事半功倍。

有了这个结果,哪怕是已经四十有五的何道哉都兴奋的一夜无眠。

读书是他的愿望,读书之余还能掌握超凡力量,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仲明则更是如此。

原本经过陆承安的点化,他已经放下了心中执念,心境豁然开朗。

如今却发现柳暗花明,看到了一方更为广阔的世界。

这种失而复得的惊喜,令他彻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两人来到书院,第一件事便是找陆承安汇报自己的修行情况。

其实不用他们汇报,陆承安比他们还要了解他们自己的情况。

从文道修行来说,他们只是刚入门,文道经典甚至都未曾学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4章真传弟子(第2/2页)

如今两人学的最多的也只是《千字文》,《小学》,《论语》这三篇。

相比于那浩然如海的经典典籍,他们甚至点入门都算不上。

所以他们如果想要有比较大的进步,比如说进入九品境界,要走的路还很长。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对于他们两个的培养倒是可以加快脚步了。

文道浩然正气虽然不会直接强化体魄,但却能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心智。

会令他们耳聪目明,悟性提升,并且记忆力大增。

在这种情况下,陆承安抄录的那些文道经典他们学起来的速度明显会更快不少。

因此,两人每天的课业不减反增,除了正常上课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抄录书籍。

不管能不能理解,先背下来再说。

背下来之后再慢慢领悟。

这段时间陆承安自己也抄录不少典籍。

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尔雅》《楚辞》等经书。

这些都可以供给何道哉两人来抄录。

上一世的儒家经典浩然如海,陆承安看过的能够记得的虽然不少,但他并不会全都给抄录下来。

因为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分歧点。

另一个世界有些学问其实并不适合这个世界。

但不可否认,那些真正作为根基的学问,不管放到哪个世界都一定是站得住脚的。

比如此时此刻陆承安正在抄录的一本新的典籍——《老子》,又名《道德经》。

在上一世,这本经书毫无疑问乃是道家无上圣典。

其中道理,就算放在这个世界,一样说得通。

与玄幻色彩的道家不同,《道德经》讲的更多的是人与人、人与天地的关系,以及如何按照天地大道规则来治理万民的方法。

崇尚无为、守中。

其中至理,并不逊色于儒家半点。

而且以陆承安的角度来看,《道德经》所阐述的理论,某种意义上来说还要更高于儒家。

因为《道德经》的立意就像是一个从九天之上俯瞰人间的神明,大道无情无私,却又大爱无疆。

以天地万物为刍狗,视百姓君王如草芥。(这里的草芥不是贬义,请读者朋友们以辩证的角度来看。)

无为而无不为。

当然了,也正因为如此,道家思想才无法成为社会的主流,无法成为为君者治理天下的思想导向。

因为这种高度非人力可达到。

人性本私,蝇营狗苟不过为了生存下去,如何做到‘’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但还是那句话,任何事都要两个面去看。

低矮务实的生存手段要有,高尚远大的境界目标一样不能少。

若无这些高远的境界和目标存在,世人永远都只能在泥泞里挣扎。

这个世上就不会出现觉者,就不会有人开悟。

更不会迸发出一个个璀璨耀眼的智慧光芒。

陆承安抄录《道德经》时,刚一落笔,心中便有所感。

通过镇国镜,他仿佛能够感觉到这天地气运被瞬间搅动。

从此变得风起云涌,捉摸不定。

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旋涡,笼罩了整个九州世界。

而他,便处于这旋涡的中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