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001章 乾清宫内议事

红楼之平阳赋 第1001章 乾清宫内议事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阳平知府衙门内,

李知府三言两语,就和少将军达成一致,根本没有过问魏太守的意思,其余众位大人,则是默不作声,今日一战,不多说,稍微有点胆气的人,都被打没了。

“少将军,南城门有一处存粮库房,是给守军大营士卒之用,走的时候,就把此处点燃,定会吸引贼军视线,而且城中百姓,少许还有些知会的人,还请少将军多调运一些船,当然,府库的库银,也需要少将军护送到江南暂且保存,”

“还请少将军保存,”

剩余几人更是齐声一拜,这府库的银子,算是买命钱,焦可闻言,点点头,脸色好了许多,道;

“诸位大人,一心为了朝廷,本将自然是答应,这样,让诸位大人快点行动,码头上的人先走,剩下的,等天色暗下来,直接出北城,连夜突围,”

“是,”

几位大人面色一喜,拱了拱手,而后鱼贯而出,出了府衙去安排,汝南来的几位官员,还有魏湘平,始终在内堂屋中没有说话,从汝南退守,石洲,再到阳平,这般景象见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石洲因为没有早做打算,几位府衙里的大人,被贼军咬住,最后为朝廷尽忠了,所以,既然打不过,能走则走,

焦可命令完之后,准备离去,但刚一挪动步子,却又缩了回来,犹豫一下,迈步进了内堂,见到魏太守此番席地而坐,略微施了礼数,

“魏太守,还请早做准备,”

魏湘平倒是没有其他多余的话语,反而睁开眼睛点点头,回道;

“多谢焦将军好意,一个月之内,老夫从南边,一直逃到此处,才知朝廷的不易,如今贼军势大,避其锋芒保存实力,方为上策,北静王既然已经在郡城聚集兵力,那就不要犹豫,不过将军想要夜里突围,老夫却不同意。”

说到最后,魏湘平反而摇摇头,心中暗探,还是太年轻了,夜里行军,本就是大忌,何况带着那么多人想要出城,一但白莲教反应过来,引军尾随,或者出兵拦截,定然会引起骚乱,弄不好一溃千里,

焦可神色一怔,皱着眉看向眼前的魏太守,这是何意,难不成傍晚突围计划,不可行,迟疑间,躬身一拜道;

“敢问魏大人,可是小将的计划有不妥之处?”

“焦将军,也别怪老头子说话难听,计划是对的,可是选的时机不对,夜里不见明,人一多,本就乱,白莲教内,江湖好手不少,万一这些人夜里面引军拦路,到时候将军裹挟百姓,必然会引起骚乱,那时候,可是两军对阵的大忌啊,”

魏湘平直指要害,要么大军快速撤离,把百姓丢下,要么就奋力一战,哪有两样兼得的好事。

焦可闻言,心中一突,好似是这般说法,但傍晚的时候,贼军或许就在用膳,这些,

“魏太守所言在理,可一日大战之后,贼军必然疲惫不堪,小将想着,趁着贼军用膳休息的时候,快速通过,应该会快一些,”

突然间,说的这些话,就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信,白莲教起兵造反,连战连捷,岂能如此无知。

“哈哈,焦将军,战场岂能儿戏,白莲教要是如此松懈,老夫也不会一败再败,老夫建议,今夜准备充足,三更时候集结人马,快速突围,不必管身后百姓,一个字,快,这样才能在白莲教没反应过来时候,向北而撤。”

魏湘平哈哈一笑,脸色严肃,不像是开玩笑,焦可虽然有些犹豫,也知道兵法有云,兵贵神速,若是中间被拦住,就怕酿成大祸,可是那些百姓,但想到魏太守一路到此,也没见着一个百姓影子,

心中一突,自己确实有些妇人之仁了,抱拳拜道;

“谢魏大人指点,明日三更时候,准时出发,还望魏大人提早准备,”

“好,老夫记得,还请少将军放心。”

魏湘平点点头,走了那么多回,也颇有经验,二人叙完话,焦可急匆匆带着人出了府衙,一路上,还特意交代桂晴,务必要把阳平府库银子装上船,运回江南大营,这些,可都是叔父补齐亏空用的,

就这样,阳平看似休战,但双方大营,都在忙碌着,尤其是阳平码头,每时每刻,都有装好的商船离开,向苏州码头驶去。

回望京城,

乾清宫内,

今日武皇在此,召集几位阁臣还有六部之人,在此商议朝中要事,宫外是艳阳高照,可是乾清宫内,却依然显得阴暗沉闷,

众位大人分两侧站立,只有首辅李大人,在西边为首的位子上,放置一把椅子,李首辅依旧坐在椅子上,似乎闭目养神,而其余众人,则是拿着一些密信传阅,几乎所人都是大吃一惊,

即便如此,众人传阅完密信之后,脸色随即恢复常态,只等着户部侍郎沈中新看完,把密信还给身边的内侍太监后,众人这才把目光,落在大殿龙椅上,

“都说说吧,洛云侯此番南下,三战三捷,安阳山脉遭遇战,大梁城解围,其次是陈州一日而下,如今朝廷主力已经围困林山郡城,想来洛云侯应该是有把握的,”

此番话说出,武皇精神抖擞,一扫前些日子的疲态,只要郡城攻下,有了入京南门户,这一仗,就胜了一半了,

堂下众人也都微微一笑,这也算朝廷,期待许久的“好消息”了。

卢文山反应极快,一步跨出,道;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如今洛云侯用兵如神,三战三捷,极大削弱太平教贼子嚣张气焰,臣算了一下,太平教在南边的主力,几乎是消耗一空,若是洛云侯能围歼郡城贼军,剩下的贼军,成不了气候,朝廷大局已定。”

朗朗话音,响彻乾清殿内,众多官员纷纷点头,不少人窃窃私语,

“是啊,贼子死了那么多精锐,就算是太平教蛊惑人心厉害,短时间没了兵甲之利,无法构成威胁,”

“洛云侯速度太快了,咱们想不到,太平教那些贼子更想不到。”

乱哄哄一片,乐观的话语随处可见,

此刻,

沈中新脸色有些凝重,也是一步跨出,拜道;

“陛下,臣以为,朝廷此番还不能大意,太平教虽然失了主力,可臣看到密信上所写,仅仅是失了主力兵卒,太平教高层,却无一人漏网,而且京南之地,可不仅仅是太平教一个逆贼势力,那白莲教现如今肆虐西河郡,如今已经攻破石洲,兵围阳平,直逼郡城,太平教并不是独木难支。”

口齿清晰,条理清楚,顷刻间就把殿内还洋洋自得的众人,压在了地上,尤其是不少六部新人,脸色一愣,还没反应过来,

卢文山倒是撇了一眼顾一臣,这个老狐狸,还是如此做派,

“启奏陛下,老臣也有事禀告,”

就在沈中新说完话的时候,顾一臣慢慢挪动步子,站在沈中新身前,拱手一拜,

“哦,爱卿说说,何事?”

武皇抬了下手,目光扫视整个殿内,似乎另有深意在里面。

“谢陛下,老臣想要说的,就是户部核查的账目,从陛下继位至今,平均亏空银子达每年三百万两,其中回填一半欠银,另有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亏空,就算查抄之前的几位户部堂官,还有六部审议官员,以及不少外放的贪官,也只收回来不足八百万两银子,如今战事频繁,府军这一次南下几乎全军覆没,抚恤银庞大不说,洛云侯虽然每战必胜,但。”

略微顿了一下,对着龙椅上武皇再次一拜,继续说道;

“但,兵法有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洛云侯麾下大军伤亡惊人,将校官兵,甚至于副将主将,都有伤亡,可见战事惨烈,加之林山郡城墙高城坚,又不知需要死伤多少片兵马,抚恤银和赏银,定然不少。”

说到此处,顾一臣便不再言语,朝廷之大弊在于税银,在于地方,户部没银,朝廷万事皆休,这话一出,别说武皇沉闷,整个乾清殿,瞬间鸦雀无声,就连一向说好话的卢阁老,都沉默不语,是啊,户部是没银子,但,那些武勋世家,未必没有银子啊,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

殿外,

皇城司南镇抚指挥史马梦泉,此刻已经到了殿外,被宫门前的云公公拦住,

“马指挥使,陛下正在殿内和群臣议事,还请指挥使稍等片刻,”

马梦泉微微喘着粗气,手中拿着信封,抱拳道;

“见过云公公,下官收到洛云侯大营密报,需要请奏陛下,还请公公通传,”

“这,行吧,杂家进去通传。”

看着马梦泉手里红色信封,知道是急事,想起陛下所言,但凡是前线急报和密报,定要汇报,这才回身,推开大殿门前一角,走了进去,

到了殿内,跪拜在地,

“报,启奏陛下,皇城司南镇抚司指挥使马梦泉,有密报陈奏。”

尖细的话语声,在整个大殿内回荡,也让众人的目光回转,落在云公公身上,目光所至,小云子心中一紧,身子不由得又矮了许多,

武皇见此,给戴权使了眼色,戴权会意,唱喏一声,

“喧,皇城司南镇抚司马梦泉觐见,”

“喧,皇城司南镇抚司马梦泉觐见,”

殿外也随之唱喏,

片刻,

随着殿门打开缝隙,马梦泉一身红色官袍,穿着云底快靴,快步走了进来,跪拜在地,

“臣,皇城司南镇抚马梦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平身吧,说说,什么急事。”

武皇一抬手,让二人起身,二人随之拜谢,

“谢陛下。”

起身后,

马梦泉把手上密信,呈递给身边云公公,拜道;

“回陛下,是洛云侯南下大营传来的密信,太平教贼军,在林山郡城布下重兵,死守城池,洛云侯集结大军,四下攻城,血战一日,直到日落方可罢休,双方皆是死伤惨重,尸横遍野,随后又传出,洛云侯为了提振士气,许下诺言,攻下郡城后,三日不封刀,下了,下了屠城令。”

磕磕盼盼,最后一句说完,就低下头,整个大殿,众人几乎是倒吸了一口冷气,显然被皇城司指挥使狂妄之言惊到,小云子更是不敢拖延,快步把密信呈奏给陛下,

武皇皱着眉,拿着信封,急切间摸了封口,并无异样,这才撕开封漆,拿出书信一观,是晋王身边的暗卫密语,确是如此,细细查看,究其原因,是攻城一战,死伤甚多,近乎六万人的折损,

似乎心中一痛,另把书信递给戴权,示意交给李首辅,戴权点头,接过书信,走下玉石台阶,来到首辅李大人身前,把书信递过去,

李崇厚这才睁开眼,拿过书信瞄了一眼,心中知晓洛云侯的打算,不得不如此行事,

殿内,

众人在惊愕之后,纷纷大哗,指责洛云侯肆意妄为,有的人还以圣人之道,纷纷怒斥,只有最前面几位阁臣,依旧神情淡定,并不加以理会,

“肃静!”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戴权一声大喝,殿内众人立刻住了声,

“诸位爱卿,洛云侯此举,不知是何意?李首辅,你曾经也是知兵的,可有见解?”

武皇眼神扫视众人,眼神凌厉,那些被武皇扫视的官员,纷纷低头,躲避其视线,

“咳咳,回陛下,老臣觉得洛云侯此举,尚可。”

李首辅扶着凳子,咳嗽几声,在小云子搀扶下,慢慢起身,也不管其他人如何想,把手中密信扬起来,抖了一下,

“陛下,这封密信,臣大致瞧了一眼,洛云侯围攻郡城一日,损兵折将不说,也间接能证明,太平教贼子的野心,昭然若揭,其集结重兵于此,就是要保住此城,只要此城不失,朝廷大军必不会放心南下,这是给太平教争取时间,若是老臣带兵,只要能提振士气的,臣也一样用,咳咳。”

话说得急,到最后,又是一阵咳嗽声,小云子赶紧扶着首辅大人落座,谁知,

刚一坐下,

礼部尚书边正儒,却一脸不忿,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不同意首辅大人观点。”

“爱卿请说,”

武皇摸着手上的玉扳指,不知作何想法,

“谢陛下,臣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郡城虽然被贼军占据,但城内百姓,身不由己,圣人之道,在于教化,若是以此屠城泄愤,传遍天下,那于朝廷不利,岂不正是应了那些贼子所言,朝廷逼人造反的传言。”

边正儒义愤填膺,言辞凿凿,大武立朝以来,从未有屠城一说,若是开了此种先河,那以后,如何能控制住那些武将,

有这些想法的,可不止边正儒一人,

兵部尚书赵景武,也出列请奏,

“陛下,臣赞同礼部尚书所言,我大武立朝以来,一直以仁政治天下,从未行此恶事,洛云侯虽然此举提振士气,不提郡城百姓如何,兵法云,围三缺一,洛云侯却反其道而行之,城中贼军,怎能不抱有死战决心,另外,屠城一事,但凡开了先河,那日后,后果不堪设想,”

赵景武想的纯粹,攻城之战极为艰难,既要硬打,又要智取,围三缺一才是最好的,

此番话,武皇也觉得有些道理在里面,可如此简单的事,洛云侯岂会不知不晓,但为何还会如此,难懂还有其朕不知道的事,

“李首辅,你如何看?”

“回陛下,老臣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洛云侯既然在前线,下此军令,自然有他的道理,打仗这一方面,整个大武能比肩者,老臣看是无人可比,前日听说押送进京城太平教俘虏,近乎两万人,却被禁军京营士卒围杀在南城门处,诸位想一想,如此顽固贼子,留之何用,还不如以杀止杀,震慑天下,”

李崇厚双目一睁,露出的虎目精光一闪而逝,让周围的人身子一怔,首辅大人刚刚

就连几位阁臣,也不免多看首辅一眼,刚刚好像首辅大人变得不一样了,在仔细看去,还是如往常一般,

“好,说得好啊,贼军既然顽抗到底,那就是死心反抗朝廷,留之何用,边爱卿你觉得呢?”

武皇嘴角翘起,把手中书信一合,既然逆贼如此猖狂,那不如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这,陛下,贼人是该死,但此举有伤天和,恐怕于圣人之道”

“迂腐,陛下,臣以为洛云侯做得对,太平教和白莲教逆贼,就是没有敬畏之心,才有此叛逆举动,留之何用,若不加以震慑,指不定又出来一个什么教,天下如何能安!”

边正儒话还没说完,就被卢阁老呵斥打断,气的边正儒脸色涨红,却不知怎么反驳,还有人想蠢蠢欲动,哪料到,武皇扬了扬手,

“不管圣人之道,还是天道,总归有人伦纲常,逆贼就是逆贼,杀之并无不妥,李首辅,内阁正好还缺一位阁臣,你儿子甚合朕的心意,就他吧!”

话毕,

戴权立刻大喊一声,

“退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