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036章 江南案子密封

红楼之平阳赋 第1036章 江南案子密封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语气凌厉,

气氛使然,

皇城司正堂衙门里,蓝季礼一声呵斥,竟把话语移到了改田为桑的事情上,惊慌的不是审问和回答人,而是坐在前面,纹丝不动的景大人,

随着蓝季礼的问话,景存亮眼神一凝,把目光凝聚在俭都御史蓝大人身上,暗道,这是何意?

“哼,笑话,蓝大人,饭可以乱吃,但话不可以乱说,这改田为桑的事,乃是朝廷内阁决议的,下官最先接到此事的,乃是庄大人下的政令,其次是景大人赴任后,又在景大人手下核查田亩,江南税田,可是一亩没少全都登记在册,下关负责的主要是核查数目,至于具体如何,那是各县衙的事,本官可不能逾越啊,”

贾雨村胸有成竹,所有的事,了然于心,总不能是朝廷错了吧,

“好,说得好,既然是朝廷之策,那为何在后来的各种场合,贾知府可是谏言献策,这毁堤淹田的事,”

蓝季礼拉长了话音,似有所问,

却不知贾雨村冷哼一声,站起身来,

“蓝大人,不必再试探,谁做的,谁心里清楚,谁出的主意,谁也心里清楚,府库的银子,都有账册,若是下官有罪,只管上报朝廷,若是没有,还请蓝大人不要失了体面,”

一番言语,便不再理会,蓝季礼脸色难看,手握着惊木堂有些哆嗦,最后,更是狠狠砸向桌面,

“贾知府,你有没有罪最后再说,这些话,你还是交代为好,若说你没罪,你就要好好想想,之前在元丰五年的时候,薛家公子当街打人,把冯家秀才打死一事,你竟然偷偷改了判决,这些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贾知府,记得吗,”

“你,你,”

贾雨村脸色冷冽,这些隐蔽的事,他是如何知道的,忽然,余光看见在正堂拐角的一人,是皇城司指挥史杜一甫,这还真的瞒不住,

“随你吧,”

一声叹息之后,便落了座,不再理会,

这个模样,也让蓝季礼无从下手,只能把怨气,撒在胡文玄身上,

“胡文玄胡同知胡大人,你来说,毁堤淹田之前,你在江北做了什么事?”

所谓的什么事,自然是指那些解封的矿藏,前朝时候封的矿洞,现在起开,弄得江北民怨载道,而后江南士绅蜂拥而去,这些牵扯到内务府,

尤其是马广诚的攀咬,就是因为有了水患,那些留存在矿上的玉石,才能借着水患装船,前出运河,这些隐蔽之事,被胡文玄留在心底,并未给贾知府解说,所以现在,胡同知心中一突,暗道,在劫难逃了,

但是自救还是要有的,无非是多咬上几个人罢了,

“蓝大人,你说呢,我一个小小的金陵同知,无非是干着上面大人布置下来的任务,第一个就是负责清查府库,依着景大人的手令,查清之后,就去了江北督察玉矿挖掘,第二个,就是接到内务府的文书,和杨公公的手令,负责重启那几个封存玉矿,并且就算是大堤决口,也要起运一船的玉石矿北上入京,”

“什么,竟然是这样,”

“不会吧,这些玉矿,竟然是杨公公下的令,”

“那些玉石北上做什么,”

“你懂什么,自然是北上入京城了,”

堂内,也不知是谁起的头,竟然把这些辛秘之事说了出来,北上的玉石,自然是入京城里,给长乐宫太上皇修道之用,天下皆知啊,

在场的人许多都明白,偶尔有不明白的,旁人一解释,后来也明白,只有徐长文,一时间没有弄清楚,这里面的事,忽然开口,

“敢问胡大人,就算内务府的手令,你这些玉矿,想要凑齐一船之数,那么短的时间内,是如何凑齐的?”

这些玉矿,历经历朝历代开采,早已经是贫矿,若是想凑齐一只船之数,无非是要用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此挖掘,所以说,具体如何安排的,只有胡大人知晓,

“哈哈,问得好,这些玉矿,别说起封存,就算再多一倍都凑不齐,这么说吧,内务府下了严令,把江南江北几个县里的牢狱囚徒,全部送了过去,而且动用扬州府军,在江北五个县,挨家挨户搜刮,大水一来,那些还在矿洞里的人,可全死了,顺道再告诉诸位大人,那艘玉船,就是在大堤决口后一日,从决堤之处北上的,有内务府公公看管,”

其中的细则,胡同知几乎是仔细解说,越说,众多官员的脸色越是难看,就连景大人都有些坐立难安,这些事,虽然牵扯到他,但不过是为了奉命行事,尤其是江北的那些矿洞,也都是内务府负责,或者说是杨公公亲自照看的,内里到底什么勾当,谁又能猜得透呢,

蓝季礼皱着眉,怎么会又节外生枝,那些玉矿,到底出了什么事,既然有发配的囚徒,这些人,不会都死了吧,那可是大案,再说景大人那边,略微有些怀疑把目光看向景大人那边,

景存亮面上有些铁青色,竟然敢往他这边攀咬,眼神一冷,抱了抱拳,

“蓝大人,本官虽然给过胡大人文书,但也是织造局那边下的公文,并未私自给了其手令,想来两位大人,已经去了贾知府和胡同知府上,把那些文书手令搜集过来了吧,今个这案子,是审问马广诚下令挖开新北大堤之事,其余的,现在牵扯进来,不好吧,”

却不知苏崇在一旁,脸上有些怪异,这牵扯最深的,恐怕就是景大人和杨公公了,倒是那个知府贾雨村,还真是没有过多的过错在里面,所以这样来说,最后的能先结案的也只有贾知府一人了,

“景大人说的对,是不好,但从现在口供上来看,是景大人的督促,还有织造局那边给的密信手令,这才是马通判敢犯下罪孽的原因,具体如何,还要最后审问,倒是今日,贾知府是可以结案的,至于薛家的案子,还需要内阁来定,今日,贾知府可以回去当值,都回吧。”

苏崇也不管其余人如何想,拿过惊木堂照着桌子一敲,

“让他们二人签字画押,退堂,”

起身后,也不和众人再细说,和蓝大人并肩,回了诏狱,留下一众官员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颇有些感觉虎头蛇尾,可有不少精明的官员,早就拉着好友,赶紧出了内堂,匆匆离去,

“王兄,王兄,今日怎么审的案子,看不懂啊,”

“是啊,王兄,不会是苏大人和蓝大人怕了,匆匆结案吧,还有贾知府,真的是厉害,”

两位衙门主事跟在后面,不断地回想,怎么感觉都不对劲,走在最前头的王主事,定下步子,转头道;

“你们啊,怎可胡言,刚刚堂上审案子,已经是把罪责给定好了,可以说是证据确凿,但牵扯内务府和织造局,这个案子就不好审问了,那贾知府处处溜了小心,又有文书手令佐证,而且赈灾有功,就算薛家案子有猫腻,也不过是申斥,快走,”

眼看着内堂那边,众多官员已经走了出来,他们几人就算想说什么,也不敢多言,匆匆离去,直到最后,庄大人笑着摇了摇头,看着景大人的背影,幽幽一叹,

“果真是京城回来的,手段了得,就算把他攀咬出来,可惜文书手令,都不是出自他的手笔,就算是他做的,没有证据,谁呢奈何不了他。”

“大人,就算奈何不了他,可供词传到京城,下官不信他不受影响,说不得这个巡阅使的位子就没了,”

粮台令左三贵跟在庄大人身后,虽说不知蓝大人和苏大人何意,但既然他们二人联手,不见得就会收手,另外贾雨村能暂且回府衙当值,皆是因为府衙那边,无人主持大局,留下一人,这些赈灾的事,收尾还需要他来,不过于此案,并无多少牵连,

“你啊你,刚说的话是没错,可是你要知晓,若是没有景大人,这江南改田为桑的事,还不知道要拖多久,另外,景存亮可是忠顺王府的人,在以往可是首辅大人的门生,以他的手腕心智,不可能把自己送进去,”

说到这,也是无奈,自己拒绝内阁之策,若不说卢阁老在朝廷周旋,说不得自己这个布政使的位子,早就没了,左三贵有些黯然,上面斗法,伤的可是他们这些人,粮台令看似是个油水多的职位,但户部清查,若是出错,第一个下牢狱的就是粮台令,只能等这些案子过去之后,再想办法,

“是,大人,淳阳县那边收尾的工作,早已经结清,还请大人放心,”

“好,三贵有心了,回去等着吧,好戏在后头。”

庄大人面带微笑,就这样,二人一前一后,径直离开皇城司衙门,

而衙门后堂,

蓝季礼阴沉着脸,和同样如此的苏大人,加上指挥史杜一甫三人,则坐在后堂暖阁中,三人面前的桌子上,已经摆满了记录的文书,还有这一次江南毁堤淹田的卷宗,分列抄录了三份,皇城司俭事宁凯,则是立在身旁,好在指挥使杜大人作保,留下了他,

拿着手里记录的搜刮文书,宁凯在一旁小心地读了一遍,

“各位大人,昨夜里,职下带皇城司近卫,连夜去秘密搜索府衙三位大人的宅院,从书房暗格,还有主屋书柜,翻来不少书信和手令,其中多数为织造局杨公公,还有内务府那边的,以及巡阅使景大人,代为传令的,其中马通判府上的信件尤为多,尤其是和那些水匪往来的信件,还有毁堤淹田时候,记录的一些事,”

宁凯不敢怠慢,指了指桌上累积最多的一摊书信,几位大人也没闲着,伸手拿过那些信件看了起来,贾知府如他们所料,牵扯不深,多数是布政使庄大人的调令,看来这位知府大人,是布政使的人,而另一个,则是同知胡文玄,四下书信显得有些繁杂,而且多数为无用之物,只有织造局代传的文书手令,这才是关键,

苏崇拿过来细细品读一番,果然是杨公公亲自下的调令,江北五个县的矿洞开采,就是他下令的,就这一点,罪责难逃,可惜,是宫里的人,临到此时,

苏崇眯着眼,有些不确定的瞄了蓝大人一眼,此人又是谁的人,藏的那么深,庄大人背后,站着的顾阁老,自己身后是卢阁老,景大人也有背景,莫非是首辅大人的暗手,

“嗯,既如此,就把这些信件重新拓印一遍,而后我等三人写下卷宗文书,八百里加急,这些送入京城,剩下的,只等着宫中旨意,如何,”

蓝季礼也有些头痛,本想借此插手江南官场,谁知,能遇上这些辛秘之事,可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好,既然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即刻结案,内阁那边也要通传,八百里加急,我同意了,”

苏崇点点头,而后看向杜指挥使,后者也随之点头,就这样,三人当场用红色加急信袋,封口上漆口,检查无误后,用皇城司缇骑快马加鞭,送入码头,用快船北上。

可是江南地界,已经起风了

“快,全军加速,落日之前,赶到石洲城下,”

“跟上,跟上,前军加快脚步,”

汝南以北的官道上,几十万大军匆匆北上,

张瑾瑜坐在颠簸的马车内,掀开车帘,往外头瞧了一眼日头,已然是过了晌午的时候,

这路程才走了一半之多,都说望山跑死马,一点不假,尤其是这官道,跟个山路一样,跌跌撞撞,

“宁边,怎么回事,这官道临近汝南,怎会如此颠簸,不是说朝廷每年都会拨下银子修缮的吗?”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不光是后世,历朝历代都是,汝南城可是交通要道,这官道如此损坏,真没有想到,

晋王坐在对面,闻言脸色也是有些不自然,其中的事,旁人不知,他可是知道的,

“侯爷莫要着急,路虽不好走,忍忍就是,此间的事,也不能怪朝廷,这几年,户部存银不够,所以顾阁老就提出节流一事,原本给各省的额外费用,如修补官道之事,都推给了各州府,修与不修,取决于他们,”

就在晋王解释的时候,车外,宁边也骑着马凑过来禀告,

“侯爷,官道是因为年久失修,之前又是遇上大雨,还未干泽的时候,经过大军踩踏,官道上那些坑坑洼洼,也就多了起来,”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用熟土铺路,若是每年不修缮,坏的也快,

张瑾瑜有些无语,还真是说的没毛病,记得古代官道,都是用炒熟的土砸实的,一是变得松软铺路,另一个就是防止杂草丛生。

“知道了,石洲还有多远?”

既然坐的难受,那走的更难受,看着外面士卒的步伐,就算是走的急一些,也显得慢了许多,

“回侯爷,还有一个时辰的路程,石洲并不远,在前面山峦古道入口处,但斥候来报,白莲教已经在石洲树立起大旗,应该是重兵守城,不过石洲应该是历经大战,城墙残破,血迹斑斑,侯爷,到了那,是先攻城试探一番,还是安营扎寨,”

宁边在车窗前汇报,心中还想着几位将军所问,知道了汝南城的情况后,几位将军显得急不可耐,若是试探攻击,真如几位投来的女子所言,都是奴军,少有精锐,是不是可以一战而下,这头功可就到手了,毕竟石洲城并不大,虽是坚城,也只是占了地利一道。

“哼,你倒是敢说,离落日不过两个时辰,等到了那,能有多少时间准备攻城之物,是不是又是谁在你这边问询了,他们也敢想,到了那,围城扎营,”

张瑾瑜摇摇头,没有好气的交代了一句,这几日,军中傲气使然,有些将军目中无人了,

“是,侯爷,末将遵令,”

宁边倒也无所谓,只是代为问一问,侯爷不准,谁也不可造次,

遂打马跟在马车一旁,车内,晋王周鼎有些疑惑,望着车外的天上,晴空万里,入了夏之后,白日的时候可就长了,

“侯爷,刚刚宁将军所问也有道理,那石洲城已经残破,而且城池并不大,若是让杨仕雄领军突袭,可有希望,”

话到了嘴边,晋王周鼎立刻改口,这打仗一途,还是要看侯爷怎么说,反倒是半躺在车内的张瑾瑜,听得有些无奈,攻城历来都不是小事,既然是坚城,城墙上的垛口,必然修的高耸,只要兵力跟上,才能围住,

“殿下,城池越是小,越是好守,如若不然,那些白莲教贼首,怎会领兵北撤,如今贼军兵力充足,若是不动用霹雳车等攻城利器,急难攻下,所以先稳一日,暂且休整,攻城的事,明日再说,”

“呃,是,侯爷,一切听侯爷的,”

周鼎想想也对,舟车劳顿,如此着急攻城,事倍功半啊,杨将军他们着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