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八百四十六章 北静王赐念珠

红楼之平阳赋 第八百四十六章 北静王赐念珠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3。】,

宁国府,

清早的时候,客送官迎,那百般热闹,自不用说的。

至天明,吉时已到,因为贾敬,是道家之人,所以,请了一百六十四名青衣请灵,前面铭旌上大书:

“奉天元丰年不易之朝一等宁国公冢翰林院学士,贾敬之灵柩”。

一应执事陈设,皆系现赶着新做出来的,一色光艳夺目,并且还有不少道家用的物件,也不是买的,都是从天香楼贾珍修道用的东西搬出来的,看着不起眼,也花了不少银子,都有账册记录,

外面敲敲打打,

也就是随着声音,提醒,启灵的时辰快到了,此时,几位国公府,都有来的管事人,拿着国公府的帖子,带着亲兵护卫前来,另有勋贵老亲,都是衣甲鲜明,官袍正服都穿在身上,好似上朝一般。

其余者,有闲散官职的勋贵府邸,更是把散官的袍服都穿身上,不知是不是联系好的,

此时候,

张瑾瑜也坐着马车,带着亲兵过来,但是没穿官服,算是一身劲装,里面套着金丝软甲,就往东而来,

走的也慢,过了几个街道口,一转弯,到了宁荣街,老远就听到那边热闹的动静,

进了街口,才知道,不光是热闹,连人也太多,堵着路不好进,

“侯爷,前面轿子马车太多,挤不进去。”

宁边站在马上,往前面看了看,不说马车,就连人抬的轿子,都走不动,显然,来了不少人,

张瑾瑜闻言,掀开帘子,往外猫了一眼,果真,来往宾客之多,实属是开了眼,面生的面孔,占了大部分,当然也有认识的,比如前头的襄阳侯府的车架,瞧了一眼,心中有了计较,

“下车,留几个人看着马匹车架,咱们到前头,把襄阳侯拉着,走过去,”

“呃,是侯爷,”

宁边一招手,身后大批亲兵翻身下马,留下一个校尉,带着几人看着车马,剩下的人,随着侯爷身影,走了过去,

距离不远,张瑾瑜走到襄阳侯马车旁边,敲了敲车窗,

“柏兄,你倒是坐的安稳,车马那么多,还不赶着时间过去,”

眼见着洛云侯的话音从外面传来,车内的襄阳侯柏广居,伸手掀开车帘,笑道;

“没到时辰,着什么急,侯爷,上来一叙。”

“自然好。”

既然没到时辰,张瑾瑜也不客气,掀开车帘,上了马车,也不客气,进去便落座,问道;

“京城两位公主迁居,给没给你请柬?”

柏广居还想说说宁国府的事,谁知洛云侯一上来,就追问两位公主的事,看来,他也是接了请柬,有意思,那两位主,不好伺候啊,

“侯爷竟然也知道此事,请柬是接到了,不过今日,宁国府的事为大,当然是以这边为主,完事后,让府上的人,给两位公主府,送上一些礼品即可,”

襄阳侯摇摇头,现在的京城可不是以往的时候,两位公主回京,要是不知道收敛,下一次再走,怕是回不来了,

“哈哈,柏兄说的好,也不知两位公主怎么想的,把乔迁之喜,定在今天,和这边冲突不说,时间定在午时三刻,啧啧,不知道的,还以为去见阎王呢。”

张瑾瑜还真摸不准,这里面定的,有什么蹊跷,会不会和贾府有关,毕竟宁国府贾敬下葬的时辰,也改了,

“侯爷,话越说越明,两位公主怎么想的,谁也不知,宁国府这边改时间,应该也是巧合,拖得越久,贾府心中越是担忧,应该是如此。”

柏广居此番猜测,其实也**不离十了,荣国府的老太君贾母,就是想把此事按下,留着时间给勋贵老亲联系,风风光光办一场,做给京城所有人瞧着的,但俗话说,久则生变,时间越短越好,这样,把时间由七日,改成四日,也就不难理解了。

时间上也许碰巧,把两位长公主乔迁之喜,碰着了,但也太巧了,就像洛云侯所言,都是晌午之前开宴,哪有午时三刻宴请的,会不会是勋贵提早得知此事,由着他们干预宁国府这边,或许,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两位公主可不是省油的灯,当年京城势力纷杂,这两位公主,游离于世家和勋贵之间,好处是捞足了,一人一处金疙瘩攥在手里,这些年,应该存了不少,

张瑾瑜摸了摸下巴,盯着柏广居脸面,看其人还在思索,就有些不信,怎么说来着,巧合太多,不就是合理安排,这样一想,张瑾瑜心里就有了好奇之心,这一来二去,

今天来的人,就有了些讲究了,

“成,柏兄,你说是巧合,那就是巧合,今日来的人,好多是生面孔,怎么没见过呢,看那边。”

张瑾瑜掀开帘子,往宁府门口一指,一圈人高矮胖瘦,陆续走了进去,柏广居瞧瞧,倒也是熟人,怕是只有侯爷不知晓,介绍一番;

“侯爷不知晓也是应该,都是一些闲散官员,高一点的,是景田侯裘正之孙裘良,现任司州府军副将,留守司州,另一个是平原侯蒋云之孙蒋子宁,弘农城副将,留守弘农城,至于那一个矮个子的,是定城侯谢良之孙谢成,为京营水军游击将军,”

柏广居对京城各家勋贵了如指掌,瞧上一眼,便知道是谁了,张瑾瑜不免多看了他几眼,不愧是勋贵里老好人,这一手没几个能做到,另外就是,京城那么多侯府侯爷,昨夜鸿胪寺宴席上,来的只有那一点,猫着的这些人,不显山露水,藏拙?

还有那个名字起的,裘正,谢良,合在一起,不就是求正良心吗,不过那个什么裘良的,名字有些熟悉,一时间没想起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

宁国府里忽然一声炮响,就传出了乐声,和哭声,襄阳侯耳朵一动,道;

“侯爷,启灵了,咱们下车,”

“好,”

话毕,二人就先后下车,朝着宁府门走去,一旦启灵,就需要人跟随,也是京城本地的规矩,

眼前的一人,就是贾蓉,摔丧驾灵,十分哀苦,披麻戴孝,挑着招魂幡走在最前面,身后是一众贾家族人后辈跟着,在后面,是大小媳妇,跟着哭嚎,最后,就是贾政,贾赦,开始招呼亲朋故旧,跟随在后,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府邸,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侯,缮国公,各府大管家皆是人到聚到,皆因其长孙驻守边关,故其不曾来得。

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

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郎林,西宁郡王之宫怀玉,忠靖侯史鼎,怀远侯胡江林,东川侯段开华,锦乡侯廖大平,宜宁侯殷长松等人,尽在此。

剩下的,多是寿山伯于立山,安平伯李春生,永昌伯岳青文等,另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

堂客算来亦有数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

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

这些,别说京城百姓没见过,就连襄阳侯瞧得都暗自惊叹,更别说张瑾瑜瞧得,心里一直嘀咕,贾家竟然还有此威势,是真的有威势,还是这些勋贵想着向宫里面表达什么,看人数,能来的不能来的,全来了,动作太大了,

就这样,一路东行,

出了宁荣街口,

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

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看到这些,必然是四王早就准备好的,尤其是北王府功高,东王府离开京城一段时间后,城内勋贵,多听北王府领头,所以,四王当中,北王府实力虽然不强,但是名声可比得上其他三家之和,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再过了一个路口,

又见几座祭棚搭建,依次排开,乃是郑王府祭棚,汉王府祭棚,宋王府祭棚,还有陈王府祭棚,吴王府祭棚,几位世子早已经领着人在此等候,

也不知什么时候遇上的,北静王水溶也来得早,和几位世子站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而众位王府世子,却暗自打量北静王,都说北静王水溶,手腕如何了得,今日一见,此人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谦和,不像是大奸大恶之人,这是不是看走眼了,一秒记住【。3。】,

好似是一般所想,几人只能用眼神交流,等了好一会,启灵的队伍到了,却不见东王穆莳前来,不知为何?

而队伍两侧,都是荣国府心腹小厮管事,随时照看,眼见着北静王到此,早有人去通知贾政和贾赦,

贾赦急命前面驻紥,同贾政,二人连忙迎来,以国礼相见,水溶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眼下那么多人看着,仁义之举还是要做的。

贾赦擦了一下额头细汗,道:

“宁府之丧,累蒙郡驾下临,何以克当。”

水溶见二人如此拘谨,不以为意,再朝着人群中望去,众多勋贵不请自来,还有襄阳侯和洛云侯的身影,果真是天下勋贵一家亲,笑道:

“世交之谊,何出此言。”

遂回头命长府官主祭代奠,贾赦等一旁还礼毕,复身又来谢恩。

水溶十分谦逊,环顾四周,没见到东王府穆莳来此,看样子,现在不来,就不打算再来了,想着恩科,荣国府那一位竟然名落孙山,会不会是洛云侯故意为之,还是宁荣二府藏拙,因问贾政道:

“哪一位是衔宝而诞者?几次要见一见,都为杂冗所阻,想今日是来的,何不请来一会。”

贾政听说,一时间不知所措,宝玉一直养在府上,如何会被北静王惦记,现要见,是不是不合档口,一旁的贾赦,见到贾政无动于衷,忙说,

“王爷稍等,寻他过来就是,”

忙回去,急命宝玉脱去孝服,领他前来。

此时的贾宝玉换了衣裳,还不知什么情况,就被拉了过来,不说一脸懵,还没回过神,落在人后的张瑾瑜,瞧得有些不明所以,问道;

“柏兄,怎么回事,北静王怎么也弄这些虚的,送葬就送葬,万事回去再说,摆出那么大架子,还请谁过去看看,”

“咳咳,侯爷慎言,北静王能来,就是顾全大局,”

襄阳侯柏广居,赶紧用手拉着洛云侯,那么多人看着,怎么能说这些话,

只是跟着看过去,不知谈一些什么,就瞧见荣国府贾宝玉,换了一身新衣服过去,心头也是奇怪。

张瑾瑜瞪大眼睛盯着,贾宝玉怎么过去了,不会是北静王看上他,给个一官半职不成,

队伍前面,

贾宝玉有些不情愿,跟在贾赦身后,往那边走去,说是要见北静王水溶,

虽然宝玉素日就曾听得父兄亲友人等说闲话时,赞水溶是个贤王,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

所以有了好感,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严密,无由得会,今见反来叫他,却又是不喜,也不知是不因为连日劳累所致,一面走,一面早瞥见那水溶坐在轿内,端是威严。

水溶今日,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面如美玉,目似明星,面子是做足了,

而宝玉也不是不知轻重人,人情世故也多少知道一些,忙抢上来参见,

“学生贾宝玉,见过王爷,”

水溶连忙伸手挽住,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

还真是荣国府麒麟子,心中的猜测,顿时有了谱,还真是藏拙,

“都是老亲,无需多礼,宝玉也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

听了话,宝玉,就抬起头,恭敬立在那,

水溶接着又问,

“衔的那宝贝在哪里?可否观之,”

宝玉见问,连忙从衣内取了递与过去,只因戴在脖子上,不合书生气质,就被二太太重新收拾一番,挂在腰上,水溶接过来细细的看了,又念了那上头的字,倒是奇怪,因问:

“果灵验否?”

贾政则是摇摇头,忙道:

“虽如此说,只是未曾试过。”

水溶一面极口称奇道异,一面理好彩绦,亲自与宝玉带上,这玉石,乃是稀有珍宝,里面怕是有大事藏着,嘴上还不住夸赞一番,

“存周,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这一番夸赞,不禁让贾政有些慌神,就连贾赦都陪笑,贾政道:

“犬子岂敢谬承金奖,小时生的顽劣,如今刚读了书,明两事理,赖蕃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

水溶想想,也是,此子又不是今日方才出来,见的人多了,又道:

“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昔小王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也不知北静王的话,为何在今日方说,但想来不是坏事,贾政忙躬身答应。

“既如此,谢过王爷!”

刚谢完,

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在手上攥了攥,递与宝玉道:

“今日初会,仓促竟无敬贺之物,此物件,是以往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本王越权,权为贺敬之礼。”

“这,”

贾宝玉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接还不接,却不巧,被水溶往前一递过去,不得已,宝玉连忙接了,回身奉与贾政。

贾政见到物件在手里,知道推脱不掉,与宝玉一齐谢过。

于是贾赦,贾政等一齐上来请回舆,水溶摆摆手,道:

“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之人也。小王虽上叨天恩,虚邀郡袭,岂可越仙輀而进也?”

贾赦等见执意不从,只得告辞谢恩回来,命手下掩乐停音,滔滔然将殡过完,方让水溶回舆去了,不在话下。

其他人不知怎样,

张瑾瑜看得有些迷糊,又是道谢,又是送东西的,也不知道给的什么,没看清楚,

“柏兄,你说说,北静王水溶,弄这些是什么意思,又是给东西,又是夸奖,看不懂啊。”

襄阳侯柏广居,头微微一侧,笑道;

“侯爷,都是老亲故旧,说些话,提点一下后辈,也不为错,刚刚给的物件,要是为兄猜得没错的话,是一串念珠,产出北山静安寺,宫里的御用之物,”

“御用之物,那就是。”

张瑾瑜会意,佛家的东西,以北山静安寺唯尊,御用之物,不是太上皇用的,就是皇上用的,想来应该是皇上给水溶的,这一番波折,用意何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