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九百五十五章 贾母要修坞堡

红楼之平阳赋 第九百五十五章 贾母要修坞堡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第955章贾母要修坞堡

“大太太,二太太到。”

又是一声吆喝,

荣庆堂内,

大太太邢夫人,和二太太王夫人,各自领着身边的丫鬟走了进来,也不知怎么,这些日子,二人也不似以往,少说了许多话,二太太面容端庄,神色带着威严,穿的是淡黄色的袍服,雍容华贵,而邢夫人也不差,一水深绿色罗裙,头上还插着一个碧绿色的玉簪,别提多精神了,行了礼之后,

贾母就让二人坐在身边,

还是把眼神落在凤丫头身上,刚刚所问的事,并不是心血来潮,恩科过后,孟家那边就没有人过来传话,自己这边还不知如何说的,成与不成,倒也需要商量一番,

此时的王熙凤,听罢后把茶碗放下,心中有些忐忑,这些日子一忙,还真的把此事给忘记了,红楼那边的媒人,也没有去请,更别说那个余掌柜了,眼见着老太太又问起此事,支吾着不知如何作答,

李纨瞧得明白,悄悄瞪了一眼凤丫头,这么大的事竟然给忘了,出言解围;

“老太太宽心,此事凤丫头记着呢,前些日子还说过,红楼那边人太多,等着几日亲自过去请那位余掌柜,另外就是,恩科过后,那些赶考士子并未离去,孟家之主作为主官之一,还需要监考会试,这个档口商议此事,有些不妥,总归是给孟家丫头考虑考虑才是,尤其是天家给了恩惠,总归要小心一些。”

说的委婉,高门大户虽说也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其中的利益瓜葛,还有众口铄金,都要思量一番,贾家荣国府成了皇亲国戚,这些,如何不考虑,

贾母也恍然大悟,说的也对,大丫头投前封了贵妃,贾家门槛自然抬高,孟家丫头要是急着上前进门,说不得旁人闲言碎语,说是攀附权贵,文官的嘴杀人不见血,清贵一些为好,

“珠家媳妇说得对,文官清贵,许多事不由人,但也不能这样拖着,老二家的,孟家女儿的事,你可有意见。”

老太太是有想法,但还需要老二家的同意,

二太太王夫人坐在那,手里的念珠一直转个不停,听到贾母问话,也不得不停下,心中多少有些不情愿,宝玉生来富贵,那孟家之女一看就是精明之人,兼之官宦世家,定然知晓礼节等,

就算她读书识字,也不过是小道儿,元春又封了妃,这样选择就多了许多,她是比较看重门第的,有心想不同意,但见老太太那睿智的眼神,又不敢忤逆,

“老太太,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太早了,孟家也不知什么意思,万一人家不同意,这亲事又不一定分要定下,”

话语里有着推脱含义,邢夫人倒是不感到意外,二太太心高气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想给宝玉找个更好的,那也理所当然,但二房找了好媳妇,然则大房还有贾棕一人,怎么说也是嫡脉,名义上还是母子二人,婚事也可以说一说,只是贾棕年岁尚小,

“哎呀,话可不能这么说,现在不定下,那什么时候定下,要是同意,民间习俗还是男家提亲,哪有让自家女儿出头的,要是不定下,那就留下话明说,何必浪费两家情谊,孟家那丫头,我倒是觉得老太太眼光好,那丫头生的大气,身子骨硬气,是个好生养的,要不是棕儿小,这门亲事,我倒想和二太太争一争呢。”

邢夫人笑了笑,眯着眼看着二太太,话赶话,就脱口而出,让一桌子人有些诧异,眼神莫名看了过来,邢夫人这段时间,变化极大,就连老太太眼神里也含着惊喜,还真是转了性呢,

“你看看,就连老大家的,都开始闹玩笑话了,贾棕年岁才多大,要是有出息,老婆子做主,也给说上一个好姑娘,不过啊,现在紧着宝玉,等宝玉大喜之后,又是轮着兰哥儿,”

贾母呵呵一笑,一桌人都是笑而不语,尤其是二太太眼神里也有些思索之意,其次就是探春,脸色有些不自然,按理宝玉说亲之后,不应该是贾环吗,怎会轮到兰哥儿,想到赵姨娘不受待见,

眼神一暗,

贾环那个性子要是收敛一些,多读些书,过两年参加乡试,有个秀才功名,她也好在老太太,太太眼前开口要个安生,但一想到贾环从小性格古怪,赵姨娘更是刻薄,这些,还真是无法解决。

只有李纨还有王熙凤,尤夫人三人,各自沉默不语,兰哥儿可是大嫂子心事,年岁那么小不说,里外亲事,合着也不需要贾母插手,王熙凤眼神有些好笑,不说侯府那边如何管,就是大嫂子李家还有一些亲戚故旧,这些人脉要是经营好了,那都是国公府没有的,毕竟李翰林可有不少同窗,

之所以知道这些,就是因为她经常会去商会盘账,在那边清点货物,来回的路上,偶尔去姚记商号买一些糕点,就会瞧见南头的一处大院子,也就是大嫂子的老宅李家,

不像以往那般破旧不堪,如今修的宜家宜室,还有不少人上门拜会,拿着拜帖去的,而且还不是那些穷亲戚,看来大嫂子去了宁国府之后,变化极大,

“是啊,老太太,都怪我这段时间太忙,可把这件事忘了,不过那孟家丫头有主见,就算是请了红楼余掌柜亲自去,许些事,还要老太太和二太太拿主意,毕竟孟家那位和冯家交好,我听说冯家那位女儿,在洛云侯作保之下,和着于恩科案首接了亲。”

这话就是提醒,此事得来的巧,王熙凤上一回,偶然听大嫂子说起的,看来贾兰是入了侯爷眼了,

李纨转头看了一眼凤丫头,还真是嘴巧,倒也没有多话,

“你说的冯家,是不是珍哥嘴里那个冯家之女,大理寺卿冯永文,也怪珍哥儿糊涂,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的人,岂能得罪,”

叹息一口气,贾珍落得如此下场,与这些不无关系,这样一说,二太太眼神里也没了刚刚抗拒,想到王家那边,哥哥王子腾兵败,现在还不知如何,生死难料是怕,活着回京也是怕,

这些事,想了想,回道;

“宝玉的事,但凭老太太做主,孟家丫头尚好,如若是愿意的话,就按照礼数来吧,”

话一同意,贾母脸色就好看了许多,转头对着凤丫头嘱咐道;

“听见没有,就这几日,你把事催一催,孟家那边合着不会落了咱们的面子的,”

老太太底气十足,既然已经议亲,有着宫里娘娘的恩宠,孟家不会如此不智,再说了,此事是孟家先登门说亲的,

一桌子人欢声笑语,随即动了筷子,只有宝玉一脸不喜,什么亲不亲的,还没有诸多姐妹在此欢快,

却不曾这般想法一出,

心底竟然想起了水月庵的智能和智善,那一日,白日双飞何其美妙,能和她们比的,院里也只有袭人和麝月二人,一想到此,身子就感觉有些不利落,脸色微红,赶紧低头吃饭,只是这一幕,被其余人寻见了,都美目大喜,看样子宝玉是同意了,

尤其是二太太和贾母,心中仿佛一个大石头落地,只要宝玉同意,什么都好说,

王熙凤见老太太高兴,招呼众人动筷子,一桌子饭菜,可见的珍馐,就在众人欢声笑语中结束,

用完膳,

贾母就让门外的婆子,把三春丫头还有宝玉等人,先送回院子,却不曾提出让其余人离开,显然还有事相商,李纨并着尤夫人,在内堂暖阁西首的位子坐下,鸳鸯领着丫鬟,又给众人上了茶点,自己依旧伺候在贾母身边,

待众人落了座之后,

贾母这才脸色凝重的叙了话,

“今个找你们来,是有事要商议的,今早上,南头宁国府庄子上来人了,说是太平教的贼军,突入安湖附近,屠了锦乡侯府的庄子,一把火烧了干净,

现在京城勋贵和世家各府上,都在商议对策,许多人准备开始购买石料和木材,准备修建坞堡,找你们来,就是问一问,贾家两府应该如何?”

这话也是由头,贾母本不想说此事,毕竟修建一个真正的坞堡,那不是几万两银子就能建起来的,还有,一个庄子要是修建一个坞堡,太浪费了不是,

暖阁内众人还有些不信,什么时候太平教的人能在京城外面逞凶了,兵马司,京营,皇城司那么多兵,吃了熊心豹子胆。

但见老太太样子不像是说谎,心里也有些慌乱,锦乡侯府的庄子被屠,怎会如此,邢夫人坐在那闭口不言,毕竟庄子好与坏与她没有关系,只把眼神悄悄盯着二太太,毕竟荣国府上仅剩的一个庄子就在二房手中,另一个就是族里的公产,挂在宁国府的头上,难不成老太太想对宁国府庄子动手了,

别说她这么想,就连尤夫人和李纨心中都一沉,既然一个庄子建着浪费,那两个庄子合在一起,不就不浪费了,

但此后,

庄子是谁管着的,那就说不定了,前朝的坞堡都是宗族势力管着,现在贾家早就分了家,如何再合拢一处,庄子可是一府安家立户之根本,

就连二太太都有些不情愿,和宁国府庄子合并,牵扯贾家族中那些老少爷们,许些账册如何做,那些人虽不至于查账,但贾家族中的好处,岂是那么好拿的,万一大房插手,这庄子指不定是谁的呢,

所以,各有心思,场面一下就冷了场,贾母心中微微一叹,果真是分家如分道,合不在一起的,

最后把眼神落在凤丫头身上,点下头,

“既然都不说话,那就换个说法,凤丫头,你来说说,”

王熙凤起身走到贾母身边,微微一笑道;

“看您说的,老太太这不也是担心那些奴才吗,锦乡侯的那处庄子,可是一个大庄子,男女老少,少说也有几百人,一眨眼全没了,

要不是有个小河拦着,宁国府那边怕是危险了,俞管事来的时候,腿软的站都站不起来,所以修个小一点的坞堡,把两个庄子的人合在一起,从中间分一段路,西边是荣国府的人,东边就是宁国府的人,除了护庄的庄丁,还是各管各的。”

这也是早之前和老太太商议好的,合在一起好管理,又在内部分开,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分则管账,

当然,

庄丁护卫的月例,还是两家均分,眼看着话说到这个份上,李纨也担心庄子安全,要是真的出了差错,整个贾家主家怕是过不安生,那庄子上的庄户,族里可有不少人在里面过活呢,

“既如此,那就按照老太太说的,建个小一些的坞堡,不知这些花费如何算,”

不只李纨有疑问,就连大太太邢夫人还有二太太王夫人,都抬起头,尤其是邢夫人警惕性大起,修个园子,本就没大房什么事,可到最后,商议完,他们大房可是出过银子的,现在又想要修建那个坞堡庄子,合着更没大房什么事,那是东府族里面和西府二房的事,在想让他们出银子,想都别想,眼神一冷,就把头看向二太太那边,

只见二太太神色犹豫,顾虑许多,话虽如此,但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那些族老要是闹腾起来,还真不好对付,

至于大房那边和宁国府那边,她到是不怕,有老太太在,早就定好了,庄子上也是她的人在管,可见到老太太那个样子,怕是不建不行,这银子想来不少,

“老太太既然提了,哪有不同意的意思,修建坞堡我倒是知道一些,这怎么修,该如何说?”

坞堡有大有小,并且城防样式也不一样,想在王家的时候,也听说过坞堡一事,王家也曾想修过,但是后来觉得花费太大,江南又鲜少有匪徒作案,所以坞堡最后也没修成,

“好好,都这么想,那也是为了贾家造福,都是一族之人,主家怎能不问,府上修建园子的银钱,还多出二十万两银子,昨个找了宋大匠问了此事,

人家也开了口,说坞堡有大有小,大的花费银钱没有边,但是小的坞堡不过是十万两银钱,正好两个庄子合在一起,小的也用不完,所以使了老脸,让宋大匠给画了图纸,好在老二去了内务府一趟,早早买回木料和石材,省了大笔的银子。”

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想着去内务府上供买些木料和石材,特意多花银子多买一些,拉回府上之后,才知道用不了那么多,

正在惆怅的时候,谁知出了这档子事,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加上两府拆建的下来的那些料子,大致是将就够用,

听到老太太这番解释,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内里还有这些事,那为何不趁着价高的时候卖出去,毕竟太平教逆贼出现在京城附近,朝廷应该不会不管吧,

王熙凤有些不解,京城地界,朝廷眼线众多,若连这些逆贼都压不住,京城必然风言风语,那时候可就乱了,

“既然老太太决定了,那就按老太太说的,修个小的坞堡也不是不可以,既能省了银子,又能给庄子里的人有个安稳的去处,贾家族里上下,定当对老太太感恩戴德,”

李纨瞧见此事木已成舟,已成定局,也只能好话陪着,公账上的银子,四面八方的眼睛盯着,既然不好动,还不如送出去,让所有人都看着,

宁国府的花费,一切从简,院里那些伺候的奴才和丫鬟,全部挂在学堂名录上,这样一来,连府上开支的月例都省了,

只是庄子上,侯爷可留给自己一个荣国府卖掉的庄子,好在庄子靠近京营边上,应该无大碍,要是贼军出现在安湖大营周边,别说坞堡,就算是城池修了也不管用,这样一想,心中轻松了许多,不过还是让素云去募集一些庄丁,多少是个安慰,

一屋子人,各自有着心事,患得患失不说,一向心平气和的尤夫人,都有些悲凉之意,都是亲近之人,各自算计那么多,又能落下多少在身上,看似是修建坞堡,未必没有侵吞宁国府最后的家业嫌疑,想之前,宁国府何等家业,比之荣国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

好似也只有关外那处庄子记挂在名下,聊胜于无吧,一年下来总归有几千两银子入账,够过年应付的,忽然又想到侯爷,庄子在关外,能否照拂一番,想当初,没有女真人袭扰的时候,仅仅这一处庄子,一年少说也能送回来五万两纹银,还不算上庄子产出,要是能再多一些,有个万两银子产出,也能解决宁国府上许多事,这些话只能等到侯爷回来再行商议,一想到那一日的欢好,身子顿时酥软许多,脸色羞红,

“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既然都商量好了,那就按照老太太的意思办,该怎么就怎么,一切听老太太的。”

众人一见是尤夫人都开了口,哪还有其他的意见,纷纷点头,贾母脸色这才舒缓了许多,瞧着众人面有疲惫之色,自己也有些困顿,便不再留下众人,

“好,此事还需要凤丫头分神过问一番,其余的,等事后再说,老婆子也有些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是,老太太。”

众人又是行了礼数,而后相互看一眼,并未多话,各自先后离去,邢夫人走的最快,既然不出银子,也与她无关,留下还碍眼,不如一走了之,剩下的,李纨和尤夫人随后,最后才是二太太和王熙凤,

“凤丫头,慢些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