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九百五十九章 侯府有了喜脉

红楼之平阳赋 第九百五十九章 侯府有了喜脉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第959章侯府有了喜脉

江南运河之上,

入夜后,河面上渐渐升起雾气,楼船二楼的船舱内,苏崇已经喝的面色潮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此刻,

就算是军中之人的董万,也有些醉意,心中舒畅,喝的多了,没曾想苏大人一介文人,酒量如此豪迈,

“苏大人,好酒量,下官一直以为,只有军中之人酒量畅快,实在不知文人里面,竟有苏大人这番豪爽之人,下官佩服!”

打着酒嗝,

董百户真是服了,难不成六部里面的言官,都是有这番酒量应酬,还是只有苏大人一人如此,

“董百户客气了,如此好酒,怎可一品就醉,那不是浪费了董百户一番情谊,对了,金陵的事,还没听董大哥介绍呢,”

不知是真的醉了,还是装作如此,苏崇红着脸,连董大哥的话都喊了出来,董万哪里肯应,连连摆手,

“苏大人,万不可如此,下官不过是个俗人罢了,当不得此称呼,金陵城那边,下官也不隐瞒,整个江南知府衙门,只有金陵城最为复杂,要知道,当年那些贵人虽说移京,但只走了主脉不是。”

话点到为止,看似是江南官场争斗,又何尝不是那些勋贵和世家的话语,就连他们漕运衙门,不也是看着京城那些勋贵世家脸色,

“这些,本官到是略知一二,不过,时过境迁,那么多年过去了,许多事不也是不一样,当然,本官此次去江南,也是为了维护朝廷国策,不知董大人有何见教?”

苏崇眯着眼,显然已经知晓,眼前的百户背后,应该有人给自己递话,就不知道是何人传话,漕运衙门的人,还是武勋贵门,

“哈哈,苏大人,下官哪里敢教您做事,不过是托人递个话,苏大人到了江南,还需要照顾码头漕运这一块,要知道,监察使可是管着漕运的,至于金陵城,苏大人可知道,今岁恩科来了几位县令,其中两位还是案首,二人均留在金陵城了,”

董百户不敢私藏,把自家总督捎带的话说了出来,就是不知自家大人察觉到了什么?

“哦,恩科案首,确实如此,这一届出了两人,一个是洛云侯门生,另一个是武英殿南大人的门生,二人叫什么来着,”

突然提起二人,一时间想不起来名字,呢喃一会,这才想起来二人都姓徐,

“徐东,和徐长文,可是他们!”

“苏大人好记性,他们二人就在金陵城,徐长文任职淳阳县县令,而徐东任职永宁县县令,两个县相邻,距离不远。”

董百户笑着点点头,还特意指出来,两个县相邻,倒是惹得苏崇记下此地,看来漕运衙门管的码头,应该也有些说法的,不过区区小事,照拂一番也是无妨,

“哈哈,好,既如此,就谢谢董百户的招待了,码头上的事,只要凑合过去,本官不会多言,”

举起手中的酒盅,一饮而尽,

见此,

董万脸色大喜,此番总督大人交代的事成了,至于是何事凑合,那就不是他一个小小百户能过问的了,也亏了苏大人如此平易近人,遂站起身,双手端着酒盅,陪着一起,一饮而尽,

“苏大人好酒量,下官自愧不如,如今金陵码头也快到了,想来码头上面有官府接应,职下送完大人,暂且会留在码头值守,如若有招呼,一切听大人吩咐,听说西河郡还有唐郡那边已经戒严了,河道上日后可不安稳。”

这些应当小心的,董万不敢不言,毕竟白莲教已经北上,西河郡什么情况,别说那些大人们,就连他们这些地头蛇都不知晓,总督大人把他留在金陵码头,想必也是考虑这些,楼船毕竟是兵船,可不怕那些水匪,

苏崇也是心下一惊,倒是忘了这些事,西河郡那边毕竟在河对岸,离得远,还有漕运卫军在此巡视,有运河天险倒是不怕,唐郡亦是如此,

恩师的意思,有机会暂缓推行国策,但如何下手,还未有个头绪,至于说徐长文和徐东二人的事,需要好好琢磨一番,

“好,那就谢谢董大人了,”

京城,

洛云侯府,

侯府自从侯爷带兵南下以后,整个院子仿佛清净了许多,西边杨夫人的小院,依旧是思乐管竹声入耳,

府里的下人丫鬟等,路过此地时候,纷纷放慢脚步,好奇的听着曲子,也不知杨夫人如何喜好这些,

倒是遇上府上的管事,见到之后,多数会驱赶她们快些离去,只是临走的时候,也如伺候的丫鬟一般,侧耳倾听,主子的喜好,还真是与众不同。

东苑的屋子,

秦可卿穿着月白色的宽服,坐在书房内查看账册,只是每每算到月末的时候,府库里的银钱不光没少,反而越来越多,倒是看看进出账册,全是商会以及钱庄,还有杨丫头那边每月奉上的银两,这些哪里用的上,好在张家族里的人,大多去了关外,

只不过从关外带来的老参,消耗的有些快了,

借着油灯的光亮,单单把贩卖的人身参账册拿了出来查看,镇国公府老参三支,理国公府老身两支,平原侯府老身一支.

到最后,还有一个批复的条子夹在其中,秦可卿好奇,拿过来仔细一观,竟然是郎君的批条,“关外紫参,两百年份,龙虎山张天师,”寥寥几语,好像写的是前日的时候,她怎会没有印象,像这些过了百年的宝参,全部安放在后院密室中,只有郎君和老夫人点头才能动用,倒是有些奇怪,龙虎山不是一群道士吗,

想到这些道士,就想到了府上还留下的那些女尼,其中一个叫妙玉的,倒是郎君有些稀罕,那就留下伺候吧,

正想着府上一些事的时候,

屋外传来一阵响动,屋门打开,宝珠气哼哼的带着一群丫鬟,进了内堂,

“快走快一点,把菜都摆上,”

“是,宝管事,”

眼见着宝珠有些气愤,剩下的丫鬟哪里敢多嘴,纷纷走到桌子前收拾一番,把带来的菜品从食盒中端了出来,都是京城特有的爽口菜,还有一小碗莲子粥,轻巧的端在桌上,

宝珠四下张望,没瞧见奶奶身影,想起奶奶拿了账册,朝着书房走去,

“奶奶,今个晚膳做了您最爱吃的莲子羹,还有侯爷爱吃的酥肉,说是东口的酒肆,换了一种口味,放的是甜酱,就试着给您做一碟尝尝,奴婢刚刚闻了一下,味道倒是不错,”

宝珠大大咧咧,那大嗓门离得老远传了进来,引得秦可卿满脸好笑,摇摇头,这丫头风风火火的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收敛一些,

“行了,就你的嗓门大,进来,问你个事,”

眼见着奶奶坐在屋里,翻看账册,宝珠嘟着嘴就走了进来,劝道;

“奶奶,这些都是府上管事亲自做的账册,如何会出现纰漏,夜里光不亮,可不能熬坏了眼睛,您看看西苑的杨夫人,白日里,奴婢可听说了,闲时赏花喝茶,累了就去屋里听曲,过得别提多自在了,”

嘴里念叨不停,嘴都能挂着一个油瓶了,

秦可卿合上账册,并未急着查账,不过是心血来潮,府上这些日子不断地送进来不少货物,了解一番罢了,

“行了,东苑的事还不够你管的,少出去惹祸,对了,这个上了两百年份的紫参,怎么会写上给了龙虎山的道士呢,”

想了想,秦可卿还有些好奇,龙虎山道门听自家爹爹说过,在南边挺有名的,就像是佛门北山静安寺一般,上次进了香之后,府上倒是没有设立佛堂,倒是怠慢了,

“呃,此事,奴婢知道一些,侯爷走后没几天,府上来了几个道士,说是侯爷答应给的什么老参,还有批条,接待他们的是王管家,奴婢也没问,只听了一嘴,”

宝珠有些好奇,府上已经有了佛门女尼,怎么又请了道门的道士,难道是给奶奶祈福来的,想到这,还想再说什么,

却被秦可卿拉着站起身,去了内堂屋子坐下,满桌子菜品冒着热气,腹中竟有些饥饿感,先端起莲子羹尝了一口,甜而不腻,倒是煮的好火候,

“嗯,汤熬的不错,你这丫头手艺见长,府上的事,该问的问,不该问你的,你就别闹呵呵的凑上去,所有账目现在都要送到我这里,多些什么,少些什么,一目了然,”

“是,奶奶,奴婢知道了,不过这个汤不是奴婢熬的,是瑞珠在那看着的。”

宝珠脸色微红,刚刚虽说带人去端饭菜,可是厨房里,是瑞珠一直待在那,她一点没有帮衬,哪里好意思,

眼见着宝珠这丫头,红了脸,秦可卿倒是稀罕,伸出筷子夹了一块酥肉放入嘴中,有些诧异,竟然是甜口的,刚想咽下去,忽然觉得心中有些恶心,说不出的堵闷,猛地作呕,全吐了出来,这一动,就没停下来,

整个屋子好像是忽然乱了起来,

宝珠一见,脸色大骇,赶紧跑过来扶着奶奶,嘴里大声问道;

“奶奶,怎么了,快,还愣着做什么,去找子香过来,快去,”

慌乱了一阵,

屋内伺候的丫鬟立刻跑了出去,有几人去寻了子香,另有几人匆匆进了东云楼,

几乎是吐了好一会,

秦可卿这才感觉好受了许多,心中也有些诧异,怎会突然如此,

“奶奶,来喝口水漱漱口,”

宝珠已经吓得脸色惨白,手足无措,赶紧上前,给奶奶倒了一碗茶水,握着茶壶的手都打着哆嗦,眼睛一红,就好哭出声来一般,

“看把你吓得,没多大事,就是突然感觉有些恶心,那酥肉是哪家的口味?”

“回奶奶话,那酥肉就是宁荣街东头那家酒肆,侯爷经常派人去捎买的口味,原本是咸味的,这几天突然说出了新的甜口,奴婢就想着给奶奶买来一些尝尝,谁知不合奶奶口味,都是奴婢的错,”

说着说着,宝珠就哭了出来,以后再也不去外面给奶奶弄吃的了,还在那自责不已,

秦可卿瞪着眼,似有安慰和好笑,劝慰道;

“你哭什么,又不是你的事,那酥肉味道尚可,就是不知怎么,受不住那个味。”

主仆二人,还在屋里相互宽慰,

东云楼内,

兰舒儿刚刚陪着老夫人用了饭,正在暖阁内喝茶消食,稍等一会,兰舒儿就从里屋的暗格中抽出一沓密信,走到近前,借着烛火翻看起来,都是这些日子京城,还有南边的情报,无用之事一大堆,

“小姐,南边秦护法来了信,说是教主已经抽调江南的人手去了西河郡,秦护法说教主已经率领教中精锐围攻石洲,准备一举击溃汝南城守魏湘平所部,另外就是太平教那边,听说已经和那位贵人联手了,秦护法传信小姐,要不要把咱们的人也调去西河郡和京南?”

兰舒儿把信件整理一下,无用的一些,直接放在火盆中烧了干净,看着火盆里的灰烬,好似已经不是一回两回这样做了,

还有刚刚说的那位贵人,自然是前太子周永孝,在两教高层已经不是秘密了,

王夫人躺在躺椅上,微眯着眼,暗道师姐速度还真快,魏湘平好歹也是文官中坚力量,汝南城重地说丢就丢了,可见魏湘平不过是纸上谈兵之人,不足为虑,倒是北静王水溶领兵东出,那才是硬茬子,当年北王府的先登军,已经从平安州南下了,

“告诉秦护法,让手下人老实在江南待着,少数人可以去京南帮衬,西河郡那处烂摊子,何必再去插一足,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才是正途,关外还缺不少粮食布匹,让他把心思弄到这上面来,顺带着,把北静王还有东平王一并出兵的事,告知于他。”

“是,小姐,舒儿早已经先行传信了,到是郎君那边,不知现在可好,太平教贼子奸诈,就怕郎君吃了亏,”

如今教内,早就分成两派,北方和关外,圣女一派占尽优势,只有京城还有南方,则是教主一派称雄,要不是小姐和教主最后的情面在,早就分家了,

还有郎君急匆匆离开,又不知道在路上吃了多少苦,

“打仗的事,你担心什么,瑾瑜可不是急躁的人,另外,兵带得足,太平教一战虽胜,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整军恢复,不过又是当年白莲教的翻版罢了,”

王夫人身子躺在那一动未动,闭目养神,都是一些陈年旧事,十余年前也是这般样子,现在竟然还重蹈覆辙,师姐虽有长进,换了一地,去了汝南北上,但越烂的地方,越不好收拾,那些江湖门派,坐地户时间长了,哪个是好相与的,

“小姐说的是,是奴婢担心了,昨夜的时候,府外有龙虎山的道长前来求取宝药,拿的是侯爷的批条,王管家再三确认是侯爷印玺,所以就留账送出,也不知这些牛鼻子老道,怎么拿到的,”

兰舒奉上茶水之后,坐在王夫人身边,伸出手慢慢给小姐捏着肩,把府上遇到的事说一说,都说江湖上宝药难得,好东西都在关外,可就这点东西,好像都有人惦记一番,

“龙虎山的老道,一向都在南边待着,怎会来京城,张天师一脉,有意思,他们竟然来府上求取宝药,瑾瑜,罢了,不知东西好,这些神物怎可轻易送出去,以后遇上这事,暂且扣着,”

“是,小姐,”

兰舒儿嘟着嘴,上好的老参价值连城,送出去已经两颗了,郎君可真是,到心头的话,忍了又忍,

就在此时,

外屋内廊中,

几个慌张的丫鬟跑了进来,

“老夫人,老夫人,大奶奶那边出事了,”

一阵惊慌的脚步声,

从远而近,

兰舒儿手上一顿,眼神立刻警醒,帘子外伺候的婆子丫鬟,立刻闪出身形,把人拦着,王夫人此刻已经坐起身,披了外衣,问道;

“出了何事?”

“回老夫人,今个大奶奶用膳的时候,忽然呕吐不止,宝管事要奴婢们去寻找子香,还有我等前来禀告,”

听见是王夫人的话音,几个丫鬟立刻跪在地上,把事情原委说了出来,王夫人一皱眉,脸上有些疑惑,上午的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回事,

“起来吧,舒儿,咱们过去瞧瞧,”

“是,老夫人,”

舒儿应了一声,赶紧给几个婆子使了眼色,顺带着一群人,就出了东云楼,朝着东苑走去,

片刻后,

入了东苑正堂,

开门走进去,就看到秦可卿躺在床踏上,周围伺候的人都站在屏风外,大气都不敢出,再往里走几步,就瞧见谷子香还有她身边的一个大药箱子,正在给可卿把着脉,至于宝珠,红着眼在身边抽泣,闹得什么样子,

王夫人按下手,示意别人不得出声,见到小丫头子香已经伸出手,轻轻搭在秦可卿的手腕上,正在把脉,

略等了片刻,只见小丫头又换了一只手继续搭脉,连续换了两次,就连秦可卿心中少许有些紧张,

就在这时,

谷子香把手收回来,脸上微微一笑,

“恭喜老夫人,恭喜奶奶,是喜脉,看脉象苍劲有力,并且平稳舒缓,是公子爷呢。”

几乎是瞬间,

堂内众人皆是一愣,随即脸色大喜,原本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喜悦。

宝珠抽泣着笑道;

“奶奶,有喜了,奴婢都吓死了,呸呸,我这张嘴该打,”

闹了两句,泪眼婆娑,

就连王夫人心中,都猛然跳动一下,

“好,好孩子,也算是列祖列宗保佑了,舒儿,府上的事,由你来安排,”

“是,老夫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