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972章 贾蓉好言相劝

红楼之平阳赋 第972章 贾蓉好言相劝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第972章贾蓉好言相劝

京城,

宁荣街南头贾蓉府邸,

东屋内气氛显得凝重,众人心里焦急,但有些话却不得不猜测一番,既然珍老爷死得蹊跷,荣国府那边也不派人去查,只让贾蓉一个人南下送葬,那自然是不能去的,但百善孝为先,不去的话,又留下把柄,所以说,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大姐杨晓的幽幽问了一句,算是开了头,贾蓉瞬间回了神,宁国府男丁自然不是他一个,正房嫡脉倒是没有其他人,但宁国府嫡脉中,还有一人,就是贾蔷,难不成是让他代替自己南下金陵,

“我的好姨娘,您有话就直说,宁国府一族男丁多着呢,要说嫡脉玄孙,除了我还有一人,就是贾蔷,难不成让他替我奔丧?”

“那是当然,不过不能做的那么明显,现在虽然有法子,但总要有个说法,比如老爷腿脚不利落,伤了腿,可不就去不成了吗。”

杨晓笑着摇了摇头,没个缘由,怎么可能不去,让荣国府知晓,还不知传出什么呢,

贾蓉有些迟疑,腿脚不利落,那只能找个由头伤一下,至于怎么伤,无非拿着棍棒敲一敲,肌肤红肿找个郎中开了方子做个见证,但贾蔷答不答应,还真不好说,毕竟分家书都写了,

“话是这么说,腿上的事也好办,无非找个棍棒抽打,让那郎中来瞧瞧,可贾蔷那边,如何说?”

三女抬头望过来,归梅的性子急,开了口,

“吆喝,现在想起来了,蓉哥儿也真是,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荣国府给了你三百两银子,你再添一点,凑成四百来两银子,好生与他说,怎会不答应,但腿上的事,先想办法,”

“就是啊,虽说贾蔷去了东府族学帮衬,但那个族学,无非是个去处,有他没他不是一样,这银子谁还嫌多呢,事不迟疑,今日就找郎中说此事,谈妥之后,去个人给二奶奶那边去个信,其他人不必说了,”

三女都不是好相于的主,归梅说完,贺雪也提了一嘴,杨晓点点头,贾蓉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没成想贪图三位姨娘女色,竟然有此持家的本事,老天倒是待他不薄,走到桌子前,拿出之前用的戒尺,在三人疑惑地目光中,对着自己大腿狠狠抽打几下,还别说,贾蓉发起狠来,倒是别有一番男子气概,三女心头微颤,

可随后,一声惨叫响起,贾蓉扔了戒尺,抱着大腿喊道;

“来人啊,叫郎君过来,再派人去东府胡同,你亲自去,请蔷哥儿过来,快去,”

“是,老爷,您没事吧,”

“快去。”

“是,”

门外,忠管事一脸焦急,但还是先派人去请了郎中,另一边则是亲自去东府胡同里,一个偏宅子三间屋子,请蔷哥儿来府上,

贾蓉疼的直咧嘴,贺雪眼皮子一跳,不会是打坏了吧,赶紧走过来巴拉几下,就把贾蓉腿掀开,红肿了一大片,有些地方还带着血痕,这能成?

许是看出了疑问,贾蓉忍着痛,说道;

“从屋子上摔下来,擦到树皮伤了皮肉,以往的时候,都是睡了好些天。”

贾蓉的解释,也能说得通,倒是个好法子,

几人商议妥当,就安排人回了主屋,服侍贾蓉躺在床上,并且只有杨晓一人,乔装打扮,换了一身伺候丫鬟的衣物,只可惜,那丰润的身段,怎么也不好遮掩,归梅和贺雪两人,用了手段,拿着长条的锦布给大姐缠了胸,这才妥当了许多,

却说忠儿得了管事的命令,先是让一个小厮去请了郎中,自己带着一人,坐着马车,去了宁国府东边胡同里,到了胡同里面,东边一个带小院的三间屋子前停下,下了马车,就走了进去,喊了一声,

“蔷哥儿可在?”

恰巧,

贾蔷刚刚从宁国府的中院收拾回来,明日就是族忠开学的日子,名录已经登记好,大奶奶是批复了,也把进学还有帮衬人员的月例先多发一个月的,

这刚领了五两银子回来,还想着出去买一些粮食肉菜,刚走出屋子,就见到忠管事在,疑惑问道;

“你怎么在这?”

“给蔷哥儿请安,奴才今个来,是蓉大爷要请您过去一趟,今个不巧,蓉大爷上屋子修补屋檐,脚下一滑,摔了下来,伤了腿,”

忠儿记着贾蓉的话,万不能出错,贾蔷听了有些奇怪,修屋子,难不成还要蔷哥去修,伤了腿可就严重了,

“怎么就伤了腿的,可请了郎中瞧瞧?”

“回蔷哥儿,去请了郎中,但请您过去,有事商议一下,小的马车都在外面等着呢。”

忠管事有些为难,贾蔷也不好推辞,点点头走在前面,忠儿大喜,赶紧随之而后,上了马车,赶路回去,路上有所问,忠儿也未隐瞒,

“蔷哥儿,说来也不巧,今日蓉大爷从荣国府回来,一直悲伤不已,珍老爷在江南疫了,蓉大爷心里不好受,这才疏忽所致,想请您商量一下,能不能替蓉大爷去江南尽孝,走上一趟,”

“这,原来如此,”

贾蔷心中一动,原来是这件事,蓉哥儿或许会不会因为那三位姨娘,想到那一日,蓉哥说的话,未免有些唏嘘,倒也是个缘由,

距离近,路过两个街口就到了,

下了马车,进了府院,

到正堂屋内,只见一个郎中被丫鬟送了出来,忠儿赶紧走过去问道;

“周郎中,蓉大爷的腿怎么样了?”

“伤的不重,只伤了皮肉,静养就成,老朽又给开了几个养身的方子,多躺几天就好。”

郎中背着药箱,脸色如常,许些小伤并不严重,但郎中心里精明,高门大户人家,每每看病,不能把话说的绝对,留下缓和余地,此话让忠儿脸上露出了笑容,

“来人啊,带郎忠去领诊金,再送出府去,”

“是,忠管事。”

几个小厮应着声,带着郎中离开,

这样一来,二人才陆续走进屋子,进了堂屋东暖阁内,家居用度甚是眼熟,

往里看去,帘子内,有一女子在床前伺候,看样貌好似是宁国府后院姨娘,想来蓉大哥是把话听了进去,再看床上,贾蓉脸色苍白的躺在床榻上,腿上还缠了白色锦布,也不知伤的如何,

拱手一拜,道;

“蓉大哥,弟来看望大哥了,”

话音一落,贾蔷就走进暖阁,此时的杨晓也有些诧异,几日没见,贾蔷竟然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精气神都回来了,好一副翩翩公子摸样,和之前判若两人,

贾蓉睁开眼,挣扎坐起身,摆摆手,

“蔷哥来了,今个不巧,听闻父亲疫了,一时间心中悲痛,从院墙上滑落下来,伤了腿,觉得不方便,所以为兄也没拿你当外人,有个事和你商议下,”

开门见山,贾蓉也知晓贾蔷不同于以往的时候,有些话虽然不明着说,但心底各自点到为止,

“不知,大哥有何事交代,弟这几日虽然空闲,但族学明日开学,弟还想多读一些书,”

虽然不是拒绝,但意思,在场的人如何不知,杨晓眉目一挑,撇了一眼贾蔷,多日不见,嘴角利落了,

“蔷哥儿不必推辞,不是其他的外事,是今日的消息,你大哥贾蓉伤了腿,怎可南下金陵,但是天热,珍老爷的尸身也不能久留,所以想让你替蓉哥去一趟,当然,一切花销和来往的银子,都是你大哥出,”

有着杨晓在一旁陪衬话语,贾蓉也点点头,附和道;

“蔷弟不必推脱,包的是快船,请的也是洛云侯府的商队,荣国府老太太那里给了三百两银子,为兄一并给你,另外再付送一百两银子,作为兄弟体己之用,尽快处置妥当,让老爷尽快入土为安,你也早一些回来就好,”

贾蓉并未隐瞒荣国府那边给的银子,自己这边再多给一些,想来应该差不多了,说完,就从怀里掏出四张百两银票递了过去,

贾蔷有些不明所以,怎么这些事会轮到他身上,觉得有些奇怪,

“蓉大哥,府上安排的事,弟怎敢代劳,二奶奶和老太太那边知道了,也不好交代,另外,银子给的太多了,”

“都是自家兄弟,你也是宁国嫡脉正孙,珍老爷在世时候,对你宠爱有加,哪有什么见外之话,至于这些银子,你拿着就是,最好去二奶奶那里添两房丫鬟,实在不成,我这里还有许些后院那些买来的,你挑两个回去,做个通房丫鬟,如何。”

也不是贾蓉大方,而是今日出了事,真为他设想的,竟然是三位姨娘,那些来府上的清倌,虽然做了丫鬟,一个成事的都没有,跟着来的不少,索性送给贾蔷几人,还能节省银钱,何乐而不为呢,

这下,

轮到贾蔷和杨晓有些意外了,心里暗道,蓉哥儿转性了,

“蓉大哥,此事弟可去,但宁国府和荣国府那边,如何解释?”

“这你就不要操心了,先把银票拿好,外头还有两个清白丫鬟,你一并带回去,这是卖身契,至于什么时候走,今夜侯府商会有一条能南下的船,你跟着就成,马车和小厮都给你备好了,二奶奶那边,我派人去说,”

贾蓉也毫不含糊,扶着床头木杆起身,挪过去,把银票和卖身契直接塞入贾蔷手中,嘱咐道;

“蔷弟,宁国府只剩下你我兄弟二人,以后应当相互扶持,坐船南下,来回也需要半个月之久,你抓紧时间,快去快回,还有着一封信拿着,是侯府坐船的信物,来回只乘坐侯府商会的船,可记着了,”

为了这一封信,又花了不少银子,可坐船南下,只有洛云侯府商会的船是最安全的,其余客船那就不见得了,

其中的道理,贾蔷或许也知晓,收了银票信封,抱拳道;

“蓉大哥多休息,弟这就去了,告辞。”

揣着银票契约,走到屋外,恰好有两位丫鬟不情愿站在那,道了万福,

“见过蔷哥儿,”

贾蔷打眼一看,只觉得二女甚为熟悉,再回想,这不是珍老爷从春楼买回来的两个清倌吗,身子容貌倒是上选,

“走吧,”

“是,”

人一走,

屋里就安静了许多,贾蓉哪里还装,直接伸腿坐在床榻上,问道;

“怎么样,如何?”

“老爷果真是好手段,三言两语就定下此事,不过又多花银子,去买侯府商船的位子,是不是多此一举吗?”

杨晓抿着嘴,这都给了四百两银子了,还搭上两个丫鬟伺候,给的太多了,

“你看你,给的少你说,给的多你也说,这些都是小事,只要把金陵那边的殡事处理干净,就是好的,再者,贾蔷还真不能出事,今日遇上事由他顶上,日后再有事,未必不能再顶上,贾家那些族老,哪一个是好相于的,”

许是今日里想了太多事,若是东府没有贾蔷代替,他还真的非去不可,至于银子,年后的租子又到了,不缺这些,

“那倒也是,还是蓉大爷想的周全,等明日里,贾蔷走了之后,再派人去通知二奶奶,总会通融的,”

“或许吧,”

江南,

金陵城依旧是歌舞升平,只有许多平民百姓,多是为了粮米忧愁,好在官府衙门贴出告示,开仓放粮,

并且,

苏崇和金陵知府几人回了金陵城之后,好似人没来一般,只在金陵府衙内,腾出了一处偏殿,就挂上了江南监察使的牌子,

可连续两日不出面,让金陵城大小官员,无不猜测,这位江南的监察使,葫芦里卖着什么名堂。

就连郡城各县正在救灾的知县,都略有耳闻,知道京城来的监察使,来的安静。

金陵官仓,

库房衙门里,

粮台令冷着脸盯着眼前的差役,一脸寒色,问道;

“你们几个,不在淳阳县内救灾,跑到本官这里做什么,”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左三贵的熟人,主事马涛,毕竟左大人在淳阳县当了三年的县令,县城里面的那些事,谁不认识谁,只是这样大张旗鼓的来金陵城里寻找自己,怕是没有好事,毕竟那位新任的知县,确实有些刚烈,府衙议事的时候,竟然敢顶撞知府等人,实在是官场大忌,索性开口问明来意,

“回左大人,小的是被逼无奈,不敢不来,徐县令说,衙门并未交接,需要彻查账目,查了大人您任职的时候,府库有些亏空,要小的来问您,那些亏空定要补上,写了交接文书方可事了,”

马涛说完,赶紧低下头,不敢看老大人的眼睛,上层斗法的事,可不能怪他,

“呵呵,有意思,府库亏空,都在那一场大水里冲没了,本官到哪里去给他找,另外,你说的徐知县,是哪个徐知县?整个府衙来的,可有两个徐知县啊!”

左三贵冷冷一笑,他也不怕别人查起来,自己任职的时候,府库账册早就做好账,临走时候,府库东西拿了一半,也算准备阴巡阅使一次,可惜,一场洪水来袭,坏了好些布置,不过却多了五万两银子的粮食等物,这些早就换成银子了,再说,洪水一来,所有东西可以一笔勾销。

“呃,回大人,自然是淳阳县的县令徐长文徐大人,大人既然如此说,小的这就回去禀告,不过小的听说,那位徐大人带来不少明黄色的折子,准备参不少人呢,

说来也是笑话,他一个小小秀才县令,也不是进士,朝廷开恩赏的官,竟然敢参别人,小的说啊,就是痴心妄想。”

也不是马涛眼皮子浅薄,历朝历代,就没有听过秀才能当县令的,最起码也是进士及第才行,还不知做多久的官呢。

却不知这一番话说出,左三贵猛然一惊,倒是忽略这些事,能以秀才身份分官至此,这背后,洛云侯,还有南大学士,想起庄大人所言,这一次京城会有官员选调过来,自然是不止监察使苏大人一人,这两位县令就怕直达天听,

心中暗叹,差点就坏了大事了,看着堂下主事,暗骂一声晦气,立刻变口,

“等下,既然是你们徐大人所言,本官也不能不问,记得府库有亏空三万两银子的,其中稻米一万两,这稻米经过洪水一泡,也不能说是本官的责任,至于那税利两万两,你把文书拿来,我给银票补上。”

也不等主事马涛回了神,把两万两银票放在桌上,又把交接文书按了手印,一式两份,留下一份,另外一份,则是往前推了推,

“行了,回去交差吧,徐大人是个好官啊!”

也不等主事在说什么,就下了逐客令,马涛不明所以,愣愣拿着银票和文书离开库衙,想不明白啊。

只有左三贵长出了一口气,到也不亏,那些稻米,现在翻三倍卖出去,到手还是三万两,也算是保本了,不过那两位徐大人来的目的,值得推敲。

只是不知江南官场,又会作何解释,苏大人的方略,是有大才,可在江南,执行不下去的,想了许多,终归是有些无奈,他自己不也是被罢官弹劾了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