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983章 哪里都缺银子

红楼之平阳赋 第983章 哪里都缺银子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养心殿御书房内,

轻烟渺渺,香炉中的檀香,顺着铜炉缝隙,缓缓升起,顺着窗外清晨的朝阳,散发出淡紫色烟雾,

武皇早早用了膳,神清气爽的坐在御案之后,执笔批阅奏折,戴权则是陪伴一侧,不断给陛下添茶倒水,

周围伺候的内侍太监,早就撵了下去,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御书房的内伺候的,就不留人了,只有戴权一人陪在屋内,几乎形成惯例。

许是心情好,武皇又把那日送来的秘笺,从御案右侧拿在手里翻看一遍,忽然问道;

“王子腾他们到了何处?”

“回陛下,王节帅领着府军众将士,汇合京营运粮的队伍,一起回了京城,现在想来应该到了通州地界,并且暗卫来报,这一次,京营长宁将军运送完粮草之后,回京的时候,奉命押送太平教俘虏约有两万之众,此战晋王殿下,和洛云侯大胜之,必然震惊朝野。”

戴权侧身把御案上的茶碗,重新添满茶水,恭敬的在一旁陈述,倒是让武皇心有感慨,手上的密信迟迟不肯放下,是啊,定然会震惊朝野,但王子腾他们,又应该如何处置,

“戴权,朕忽然想起了一首唐诗,你猜猜朕说的是谁,如何?”

闻听武皇此言,戴权猛然愣住,陛下这是,赶紧回道;

“陛下通晓古今,老奴不过是认识几个字,陛下可不能说的太难了,”

戴权放下手中茶壶,把奉满的茶碗往前推一推,后退两步立在那,洗耳恭听,

“你听着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寥寥几句话的一首诗,武皇念叨的格外沉重,戴权则是浑然不动,这首诗是唐朝王昌龄所写,因为是边塞诗,勋贵子弟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内里的含义,可不是这么简单,皇上这是为难了,

“皇上,您可太小瞧奴才了,这首诗是唐朝那个王什么来着写的,内里说的,不就是李广吗,”

“哼,你也就知道这些,是个人都知道是写李广的,李广还用你来猜吗?”

武皇终归是把手上的密信又塞了回去,轻轻合上秘闸,戴权迎着武皇的目光,低声道;

“主子,您是不是想起王子腾了?”

满朝文官勋贵,能出一个王子腾可够矜贵的,

“哎,文官尚好,可武勋这边,没一个争气的,要么是年纪大了,要么是私心太重,好不容易有一两个知兵的,资历还不够,本想给王子腾还有那些府军将领加官进爵,谁知,他们败的那么快,那么惨,要说是惨胜,就算府军拼光了,朕也认了,可惜,朝廷和朕,还有他们都没有估算出太平教真正实力,”

再联想到洛云侯写的密信,主将负伤,偏将和校尉阵亡者多达百余人,更别说麾下士卒死伤惨重,这样的战况,也只有太上皇那时候才有过的,好在洛云侯勇猛,竟然能杀得贼军溃散,若是没有洛云侯,王子腾落败之后,朕自己又当派谁出征呢,

镇国公,不可,年龄太大,宜宁侯,东川侯,还是怀远侯,都不是合适之人,最后只能是保宁侯一人,那万一他也落败了呢,

细细思索,心中惊骇,朝廷现在,唯独缺少不了洛云侯,京城少不了保宁侯压阵,外面,强敌则是洛云侯应对,稍逊一筹,则王子腾添阵,三人必不可少,许是想到这些,后续的事,明了了许多,

“王子腾未见功,尚且说兵力不够,此番洛云侯南下,若是能快速剿灭贼军,或许能替朝廷省下来数百万两饷银,内阁的江南之策,或许就能另辟蹊径,江南的茶叶,丝绸,瓷器,锦布,早就可以卖到整个关内了,虽然西域诸国商路不通,但是走私利润可不少,西王宫家也是知趣的,”

说到底,还是朝廷和宫里缺银子,西王最近打通了西域走私商路,虽然不多,但利润可观,能想着内务府,可见西王还是心有朝廷,南面的朗云,还在和夜国三国对峙,阻断商路,也是头疼的事,

武皇越说越精神,忽然语出惊人,又道;

“朕想着,等关内太平,边关安稳,就选上一位太子监国,朕也随着太上皇一同修道,合适的时候,朕也不留恋此处,让太子继了位,朕也一心玄修,你说说,满朝文武,还有那些封疆大吏,谁能辅佐太子,三位皇子,谁坐太子之位最合适?”

如此惊骇之言,从武皇口中说出,戴权顷刻间就变了脸色,哆嗦着嘴,露出一丝难看笑容,回道;

“主子,您春秋鼎盛,如何想这些,再说了,这话奴婢岂敢作答!”

“奴婢可不敢答!”

害怕武皇再问,戴权接着又说了一遍,看出戴权紧张和不安,武皇笑了笑,

“你个老货,朕又不怪罪你,你着实回答就成了,”

武皇端起茶碗,呷了一小口茶水,继续追问,戴权此刻面色如土,额头都见了细汗,不知皇上为何今日说出这些话,只是摇摇头,

“主子,奴婢着实不知道,不是怕主子责怪,”

“啊哈哈,是啊,不敢答就对了,连朕都迟迟下不了决心,你又能怎么想的明白呢,我大武朝那么多文臣武勋,可朕又能信任几人,留给太子又能有几人,现在武勋尚好,那些藩王,朕的好哥哥们,还有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文臣,现在就打着太子悬空的位子上折子,这样的人不能不防,你看看!”

武皇从一摞折子中,抽出一个折子,狠狠摔在御案上,眼里含着杀气,戴权离得近,小心的把折子拿在手中,打开一观,竟然是,礼部郎中于文轩于大人,怎么会是他,

“主子,竟然是礼部郎中于大人的奏疏,按理说此事也轮不到他,”

顿了一下,忽然戴权这才想起来,于文轩正是京南布政使于大人的嫡长子,这也太“巧合了。”

“呵呵,你也想到了,派人去查,好好查一下,这于家到底是投了谁了,此外,让保宁侯安排献俘的事,以禁军甲士把那些叛逆在京城游街示众,然后直接拉到午门前,四城的菜市口等地,就地斩杀,震慑宵小之辈。”

眼含杀气,武皇冷冷的开了口,戴权身子一颤,躬身一拜,应道,

“是,主子,奴婢明白!”

就在御书房内,当场写了密函,封了漆,走出去让小云子安排人传信,等安排好之后,复又折返回来,低眉垂首立在那,

等了好一会,

武皇一直沉默不语,手里拿着批红的毛笔,也久久不曾落下,心中还记挂着王子腾,还有一众府军,十几万府军的后续抚恤银子,也不知需要多少,

“你个老货,先算一算,府军这一块,若是需要抚恤银子,包括京营那边送来的战损,需要多少银子能解决,”

按照洛云侯所言,京营和禁军那边伤亡十余万人,这些都是银子啊,戴权点点头,想了一下暗卫传来密报,核对一番,将军先后,战死人数超过十五万余,

“回陛下,兵部那边有章程,京营战死抚恤银为三十两一人,轻伤加恩一个月饷银,重伤则是加恩三个月饷银,算下来也需要近乎四百多万两银子,还未算上营中将校。”

戴权默默回道,这些还都是少说了,按照士兵品级可有不同的待遇,这样算下来,四百万两银子还不一定够,要是动用内务府的营收,今岁皇上内帑里的银子,也添不了多少了,

武皇听了之后,也没有刚刚轻松的气息,那么多银子,从何而来,内务府那边,已经垫付了许多,内帑中的银子不能动,剩下的只有户部了,想了想,道;

“给内阁那边去个口谕,立刻核算京营府军出征前后所有用度,由户部安排解银,万不可在抚恤银上弄出了差错,此事事关重大,内务府也要派人督察,发放抚恤银,由禁军保宁侯带代劳,王子腾回京之后,先让他闭门自省,府军将领印了功劳簿,领完银子就回去休息吧。”

现在战事正紧,不宜有过多的动作,另外王子腾的事,还需要放一放为好,京城里面,还有不少是需要他代劳的,回来也好,只是任用之前,还要敲打一番,毕竟各地藩王就快入京了,

“是,皇上,老奴领旨。”

青湖北岸,

幽幽的湖水,泛着波涛磷光,宛如仙境,长公主周香雪一袭白衣,带着青色面纱,坐在岸边阁楼之上的窗户边,品着茗茶,欣赏着湖水波纹,好不自在,

面前一张檀木桌子,放着前朝明琴“北缘”,动一下葱白如雪的指尖,古琴发出一声清脆悠长的音响,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阁楼楼梯处,

女史刘月带着侍女,端着茶点上了阁楼,给殿下身侧方几上摆放了不少茶点,放好之后,刘月摆了摆手,一水的丫鬟欠了身,缓缓退下,

片刻后,

阁楼内只剩下主仆二人,

“说吧,朝廷南下兵马,听说被洛云侯带着打了个胜仗,把王子腾救出来了?”

长公主面色如常,好似说着不相干的事一样,那双玉手依然放在古琴上,虽未拨弄琴弦,但也并未离手,

刘月欠了欠身,回道;

“殿下睿智,眼线传来消息,洛云侯领着前军南下,恰巧在大梁城以北,碰到了北上太平教主力,双方摆开阵势厮杀整整一日,太平教不敌溃败而逃,听说这一次双方对阵,一个惨败,一个惨胜,朝廷那边已经传遍了,战死将校不知凡几,就算是主将多有负伤,

之后洛云侯继续领兵南下,解了大梁城之围,王子腾率府军北归,洛云侯继续南下,现在想来应该到林山郡城地界了。”

几乎是脱口而出,把洛云侯的南下行程描述一遍,心神震荡,也不知当时厮杀如何惨烈到了极点,主将负伤极其少有的事,

“噔。”

忽然,

阁楼内传来一声琴声,长公主的手,不自觉动了一下,等琴音落下,这才小心放下古琴,心中有些苦涩,若是早些年遇上此子,或许还能让其为己所用,现在对方羽翼丰满,再如何不过是锦上添花,想起洛云侯看自己的眼神,浑身不自觉的感到燥热,

“卫淑云在何处?”

突然的问话,让刘月显得有些不自然,怎么说起她来呢,

“回主子,她带人去了南城外,说是皇城司那边,剿灭了太平教渗透到京城地界叛逆,想查查此事是真是假,”

周香雪皱了皱黛眉,这丫头就喜欢这些,吩咐道;

“让她回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要是假的,被人换了头面痛下狠手,锦乡侯那个破落户知道后能那么老实,早就闹到宫里了,所以定然是真的,锦乡侯也无可奈何,南镇抚司衙门指挥使马梦泉也不是庸人,剿灭逆贼也在情理之中,”

“是,主子,奴婢回来就派人给淑云传信,还有主子前些日子交代的,盯着荣国府那边,今日倒是发现一件事,荣国府里面的人,竟然去了红楼,奴才派去盯梢人回来说,是荣国府想和孟家结亲,但好像孟家还没有确切回话,”

这也是无意间碰到的,索性派去的人跟着一道走了一次,这才发现端谜。

“哦,贾家还真是着急啊,孟家可是文官新贵,卢文山的门生,老太君还真是有眼光,说来也奇怪,贾家东西两府,一直以来是东贵西富,现在也不知为何宁国府衰落那么快,却让西府截取了气运。”

原本她不信这些,可是后来京城贾家闹得这一出,那位宁国府主家贾珍还打着修道的名义,截取阳气什么的,后来才惹出这些祸事,不过细细想来,宁国府弄得些,会不会被西府老太君给收了,这才有了现在模样,气运之说,无影无踪。

“主子说的未必没有道理,京城百姓也有好多谈论此事的,奴婢听说宁国府现在空有一个爵位,府上的家财早已经被嫡脉几人分了,只留下一个京城外族产庄子,还有关外那一处,想卖卖不出去的庄子,其余的,连个铺子都没,这一次修建省亲别院,听说宁国府那边被占了一半的宅院,也不知真假,”

说到此处,刘月也不免有些唏嘘,当年贾家两位国公府是何等风光,如今宁国府算是败了。

“行了,此事你盯着就成,勿要多言,本宫倒是有些想念那小子了,还真是能打,你说照这个速度,平定京南也不需要多少时间啊,会不会太上皇寿宴的时候,能赶回来?”

周香雪伸着懒腰,盈盈一握的腰肢闪现,上面的丰盈更是夺目,就连刘月见了,也不免有些脸红,殿下还是如此胆大,

“主子,这倒是不一定,太平教退了,还有白莲教,再说,那太平教还占着郡城,城坚墙高,哪是那么好打的,”

“也是,天下纷乱,我等更需要把握机会,不说了,回去吃饭,本宫倒是有些饿了,”

“是,主子,”

主仆二人叙完话,走下阁楼回了内宅。

京南大营,

晋王殿下已经昏睡了一天一夜,中途只醒了一次,喝了点水,接着睡到现在,日上三竿还未醒,

不少营中将领知道消息,全都围在帐外等着消息,面上皆有焦急神色,右护军宋进小声道;

“马兄,昨夜议事的时候,殿下不是还好好的,为何今日就病了呢。”

几乎是所有人都有些想不明白,好在侯爷还带了郎中,只是现在殿下昏睡不醒,着实惊吓众人,要是晋王殿下有个好歹,别说什么军功了,朝廷可不会放过他们,

“宋贤弟,此番话怎可以乱说,昨夜议事时候,殿下精神亢奋,并且身子消瘦,显然是水土不服,加之舟车劳顿,或许也扛不住啊,”

中护军马成,赶紧开口打了差,宋进什么都好,就是这张嘴不会说话,有些话可以问,但有些话,万不能多言,许是明白马兄言中之意,宋进吓得脸色一白,拱手一拜,

“马兄,弟刚刚失言了,多谢马兄,”

道了谢之后,二人闭口不言,等了一会,大帐内的宁将军走了出来,摆了摆手,

“诸位将军,侯爷有令,立刻派出骑兵千人队,围着郡城侦查,迷惑贼军,但万不能私下接战,”

“是,末将遵令。”

马成几人立刻抱拳领命,匆匆离去,

帐内,

张瑾瑜坐在晋王殿下床榻前,眼神盯着谷云石正在那把脉的手,问道;

“云石,殿下如何了?”

话音里明显有了一丝焦躁,现在可不比后世,随便挂几针就好,昨夜到现在,一睡一整天,换成谁都担心啊,

谷云石把完脉,然后拿出银针准备施针,

“侯爷放心,殿下相比昨日,已经好了许多,等在下再给王爷施针,固本培元,三日可好,”

瞧着谷云石面色不改,张瑾瑜这才有些心安,什么固本培元的他不懂,不过殿下为何睡那么久,

“那为何殿下睡那么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