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994章 王子腾心难安

红楼之平阳赋 第994章 王子腾心难安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侯爷,您真没伤着?”

宁边还有些不放心的又问了一句,眼神那是不住地的打量,张瑾瑜笑了笑,摆了摆手,

“放心,那位左护法最后未尽力气,刀破甲之后再无余力,若是拼死一搏,这还真不好说,来,你们看看此刀,眼不眼熟。”

张瑾瑜拿起刀,递给他们二人观摩,所谓的眼熟,也不是以往见过,而是整个刀浑然一体,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这怎么看,都像是汉朝“七星宝刀”的描述,不会那么巧吧,

宁边在手上观察一阵,并未看出端倪,就把刀递给季千户,季云辉小心接过去,拿在手上不断观察,细细回想,察觉此刀有异样,

“侯爷,卑职观此刀长存已久,但刀锋锋利,显然是名家宝传之作,卑职要是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汉朝时期刺杀董卓之用的七星宝刀,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是为七星宝刀,没想到在贼人手中,可见此人身份不简单。”

季云辉猜测不止这一点,能持此刀者,无不是青史留名,能在太平教一位护法手中,可见此人地位不低,

张瑾瑜摸了摸下巴,把刀拿回来仔细端摩,还真是它,自从汉朝时候,刺杀董卓未果之后,那位曹操就把此刀献给董卓,董贼日夜观摩,留在身边,而后被王允设计,被吕布杀之,这把刀就下落不明,未曾想今日重见天日,还真是机缘巧合,

在想着那位什么左护法,反而有些钦佩此人,能留下孤军守城,看着城下厮杀叫喊声经久不绝,问道;

“城下战况如何,”

“回侯爷,城门洞开后,大军入城,协助杨将军逐步清缴西城,可是西城房屋众多,贼军狡诈,一时间难有寸进,”

宁边脸色也不好,按理说城破之后,贼军应该顺势突围,谁知竟然还埋伏在城中房屋里,显然他也没有遇上这种打法,

张瑾瑜倒也没有奇怪,不就是巷战吗,

“那北城门,和南城门如何了?”

既然下面打不通,那就继续攻占另外两处城门,等把人围死之后,三面,四面围剿,应当支撑不了那么久了,

“侯爷,顺着城墙,岳将军已经领兵去了南城门,凌将军带着大军去了北城门处,想来贼军撑不住了,”

几乎是三面加击,张瑾瑜往北望去,只见城墙上,还有内城城下,加之城外殷将军所部,已经围困贼军在城楼一处,今日定可破城,

果然,

隐约之间传来欢呼声,

林山郡北城门处,

太平教守将舵主何安,在见到官兵从西城涌来的时候,就知道大势已去,

“周堂主,集结人马,在内城列阵敌,池堂主,立刻组织人马准备后撤,挡不住,就入内城防守,要快,”

“是,舵主。”

几乎是刚刚集结好人马,朝廷大军已至,双方即刻拼死厮杀,一方是朝廷新进城的生力军,一方是早已经疲惫不堪的守城疲兵,上下立判,支撑不到半个时辰,太平教集结的人马,随之溃散,等城门打开,城外官兵也随之涌进来,太平教贼军再也支撑不住,

南城门也是如此,逐渐,朝廷大军占尽了上风,等东城门的胡守成,也领着大军入内的时候,太平教贼军,已经被压缩到内城郡守府周边的区域,可惜,此时天色已晚,再无寸劲,

张瑾瑜瞧了一眼西边落日的余辉,一战而下,虽然打出了朝廷的威风,但不知大军又死伤多少,

“报,侯爷,林山郡城四城门处,已经拿下,贼军被包围在内城郡守府周围,插翅难逃了,”

身后,传来信使振奋的话音,

郡守府,张瑾瑜默念一声,这看着城内有一处小山的方向,那边应该是郡守府,只是这个郡守府,大的有些离谱了,不说府外是密集居坊和市坊,那处围起来的小山,下面更是有一处军营竖立在里面,周围的围墙,更是像小城一般,虽然构不成威胁,但急切间定然攻不下来,

算了,明日再说吧,

“传令,各部就此驻扎警戒,建立防线,防止贼军反扑突围,余下士卒,打扫战场,吃饭休息,”

“是,侯爷,卑职这就去传令。”

身后传令兵一抱拳,就此离去,只余下城内余音未消的拼杀声,再看向城下的尸首,铺了一层又一层,哎!

“侯爷,您还是回去卸甲检查一番为好。”

眼见着战场这边逐渐安静下来,宁边还是不放心,提醒侯爷回去检查甲胄破裂处,七星宝刀锋利无比,还是小心一些为好,张瑾瑜点点头,也好,他也想瞧瞧七星宝刀威力如何,那一丝痛感从何而来,只是身上穿的甲胄极厚,还真不好查验,

起身下了城楼,

在城门前就遇上刚入城的定东将军宋雨田,宋将军赶紧欺身而拜,

“侯爷万安,贼军围困在郡守府周围,易守难攻,末将和李将军商议,明日里,用霹雳车开道,集中兵力杀进去,”

“嗯,宋将军看着办,夜里要多警醒,贼军乃是困兽之斗,勿要着了道,本侯回去看看殿下如何了,”

也不等宋将军回话,一行人簇拥着洛云侯匆匆离去,这一幕瞧得奇怪,没过一会,就有城头校尉下来禀告,

“宋将军,侯爷和贼军主将交手的时候,负伤了,”

“什么,严不严重!.”

京城上空,

原本是阴沉沉的天气,谁知,晌午一过,反而是由阴暗转晴了,王子腾一众人,带着残兵败将,来到午门前,

由王子腾一人,端着功劳簿,双手捧在头顶,然后就此走到午门前正中的位子,重重跪下,喊道;

“罪臣王子腾,叩见陛下,”

身后众将一见,谁敢起身,纷纷按照品级,跪拜在后,就连那些士卒,也是一样,黑压压万余人跪在此处,引得传言越来越广,围观百姓,从市坊接连出来,大声喧哗,

保宁侯领着五千兵马跟在身后,见此,就让身后兵丁,把此地隔开,知道王子腾用意,并未打搅,反而默默陪带兵站在那,就连副将姚大通,都忍不住想问,

“大统领,您陪在此处,多有不便,不如末将在此等候,”

却见保宁侯摇摇头,道;

“不用,都是带兵之人,自己倒是无所谓,可弟兄们身后事,也应该有个交代,”

为将者,不能以失利而忽略麾下之功,不然,以后兵还怎么带,但如此惨败,闻所未闻啊,

姚大通张了张嘴,看了一眼凄惨无比的兵卒,终归是无法张口,换成他自己,怕也不是没有勇气跪在此处,只是不知道,宫里面如何说,

皇宫大内,

御书房内,

整个大殿静悄悄一片,武皇站在御案前,执笔想写下一个败字,可写了一半,另一边的笔画,却迟迟未能落笔,身侧的戴权见了,眼皮子直跳,

忽然,

屋门响动,抬眼一看,见到小云子额头冒着细汗,步履匆匆,走到近前跪拜在地,

“启禀陛下,午时三刻,保宁侯领兵在南城门交接太平教俘虏,谁知,逆贼猖狂,口念太平教大逆不道之言,近乎两万贼军俘虏,被保宁侯禁军,王子腾府军,和京营士卒扑杀殆尽,血流成河,并且保宁侯让禁军把逆贼尸身,在南城外筑京观。”

小云子脸色一白,打了哆嗦,接到消息的时候,他本是不信的,可一次又一次接到密信,不得不信,整个京城都传遍了,

武皇眼神一凝,手上的毛笔更是一顿,一滴香墨滴在宣纸上,别有一番意境,

“这等逆贼竟然还有此血性,极为难得啊,说的是什么大逆之言呢?”

“这,禀皇上,奴才不敢说,”

小云子吓得头不断地磕在地上,脸色惨白,戴权悄悄抬起头,面有忧色,

“陛下,不过是邪教妄言,如此猖狂,罪该万死,”

像是给小云子解围,何尝不是给自己解围呢,武皇冷笑一声,

“你个狗奴才,净说些好话,今个,朕还真想听听,两万俘虏尽数赴死,王子腾败的不冤枉。”

说到此,武皇波澜不惊的心,也有些惊讶,若是邪教众人,人人如此,那也是大武历朝以来的心腹大患,

“回皇上,那些逆贼就念了一个口号,说的是教主洪福齐天,寿与天齐,太平教天命所归,天下大吉。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小云子回完话,就跪在那不住磕头,屋里的气氛,更加凝重,

“呵呵,有意思,天命所归,寿与天齐,朕都想着这些事,现在还有人想着,起来吧,还有什么。”

轻飘飘一句话,不温不火,听不出喜怒,但戴权二人,心中更是小心,小云子叩首谢恩起身,

然后继续说道;

“回禀陛下,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已经率领府军残部兵马,在午门前请罪,并且手捧一个册子,同行者无一人不带伤,尤其是弘农典尉胡乐,司州守将何用二人,均伤重穿甲,已经残破不堪,”

此言非虚,午门前的禁军,还有能见之人,无不惊讶,

武皇心中叹口气,终归是落下最后一笔,败字写在宣纸上,上面那处滴下的一滴香墨,也留在上面,

“戴权,把这个字送给他,让保宁侯收拾大营,先让他们回去休息,家在京城的,也回府探望,另外让京城医官过去,能救的救回来,再把他手上的册子,拿来!”

“是,陛下,老奴领旨。”

戴权小心走到近前,把陛下所写的字小心收好,而后拿在手里,随后,给小云子使了眼色,二人一同告退,殿内,只留下武皇有些可惜的眼神,这一仗过后,王子腾只能暂且不用了,京营这边,还需要一人打理,看来,也只有襄阳侯柏广居暂且试一试了,但名头,节度使并不合适,想了想,似文官一般,监察使.

烈日当空,

本就舟车劳顿的众人,哪里还受的住,好在,没多久,午门洞开,戴权领着一众内侍太监,疾步走了出来,一身大红色司礼监掌印的官袍,在阳光的照应下,更加耀眼,

走到近前,望着满眼的士卒血衣,眼神里含着一丝震撼,尤其是几位将领,不说浑身是血,但也各个带着伤,看来前面皇城司传来的密信,不是假的,嘴上也不慢,脱口而出,

“王节帅辛苦,快快请起,”

王子腾此刻,已经跪的头昏脑涨,见到是内相前来,知道是陛下有了旨意,痛哭道;

“罪臣没脸啊,”

又是重重一拜,磕在地上,额头瞬间见了红,还想再拜的时候,戴权眼疾手快,伸手扶着,口中连连劝道;

“节帅勿要忧虑,此功劳薄,杂家替你送进去,陛下口谕,暂且回府休息,这些兵丁,随保宁侯回大营疗伤,许些事,不要太着急,”

把人扶起来之后,又用手拍了拍王子腾手背,似有深意,

王子腾身子一松,有了内相这些话,或许陛下那里,也有着苦心在里面,

“谢内相,”

身后众人也是叩首起身,没了刚刚哀怨之色,戴权见此,摆了摆手,

“行了,暂且都回去,勿要招摇。”

一番话,不能明言,好在众人心里通透,各自抱拳,随着禁军回了大营休整,人一走,戴权这才回身一转,吩咐道;

“去,吩咐皇城司,盯着南城门,看看有没有洛云侯那边的信息,”

“是,内相,”

府军人一撤,市坊看热闹的百姓,也逐渐散去,可是不少人所见所闻,游手好闲之人,一脸兴奋的在那说三道四,添油加醋说了好些话,引起旁人羡慕,乃至于京城的传言又多了许多,

到了禁军大营里,

早有准备好的饭菜,还有不少医官在此等候,王子腾心中有事,哪有心思想这些,看着身后众将,亦步亦趋的跟着,回头吩咐,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皇上下了口谕,再留下也是不妥,诸位各自休整,京城有家的,也回去歇歇,换身衣物,等着宫里的信,至于其他的,勿要多言,”

这番嘱咐,算是对了口供,众将如何不知其中的重要性,纷纷点头,事不能明说,

“是,节帅,末将告退,”

众将都有家小在京城,抱拳应下,各自离去,内里的心事,只能藏在心底,只有王仁和贾琏未曾动身,现在叔父孤身一人留在军营,他们二人怎敢离去,

也许是看出二人的担忧,王子腾对着二人挥了挥手,道;

“你们也回去,家中的事,总归是要处理一番,另外,军营里面的事,你们不必在理会,除非听到调令,朝廷里的事,还有的一说,”

王仁和贾琏听出叔父话中有话,只怕南边吃了败仗的事,并不是那么好了结的,贾琏有些迟疑,问道;

“叔父,不如我和大哥,先把叔父送回府如何。”

人都走了,就剩下叔父一人在此,也是不妥,王仁遂也点点头,道;

“叔父,链弟说的没错,不如我等二人,先陪着您回府,实在不成,由侄儿一人陪着叔父一起回去,如何,”

看着二人略带忧虑的面容,王子腾心中欣慰,倒也没有枉费自己一番心血,可惜,落得败军之将名声,

“你们二人不要顾及我,此番谁都能回去,唯独本帅不能回去,王仁回去给府上报个平安,贾琏,你回去只把南边的事告诉老太君,另说京营节度使的位子,若是朝廷文臣抓住不放,应该暂且放下了,若是未有,一切如常,当然,还要看宫里的意思,”

王子腾心中,把京城勋贵里面的人想了一遍,洛云侯不可久掌兵权,京营还是要掌握在皇上手中,文官一系,若是真要弹劾自己,这接任者,也只有襄阳侯了,或许,太上皇寿诞将至,暂且搁置,只等着洛云侯那边传来消息,但想想也不可能,文官世家,可等着机会呢,可怜自己一心为公,却没有洛云侯的实力啊。

二人心中一动,心存侥幸,但也不好再问,只有贾琏心情急切,想要回府,瞧了一眼大哥王仁,后者点点头,二人这才躬身一拜,道;

“叔父暂且保重身子,我等先行告退,”

“嗯,去吧。”

王子腾并未多留二人,许些话,还要找保宁侯密谈,二人退出营房,望着头顶的烈日,并未多言,翻身上马,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兵,出了禁军大营,奔着府邸回去。

这一走,

整个京城看似是百姓闲谈,却不知多少暗流涌动在里面。

贾琏归心似箭,辞别大哥王仁后,带着仅存的五名亲兵,骑着骏马,急匆匆向宁荣街奔去,一路上飞驰,围观百姓各个惊叹,现在回城的将军,果真英勇,那一身血衣,煞气冲天,京城百姓何曾见过,

尤其是贾琏,在外本就有薄名,如今成了将军,南城的事迹都在谈论,贾琏一回,见到真人,更显得百姓嘴里的谈资的真实。

一行人回到宁荣街,就有人回去通传,

“二爷回来了,二爷回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