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UMA调查组 > 第60章 蛰菌的智慧

UMA调查组 第60章 蛰菌的智慧

簡繁轉換
作者:西门瘦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20 16:03:58 来源:源1

陈为民看了一阵显微镜,又跑到坑底研究那些活俑。

杜建国则一直警惕地警戒着四周。

这里鸟语花香,我却总感觉危机四伏。

我心里琢磨着,只要我们不盗猎林麝金丝猴,不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那让鬣狗等人变成活俑的力量,应该也不会为难我们吧。

“教授!叶工!你们快来看这个!”沟底下的陈为民突然激动大呼,把我们都吸引了过去。

他站在鬣狗那具活俑旁边。

鬣狗的手臂上,一小块真菌已经干枯发黑。

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其剥离。

剥开真菌后,露出的并非想象中腐烂的皮肉,而是一层灰白色的硬壳。

硬壳表面布满了如同植物根系般的东西,深深嵌入其中。

“看到没有?菌丝!它们果然像寄生虫一样,直接侵入皮下,甚至更深。菌丝与肌肉组织、甚至骨骼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结合,分泌出的物质导致了这种可怕的硬化。你看他耳朵,长着两个完整的真菌!”

他用镊子尖端轻轻敲了敲耳朵里长出来的东西。

杜建国忍不住问道:“真菌能长这么大吗?还能把人变成石头?我以为真菌跟细菌一样,都是非常小的微生物,让人拉肚子或者伤口发炎。”

“区别大了。”

刘教授接过话头,趁机科普了一番。

“细菌结构简单,繁殖快得惊人。而真菌更庞大更复杂。”

他指着周围的环境:“我们看到的蘑菇,也是一种真菌。而地上的蘑菇不过是真菌为了繁殖探出头来信号塔。它真正的本体是藏在土里的纤细交织的菌丝网。”

“真菌的种类繁多,最小的酵母菌和细菌一样大,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我们发面酿酒全靠它。大一点的就是常见的香菇、木耳。再大一点的,比如奥氏蜜环菌,能长到几个足球场那么大,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之一。”

“但眼前这种,显然是一种具有极强攻击性和特异性的寄生真菌。它和普通蘑菇的关系,就像狼和温顺的狗,虽是同宗,却已走上截然不同的演化之路。”

杜建国啧啧称奇,下意识地握紧了枪。

真菌寄生这个相对科学的解释,让在场的几位当地人松了口气。

山鬼之说虚无缥缈,骇人听闻,难以抵挡。

而真菌却是实实在在的实体。

只要是实体,再诡异也遵循着某种自然法则,就意味着能够被研究,被理解,甚至被摧毁。

未知的才是恐怖的。

但我的心中却升起了更多的疑问:那些凝固的惊恐表情,那种仿佛想拼命逃离却瞬间被定格的姿态,真的只是真菌造成的吗?

“这种真菌攻击性极强,而且针对性很强。你们看,它只覆盖了这些盗猎者。这森林里有这么多动物,都没有受到攻击。在已开放的景区也有很多游客,他们也没事。”刘教授道。

“这真菌难道有高等智慧?”我喃喃自语。

“虽然真菌很小,但也是一种神秘未知生物,也算是UMA。小陈,给它做个临时命名,便于后续记录和分析。”刘教授吩咐陈为民。

陈为民眼神放光:“它的菌丝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和伪装性,能让人陷入类似蛰伏的假死状态,就叫蛰菌吧。”

刘教授点头:“看来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一半,就是弄清楚了制造活俑的东西是蛰菌。但我们还要弄清楚它是如何识别目标,如何制造活俑的。”

看着这些菌丝,我暗暗感慨,UMA不一定是庞然大物,也可能是一种细若微尘的小东西。

为了安全,调查组的武装人员在外围拉起了警戒线,严禁任何无关人员靠近。

杜雅晴和叶丽娟一起,对死人沟边缘的一小片区域进行了多角度、多标高的精细测量。

这是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菌网可能的分布。

叶丽娟用测距仪和经纬仪记录了大量的点位数据。

杜雅晴没有完全依赖电脑绘图,因为发电机不能一直开着。

她更多在绘图板上,手工绘制出不同标高的等高线图,然后将几张图叠合在一起,再结合之前拍摄的照片。

“哥,谢天,你们看。”她把我们叫过去,指着绘图板上的立体空间模型草图。

“如果蛰菌的核心网络是依附于地形和植被的,那么根据湿度和植被密度推断,它的核心区域可能不止我们看到的沟底这一片。很可能沿着这些潮湿的岩壁,向两侧林地下方,延伸了很远。”

这个分析让我们对蛰菌的潜在规模有了更深的忌惮,但也因此有了更明确的调查目标。

接着,我们按照雅晴的分析,制定了搜寻路线,继续寻找可能的线索。

刘教授严肃地说道:“必须找到它的自然宿主、中间宿主或者传播途径。这种强度的寄生真菌太可怕了,如果找不到源头和感染途径,万一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突然,雅晴走到死人沟底部,凝视着那个鬣狗的活俑,眼神有些恍惚。

她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伸出一根手指,轻轻触碰了一下鬣狗的脑袋。

瞬间,她猛地一颤,低呼一声,脸色唰地变得惨白,踉跄着后退了一步。

“怎么了,雅晴?”我立刻冲上前扶住她。

雅晴微微叹了口气,声音发抖:“我仿佛感受到了鬣狗临死前所见所闻。他看到了山鬼。太可怕了,山鬼长着一张人脸……”

“那张脸怎么了?”

“山鬼的那张脸,是王波!”

听到这话我吓了一跳。

我眼前也浮现出王波倒在血泊中的画面。

刘教授皱起了眉头。

在来神农架的路上,我跟刘教授等人也说过王波的案子。

我说:“王波之前跟我找过,他说他总是见鬼,有一个鬼入侵他的梦境,而那个梦里的鬼长得跟他一模一样。”

杜建国道:“鬣狗重伤王波,可能以为把王波杀死了。要是看到山鬼长着王波的脸,得活活吓死!”

这事儿变得越来越诡异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烈日当头。

林子里的闷热让人汗流浃背,但死人沟附近却始终弥漫着一股阴森的凉气。

“谢医生,你过来看一下。”叶丽娟在不远处叫我。

她正蹲在一丛低矮的灌木后面。

我走过去。

她戴着手套,正用一根树枝拨弄着一小堆颗粒状的动物粪便。

粪便看起来有些日子了,上面星星点点地生长着一些灰绿色的绒点。

“像是某种中型动物的粪便。上面长的这个,很像蛰菌。”叶丽娟说。

我立刻喊来陈为民。

他冲过来,看到那堆粪便,眼睛顿时亮了。

他用取样铲连同一部分土壤一起铲起,放入无菌袋中,然后又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着粪便的形态。

“是林麝的粪便。看这形状和成分,不会错。这蛰菌,像是孢子形态。”

林麝?

王波鬣狗等人来神农架,就是冲着林麝和金丝猴。

没想到林麝身上也有蛰菌。

不过,林麝像是拉出来的。

鬣狗是长出来的。

陈为民接着从粪便中提取出绒点,放在便携显微镜下观察了片刻。

“孢子!的确是孢子。难道林麝的粪便,是蛰菌孢子的培养基?”

他环顾四周:“难怪他们猎杀林麝,蛰菌就报复他们!”

“这话怎么讲?”叶丽娟追问。

陈为民看着周围的参天古木:“神农架千百年来一直维持着自身的生态平衡。而蛰菌的繁殖,依赖这里的特定湿度、温度、土壤成分以及由动植物群落创造出的稳定微气候。当盗猎者出现,大肆捕杀林麝和金丝猴时,就像一群莽汉,抡起斧头砍向一座精密钟表的齿轮!平衡被打破了。”

他指着分辨继续道:“关键物种的锐减,会导致昆虫群落变化,土壤成分改变。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会改变蛰菌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的剧变是致命的威胁,蛰菌感知到了这种生存危机,于是本能地启动了防御。”

“所以,它攻击了盗猎者?”我问。

“可以这么理解。它的方式原始而残酷:通过孢子寄生,将入侵者杀死,终止其破坏行为。”

封四九灌了口酒,幽幽地插话:“山有山规,林有林法。坏了规矩,惊了山神,自然要受罚。这就是这深山的法和刑。”

这一刻,现代生态学与古老传说再次交汇。

蛰菌,并非拥有主观意志的守护神,而是这座森林平衡本身所衍生出的规则。

平衡在,它隐于无形。

平衡破,它便露出獠牙。

我由此不由得思考,那个被老护林员看到的白毛山”,在这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它是蛰菌的共生体?

是守护者?

还是别的什么完全超乎我们想象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