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 第37章 年下不叫姐,心思有点野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37章 年下不叫姐,心思有点野

簡繁轉換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1 15:34:15 来源:源1

柳施施翻开《武侠版》,好奇问了一句:“你还会写武侠小说?”

沈言随意解释了一句:“混口饭吃…”

“什么?”

“混点稿费!”

“哇,杂志连载,你说上就上?”

“武侠小说的套路是既定的,核心内容就五种类型:复仇、夺宝、争霸、行侠、情变…把这几大元素糅合在一起,谁糅合的更好,谁就是大师!”

“那金庸的小说?”

“你演过《射雕英雄传》,咱就拿这个举例,《射雕》就包含了复仇、夺宝、争霸、行侠四大元素…”

“…复仇复什么仇?”

“郭靖的杀父之仇啊…郭靖为什么离开大漠,南下中原?不就是为了赴醉仙楼比武之约,顺便报仇嘛!”

“那夺宝呢?”

“《九阴真经》咯…”

柳施施琢磨一下:“…还真是…”

“都有既定的套路了,剩下的就是往里塞故事…”

“那我也写不好!”

“…我文笔还不错,去年我去了BJ,想当演员,但当时一点门路都没有,没有经纪公司,也没有群头的联系方式,别说做演员了,连剧组试镜我都不知道…半年下来,手里就剩500块了,实在没办法了,然后就想到了写点东西换钱!”

“那这个《莲花楼》讲的啥?”

“…就是一个退隐江湖的人因为一些纷争重出江湖的故事…”

“…有完整版嘛?”

“暂时还没有,你可以等连载结束了,我发到网上…”

“哦。”柳施施放下杂志,然后想起了什么:“问你个事。”

“啥?”

“你好像很喜欢戴春荣老师?”

沈言点头:“我奶奶喜欢她…我跟她聊了几次,也挺喜欢她的,老前辈格局很大,随意指点几句就让我受用无穷!”

“她指点你?”

“对呀,我问她,她就告诉我…”

“那你怎么不问陈秀雯老师?”

沈言:“…陈老师的表演技巧是香港模式,跟咱们内地模式不太一样…”

柳施施惊讶:“不一样吗?”

“…肯定不一样啊,包括刘松仁老师的表演方式跟咱们也不一样…他们的表情都挺夸张的。”

“…有嘛?”

沈言解释:“…我问了戴春荣老师,她说这就是夸张的演绎方式…因为《天涯织女》属于古偶剧,必须要让观众快速区别人物,进入故事…”

柳施施点头,然后挑眉:“…那你觉得我的演技怎么样?”

“我都没看过你演戏!”

柳施施:“明天有我的戏,你到时候过来看看!”

“嗯…”沈言想起什么:“我去找钧蜜姐对下戏…要一起吗?”

“为什么你喊她钧蜜姐,喊我施施?”

能有啥原因?

年下不叫姐,心思有点野呗!

当然,沈言没有直说,而是找了个借口:“…张钧蜜是台湾同胞,你又不是!”

“…”

柳施施嘟囔了一句,然后跟着他一起去找了张钧蜜…

……

其实,之前沈言总感觉柳施施好看归好看,但就是有点太素了…

他还是喜欢那种艳丽的玫瑰类型。

可能是淫心作祟,总想占点便宜…

也只是占点便宜…

毕竟知道她是隆力奇的老婆,就感觉挺刺激的!

至于张钧蜜…

沈言明显感觉到她压力很大——整个剧组,就她一个台湾人。

而且,能感觉到她不是很适应拍摄的节奏…

内地拍戏,剧本给你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演员自己搞定,专业的演员就应该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

所以,前一秒大家笑笑闹闹,下一秒场记打板,喊‘Action!’,大家就直接进入状态…

而且,跟她搭戏的都算非常牛逼的…

情绪说来就来的那种。

台湾那边,因为是边拍边播,所以,剧组没有休息时间,大家都在忙着对戏…

无所谓好坏,但习惯了台湾模式,突然来内地拍摄,确实会不习惯…

哦,她后来参加节目说什么‘原本和对手演员正在谈笑,一开拍对方眼泪就啪啦啪啦掉,被对方入戏专业吓到,并说“那一刻我就觉得,台湾不能输!我就觉得说我们也要表现自己的专业…’

被人翻了出来…

差点被抵制!

好吧,已经很被抵制了——《女心理师》删除了她的六集戏份。

两岸政策缩紧以后,没有模糊空间以后的必然结果罢了。

哦,沈言找她对戏,就单纯的对戏…

沈言真的没有泡妞的想法…

毕竟太忙了,每天拍完戏,回到酒店就得为《一世之尊》存稿,至少要写三章…

《有匪》也要写!

此外,还得看一些电影——这是纪翔为他请的表演老师留下的功课,拉片…

所谓拉片就是把电影一格一格地反复看、反复倒带,同时分析纪录下你所看的、所总结的。

然后把每个镜头的内容、场面调度、运镜方式、景别、剪辑、声音、画面、节奏、表演、机位等都纪录下来,最后总结一下。

给他布置了三十部电影的拉片…

基本都是欧洲电影!

戈达尔、肯·洛奇、卡洛斯·绍拉、安杰伊·瓦伊达、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

让他写总结报告。

他现在三天才能看完一部电影!

至于心路历程…

最开始是有点不屑的,毕竟都是老古董了,电影这东西无论是技术还是最基础的拍摄方式早就革新了。

然后看完戈达尔的《四百击》,还是有点小触动…

怎么说呢,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发轫之作,一部是《精疲力竭》,一部就是《四百击》,这两部电影沈言是知道它们的大名的,但并没有看过…

毕竟新浪潮嘛,意味着文艺、晦涩,大闷片,也意味着不好看!

但看完《四百击》之后,真的感觉自己小觑了大师…

《四百击》这个片名源于法国谚语: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怯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

属于青春残酷物语!

这片子一点也不文艺,虽然在可看性上确实略逊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鼻祖《偷自行车的人》,但《四百击》告诉所有观众电影这玩意可以不是艺术品,也不是商品,它就是个有趣的小玩艺儿!

就还挺有意思的。

不过,施施最近老是缠着他要看《莲花楼》的后续…

连载的几个部分她都看完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