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 第657章 宣传 (14)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657章 宣传 (14)

簡繁轉換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1 15:34:15 来源:源1

事实上,每当出现一部不错的好莱坞科幻作品,就会有相关批评的声音出现——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幻片?

当年《阿凡达》上映后,一堆大V、名导带头吹捧。

大导演路川说了‘《阿凡达》是中国电影人要集体目睹的,集体服气的一次完败。本质上是美国电影人取代我们民族电影工业向中国观众做的一次心灵接引;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

阿甘导演也说了:“我们应该向《阿凡达》学习什么?我想想好像没啥好学习的,因为我们和好莱坞技术上的差距太大了,快100年了。”

这就扯淡了…

彼时,电影虽然诞生超过110年,但电影工业也才出现五十年!

而且…《阿凡达》也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里程碑…

好莱坞电影工业五大发展阶段:《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指环王》→《阿凡达》…

这种事其实不用着急。

当年有一篇帖子特别流行——《中国为什么拍不出科幻片》,理由是‘中国人缺乏对未来的想象’、‘缺乏对科学的探索。’以及‘填鸭式教育摧毁了中国人的想象力’…

还有说‘汉族文化,或者说华夏文化主要脉络是唯心的,内省的。这个文化的后裔更热衷于现世的权术阴谋而非文明进步…’

现在看挺扯淡的,但当时还是很有市场的!

好吧,其实一直有市场——暑期档,《变形金刚4》在中国狂揽近二十亿人民币票房时,人们又提出了那个说滥了的问题:中国为什么拍不出自己的科幻电影?

《明日边缘》、《星际穿越》口碑也非常好,然后又引发了反思。

也有好处…

正是这些声音催生了《火星救援》的热度!

14年年底,不止有《三体》宣布开拍,还有宁昊宣布执导《乡村教师》…

加上定档春节档的《火星救援》。

硬生生把这三部电影绑定在一起,然后开始鼓吹科幻元年…

这也是沈言嫌弃游族版《三体》的原因…

——萧某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齐名!

然后孔二狗说了名言‘像《三体》这样伟大的科幻作品一定要中国人来做,要毁也要毁在我们中国人手里。’

呃…你高兴就好!

二狗就是《东北黑道风云》的作者,他是跟大狗(李明)的,后来大狗没了,小马奔腾内乱,他又去了游族…

他以前很喜欢在微博吹牛逼,经典名言一大堆,说过一句‘《古惑仔》对中国青少年的危害超过100部日苯动作爱情片!’

去了游戏之后,啥也没干成,尽学会吹牛逼了!

……

沈言很久没有上过综艺节目了!

《天天向上》目前还是汪函、欧笛、田原、钱枫做主持,第一代主持阵容。

收视率虽然比不上最巅峰期的11年——平均收视率破2。

但依然是芒果台除了《快乐大本营》之外,收视率稳定的综艺节目!

一般来说,类似沈言的宣传第一选择应该是《大本营》,但这期节目有刘慈欣…

沈言也是看刘慈欣的面子上,才同意上节目。

总不能让刘慈欣去《快乐大本营》吧?

……

“之所以选择《火星救援》,最主要还是想尝试一把硬科幻…太空题材是最传统的科幻题材,也是最需要扎实工业基础的电影类型!”

《天天向上》非常尊重沈言,立刻大屏幕展示了象山搭建的‘太空基地’…

随着镜头,沈言介绍:“对,这些东西都是在航天局的指导下,我们搭建的…也都不算一比一复刻,因为火星基地还在构想中…我们算是提前实验一把…”

“真的要感谢象山县还有NB市…这些建筑的搭建历时7个月…还帮我们剧组特意做了两个5000平米的超大型摄影棚…”

“我们找了全国五家个特效公司…后来,干脆把所有的特效公司都给包圆了!”

“我们也投桃报李,其中三家签了入股协议的特效公司,我们把总部设在了象山!”

“老外的特效公司…我们正式立项前打过交道,你像工业光魔、维塔数码包括英国的Framestore…”

汪函插话:“价格太贵?”

“价格我们不是很在意…《火星救援》开拍之后,一堆投资方想加入…我们不缺钱…”

“那怎么没找他们?”

“他们看不起中国电影!”沈言叹了口气:“一般全球排的上号的特效公司,手里肯定有好莱坞的单子,他们不会把最好的团队匹配给你…中国电影能匹配到的大都是一些实习生团队…”

欧笛忍不住:“为什么?”

“因为中国电影的单子,就算做砸了也不影响他们在行业内的地位…事实上,好莱坞的单子就足够他们活的很滋润了!”

“所以,《火星救援》的特效基本都是国内特效公司做的?”

“对!”沈言点头,笑了笑:“其实中国特效公司很多都是从海外接活的,baseFX——做好莱坞的外包,《2012》、《特种部队2》、《碟中谍4》都找他们做了很多特效工作…”

“那为什么总说中国特效是五毛特效?”

“特效,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片方给钱少,只能做出五毛钱特效…还有一点,你得给时间,你都把电影拍完了,然后要特效…就给一个星期时间,谁也做不了啊!”

“那正确的做法呢?”

“开拍之前,剧本筹备初始就预定特效制作项目,从一开始就进入剧本和导演的筹备,确定所有特效镜头…”

“成本是4个亿?”

“嗯,特效方面投入也就8000万,主要是设备还有道具花钱挺多的…”

“道具?”

“航天服、太空服…包括这些建筑设计,我们得符合中式审美…我之前看过一个评论‘中国人拍摄钢铁侠也不会成功,因为揭开钢铁侠的头盔,里面是一个中国人,下意识就觉得不对’…其实这是美学方面的不适配!”

“美学?”

“我们关于机械没有自己的独特审美…《火星救援》算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

“那…你们怎么弄的?”

“我们选择了苏联的大重工业美学,因为这种美学与中国有共同的记忆与认知。电影中呈现的“重工”、“巨大”、“黯淡”等特征,与苏联美学的建筑和工业发展紧密相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