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 第698章 我不需要他们的肯定!(23)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698章 我不需要他们的肯定!(23)

簡繁轉換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1 15:34:15 来源:源1

奈飞其实也迷恋过一阵子大数据…

但是不靠谱!

花大钱做了一大堆烂片,没起什么水花。

对奈飞早期黑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光灵》这个片子,典型的大投资 大明星 自以为是的商业元素及政治正确堆砌产品,剧本仿佛是AI写的一样,当代黑衣人混搭指环王加哈利波特,大数据味儿冲得都快溢出来了。

《光灵》制片成本为8000万美元,威尔史密斯主演。

堪称史上最贵网大。

同时代国内的网大平均成本约为500万人民币左右,不及《光灵》的百分之一。

但是《光灵》的最终质量如何呢?

平庸、奇怪、无聊。

巨额的投资不仅没有制作出预期中的爆款,反而让奈飞成为了笑柄。

后来奈飞痛定思痛,经过复杂的内部权力斗争,让大数据派都滚蛋了…

进入了煤老板模式——我们不大会去管创作的事儿,我们只负责找到对的人,给予充分的自由和预算,让他们把好故事拍出来。

他们比对了全球文化输出:

全球文化输出的1.0版本,简单来说就是“拍本国故事,给全世界看”。

在世界上任何一块内容消费市场,观众对于“故事”的需求都是永恒的。

每个国家和民族其实都不缺自己的故事,但对故事进行设计、包装、展现的商业化生产力,不同的国家则能力相差悬殊。

可以这样说:生产力强的一方,便是文化输出的一方;生产力弱的一方,就是被文化输出的一方。

曾经的苏联能做到“拍本国故事,给全世界看”,其影响力超越了社会主义阵营,不仅拥有塔可夫斯基、梁赞诺夫、爱森斯坦等享誉全球的电影大师,而且诸如《战争与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乡愁》《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等作品更是穿越了冷战东西方的铁幕,成为全球公认的经典。

包括香港电影也是文化输出的一大奇迹!

尤其是在20世纪70到90年代,香港制作的功夫片不仅席卷了亚洲,还打进了美国这种拥有强势文化的市场。

时至今日,BruceLee和他的招牌动作仍然是一个全球级的文化符号,而JackieChan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没有一个两岸三地的明星能够超越。

“拍本国故事,给全世界看”的集大成者自然是美国的好莱坞。

好莱坞视效与创意天才的结合,在全球化进程中打出了统治级表现,造就了《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等名作。配合冷战结束,美国的文化影响力在90年代达到了顶峰。

奈飞在这方面着天然优势…

它是美国的内容制作公司!

但本土内容人才需要抢夺,而且他们作为互联网新贵,对内容人才的吸引力要低于好莱坞…

而且,美国故事”对全球观众的吸引力是在下降的!

尤其是2016年以来,随着美国自己启动了“逆全球化”浪潮,以及内部的撕裂和极化不断占据媒体的头条版面,全球观众对“美国故事”的好感程度自然是一年不如一年。

然后就是全球文化输出的2.0版本——当一个煤老板。

他给了阿方索·卡隆最大的自由:只负责开支票,充分放权给他的团队。

这个放权不仅是不干涉拍摄,甚至不干涉剪辑,给予导演最大的尊重,顺便帮他公关奖项!

其实,阿方索·卡隆不是第一个享受这种待遇的外国导演…

奉俊昊才是第一位!

彼时正值韩国右翼总统朴槿惠在任时期,奉俊昊这类“文艺黑名单”上的左翼电影人本就拿不到国内的财阀投资。

奉俊昊当年在美国拍摄《雪国列车》,遭遇的苦主,正是站在好莱坞职场PUA顶端的大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后者除了喜欢找女演员睡觉,还有个外号叫“剪刀手”——只要认为内容卖相不佳,就会肆无忌惮地动刀。

要知道《雪国列车》后来在中国上映时,也不过只剪了一分钟,但韦恩斯坦看过之后却执意删改20分钟。

关于“终剪权”一节,奉俊昊与韦恩斯坦始终僵持不下,而外来导演得罪本地制片人的下场有两个:一是《雪国列车》只得到了在独立院线放映的机会,票房不尽人意;

二是隔年的奥斯卡颁奖季,韦恩斯坦把宣发资源挪给了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导致精心打磨的《雪国列车》连提名都没捞着。

然后奈飞为这位韩国名导送上5700万美元的资金,让他制作《玉子》…

不仅如此,还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终剪权以及名噪一时的戛纳首映式。

从这个角度来讲,阿方索·卡隆跟奈飞的合作属于天作之合…

沈言帮忙联系,也算是一种成人之美!

……

A24并不具备全球发行能力…

所以,《卡罗尔》、《丹麦女孩》包括《爱乐之城》的发行权需要售出…

威尼斯电影节的版权交易中心…形同虚设

欧洲的放映已经交给MK2…

三部电影,共计2000万美元的宣发投入,至于收益,看后续的票房情况…

签的是分账协议!

跟MK2签分账,还是挺合适的,他们只收20%的利润…剩下的全给制片方。

不是他们不想买断…

主要沈言想要的买断价格太高了…

MK2根本给不起!

至于其它地区的版权,还得去多伦多电影市场转转…

……

酒宴结束,沈言回到酒店…

然后照例看到了聚拢在酒店门口的一堆媒体、记者

只好停了下来,做了个简单的采访。

“感觉挺开心的…惊讶也有点,但拿完奖后,就平静多了,毕竟《爱乐之城》的质量摆在这!”

“当然希望在奥斯卡颁奖季有所收获,否则,我干嘛跑去执导一部歌舞片?”

“对,三部电影都是我推荐的…《丹麦女孩》、《卡罗尔》包括《爱乐之城》…其实,我挺看好《丹麦女孩》能拿金狮奖的!”

“…可能节奏太慢了?”

《丹麦女孩》拍的真不行,那么强大的故事内核,拍的过于温吞。

打着关注和关爱少数群体的旗号,就是一部专门为奥斯卡定制的迎合老白男G点的冲奖电影…

可惜,这套东西,已经不太吃香了!

哦,有记者问了:“言哥,你对金鸡奖的提名怎么看?”

“…我不看,我不需要他们的肯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