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 第753章 《月球》(13)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753章 《月球》(13)

簡繁轉換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1 15:34:15 来源:源1

“恭喜杀青!”

“谢谢…”

沈言挺开心的…

老实说,《流浪地球》拍摄,对他来讲,挺美好的一段记忆!

——毕竟他只是演员,不需要操心太多。

比《火星救援》拍摄好多了——《火星救援》真的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言哥真的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做那个项目…

吴景提议:“晚上喝顿酒?”

沈言点头:“行…”

吴景其实不太能喝酒,也就喝几瓶啤酒…基本半斤白酒就差不多了!

但他挺喜欢喝酒的…

喜欢喝酒跟有量是两个概念!

听说有些‘老戏骨’每天喝的醉醺醺的上工…

也不知道真假!

反正言哥没遇到过。

“我先回去收拾一下,定好饭店…你们结束拍摄就过来。”

打了声招呼,沈言转身离场…

上了车,陈旭道:“言哥,《月球》昨天的票房是1.03亿!”

“拿票房拿给冠军了吗?”

“拿了!”

“拿了就好…”沈言点头,接着问陈旭:“口碑怎么样?”

“豆瓣评分8.7…”

“猫眼呢?”

“猫眼只有9.2分…”

沈言叹了口气,然后道:“正常!”

其实猫眼评分有个很‘好’的算法:只要你通过猫眼购票,看了电影,不评分,自动算10分!

所以,猫眼评分基本都是9分以上。

它跟豆瓣的区别:豆瓣评分高的不一定好,但是评分低的肯定烂;

猫眼是评分高的不一定好,评分低的也不一定烂。

但评分低的,相对来说,不太合主流观众的口味是肯定的!

所以,猫眼评分最低的是——《地球最后的夜晚》,给了2.6分,后来涨到3.0,还有《日不落酒店》,猫眼评分3.3分,后来涨到3.8分…

因为这两部电影让观众感受到了深深的欺骗!

尤其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宣传主打‘跨年之吻’,然后电影开场半小时,放映厅退场一大半…

《月球》猫眼评分9.2…

大概率到不了6亿票房了!

“不过,同日上映的《独立日2》猫眼评分只有8.4分…”

“那《惊天魔盗团2》呢?”

“8.8…”

“《独立日2》那么惨吗?”

“嗯,我看好多人都说这是一部烂片!”

“罗兰·艾默里奇已经彻底躺平了…”

罗兰·艾默里奇和迈克尔·贝、托尼·斯科特等类似,是一位优秀的类型片导演。

从早期的《星际之门》就能看出对大场面的把控能力,后面《独立日》和《2012》则进一步巩固了个人地位。

但后期随着特效类大片越来越多,单纯的大场面就很难再勾起观众的**…

还有一点就是,类型片导演经常容易因为搞砸某一部高预算大片而失去地位,比如他的老乡沃尔夫冈·彼得森搞砸了《海神号》,斯蒂芬·索莫斯搞砸了《特种部队》之后都悄无声息。

艾默里奇在《独立日2》之后,彻底扑街,后面的《中途岛》已经没有了好莱坞六大的身影,更多的是中资背景的加入。

再后来《月球陨落》,狮门投资制作——看到了《中途岛》里,艾默里奇节省成本的能力,那电影,一堆场面都是从其它电影剪下来的…

没想到《月球陨落》会那么烂!

《独立日2》更烂…

其实,外星人入侵类的科幻战争电影,最难讲的故事就是,人类如何与外星人对抗。

为什么呢?

因为外星人可以实现星际传送,那就代表它的文明等级至少是2级以上!

那它对地球的就是降维打击!

地球能战胜他们的唯一方式就是地球自带的病毒…

蒂姆伯顿的《火星人玩转地球》,虽然是喜剧,但未尝不是一种方式。

……

《月球》这个电影很简单,男主Sam(刘得华饰演)在月球工作,负责氦能源的采集。作为月球基地唯一的工作人员,他跟公司签订了三年合约,合约期满就能回到地球上,回到美丽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身边。然而一起事故让他在采集车中遇难,镜头一转,Sam已躺在月球基地内的手术台上。

刚醒来的他听到机器人助手Gerty跟公司管理层的对话,问它“你如何能在一天内销毁一辆采集车和一名员工”。

Sam心生疑虑,不顾Gerty的阻挠坚持要到外面查看…

结果令他毛骨悚然:他在事故发生地点发现了另一个自己。

没错,Sam是克隆人!

这个人有妻有女,到月球上重复劳动采矿三年,采矿结束就能回家。

每日靠妻女的虚假记忆和视频度日,闲暇时养养花、做做雕件。

三年是大限,身体垮了,行将就木,躺在焚化炉里做着和妻女团聚的梦,一瞬烧尽成灰…

这个电影的主题是关于克隆、人性、孤独甚至人伦…

其实从发展包括节省成本角度来讲,克隆人到月球干活,是符合人类的利益的。

毕竟培训一个月球矿工的成本太高了。

而且让一个正常的人类去月球工作三年,风险太大了——长期受宇宙射线辐射,即便基地里有太阳风,太阳光线对人类的影响也是非常大,正常的人是没办法长期居留在月球,而全机械的人工智能在某些情况下是需要克隆人来辅助的。

结局是一个反转——Sam的本体居然是已经去世的月能公司的创始人!

也就是说…老板克隆了自己!

而且跟克隆体植入了记忆…

这个结局让人很意外,直接推翻了所有的前置条件…

整部电影没有纯粹的正反派…

还有,《月球》的成本其实很低,基本都是单人戏份,外加一个机器人…

月球基地是搭建好的!

成本就4000万…

所以,首周末三天票房出炉:3.27亿,大家都挺高兴的!

……

“对我们而言,《月球》的成功意味着很多同类型的电影都可以拍摄…说明观众对小众题材的科幻也是感兴趣的!”

上海,《月球》宣传现场,沈言也来了,回答记者提问。

“因为《机械姬》、《月球》其实是很小众的类型,探讨的主题很深奥…我们也不敢说每个观众都感兴趣…”

“所以,我们在做剧本的时候尽量选择简化场景,从而减少成本…华哥应该知道,《月球》从头到尾都是在我们搭建的月球基地拍摄的,压根没有第二个场景!”

刘得华点头:“确实是这样…而且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个人在演戏…”

导演孔大山在一旁插话:“华哥拍摄的时候,总是会担心效果不佳…”

“因为我没演过这种戏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