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 第773章 寻求买家(34)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773章 寻求买家(34)

簡繁轉換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1 15:34:15 来源:源1

北美时间,8月8号…《寂静之地2》两周票房超过1.4亿美元。

成功续写了系列片票房奇迹。

第一部成本2800万美元;第二部成本了3200万美元…

而且第三部已经立项!

也就是说,除了《人类清除计划》,A24新增了另一座金矿!

加上年初的《分裂》1.17亿美元,《一个叫欧威的男人决定去死》,北美票房1.57亿美元…

A24今年已经有三部北美票房破亿的电影了!

还有一部《遗传厄运》,北美票房7400万美元…

发行的《关灯后》,北美票房6784万美元…

市场份额排名第四,比派拉蒙、索尼都要高…

这些电影都是按照独立电影立项的,或者独立发行的。

毫无疑问,A24已经成为北美独立电影的标杆。

下一步怎么办?

进军发行业务?

组建自己的发行网络…

这个有点难,但也不是不可能!

北美独立电影公司想进军发行业务,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发行的市场份额在持续下降,媒体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Netflix、亚马逊、Facebook以及Google等科技巨头改变了媒体内容消费的方式,并主宰了线上发行渠道。

好莱坞六大垄断的发行方式,开始不再受欢迎!

主流院线越过主流片商,与独立制片人直接签订协议的方案即将开启…

而且A24也具备签约条件——年产量扩大到15部以上就行!

但是…A24每年最多制作两三部主流商业片,大部分都是小众的独立电影…

这个是院线方面的顾虑…

A24的发行通常选择洛杉矶、纽约两座城市前期点映,之所以会选择这种发行方式,要的就是这两大都会的观众能起到带动观影浪潮的作用。

小众电影先在纽约和洛杉矶小规模放映,取得高上座率和口碑效应,随后再逐步推向北美各大城市,票房成绩也就跟着来了!

基本上每一部都会跟院线签署发行合同…

也习惯了这么干…

DanielKatz不太想跟主流院线签署发行合同,他担心这么干,会让公司变质!

DavidFenkel的态度无所谓,他现在更多负责燎原工作室的业务,虽然保留A24差不多10%的股份,但他几乎不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

另一位创始人JohnHodges则想着拥抱主流!

DavidFenkel干脆询问了公司大股东沈言的想法,后者听完,果断摇头:“神经病啊,拥抱主流…拥抱主流,我当时为什么不直接投资主流电影公司?我投资A24,就是看中公司的独特性…你跟Daniel说,我支持他!”

DavidFenkel则道:“但JohnHodges的想法也有道理,如果一直坚持独立、小众,我们的电影不可能在中国上映,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那你问问他,凭什么觉得A24做主流商业电影,能够跟大厂争夺市场?明星资源、剧本资源包括跟政府的关系…”、

“OK,我懂了!”

DavidFenkel转移话题:“亚马逊那边开价6.35亿美元…奈飞那边,涨到了8亿美元…”

“还是那个条件?”

“对!”

沈言想出手自己在A24的股份,很多公司感兴趣…

其中最有兴趣的是奈飞还有亚马逊!

但奈飞的收购条件是:一旦完成收购,A24的业务要尽可能转移到线上…

对的,就是网络电影…

“…奈飞也太霸道了,你放心,我虽然要清空手里的股份,但我肯定尊重Daniel的理念…”

David则道:“安纳布尔纳影业也有兴趣!”

“安纳布尔纳?还没破产?”

“…暂时还没,毕竟背后有大金主!”

“梅根.埃里森的经营理念…我不是很认同,”顿了顿,沈言来了一句:“不过,她如果开价跟奈飞差不多,我会优先考虑…”

“好的,我会继续跟进!”

……

哦,沈言决定出手自己在A24的股份了!

原因很简单——是时候了。

独立电影公司这玩意不好玩…

一部亏损的电影就能让它处于倒闭的边缘!

而且,线上才是未来。

有数据显示,2020年之后,电影的上线方式已经大幅向流媒体转移,目前美国的影视剧也收入中院线电影仅占7%左右。

其余大部分都是通过Netflix这样的线上媒体获得的收入。

但A24是一家以院线发行为终端的传统电影公司…

现阶段,势头正浓。

不卖了它,再等几年,就要砸自己手里了!

不过,不能盲目的卖,要制造一种待价而沽的姿态,最好拖到颁奖季——A24今年四部电影剑指颁奖季《海边的曼彻斯特》、《月光男孩》、《房间》还有一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基本可以确定,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都会被收入囊中!

那…到时候沈言手里A24的股份肯定更值钱。

为什么这么笃定?

因为最大的对手哈维·韦恩斯坦即将在9月份迎来人生转折点,然后Metoo运动爆发…

沈言自己其实有点舍不得…

毕竟是自己一点一点‘经营’出来的局面…

不过,卖给梅根.埃里森,也是一件好事,毕竟梅根.埃里森的安纳布尔纳半死不活…

梅根.埃里森肯定能买得起沈言手里的股份,毕竟她是顶级富二代,她的父亲叫拉里·埃里森,甲骨文创始人,福布斯富豪榜常年排名前十!

2024年福布斯富豪榜,拉里·埃里森以1410亿美金的身价排名第五…

梅根.埃里森跟她哥哥一样,热爱电影!

她哥哥叫大卫·埃里森,偏向大制作商业片,天空之舞传媒股公司,后来收购了派拉蒙…

梅根.埃里森则更理想主义一点,安纳布尔纳做了不少好电影《美国骗局》《她》,并同詹姆斯·卡梅隆前妻凯瑟琳·毕格罗长期合作,推出过《猎杀本·拉登》《底特律》等女性主创的硬核电影。

但最近几年,安纳布尔纳各种亏损,举个例子,《希斯特斯兄弟》制作成本3800万美元,北美票房仅100万美元;《希斯特斯兄弟》3000万美元成本,全球票房仅1300万,北美票房314万…

不过,沈言倒是不担心她没钱…

毕竟有资金雄厚的父亲支撑!

而且A24运营良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