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 第4章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第4章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簡繁轉換
作者:部步高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1 15:34:15 来源:源1

第4章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第1/2页)

江城大学,外语学院。

“小陈老师,你今天上班挺早啊,才七点半就来了,平常不到八点都见不到你人。”

“李老师,你这是对我的污蔑,小心我向主任告你诽谤啊。”

陈浮生又对办公室里另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师问道:“吴教授,主任来了没有?”

“好像来了,不过小陈你一大早跑来找主任做什么?”

“告李老师诽谤我啊。”

同样是外语助教的李美丽给了陈浮生一个白眼:“小陈老师你无不无聊,吴教授你快给我们评评理,我说的是不是实话?”

陈浮生打了个哈欠,摆摆手道:“算了,不和你开玩笑了,其实我找主任是想请一天假。”

“请假?”吴教授这时也注意到了陈浮生的精神状态比较差,想到他上个月刚结婚,于是大有深意的提醒了一句:“小陈,你们年轻人要注意节制啊!”

李美丽也配合着发出了哦的一声。

陈浮生当场就是满脑子的黑线。

“吴教授,昨晚我确实熬夜了,但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懂我懂,赶紧和主任说一声,然后回去好好休息休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

稍后,主任听了陈浮生的来意,看了看他的黑眼圈道:“年轻人,要注意节制哦!”

“……”

这时陈浮生不禁想问:为什么人心中的成见会是一座大山呢?

但是请了假出来的陈浮生没有直接回家睡觉,而是带着他昨晚上通宵达旦创作出来的将近四万字的小说《斗牛》,来到了之前曾有过合作的《江城文艺》杂志社。

《江城文艺》也就是后来的《芳草》,如果陈浮生没记错的话,大概就在明年改的名字。

它的主办单位是江城市文联,在HUB省内来说,毫无疑问是最牛的一家文学杂志社了。

但是要放眼全国的话,和《人民文学》《收获》《花城》《当代》《十月》这些第一档杂志社比起来,自然还差点影响力。

不过和《萌芽》《青春》《钟山》《作家》《燕京文艺》这些国内第二档的杂志社还是可以一较高下的。

陈浮生刚走进编辑部,一个认识他的编辑就站起来招呼道:

“陈老师,一段时间没见,你看着憔悴了不少啊。”

“都是因为它!”

陈浮生掏出了带来的《斗牛》。

“这是什么?”

那编辑好奇的问道。

“我昨晚灵感爆棚,思如泉涌,花了一个通宵写出来的一部小说,老肖你要不要看看?”

“真的假的,你不是搞翻译的吗?还会写小说?”肖兴海有些狐疑的问道。

“翻译国外的作品多了,自然也就会自己写了嘛,这又不冲突。”

“好像说的有道理,那我帮你看看,但先说好,如果质量不达标,不一定给你过稿啊。”

“放心,规矩我都懂。”

“那就好。”

接着,肖兴海从陈浮生的手里将《斗牛》的手稿接了过去,大致的估了估字数道:“你这字数应该不超过五万字,如果你不忙的话,可以去隔壁招待室休息一会儿,我审完稿后给你一些反馈。”

“我忙着回去补觉呢,下午看有没有时间,有时间我就自己过来看看,没时间那就还是老规矩,麻烦一下你们的邮递员将结果送到我的小区门口。”

“也行!”

肖兴海点点头,将陈浮生送出了编辑部,并叮嘱他骑车注意安全。

随后转身回到工位上,因为这会儿他的工作不是太忙,便拿起陈浮生送来的《斗牛》看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章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第2/2页)

从这篇手稿的潦草程度,肖兴海可以判断出陈浮生在创作时确实思路没有断过,符合他说的思如泉涌。

但像陈浮生这种第一次创作的新手小说家,肖兴海根据自己多年当编辑的经验来说,一开始没有对《斗牛》抱有太高的期待。

结果毫无疑问被打脸了。

第一遍他甚至都没有看完,只看了三分之一不到,就又翻开第一页,从头开始阅读起来。

原因是他第一遍看的太快,错过了很多‘细节’。

坐在肖兴海对面的同事注意到了他的动作,好奇问道:“老肖,那位陈老师写的小说怎么样?达没达到过审标准?”

肖兴海头也不抬道:“你先别打扰我,等我看完再回答你。”

“哟,看来让你捡到宝了啊。”

同事听了肖兴海的回答,惊讶的说道。

而他们这段对话,也将办公室里其他编辑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很快,肖兴海收到了一篇好稿子的消息就在整个《江城文艺》传开,就连主编都惊动了,亲自跑来看了看。

四万字说长也不长,而且作为编辑,阅文的速度毫无疑问要比普通人快上一截,所以也没多久,肖兴海就将陈浮生的这篇《斗牛》给看完了。

他刚抬起头来,就发现一堆人围着自己,还被吓了一跳。

“你们都围着我做什么?”

“听说你捡了一篇好稿子,是不是真的?”

“嗯,确实是篇好稿子,但我都才刚看完,你们怎么就知道了呢?”

“刚才主编来找你,你都像是拍打蚊子一样说了句‘别打扰我’,所以你说我们怎么知道的?”

“……”肖兴海:这些人连起伙来骗我的!

大家却没空管肖兴海的懵逼,因为对他刚看完的《斗牛》更加感兴趣。

这也是编辑部的一个传统——发现一篇优秀的、惊艳的稿子过后,众编辑之间,会相互传阅、分享!

不久之后,随着看过《斗牛》的编辑越来越多,他们终于开始讨论了起来。

“自从去年刘鑫武的《班主任》发表之后,文坛就掀起了一股叫做伤痕文学的风,包括这一年来,我们收到的稿子,也大多都是伤痕小说,当然我不是说伤痕文学不好,我只是觉得我们的文坛,不应该只有这一种题材的作品,而是应该百花齐放。幸运的是,这篇《斗牛》,让我看到了严肃文学和战争文学的重新崛起,我希望这只是开始,而不是偶然。”

“老徐你这个命题太大了,我来抛一个和小说有关的,大家有看懂《斗牛》的结尾吗?整篇文章都在告诉读者,牛二是为了帮助八路军保管奶牛,以期在将来某一天将牛还给八路军,但是最后八路军来了,为什么牛二反而没有把牛交给八路军呢?”

“李组长这是个好问题,但在我看来,小说的最后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是有暗示的,最后八路军问牛二‘这牛叫什么名字?’,牛二经过一番挣扎后回答‘九儿’。我个人对这段对话的理解是,直到真正要把牛交出去的那一刻,牛二才意识到,这头奶牛,早已经不是八路军的牛,而是他的九儿,更是他活下去的信念和意义。”

“唉,确实是这样,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个人的命运真的很渺小,同时也很伟大!更令我意外的是,作者将一个人和一头牛的故事,也能刻画得这么传神,这真的只是那位陈老师的处女作吗?我怎么感觉这应该是一位大作家的手笔呢。”

“对了,老肖呢?”

“他好像找作者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