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 第72章 献给女儿的小说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第72章 献给女儿的小说

簡繁轉換
作者:部步高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1 15:34:15 来源:源1

第72章献给女儿的小说(第1/2页)

郑缘洁是1955年生人,出生在石家庄的一个军官家庭。

1961年他随父母迁入京城,66年因为嗡嗡嗡又随父母回到河南上‘五七’干校,结果没读多久,他就因为写了一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被学校给开除了,毕业时还只是小学四年级,从此肄业。

他1970到1976年在南昌向塘机场服兵役,主要负责维修歼6,退伍之后被分配到京城的大华无线电仪器厂做工人。

77年正式开始创作。

1978年就在河南刊物《向阳花》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名叫《壁虎和蝙蝠》。

次年又在《儿童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童话小说《黑黑在诚实岛》。

今年还没什么作品问世,一是工作忙,二是在忙着解决人生大事。

他现在的对象叫郭苇苇,两人是在京城的公园里偶遇认识的,已经要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今天是元宵节,虽然因为元宵节不是法定节假日,但有的单位还是提前给员工下了个早班。

郑缘洁的单位就是如此,但她对象的单位没有早放,他只能在对象的单位门口等她。

单纯等人很无聊,刚好旁边几百米就有一家书店,于是郑缘洁走过去打算看看有什么可以打发时间的。

“同志,有什么新的热门作品吗?”这会儿买书的人不多,他直接向书店员工询问。

“我推荐你买这期的《芳草》杂志。”

“第二期《芳草》杂志我月初就读过了。”

“这不是第二期,这是新的一期……”

“啊?《芳草》杂志改成半月刊了?我怎么不知道。”

“也不是,这是特别版,上面主要发表了《斗牛》的作者浮生同志的一部新小说,不过这次浮生同志写的是童话小说,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买一份,我觉得写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郑缘洁听到童话小说,眼睛都亮了三分,急忙拿起这期特别版《芳草》杂志就看了起来。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一》”

看到这个书名的瞬间,老郑莫名感觉到自己的一丝气运被夺,当然他断然也想不到,这会是他两年后创作的作品。

“作者寄语:写给女儿茜茜的故事!也分享给全天下的小朋友!”

郑缘洁还好奇一个写严肃小说的知名作者,为什么会突然开始写童话小说呢,感情是写给女儿的呀。

那就不难理解了。

“虽然你是知名作家,但我写的童话小说去年就发布了,所以,接下来就让我好好批判批判。”

郑缘洁掏钱买下杂志之后,看向内容前,嘀咕了那么一句。

固然这只是一句玩笑,但也反映出了老郑内心对于童话小说的自信。

只是他的自信,随着越读也就越不自信了。

“嘶,童话小说居然还能这么写?!”

郑缘洁感觉这篇小说为他打开了一座新世界的大门,以至于整个人都变得亢奋起来。

“天才,这作者简直就是个天才,好想能够和他面对面的交流一下。”

……

20岁的余华还在镇卫生院当他的牙医,听说去年写了《斗牛》和《悬崖之上》的浮生同志时隔一年,终于又发布作品之后,第一时间就跑来了县里的书店。

不过当听到这次浮生同志写的居然是童话小说,这让他有点失望。

当然大老远都来了,他还是要买来看一看的。

毕竟《斗牛》他是真的喜欢。

就冲作者的名字,他也必须支持一下。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1》,好奇怪的书名。”

反正以余华有限的知识储备,这个书名他是没看懂。

但是那句作者寄语,倒是让他明白了浮生同志写这部童话小说的初衷。

因为对小说不是特别期待,这次余华回到家才开始看。

这一看就出不来了。

“我擦,童话小说竟然也能写的这么吸引人吗?”

“牛逼,这作者简直太牛逼了。”

“可惜这种风格,我模仿不来,还是《斗牛》才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2章献给女儿的小说(第2/2页)

……

当然,一部作品发出来,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欢。

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比如同样也是刚退伍,被分配到京城一家医药公司做业务员的王硕在看了陈浮生的这篇童话小说之后,勉强读了三分之一,就将杂志丢了出去。

“写得什么玩意,当过老鼠吗,一些东西就瞎几儿乱写,简直是想当然。”

……

虽然陈浮生这次写的童话小说也遭受了一些非议,但从读者来信可以看得出来,好评还是比批评多的。

不过后续的读者来信陈浮生是看不到了,因为他即将奔赴工作岗位。

出发的头天晚上,陈浮生对媳妇清空了弹夹,二次洗完澡之后将她搂在怀里,聊起了之后的一些安排。

“老婆,咱家存折上现在有多少钱?”

“加上你这次900块的小说稿费,又有两万了。”

提到这次的小说稿费,刘筱莉之前还没太注意,这会儿才觉得似乎有点不对劲:“对了,你这次的小说稿费怎么这么多?我数过你的字数,九万字都还差三百呢。”

“单价涨了呗。”陈浮生解释道:“之前规定的小说稿酬是千字2到7元,今年,不,去年增加到了千字3到10元,另外还恢复了印数稿酬。”

“什么是印数稿酬?”刘筱莉追问。

“印数稿酬就是杂志社根据书籍的印刷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再给作者分点钱。”

见媳妇眼神还是有些茫然,陈浮生进一步补充道:“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现在有本十万字的书,杂志社给我的基本稿费标准是千字10元,那我的基本稿酬就是1000元,如果后续杂志社卖了10万册,好像是以千册为计算单位,每千册付基本稿酬的0.8%,10万册就是乘以100,也就是0.8,再乘以我的基本稿酬1000元,最后得出来的印数稿酬也就是800元。”

“那天我听老肖说,好像万册是一个标准,超过一万册又是一个标准,我没有听太懂,但我的书销量基本上都超过万册了,所以大概就是我这么算的。”

刘筱莉也大概听明白了,惊讶道:“也就是说,后续只要杂志社卖的多,你就还有钱是吧?”

“对,就是这个意思。”

“这么说来,写小说还是挺赚钱的呀。”

“如果是畅销书,那作者确实赚得多了。”

刘筱莉赞同的点点头。

接着似想起了什么,警惕的问道:“你问存款做什么?是不是又想乱花钱?”

“咳咳,钱挣来不就是用来花的吗,而且上次买的洗衣机是不是让你洗衣服更加方便了,尤其是冬天的衣服,电视机也能打发无聊时间,这都是家庭必需品啊。”

刘筱莉承认丈夫说的有点道理,但想不到家里还需要什么,只能继续问道:“说吧,你这次又想买什么?”

“老婆你知道我现在的单位在京城,虽然拍戏的时候可能会天南地北的跑,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京城,所以我想着今年在京城买一套房子,然后把你们娘两接过去,省的两地分居,还要来回的跑,一年见一面都不容易。”

“你们单位不分房吗?居然要去买,而且京城房子肯定很紧张,你怎么就能买得到……”

虽然刘筱莉对陈浮生的想法有点心动,但是感觉困难也很大,所以有点犹豫不知该不该支持他。

第二天陈浮生坐上火车离开家的时候,他还是带走了家里的存折,说明他昨晚上还是成功的睡……呸,说服了媳妇。

PS:

附加一个上架感言,就不另外再开单章了。

小说明天中午12点上架。

今晚凌晨不更。

非常感谢大家这一个月来的支持!

写本书的时候确实是因为一个噱头开始写的,所以在写完刘筱莉生下女儿之后掉了不少追读。

但是现在大纲已经拟好了,前期的铺垫也铺垫得差不多,主角即将开始起飞,后续剧情会越来越精彩,所以……

废话就不多说了,求首订,求首订,求首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