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地府牌局从斗地主打到六冲 > 第十九章:孟婆的“四冲装备”:汤碗当牌架

地府牌局从斗地主打到六冲 第十九章:孟婆的“四冲装备”:汤碗当牌架

簡繁轉換
作者:令狐藏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23 03:38:54 来源:源1

第十九章:孟婆的“四冲装备”:汤碗当牌架(第1/2页)

《地府牌局:从斗地主打到六冲》第一卷第十九章:孟婆的“四冲装备”:汤碗当牌架

城隍庙的牌桌缝里还嵌着昨天练拆牌时掉的瓜子壳,老周蹲在地上,用根细树枝往外抠——他总怕瓜子壳硌着牌,影响出牌手感。王二麻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手里捏着张红桃2,正给小李讲四冲的“连牌要诀”:“记住了,‘串糖葫芦’得从3起,少一张都串不起来,就像你编诗少个字,念着别扭。”

小李趴在牌桌上,把王二麻的话记在草稿纸背面,笔尖蘸的还是孟婆汤里的桂花汁,写着写着突然停笔:“麻爷,那要是有俩3呢?能串两串不?”

“能啊,”王二麻笑,“就叫‘双糖葫芦’,四冲里叫‘双连牌’,比单串的管用。”

正说着,就听“哐当哐当”的响声从城隍庙外传来,像有人端着一摞碗在走。小白耳朵尖,第一个跳起来:“是孟婆姐!她准是送甜汤来了!”

话音刚落,孟婆就端着个木托盘走进来,托盘上摆着五个粗瓷碗,碗沿不是缺角就是掉瓷,最中间那个碗里还飘着片葱花——显然是刚从灶台边端来的。她围裙上沾着点面粉,发间别着根干枯的彼岸花茎,估计是来的路上顺手摘的。

“练着呢?”孟婆把托盘往牌桌上一放,碗底与桌面碰撞,发出“咚咚”的闷响,“我给你们带了‘练牌汤’,放了莲子,喝了能记牌。”

“真能记牌?”小李赶紧凑过去,拿起个没缺角的碗,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咋有股白菜味?”

“锅里刚炖了白菜汤,蹭了点味。”孟婆毫不在意,从托盘底下抽出个布包,往桌上一倒——倒出三个跟碗配套的粗瓷碟,还有个用麻绳捆着的竹架子,架子上插着五根竹筷,筷头都磨圆了。

“孟婆姐,你带这些干啥?”小白拿起个碟子翻来覆去地看,碟子底印着个歪歪扭扭的“汤”字,“这不是你盛汤的家伙什吗?”

“这是我准备的四冲装备。”孟婆拿起那个缺角的碗,往桌上一磕,“这当牌架,把牌插碗里,省得掉。”她边说边从木盆里捞起一把牌,往碗里一插——牌沿正好卡在碗口,确实稳当,就是有几张牌的角浸到了碗底残留的汤渍里,瞬间洇出个小湿圈。

“哎!牌湿了!”老周赶紧伸手去抢,手指刚碰到碗沿,就被孟婆按住了。

“没事,”孟婆拍了拍他的手,“这汤是凉的,不毁纸。上次我汤洒牌上,王二麻还靠那牌赢了呢。”她指的是上次孟婆汤洒在牌上,王二麻瞎出5却正好管上的事,说得理直气壮。

王二麻看着碗里的牌,哭笑不得:“你这碗底还有汤呢,插久了牌不就泡软了?”

“泡软了我再给你们粘。”孟婆从围裙兜里掏出个小瓦罐,罐口塞着团棉布,“这里面是糯米浆,粘牌管用得很,昨天粘你那方块5,不挺结实?”

老周还是不放心,蹲在碗边盯着看,生怕牌上的汤渍晕开。小李却来了兴致,拿起个没缺角的碗,也往里面插牌,插着插着突然喊:“哎!这样真方便!不用手托着了!”他手一抖,牌没掉,碗却晃了晃,碗底的汤渍溅出来几滴,正好落在老周的蓝布兜上——兜口露出半枚筹码,被汤渍一沾,瞬间变得油亮。

“我的筹码!”老周赶紧把布兜往怀里拽,用袖子使劲擦,擦得筹码更亮了,“这汤渍洗不掉咋办?”

“洗不掉就当给筹码上油了,”孟婆笑着递给他块干布,“更滑溜,好拿。”

小黑蹲在旁边,拿起那个竹架子摆弄:“孟婆姐,这架子干啥用?”

“放碗的。”孟婆把架子往桌中间一放,把插满牌的碗往架子上一卡,“这样碗不晃,出牌更稳。”她得意地拍了拍碗沿,“我琢磨了一晚上,斗地主牌少,手拿着就行;四冲牌多,得有个架子撑着,这碗深浅正好,比判官那木头牌架好用。”

正说得起劲,就听“咳咳”两声,判官背着布包从门口走进来,三副老花镜都滑到了鼻梁上——他今早去查奈何桥边的牌场,听说王二麻他们在练四冲,特意绕过来看看。“练得咋样了?”判官把布包往桌上一放,布包里的规则草稿露出来,最上面那张写着“四冲装备规范”,旁边画了个叉,估计是觉得之前的装备都不合规。

“判官大人,你看孟婆姐的牌架!”小白指着碗架喊,“用汤碗做的,可好使了!”

判官眯着眼睛凑过去,刚看到碗里插着的牌,眉头就皱了:“胡闹!这是盛汤的碗,咋能当牌架?沾了汤渍,牌都没法用了!”

“咋没法用?”孟婆不服气,从碗里抽出一张红桃5,牌角确实沾了点汤渍,还粘着根细葱花,“你看,这不挺清楚?葱花还能当记号呢,记牌方便。”

“就是!”小李帮腔,掏出笔就往草稿纸上写,“‘汤碗当牌架,葱花做记号,四冲打得妙,判官别瞎闹’——咋样?”

“你这诗写得还不如汤渍有规矩!”判官瞪了小李一眼,又转向孟婆,“牌架得用木头做,平稳,不晃,哪能用碗?万一出牌时把碗碰倒了,牌洒一地,算谁的?”

“碰不倒,我用糯米浆把碗粘架子上了。”孟婆拍了拍碗底,果然纹丝不动,“昨晚粘的,牢着呢。”

判官还想说啥,王二麻赶紧打圆场:“判官大人,先试试呗,不好用再换。正好咱练一把,试试这碗架灵不灵。”他把牌往孟婆的碗里一插,“孟婆姐,你跟老周一队,我跟小李一队,打一把试试。”

老周一听要打,赶紧把布兜往桌下塞,凑到孟婆旁边,盯着碗里的牌咽了口唾沫:“我……我还没练熟拆牌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九章:孟婆的“四冲装备”:汤碗当牌架(第2/2页)

“没事,跟着感觉走。”孟婆拍了拍他的肩,从碗里抽出一张3,“我先出,3!”

“我管!”王二麻从自己的牌堆里抽出一张4——他没用餐具当牌架,就把牌摊在桌上,摆成个扇形,虽然乱,但比碗里好拿。

小李跟着出5,老周想了想,从碗里抽出一张6——他抽的时候太用力,手指蹭到了碗底,沾了点汤渍,往牌桌上一放,桌布上立刻印了个小湿圈。

“你看你看!”判官指着湿圈喊,“牌桌都弄脏了!”

“脏了我擦。”孟婆从围裙兜里掏出块抹布——看着像擦灶台用的,往桌布上一擦,湿圈没了,倒留下块更明显的灰印。

牌局继续,孟婆越打越顺手,她的牌都插在碗里,按花色分了类:红桃插左边,黑桃插右边,炸弹单独插在碗中间,像棵插满花的小树苗。“我出‘炒青菜’!”她突然喊一声,从碗里抽出五张牌——3、4、5、6、7,正是判官说的五张连牌。

“啥‘炒青菜’?那叫连牌!”判官急得直跺脚。

“我乐意叫啥叫啥。”孟婆把牌往桌上一放,得意地瞥了他一眼,“比你记规则快。”

老周跟着出了对10,王二麻出对Q,小李出对K,眼看就要赢了,孟婆突然一拍大腿:“我炸!”她伸手往碗中间一抽——那里插着四个5,是她刚凑的炸弹。

可她抽得太急,手一带,碗沿撞在了竹架子上,“哐当”一声,碗没倒,但碗里残留的半碗汤“哗啦”一声泼了出来,正好泼在判官的布包上。布包里的规则草稿瞬间吸了汤,“四冲装备规范”那页上的字晕成了一团,还飘着片刚才孟婆没捞干净的葱花。

“你!”判官指着孟婆,气得三副老花镜都滑到了下巴上,“我这草稿!我抄了三天的规则!”

“没事没事,”孟婆赶紧拿抹布去擦,越擦越乱,最后草稿纸黏在了一起,撕都撕不开,“我给你重新抄一份,用桂花汁写,比你这清楚。”

“我才不要桂花汁!”判官抱着布包跳起来,布包底还滴着汤,正好滴在他的鞋上——那是双新鞋,昨天阎王娘娘刚给缝的,鞋面上还绣着个“公正”字样,现在被汤一泡,“公正”变成了“水正”。

小白蹲在旁边,偷偷往小李的草稿纸上写:“‘汤碗洒了汤,判官鞋遭殃,孟婆笑哈哈,规则泡成汤’——小李哥,我这首咋样?”

“比我的还好!”小李赶紧把诗抄下来,藏进怀里,怕被判官看见。

老周看着泼在地上的汤,突然小声说:“这汤……还能喝不?”他刚才闻着挺香,觉得泼了可惜。

“不能喝了!”判官气得喊,“都沾了我的规则草稿了!”

“沾了才好,”孟婆笑眯眯地说,“喝了能记住规则,省得你总翻书。”她捡起一张没湿透的草稿纸,往汤里一泡,“你看,这叫‘规则汤’,比你念三遍管用。”

判官被她气得说不出话,背着**的布包就往外走,走了两步又回头:“下次再用汤碗当牌架,罚你们洗三天牌!”

“知道啦!”孟婆挥挥手,等他走远了,转头对王二麻笑,“他就是嘴硬,心里肯定觉得我这牌架好使。”

王二麻看着碗里还插着的牌,牌角沾着汤渍,倒真比摊在桌上清楚。“确实好使,”他点头,“就是下次少盛点汤。”

“嗯!”孟婆赶紧把剩下的碗里的汤倒进水缸里,倒的时候还不忘捞起两颗莲子,塞给老周,“给,补补脑子,下次拆牌别再拆成单牌了。”

老周接过莲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布兜里,跟筹码摆在一起——汤渍没弄脏筹码,反而让筹码更亮了。他看着碗里的牌,突然说:“要不……我也找个碗当牌架?”

“我帮你找!”小白蹦起来,“城隍庙后有个破瓦罐,比孟婆姐的碗还大,能插更多牌!”

“别找瓦罐,”小黑拉着她,“瓦罐漏,我去给你拿判官的笔洗,那玩意儿瓷的,不漏汤。”

小李则拿起刚才写的诗,往牌桌上一贴:“贴在这儿,就叫‘汤碗牌架颂’,下次判官来了让他也看看。”

夕阳把城隍庙的影子拉得老长,孟婆的汤碗牌架还卡在竹架子上,碗里的牌沾着汤渍,却摆得整整齐齐。王二麻看着众人忙忙碌碌的样子,突然觉得,这四冲就算牌再多,有孟婆这汤碗牌架,有老周的小心,有小李的诗,有小黑小白的跑腿,也肯定能打赢——毕竟在这儿,输赢不重要,有群能一起用汤碗打牌的朋友,比啥都强。

孟婆突然想起啥,从围裙兜里掏出个小布包,往桌上一倒——倒出一把瓜子,是桂花味的,还带着点汤香。“来,吃瓜子,”她笑着往每个人手里塞,“吃了我的瓜子,四冲准赢。”

老周捏着瓜子,没敢往嘴里放,先把瓜子仁剥出来,跟莲子摆在一起,摆得整整齐齐。小李边吃边写诗,小白小黑抢着往碗里插牌,孟婆则蹲在灶台边,给剩下的碗补糯米浆——她要多准备几个牌架,等比赛时给“麻爷队”每人一个。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奈何桥边的花香,把桌上的诗吹得哗啦啦响,汤碗里的牌角轻轻晃,像在点头。王二麻拿起一颗瓜子,往嘴里一磕,脆生生的,桂花味混着汤香,比人间的瓜子还好吃。他琢磨着,等明天判官来了,说不定还能借着赔他草稿的由头,再让孟婆熬碗“规则汤”——说不定真能记牌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