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开局穿越,躺平就能修炼到满级! > 第一卷 第71章 蜀王与晋王一同争取到赈

第一卷第71章蜀王与晋王一同争取到赈灾机会(第1/2页)

林修远叹完气以后。

苏桓在旁边说道:

“王爷说的是。不如咱们回燕北吧。燕北的灵气感觉比这边浓厚一点。”

林修远伸了个懒腰:

“回肯定是要回的。”

“不过现在嘛,既然已经来到了这皇都。”

“起码得把戏看完吧。”

林修远望着湖面,眼里充满了深邃。

他知道,这些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争斗。

都在圣上的掌控中。

背后的势力博弈,才是真正的难以捉摸。

前几天去见得皇叔,感觉上,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养病的王爷。

但无论如何,只要不影响他躺平,他都只会当一个安安静静的看客。

已经破过一次自己说的话了,还是要遵守一些。

毕竟,述职和看戏,才是他此行回皇都的目的。

至于这皇都会乱成什么样,那可就不关他的事了。

······

皇都内的暗流,远比林修远想象的要汹涌。

朝堂上,文武百官站队日益明显,只有少数人摇摆不定。

这日早朝,气氛更是凝重到了极点。

一份急奏打破了众人争吵。

大夏皇朝淮扬州淮阴府由于雨季,导致临江大坝垮了。

淹了三县九村,灾民无数,请求朝廷速速赈灾。

满朝文武顿时鸦雀无声。

圣上林道乾猛地站起身来,朝着信使问道:

“何时的事?伤亡如何?”

信使声音嘶哑:

“三日前决的口子,淹了七成田地,死者尚未统计,如今灾民无处安置。”

林道乾缓缓坐下,沉默良久。

满朝文武无人敢出声。

“灾情紧急,谁愿为朕分忧,前往淮扬赈灾?”

圣上的目光扫过台下。

大殿里沉默了一瞬,随即在场的几位亲王纷纷自告奋勇。

不知是真的为了去救国救民,还是为了自己。

也有可能是二者皆有之。

魏王率先出列:

“儿臣愿往。必安抚灾民,重建堤坝。”

晋王立刻跟上:

“儿臣曾在江州治理水患,颇有经验,愿为父皇分忧。”

齐王和蜀王几乎同时出声:

“儿臣请旨。”

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魏王说他兵力充足可维持秩序;晋王说他可以快速调集粮食;蜀王说他善于统筹规划。

只有齐王是一腔热血。

圣上听得眉头一皱,随即拍板决定道:

“那就蜀王与晋王去吧。”

“儿臣遵旨。”

二人一听,顿时眼笑眉开,但又突然忍住。

毕竟此时还是要以赈灾为主。

随后林道乾便摆了摆手,苏福立马宣布退朝。

蜀王府书房内,林文曜屏退左右,只留下两个心腹幕僚与管家。

“王爷此次前去淮扬,虽是机遇,却也危机四伏。”

首席幕僚徐先生捋着胡须道,

“灾情复杂,难民易乱,若处置不当,恐损及王爷声誉。”

林文曜点头:

“本王明白。徐先生有何高见?”

徐先生沉吟道:

“当务之急是稳住灾民情绪,防止暴乱。其次要检查是否出现大面积的疾病,最后才是重新修建。”

“王爷可先从京中带一批太医同去,以示朝廷恩泽。”

另一幕僚补充:

“还需提防晋王。金鳞商会虽财力雄厚,但毕竟是个商人,贪得无厌,恐怕会从中牟利。若出事,难免牵连王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71章蜀王与晋王一同争取到赈灾机会(第2/2页)

林文曜冷笑道:

“老四那点心思,本王清楚得很。本王就怕他不贪呢?”

“但凡此次他敢伸手,必将失去圣心,对本王来说是好事。”

徐先生也是点头道:

“王爷说的不错。”

“但是在下还有个事得告诉王爷。”

“此次去赈灾,虽然可以博得功劳,但是有两点王爷一定要知晓。”

林文曜看着徐先生,认真的说道:

“先生说来听听。”

徐先生这才开口说道:

“这一呢,是王爷离去后,皇都的人人群龙无首,需要王爷将事情安排妥当。”

“这二来呢,此次前去赈灾,其他都好办,唯一就是时间问题。”

“王爷要负责灾后重建,势必比期望回朝要晚一些。”

“但是由于祖制,圣上退位的时间快到了,就怕王爷返京迟了不利。”

林文曜听到这话,沉思许久,忽的一锤掌:

“本王明白,差点沉浸在这赈灾的功劳里了。”

随后林文曜对着管家李伯说道:

“李伯,本王不在的这一段时间,皇城里的事宜全部由你调度。”

“任何事,不论大小,必须全部都告知本王。”

“对其他几位的监视也不能停顿。”

李伯立马领命。

林文曜随即对着两位幕僚说道:

“那皇朝的消息就交由你们二位先生了。”

“凡事你们三人商议,最近正是关键时刻,不能失误。”

三人再一次的领命。

随后便让他们退去。

林文曜在书房坐了一会,便起身去往御书房,找圣上请示,派一些太医随行。

另一边,晋王林景瑞回府后,直接请来了自己的外公,金鳞商会总会长向老爷子。

老爷子一进门就笑:

“王爷,事情我都听说了,对你来说此次是机会。”

林景瑞也没客气:

“外公,淮扬水患,父皇让我去赈灾。这是个露脸的机会,也是赚钱的买卖。”

两人关起门来聊了半晌。

朝廷拨的款有限,但金鳞商会可以“先行垫资”,以市价采买粮食、药材、建材,事后朝廷自然要按价补偿,中间操作空间不小。

向老爷子眯着眼,一副商人的精明:

“关键是把握好度。”

“既要让朝廷看到王爷的功劳,又不能做得太明显。听说蜀王也去了,正好,有什么问题往他身上推便是。”

林景瑞笑道:

“还是外公想得周到。本王这就去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发。”

向老爷子开口道:

“到时候让你舅舅随你一起去。有你舅舅帮衬,你会轻松一些。”

第二天清晨,圣旨正式下达。

中午时分。

两位王爷,领着车队,一前一后出了京城。

蜀王的车驾简朴,随行多是文书官吏和太医。

晋王那边则浩浩荡荡,光是装物资的马车就排出去老远。

可以看得出这金鳞商会的实力。

在短短一个晚上便筹集了如此物资。

而与之一同随行的蜀王,与众人眼中以往的形象别无二致。

毕竟是以前写出一篇《强国九策》,引经据典,见解独到,让几位内阁大学士都频频点头的人。

身边文士多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