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青海没有羊眼汤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关古道

青海没有羊眼汤 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关古道

簡繁轉換
作者:肖雨平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1 04:42:38 来源:源1

第一百三十七章梅关古道(第1/2页)

大明永乐十四年,八月初七。

时近仲秋,岭南暑气未消,然自潮州府北上,入南雄府地界,山势渐高,林木愈深,空气中便少了几分潮.热,多了几分山野的清冽与……不易察觉的阴翳。

南雄府,地处大庾岭南麓,控扼梅关古道,乃中原通往岭南的咽喉要冲,商旅络绎,本应是一派繁忙景象。但赵清真自踏入南雄府境,便觉此地气机有异。并非如潮州那般风水格局的明显扭曲,也非汀州那般巫蛊邪灵的躁动,而是一种更沉郁、更隐晦的“滞涩”之感,仿佛整片天地都被一层无形的薄纱笼罩,阳光不显明媚,山风不带清爽,连鸟鸣兽吼都显得有些压抑。

他依旧是一袭蓝色道袍,背负以灰布紧裹的归尘剑,胯下青骢马步伐稳健。但行至南雄府治所保昌县城外一处贫瘠山村时,他勒住了马缰。

村口,几个面黄肌瘦的孩童正眼巴巴地望着他……更准确地说,是望着他胯下膘肥体壮的青骢马。一旁茅屋前,一位老妪正佝偻着身子捡拾柴火,衣衫褴褛,步履蹒跚。

赵清真心中微动。他云游四方,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深知民生多艰。此马虽是郑和所赠,脚力甚健,但于他而言,更多是代步之物。炼神还虚之境,虽未至朝游北海暮苍梧的神通,但全力施为之下,短程跋涉已不逊骏马。而此马留在此地,或能助这贫苦人家耕田载物,换取些许生机。

他翻身下马,走到老妪面前,打了个稽首:“福生无量天尊。老人家,贫道云游至此,见此马与贵地有缘,愿将其赠予村中,助乡邻耕作运输,聊表心意。”

老妪和孩童们都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赵清真。直到赵清真将缰绳塞到老妪手中,又取出些许散碎银两一并赠与,他们才如梦初醒,千恩万谢,几乎要跪拜下去。

赵清真扶住他们,淡然一笑,问了问前往保昌县城的路途,便不再停留,背负行囊与归尘剑,迈开步伐,身影很快消失在山路拐角。失去了马匹,他的速度似乎并未减慢多少,一步踏出,便是常人数步之遥,蓝色道袍在山风中微微飘动,更显出尘。

徒步而行,更能贴近这片土地的气息。赵清真神识微展,仔细感知着周遭。那“滞涩”之感的源头,似乎并非单一,而是弥漫在山水之间,尤其以西北方向梅关古道所在、以及东南方向保昌县城所在,最为明显。

“梅岭……白猿……府学……圣姑……”他回想起途中听闻的关于南雄府的零散传说,心中若有所思。

行至傍晚,保昌县城那略显斑驳的城墙已然在望。县城规模不大,但凭借梅关古道的便利,城外商铺客栈林立,倒也热闹。只是这热闹之中,总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闷。往来行商脚夫,大多行色匆匆,面带忧色;街边茶肆酒馆中的议论,也多是压低声音,透着几分神秘与惶恐。

赵清真寻了一间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客栈住下。稍作安顿,他便来到大堂,要了一壶清茶,看似随意地听着周遭的议论。

“听说了吗?府学那边……昨晚又不太平了!”邻桌一个商人模样的汉子低声道。

“又来了?不是说彭教授把那什么祠给烧了吗?怎么还……”他的同伴疑惑道。

“烧是烧了,可……唉,邪门啊!”商人叹了口气,“我有个远房侄子在府学读书,他说最近夜里,总能听到若有若无的女人哭声,还有人说看到白影在废弃的祠址附近飘荡……好几个学生都病倒了,说是噩梦连连,胡言乱语。”

“彭教授呢?他没事吧?”

“彭教授倒是没事,还严厉训斥了那些说见鬼的学生,说是心魔作祟。可……这接连出事,人心惶惶啊!”

“可不是嘛!这南雄府,近来真是多事之秋。府学闹鬼,梅岭那边也不安生……”

“梅岭?又出什么事了?”

“你不知道?前几天有个采药的老汉,在梅岭白猿洞附近失踪了!找到的时候,人已经疯了,嘴里只会念叨‘白毛……大眼睛……抓走了……’,然后就彻底痴傻了!”

“我的天!难道是……那位的子孙又出来作祟了?”说话者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恐惧。

“嘘!慎言!慎言!那可是‘申阳君’的地盘,莫要招惹……”

听着这些议论,赵清真慢慢啜着茶,心中脉络逐渐清晰。南雄府目前主要的两大异状:一是府学“圣姑祠”旧址闹鬼,影响生员;二是梅岭白猿洞附近出现疑似精怪害人事件。两者看似独立,但那股弥漫全府的“滞涩”之气,似乎将这两处隐隐联系在了一起。

而那位不信鬼神的府学教授彭朂,则成了破除府学迷障的关键人物,只是其方法似乎过于刚直,未能触及根源。

正思索间,客栈门口一阵骚动,只见几名衙役护着一位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癯、目光锐利的中年官员走了进来。官员神色严肃,不怒自威,正是南雄知府。

知府并未停留,径直上了二楼雅间,似乎有要事商谈。但赵清真注意到,这位知府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驱不散的忧色,印堂之处隐隐发暗,显然是忧思过甚,且可能沾染了不干净的东西。

“看来,这位知府大人也深受其扰啊。”赵清真心中暗道。

他没有立刻上前接触官府,而是决定先自行探查。府学与梅岭,他需要选择一个切入点。

略一权衡,他决定先去府学看看。府学乃文气汇聚之地,若有邪祟能在此地作乱,其性质可能更为特殊,或许能更快窥见此地异状的根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七章梅关古道(第2/2页)

是夜,月明星稀,但保昌县城上空仿佛蒙着一层薄雾,月光显得有些朦胧。

赵清真悄然离开客栈,身形如同鬼魅,避开更夫和巡逻兵丁,来到了位于城东南的南雄府学。

府学建筑规整,棂星门、大成殿、明伦堂等一应俱全,本该是肃穆庄严、文气沛然之所。但此刻,在赵清真的神识感知下,整个府学却被一股若有若无的、阴柔而怨怼的气息所笼罩。尤其是学宫后方一处略显荒废的角落,那里残留着焚烧过的痕迹,应该就是原“圣姑祠”所在。那里的气息最为浓郁,丝丝缕缕的黑灰色怨气如同活物般从地底渗出,缠绕在残垣断壁之上,并不断向整个府学扩散。

赵清真隐匿气息,悄无声息地潜入府学,靠近那片废墟。

果然,尚未完全靠近,一阵若有若无、悲悲切切的女子哭声便传入耳中。那哭声并非实体声音,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神魂的波动,带着强烈的迷惑与哀怨之意,若是心志不坚者,很容易被其影响,陷入幻境。

同时,他看到一个淡淡的、穿着古代仕女服装的白色虚影,在废墟间飘荡,时隐时现,散发出诱人靠近又令人心悸的气息。

“并非实体鬼物,而是……残留的强烈怨念与部分香火愿力结合,形成的‘念灵’?”赵清真仔细观察,做出了判断。这“圣姑”本身或许并非多么强大的妖邪,但其形成的“念灵”因彭朂强行焚祠之举,怨气大增,又依托府学之地残留的些许愿力根基,变得难以彻底消散,并能影响生员心神。

这种“念灵”,寻常物理攻击或低阶法术效果不大,需以特殊手段化解其怨念,或强行以更高层次的力量净化。

就在赵清真观察之际,那白色虚影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存在,猛地转过头,“看”向赵清真所在的方向!那是一张模糊却充满怨毒的脸庞,眼中没有瞳孔,只有两团跳跃的幽火!

“嗡!”

一股更强的精神冲击如同尖针般刺向赵清真的识海!

赵清真神色不变,识海中观想北斗七星,稳守灵台,那股精神冲击如同撞上铜墙铁壁,瞬间消散。他并指如剑,指尖一缕纯阳真火凝聚,便要出手将这“念灵”净化。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低沉而充满正气的声音骤然响起:

“何方妖孽,还敢在此作祟!朗朗乾坤,岂容尔等魑魅魍魉横行!”

话音未落,一道炽烈的、带着浩然刚正之气的白色才气光芒,如同利剑般从侧方射来,直击那白色虚影!

那“念灵”发出一声尖锐的惨嚎,在白光中剧烈扭曲,变得稀薄了许多,慌忙遁入地底,消失不见。

赵清真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儒服、头戴方巾、面容刚毅、约莫四十岁上下的中年文士,手持一卷书册,正站在不远处,目光如电,扫视着废墟。其人身周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白色光华,正是精纯的儒家才气,诸邪避易。

此人,定然就是那位不信鬼神、焚烧圣姑祠的府学教授——彭朂了。

彭朂也看到了赵清真,见他一身蓝色道袍,气度不凡,尤其刚才面对“念灵”冲击时那分毫未动的沉稳,让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随即眉头微皱,显然对僧道之流并无太多好感。

“这位道长,夜深人静,为何在此偏僻之地?”彭朂语气还算客气,但带着明显的审视意味。

赵清真打了个稽首,不卑不亢:“福生无量天尊。贫道赵清真,云游途经贵地,听闻府学近来不甚安宁,特来查看。方才见那怨念聚集之物欲害人,正欲出手,不料先生已然先行驱散。先生浩然正气,令人佩服。”

彭朂听到赵清真称赞他的浩然正气,脸色稍霁,但依旧坚持己见:“不过是些阴秽残念,借助人心恐惧而显化罢了。只要心正意诚,胸存浩然气,何惧这些虚妄之物?焚其祠,破其依凭,时日一久,其念自散。”他顿了顿,看着赵清真,“道长有心了。不过府学之事,自有官府与吾等儒生处置,不劳方外之人费心。”

话语中透着明显的疏离和“划清界限”之意。

赵清真也不在意,微微一笑:“贫道只是随心而行,既见不妥,便来看看。先生之法,刚正不阿,能破邪显正,然则……”他目光扫过那片重归寂静、却怨气并未完全散去的废墟,“堵不如疏,强压其形,恐难断其根,甚至可能积郁更深,他日再生变故。先生还需留意,府学生员心神受损,亦需调理。”

彭朂闻言,眉头再次皱起,显然对赵清真的说法并不完全认同,但对方言辞恳切,又确实点出了目前学生病倒的问题,他也不好直接反驳,只是淡淡道:“不劳道长挂心,彭某自有分寸。夜已深,道长还是请回吧。”

赵清真知道多说无益,打了个稽首,便转身离去。彭朂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目光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离开府学,赵清真并未回客栈,而是站在街上,望向西北方向梅岭的轮廓。

府学之事,有彭朂这等刚正儒生在,暂时不会出大乱子,但根源未除,终是隐患。而梅岭白猿洞的传闻,似乎更加凶险,直接关乎人命。

“看来,明日需往梅岭一行了。”赵清真心中定计。他感觉,南雄府的“滞涩”之气的核心,或许就在那梅岭深处,白猿洞中。

夜色更深,保昌县城一片寂静,唯有那无形的薄纱,依旧笼罩着这片土地,等待着被揭开的那一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