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青海没有羊眼汤 > 第一百四十章 文脉涤荡

青海没有羊眼汤 第一百四十章 文脉涤荡

簡繁轉換
作者:肖雨平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7 04:49:57 来源:源1

第一百四十章文脉涤荡(第1/2页)

离开梅岭,赵清真并未急于赶路,而是缓步而行,一边调息恢复先前与白猿、古镜交锋消耗的真元,一边仔细梳理着南雄府这看似独立、却又隐隐关联的两处异状。

梅岭古镜,放大心魔,扭曲心智,其气息透过地脉扩散,间接滋养了府学“圣姑”的怨念。如今古镜已毁,梅岭源头已清,但府学那边的“念灵”乃是基于自身怨念与残留愿力形成,并非无根之木,仍需专门处理。而且,彭朂教授那刚直不阿、只破不立的方法,显然无法根除问题。

“堵不如疏,需化解其怨,导引其气。”赵清真心中已有定计。这“圣姑”念灵,成因特殊,强行打散,有伤天和,且可能残留更麻烦的隐患。若能化解其心中执念,引导那汇聚的怨气与残余愿力归于正道,方是上策。

傍晚时分,赵清真回到了保昌县城。城内的气氛似乎比昨日稍好一些,那无处不在的“滞涩”感因梅岭源头的清除而减弱,但府学方向传来的隐晦怨气依旧存在。

他没有回客栈,而是径直前往府学。这一次,他并未隐匿行踪。

府学大门依旧有衙役看守,但显然得到了吩咐,见是赵清真,并未阻拦,反而恭敬地让开道路。想必是昨日彭朂回去后,或许与知府通了气,亦或是赵清真昨日展现的手段,已悄然传开。

步入府学,夕阳余晖给这片文气之地镀上了一层金色,但那份源自后方的阴冷怨气,依旧如同墨滴入水,破坏着整体的和谐。明伦堂内,隐约传来彭朂训导学生的声音,中气十足,带着不容置疑的刚正。

赵清真没有去打扰,而是直接走向学宫后方那片废墟。

夜色渐临,废墟周围愈发阴森。那白色的虚影再次出现,比昨夜更加凝实了几分,哭声也越发凄厉刺耳,显然因古镜影响的消失,它失去了外部“滋养”,反而更加依托本身的核心怨念,变得有些躁动不安。

赵清真立于废墟边缘,并未立刻出手,而是朗声开口,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那怨念核心:

“圣姑也罢,孤魂也罢,贫道知你心有执念,含怨难消。然则,盘踞文枢之地,侵扰生员心神,非但无助于化解恩怨,反而徒增罪业,有违天道好生之德。何不现身一叙,陈明缘由?若有冤屈,贫道或可助你化解,导你入正道轮回,强过在此做个害人害己的孤魂野鬼。”

那白色虚影的哭声戛然而止,它猛地转向赵清真,模糊的脸上幽火跳动,散发出强烈的敌意和抗拒。一股更加冰冷的精神冲击如同潮水般涌来!

“滚开!伪善的道士!与那彭朂一般,皆是欺世盗名之辈!毁我祠宇,断我香火,此仇不共戴天!”

神念波动中充满了刻骨的怨毒,其核心执念,果然集中在祠宇被毁、香火断绝之上。

赵清真神色不变,周身清光微漾,将那精神冲击化解于无形。他继续以神念传递信息,语气依旧平和:“祠宇被毁,乃因尔凭依邪力,惑乱人心,非正道所为。彭教授行事刚直,或有不当之处,然其心在维护学宫清净,亦非为私利。你口口声声香火,可知真正香火,源于人心虔诚敬畏,而非恐惧胁迫。你以此等手段强留世间,与邪魔何异?纵有万般缘由,亦已走入歧途。”

这番话,如同利剑,直指“圣姑”念灵行为的本质。那白色虚影剧烈晃动,似乎被说中了痛处,怨气翻腾,却一时语塞。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脚步声自身后响起。

“道长所言,字字珠玑。”

赵清真回头,只见彭朂不知何时已来到附近,他依旧身着儒服,手持书卷,面色严肃,但看向那白色虚影的眼神,少了几分之前的纯粹厌弃,多了几分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彭教授。”赵清真微微颔首。

彭朂走到赵清真身侧,目光锐利地盯着那白色虚影,沉声道:“吾焚尔祠,非为私怨,乃因尔凭邪异之力,蛊惑师生,玷污学宫文华正气!吾辈读书人,敬鬼神而远之,更当明辨是非,岂能屈从于淫.邪之祭?尔若真有灵,当知‘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理!以此怨念盘踞,害及无辜生员,岂是正道?”

他的声音带着儒家浩然之气,如同洪钟大吕,震得那白色虚影又是一阵晃动。彭朂的刚正之气,对这类阴邪之物有着天然的克制。

那“圣姑”念灵似乎对彭朂极为忌惮和怨恨,发出尖锐的嘶鸣:“迂腐儒生!你懂什么!吾受此地香火数十年,庇佑学子,祛除疫病,虽有借力之处,亦曾行善!你一言不合,便焚祠毁像,断我根基,此等行径,与暴徒何异?!”

彭朂眉头紧锁,正要反驳,赵清真却抬手制止了他。

“彭教授,且慢。”赵清真看向那“圣姑”念灵,“你言曾行善,庇佑学子,祛除疫病。此善举,贫道信其有。然,你借香火修行,吸纳愿力,此本无不可。但你后来是否发觉,需以学子恐惧、噩梦乃至病气为引,方能维持自身,甚至提升力量?此便是走入邪道之始!你初时或非本意,但力量诱惑之下,渐失本心,终成害人之物。彭教授焚祠,是断了你继续为恶之途,从长远看,未必不是救了你,免你彻底沉沦,万劫不复。”

赵清真这番话,既点明了“圣姑”从善到恶的转变过程,又给了它一个台阶,暗示彭朂之举在某种意义上是“当头棒喝”。

那白色虚影沉默了下去,周身的怨气似乎不再那么沸腾,幽火跳动的频率也慢了下来。它似乎在回忆,在挣扎。

彭朂看了赵清真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讶异和思索。他没想到这道士不仅法力高强,言辞也如此犀利且善于攻心。

赵清真趁热打铁,继续以神念道:“世间万物,有始有终。你既曾受香火,亦有善举,说明本性非恶。如今祠已毁,依凭已失,滞留此地,不过徒增痛苦,亦害他人。何不放下执念,将你所余纯净愿力与自身灵性,回归天地,或转注于真正需要庇护之人?贫道可助你梳理怨气,导引残灵,或入轮回,或散于文脉,滋养后学,也算全了你昔日‘圣姑’之名,得一个善终。强过在此,做个怨天尤人、最终必被天地正气所诛的孤魂野鬼。”

“善终……回归天地……滋养后学……”那白色虚影喃喃重复着,模糊的脸上似乎露出了迷茫与一丝……向往?它盘踞于此,最大的执念便是存在与被认可。赵清真的提议,给了它一个体面且更有意义的“归宿”。

彭朂此时也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肃容道:“若你肯就此散去,不再为祸学宫,彭某可向知府陈情,于此地立一石碑,不书你名号,只刻‘涤荡妖氛,文运昌隆’八字,以纪此事,警示后人,亦算全你一丝体面。吾辈儒生,并非不通情理,但绝不容邪祟玷污圣贤之地!”

一个给予超脱的希望和更有意义的归宿,一个给予现实的台阶和一丝尊严的保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章文脉涤荡(第2/2页)

那“圣姑”念灵周身的怨气,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白色的虚影也逐渐变得透明。它最后“看”了赵清真和彭朂一眼,神念波动中已无怨毒,只剩下一种释然与淡淡的悲凉。

“或许……你们是对的……是吾……执迷了……”它的声音变得飘忽,“便依……道长之言……”

话音落下,那白色的虚影彻底消散,化作点点微光,其中大部分阴郁怨气被赵清真以真元引导,缓缓沉入地底,被大地净化;而那一丝相对纯净的、源自早年真诚供奉的愿力灵光,则如同萤火,飘飘荡荡,融入了府学的文华之气中。刹那间,整个府学那残留的阴冷气息一扫而空,连空气都仿佛变得清新了许多,那一直存在的“滞涩”感,在此地彻底消失。

彭朂感受着这明显的变化,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他转向赵清真,郑重地拱手一揖:“彭某此前对道长多有怠慢,见识浅薄,今日方知道长不仅法力通玄,更兼悲天悯人之心,因势利导之智。若非道长,此间祸患,恐难善了。彭某……受教了!”

这一揖,发自内心。这位刚直的儒生,终于认可了赵清真这位“方外之人”的智慧与胸怀。

赵清真侧身避过,还了一礼:“彭教授过谦了。教授浩然正气,乃破邪之基。贫道不过顺势而为,略尽绵力。如今府学隐患已除,但需谨记,文气贵养,非仅靠刚直。日后当引导生员,正心诚意,以浩然养文华,则邪祟自难侵入。”

彭朂肃然点头:“道长金玉良言,彭某谨记。”

两人相视一笑,此前那点隔阂,已然冰释。一个是秉持正道的儒门教授,一个是云游济世的龙门羽士,虽道路不同,但在“除邪扶正”这一点上,却达成了共识。

处理完府学之事,赵清真便向彭朂告辞。彭朂再三挽留,欲设宴款待,但赵清真婉言谢绝,只言云游之身,不便久留。

离开府学,走在保昌县城的街道上,赵清真能感觉到,笼罩全城的“滞涩”之气已然消散殆尽,连寻常百姓的脸上,似乎都多了几分轻松之色。

他回到客栈,简单用了些斋饭,便回房打坐调息。

南雄府两处主要的异状,梅岭古镜与府学圣姑,皆已解决。看似一切尘埃落定,但赵清真心中,却仍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疑虑未能完全放下。

那古镜的来历太过蹊跷,其上的蝌蚪符文,以及那种放大心魔的诡异特性,绝非寻常之物。它为何会恰好出现在梅岭地脉节点?是偶然,还是谁有意为之?

还有,古镜被毁前,镜中传出的那声充满怨毒与不甘的嘶鸣,以及最后时刻,他仿佛感觉到一丝极其隐晦的、类似“标记”的气息一闪而逝……虽然归尘剑的“归尘”之意已将其绝大部分痕迹磨灭,但那种感觉,依旧让他有些在意。

“莫非……这古镜并非无主之物?或其背后,还牵扯到更深的因果?”赵清真沉吟着,从行囊中取出那几块收集来的古镜碎片,在灯下仔细端详。

碎片上的蝌蚪符文已然失效,如同死去的蝌蚪,再无灵光。材质非金非玉,触手冰凉坚硬,以赵清真的见识,竟也认不出具体是何物所铸。只能判断其年代极其久远,远超唐宋,甚至可能上溯至秦汉乃至更早的先秦时期。

“上古遗物……巫道?或是某种早已失传的方士之术?”赵清真推测着。这类古物,往往牵扯极大,福祸难料。

他尝试将一丝极其细微的神识探入碎片内部,希望能发现更多线索。

起初,碎片内部一片沉寂,如同顽石。但当他那蕴含着一丝炼神还虚意境的神识,触及碎片最核心的某一点时,异变突生!

嗡!

那块碎片猛地一震,表面残留的、几乎不可见的细微纹路上,骤然亮起一丝极其黯淡、转瞬即逝的乌光!同时,一股微弱却无比精纯古老的意念碎片,如同针尖般,顺着赵清真那丝神识,反向刺入他的识海!

那并非攻击,而是一段残缺不全、混乱模糊的信息流!

景象支离破碎——无尽的黑暗、燃烧的星辰、巨大的、难以名状的阴影在蠕动、无数身穿奇异古老服饰的身影在跪拜、祭祀……最后,定格在一双巨大、冷漠、如同深渊般的眼睛上!那双眼睛,仿佛穿透了万古时空,冷冷地“瞥”了赵清真一眼!

紧接着,是一段断续、沙哑、仿佛来自九幽之下的古老音节,强行烙印进他的感知:

“……守……印……归……墟……”

仅仅是感知到这些音节和那双眼睛的虚影,赵清真就感到神魂一阵剧烈刺痛,仿佛要被冻结、撕裂!他闷哼一声,猛地切断了与碎片的神识联系,额头瞬间渗出冷汗!

那碎片上的乌光迅速熄灭,恢复死寂。

赵清真脸色微白,心有余悸。刚才那一瞬间的接触,虽然短暂,但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和那种来自远古的恐怖威压,远超他与白猿、古镜本体交锋之时!

“守印?归墟?”他回忆着那断断续续的音节,眉头紧锁。这两个词,在道藏典籍中并非没有记载,但往往指向一些极其古老、甚至带有神话色彩的秘辛。

“印”可能指封印、法印、权柄。“归墟”则传说为众水汇聚之处,天地归宿,亦暗指万物终结与起源的神秘之地。

这古镜,难道与守护某种“印”,或与“归墟”有关?

还有那双巨大的、冷漠的眼睛……那是什么存在?是古镜原本的主人?还是被封印在镜中的东西?亦或是……炼制此镜的存在?

线索太少,信息过于破碎,根本无法得出确切结论。但赵清真可以肯定,这古镜的来历,绝对非同小可,其背后牵扯的因果,可能远超他目前的境界所能触及。

他将碎片小心收起,不敢再轻易探查。这东西,如今如同烫手山芋,带在身边,福祸难料。但若随意丢弃,又恐被心术不正之人得到,或引发其他不可预知的后果。

“看来,需寻找机会,查阅更多古老典籍,或拜访一些隐世的前辈高人,或许能弄清此物的根脚。”赵清真心中暗道。

经此一事,他原本打算稍作休整便离开南雄府的计划,可能需要稍作调整。至少,要确保这碎片不会在此地留下隐患。

他盘膝坐好,凝神内视,仔细检查识海,确认刚才那短暂的接触没有留下什么隐藏的暗伤或印记。所幸,他神魂稳固,归尘剑意亦有一丝护主之能,那外来意念虽强,却只是惊鸿一瞥,并未造成实质损害,只是让他更加警惕。

窗外,月色清冷,保昌县城一片安宁。

但赵清真知道,这安宁之下,或许隐藏着更深的、来自远古的暗流。他的云游之路,在解决了眼前的妖邪之后,似乎又指向了更加遥远而神秘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