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青海没有羊眼汤 > 第四十六章:净镜沉渊

青海没有羊眼汤 第四十六章:净镜沉渊

簡繁轉換
作者:肖雨平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23 15:39:09 来源:源1

第四十六章:净镜沉渊(第1/2页)

赵清真缓缓收剑归鞘,走到柳月娘身旁,俯下身,伸出二指,轻轻搭在她纤细冰凉的手腕上。

一丝精纯柔和的真元渡入柳月娘体内,小心翼翼地探查着她的状况。经脉中残留的阴寒剪煞之气已极为稀薄,在归尘剑的余威作用下正缓慢消散。最严重的是三魂七魄,如同被无数细针穿刺过,布满了细微的裂痕,魂光黯淡,摇摇欲坠。这是被镜妖长时间附体,又被强行抽取魂力滋养血莲,再经历镜魇血界崩溃冲击造成的本源之伤。

“魂魄重创,本源受损…需静养经年,辅以安魂固魄的灵药,方有复原之望。”赵清真收回手指,心中已有论断。

此时,院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焦急的呼喊。

“月娘!”

柳员外,还有几个手持棍棒、惊魂未定的家丁,在玄真道人弟子的引领下,终于撞开了虚掩的院门。眼前景象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倒塌的院墙,遍地焦黑的草木断口(残留着被剪煞侵蚀的痕迹),昏迷的老张头,以及倒在赵道长脚边、气息奄奄、秀发凌乱的柳月娘。

“月娘!我的儿啊!”柳员外看到女儿惨状,老泪纵横,扑上前去,却又不敢触碰,生怕惊扰了什么。

“小姐!”丫鬟春桃更是哭出声来。

老张头挣扎着被扶起,急切地看向棺材——莺儿正从棺中探出头,小脸煞白,虽受惊吓,但显然无恙。

玄真道人在两名道童搀扶下走进院子,脸色蜡黄,气息虚弱地靠近。他看着院中残留的、正在快速消散的丝丝缕缕阴邪之气,以及赵清真手中已然归鞘却依旧散发着无形威压的归尘剑,再看向倒地不起的柳月娘,浑浊的老眼中充满了震惊与后怕,对着赵清真深深稽首:“无量寿福!多谢赵道友力挽狂澜,诛灭此獠!救下满城生灵!贫道…惭愧!”

赵清真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悬浮在半空中那面九瓣莲纹铜镜的本体。

此时的铜镜,早已不复之前的妖异。

镜体乌沉的光泽变得晦暗无光,如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镜背那曾血光流转的九瓣莲纹,莲心处的凹陷焦黑一片,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纹,蔓延至整个莲台,使得精美的纹路显得破败不堪。镜面更是蒙上了一层死气沉沉的灰翳,再也映照不出任何景象,仿佛一块毫无生气的废铁。

然而,赵清真凝视着它,眉头却微微蹙起。在常人无法感知的层面,这面看似死寂的铜镜,依旧散发着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顽固的阴冷秽气。这秽气并非胡莲儿残魂的怨念,而是铜镜本身作为载体,沾染多人的血(李半城、柳月娘)所沉淀混合而成的至阴秽源!它如同镜子的“底色”,深深烙印在材质之中,如同浸透墨汁的棉絮,难以拔除。

方才归尘剑的煌煌神威,以及镜魇血界的彻底崩灭,如同狂风暴雨,洗去了附着其上的“污垢”(胡莲儿的怨魂和显化的煞气),却无法将这沉淀百年的“底色”彻底净化。它失去了兴风作浪的“灵”,却依旧是一个蕴含着巨大污染力的“秽核”。若放任不管,假以时日,这秽源极可能再次吸引游魂野鬼、或引动地脉阴煞,滋生出新的邪祟,甚至污染接触者的心智。

“道长,这…这妖镜可算毁了?”柳员外心有余悸地看着悬浮的废镜,小心翼翼地问。

赵清真抬手一招,一股柔和的真元托住铜镜,将其缓缓摄至面前。指尖隔空轻触镜面,一股冰冷滑腻、带着腐朽气息的寒意顺指尖传来,试图侵蚀他的真元,却被归尘剑鞘自然散发的无形道韵隔绝。

“本体妖魂已诛,”赵清真声音沉凝,“然此镜经百年怨气积存,血秽侵染,已成‘秽源’之器。其内沉淀阴浊秽气,根深蒂固,寻常道法难以尽除。若留于世间,或置于阳气旺盛之地,秽气或可被压制,却终有泄露反噬之虞;若弃于阴邪之处,则必成新祸之根苗。”

玄真道人闻言,强打精神上前细观,又以残余法力探查,片刻后,蜡黄的脸上露出深以为然的神色,喘息道:“赵道友明鉴!此物…咳咳…已成‘阴煞秽胎’!《云笈七签》有载,‘百年铜镜,得血成精’,其精魄虽灭,然血秽阴浊已与镜体熔铸为一,非人力可净…唯有…唯有借天地至阴至寒之力,永世封镇,隔绝其秽气外泄,使其在无尽寒寂中,缓缓消磨殆尽…”

赵清真点头:“玄真道友所言极是。需寻一处极阴寒潭,其潭底必有地脉阴眼,阴寒之力精纯无比,足以压制并缓慢消磨此镜秽源。再辅以‘朱砂镇镜符’覆盖镜面,断绝其与外界气息勾连,沉入阴眼深处,借地脉之力,行永世封镇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六章:净镜沉渊(第2/2页)

“极阴寒潭…”柳员外喃喃自语,随即眼睛一亮,“城西百里,龙首山阴,有一‘黑龙潭’!传说深不见底,四时冰寒刺骨,盛夏亦浮冰渣,人畜落水瞬间冻毙!更有传言,其下连通幽冥水道!”

“黑龙潭…”赵清真略一沉吟,灵觉微动,隐约感知到西北方向传来一股精纯浩大的地脉阴寒之气,点头道,“此地脉阴寒精纯,当可一用。”

三日后,半夜时分,龙首山阴,黑龙潭。

时值仲春,山外已是草长莺飞,此地却依旧一片萧瑟。嶙峋的黑色山岩如同巨兽獠牙,环抱着中央一泓幽深如墨的潭水。潭面平静无波,仿佛一块巨大的黑色琉璃,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刺骨的寒意,呼吸间带出长长的白气,岸边草木稀疏,皆挂满晶莹的白霜,连岩石表面都凝结着一层薄冰。死寂,是这里唯一的主题,连鸟兽的踪迹都绝无仅有。

潭边一处相对平坦的峭壁平台上,柳员外、老张头、玄真道人(由两名道童搀扶,裹着厚厚皮裘,依旧冻得嘴唇发紫)以及几名胆大的家丁肃然而立。众人面前设下简陋香案,供奉三牲清酒,香烟袅袅,试图驱散一丝寒意,却很快被凛冽的山风吹散。

赵清真独立于潭边一块探出的黝黑岩石之上,青灰色道袍在寒风中纹丝不动,仿佛与这方阴寒天地融为一体。他手中托着那面九瓣莲纹铜镜。镜面之上,已用鸡冠血混合上等辰砂,笔走龙蛇,书写着一个巨大、繁复、每一笔都蕴含着强大封镇之力的“鏡”字。朱砂殷红如血,在晦暗的镜面上显得格外刺目,隐隐透出金光,将镜体内部翻腾的灰黑色秽气牢牢锁住,发出极其细微、如同冷水滴入滚油的“滋滋”声。

“吉时已到。”赵清真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他不再多言,左手托镜,右手捏“沉渊诀”,口中朗声诵念《太上明鉴真经》中“净器安煞”篇:

“明镜高悬,洞照妖氛。秽源沉滞,污浊自生。今承道力,引归幽冥。寒潭为冢,阴眼为扃。朱砂镇魄,符箓封形。地脉阴锁,永锢邪精。尘归尘,土归土,镜中悲欢,自此永绝!急急如律令!”

咒文声在死寂的寒潭上空回荡,带着一种肃穆庄严的韵律。随着最后一个“令”字落下,赵清真手诀一变,引动附近山泉,一股清冽的泉水凭空汇聚,如灵蛇般缠绕上铜镜,将其彻底淋透!

“嗡——!”

被泉水淋透的铜镜猛地一颤!镜面上朱砂书写的“鏡”字光芒大盛,仿佛活了过来,死死压制住内部剧烈翻腾、试图冲破封锁的灰黑秽气!整个镜体散发出一种绝望的、冰冷死寂的气息。

赵清真神色肃穆,手托铜镜,缓缓将其置于脚下青石上一个天然形成的浅凹处。他深吸一口气,手掐的法诀引动着精纯的道炁,混合着引来的山泉之力,形成一股柔和却沛然莫御的推力,将铜镜缓缓推离石凹,移向那深不见底的幽暗潭水!

铜镜触及漆黑如墨的潭水。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潭水并未溅起水花,也未产生涟漪。那面覆盖着朱砂血符的铜镜,仿佛一块投入沼泽的石头,又似被无形的冰冷巨手攥住,毫无阻碍地、笔直地、带着一种决绝的沉坠之势,悄无声息地没入水中!

水面只荡开一圈极淡、极快的涟漪,随即恢复死寂。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一股比之前更加凛冽、更加纯粹、仿佛能冻结灵魂的寒意,自潭底深处猛地弥漫开来!岸边草木上的白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厚、结晶,发出细微的“咔咔”声。距离稍近的柳员外等人,即使裹着厚衣,也忍不住齐齐打了个寒颤,仿佛连骨髓都要被冻僵。

赵清真立于潭边,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千尺寒潭,注视着那面承载着百年恩怨与污秽的铜镜,在绝对的黑暗与冰冷中,向着地脉阴眼的最深处,永恒沉沦。

一缕微弱的晨光,艰难地刺破龙首山上空厚重的铅云,恰好落在黑龙潭那冰冷死寂、再无半点涟漪的水面上。光斑跳跃,却驱不散此地万年积累的阴寒,只映照出岸边众人劫后余生的复杂面孔,以及那道卓立寒风中、仿佛与山岳同存的青色身影。

“无量天尊。”赵清真对着寒潭,对着这方天地,郑重稽首。

尘埃落定,古镜沉渊。一段因贪婪(李半城)而起的百年怨孽,终在这至阴至寒之地,画上了永恒的句点。唯有柳月娘唇边那点淡粉色的痣,在遥远的凤翔府,于沉睡中微微闪烁了一下,如同寒夜中一颗微渺却坚韧的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