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青海没有羊眼汤 > 第八十二章 大道同归

青海没有羊眼汤 第八十二章 大道同归

簡繁轉換
作者:肖雨平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23 15:39:09 来源:源1

第八十二章大道同归(第1/2页)

周王朱橚的威压,如同实质的铅云,沉甸甸地压在龙门石窟上空,也压在洞窟内外每一个人的心头。他蟒袍玉带,站在皇家仪仗簇拥的华盖之下,富态的脸上刻着不容置疑的骄矜。那一声“奉旨收取‘观音圣泪’,炼制延寿仙露!”的尖利宣旨声,如同淬了冰的钢针,刺破了洞窟内因真相初显而生的短暂宁谧。

皇家卫队如潮水般分开人群,刀戟森然,在宾阳中洞的拱形窟口前铸起一道冰冷的铁壁。玄嗔那句急切而绝望的呼喊——“王爷不可!此水非是圣泪,乃是……”——被粗暴地淹没在周王朱橚不耐的呵斥中。

“妖言惑众!”朱橚的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过玄嗔惊惶的脸,嘴角噙着一丝冰冷的嘲讽,“铁证如山,万民亲见观音垂泪,此乃天降祥瑞,昭示圣德!岂容尔等佛寺僧众因一己私心,便妄图遮掩独吞?定是尔等惧佛法昌隆引来天眷,故而百般阻挠!来人!”他猛地一甩蟒袖,金线绣就的龙纹在昏暗光线下反射出刺目的寒光,“速速进洞取水!胆敢阻拦者,视为抗旨,格杀勿论!”

“遵王谕!”数名身着内侍服饰、却孔武有力的汉子高声应诺,他们捧着晶莹剔透的羊脂玉瓶与雕龙刻凤的檀香木匣,眼神贪婪而急切,如同嗅到血腥的鬣狗。他们粗暴地推开挡在前方的僧人,无视玄嗔等人惊怒交加的目光,大步流星地冲向洞窟深处那星辉笼罩下的石质供台,目标直指供台上方那口在七星阵图压制下、依旧翻滚着暗红泡沫与不祥气息的“血池”!

“王爷!万万使不得啊!”玄嗔急得目眦欲裂,不顾侍卫架在颈边的冰冷刀锋,嘶声力竭,“那水已被妖道邪法污染,内含矿毒怨戾,绝非圣物!取之必有大祸!”他猛地扭头,目光穿过混乱的人群,死死钉在洞窟中央那青衫飘然的身影上,眼中是浓得化不开的恳求与绝望。若让这蕴含邪咒怨戾的“血泪”被周王取走,进献御前,后果不堪设想!那将是倾覆佛寺、祸及苍生的弥天大罪!

赵清真独立于缓缓旋转的七星阵图之下,七色星辉如璎珞垂落,映得他青灰色的道袍仿佛流动着神秘的星河。他的面容沉静如古井深潭,归尘剑在背后发出低沉而规律的嗡鸣,剑格处,“天枢贪狼”的阳金白芒与“天玑禄存”的阳木青辉相互流转,明灭不定,仿佛在积蓄着某种引而不发的沛然伟力。他并未看向冲进来的内侍,深邃的目光越过喧嚣,穿透冰冷的刀戟丛林,牢牢锁定了洞窟外车驾旁那位蟒袍玉带、志得意满的亲王。那目光澄澈,却带着一种洞穿皮囊、直指本源的锐利,让朱橚心头莫名一悸,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

“道长!快!快阻止他们!那水碰不得!”一个年轻的僧人看着内侍首领已冲到供台边缘,正迫不及待地打开玉瓶瓶盖,将瓶口对准那翻滚的暗红液体,忍不住失声尖叫,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就在那内侍首领脸上露出狂喜之色,手腕微沉,玉瓶即将舀入“血池”的千钧一发之际!

赵清真背负归尘剑的右手猛地抬起,并指如剑!他出手的对象,并非那些无知而贪婪的内侍,而是直指洞窟穹顶——那根从岩缝中垂落、如同毒蛇信子般深深扎入“血池”的黑色咒力丝线源头!

“七星归位,引煞归源!疾——!”

清越的敕令如同九天鹤唳,响彻洞窟!

悬于空中的北斗七星阵图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华!七颗星辰虚影瞬间脱离阵图原本的轨迹,在赵清真精妙绝伦的神念牵引下,于瞬息之间完成了一次玄奥莫测的方位轮转!天枢贪狼(阳金)、天璇巨门(阴土)、天玑禄存(阳木)三星的光芒骤然连成一线,三股性质迥异却又相辅相成的星力——金的锋锐、土的厚重、木的生发——完美交融,化作一柄通体流转着白金青三色神辉、造型古朴、符纹缭绕的星辰神矛!神矛凝聚的刹那,一股洞穿虚妄、直抵本源的无上锋锐之意冲天而起,令洞窟内所有人都感到神魂一阵刺痛!

轰隆——!

星辰神矛带着撕裂一切的决绝,狠狠刺入岩缝深处!坚硬的石壁如同朽木般炸裂开来,碎石如雨点般簌簌落下!那根深深扎入沸腾“血池”的黑色咒力丝线,如同被投入熔炉的毒蛇,猛地绷直到了极限,发出“嗤嗤”的刺耳尖啸!一股粘稠、污秽、充满了玉玑子无尽怨毒与诅咒意念的邪恶力量,被星辰神矛蕴含的破邪伟力强行逆推,沿着丝线疯狂倒灌而回!丝线剧烈地颤抖着,颜色由浓黑瞬间变得赤红滚烫,仿佛下一刻就要崩断、燃烧!

与此同时,赵清真左手五指翻飞,掐动一个繁复玄奥的道诀,对着下方那翻滚的“血池”虚空一引!归尘剑格处,“天权文曲”的深邃**蓝芒与“摇光破军”的浩荡阳水银辉同时暴涨!两道性质相反却同根同源的水行星力,如同九天银河倒卷,又似万顷碧波涤荡,沛然注入那翻腾的暗红液体之中!

“坎水涤秽,返本溯源!净——!”

精纯浩瀚的净化之力涌入“血池”的瞬间,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

那原本如同沸腾岩浆般翻滚着暗红泡沫的液体,如同被投入了明矾的清浊之水,剧烈的翻腾瞬间平息!粘稠污秽如血的色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褪去、稀释!一股股浓重的、散发着刺鼻铁锈腥味的暗红色絮状沉淀物,被强大的水行星力强行从液体中析出、分离,如同被无形之手剥离的污秽外衣,沉甸甸地坠向“血池”底部!

更为玄妙的是,那被星辰神矛从岩缝中强行逼回的、沿着黑色咒线倒灌而回的污秽诅咒之力,如同回流的毒血,恰好被这股从天而降、沛然莫御的净化星力迎头兜住!

嗤嗤嗤——!!!

污秽诅咒的黑气与精纯净化水光在“血池”上方猛烈碰撞、消磨!黑气如同被投入强酸的污物,剧烈翻滚、扭曲,发出锥心刺耳的腐蚀声响,试图侵蚀那蓝银色的光流。然而,在蕴含天地正气的北斗七星道力绝对碾压之下,玉玑子那耗尽心力、充满恶毒的诅咒,如同烈日暴晒下的薄冰,迅速地蒸发、消融、湮灭!最终只留下一缕极其淡薄、带着最后一丝不甘的焦臭青烟,袅袅消散于七星阵图流转的星辉之中,彻底归于虚无!

失去了邪咒污染之力的引动和维系,“血池”中的液体变化更为迅速!暗红色彻底消失无踪,水面恢复了平静,呈现出一种略显浑浊、如同山间雨后溪流般的浅黄色泽。清澈的水光下,清晰地映照出池底一层厚厚的、沉淀下来的暗红色铁锈渣滓,再无半分邪异气息,只剩下一种岩石与流水本真的自然之感。

“这…这…这水?!”那内侍首领手中洁白的羊脂玉瓶里,刚刚舀起的小半瓶“圣水”,就在他眼前,从令人心悸的暗红瞬间变成了浑浊的浅黄!这匪夷所思的变化让他如遭雷击,手臂一抖,玉瓶差点脱手,脸上的狂喜瞬间被极致的惊愕和茫然所取代,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完整的声音。

洞窟内外,死寂被打破,瞬间爆发出海啸般的哗然!所有目睹这一切的人,无论是惊慌失措的香客,还是惊魂未定的僧侣,抑或是洞外伸长脖子观望的百姓,都被这星辉照耀下发生的“神迹”惊呆了!那翻腾的“血泪”,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由象征不祥与魔变的污秽暗红,变成了寻常可见的浑浊浅黄!

“王爷!王爷!您快看!水!圣水它…它变了!变成黄水了!”一个眼尖的内侍连滚带爬地冲出洞窟,脸色煞白,声音尖锐得变了调,指着洞内失声喊道。

朱橚脸上的志得意满和一切尽在掌握的骄矜,如同被冻住的湖面,瞬间凝固、僵硬、碎裂!他再也无法维持亲王的仪态,一把推开挡在身前的侍卫,近乎失态地疾步冲入洞窟,厚重的蟒袍下摆绊得他一个趔趄也毫不在意。他挤到供台前,一把夺过内侍首领手中那盛着浑浊浅黄液体的玉瓶,举到眼前,死死盯着!

浑浊的、带着泥沙般沉淀的、毫无“圣洁”光辉可言的浅黄色液体!

这与他想象中霞光万道、异香扑鼻的“观音圣泪”天差地别!一股被愚弄、被当众揭穿的巨大羞愤如同岩浆般直冲头顶!他猛地抬头,充血的眼睛如同择人而噬的野兽,死死锁定在七星阵图之下、青衫磊落的赵清真身上,从牙缝里挤出带着浓烈杀意的嘶吼:“妖道!是你!是你使了什么邪魔妖法?竟敢毁坏圣物!污蔑祥瑞!坏本王大事!你…你该当何罪!”他手中的玉瓶因为用力过猛而微微颤抖,浑浊的水液晃荡着,仿佛在嘲笑他的贪婪与愚蠢。

“妖法?”赵清真面对周王滔天的怒火与指斥,神色依旧平静如水。他右手剑指缓缓收回,悬于头顶的七星阵图光芒渐敛,七色星辉如同倦鸟归巢,缓缓没入他体内,归尘剑的嗡鸣也随之平息。他向前踏出一步,青灰色的道袍在洞窟微风中轻扬,目光澄澈如映照万物的古镜,毫无畏惧地迎向朱橚那双喷火的眼睛,声音清朗,带着一种洞彻人心的穿透力,清晰地盖过了洞窟内外的喧哗与伊河奔流的涛声:

“王爷口口声声‘圣物’、‘祥瑞’,却不知此‘血泪’究竟为何物?又为何人所觊觎?又为何人所引动?”

他不再看朱橚因暴怒而扭曲的脸庞,转而面向洞窟内外所有惊疑、惶惑、探寻的目光,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振聋发聩:

“诸位父老乡亲,诸位佛门同道,请看!”他并指如剑,再次点向那处被星辰神矛洞穿、此刻已然失去咒力污染、只余下天然岩隙的穹顶裂缝深处!归尘剑格处,“玉衡廉贞”那颗象征阳火的赤红宝石骤然亮起,一道柔和却极具穿透力的赤红光芒射出,精准地没入那道岩缝!

刹那间,在赤红光华的映照下,岩层仿佛变得半透明!一条蜿蜒扭曲、色泽暗红如凝固血液、遍布细小孔隙的赤铁矿脉,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眼前!那矿脉如同大地深处的血脉,深深嵌入山体。矿脉的孔隙之中,正有极其细微的水珠缓缓渗出、汇聚、流淌!

“此石像‘血泪’,非是菩萨垂悯人间疾苦,更非天降祥瑞吉兆!”赵清真朗声道,“其根源,尽在此处——龙门山深处一道蕴藏千年的赤铁矿脉!矿脉孔隙渗水,水中富含溶解的铁锈之质,此乃天地自然之理!水流沿岩石缝隙缓慢上行,最终汇聚于此石像底座之下的天然空腔。其水色因铁锈而显暗红,其状因滴落而似血泪,故引世人惊惧猜疑,以为异象!”

随着他清晰有力的解释,以及那岩缝深处清晰可见的赤铁矿脉景象,洞窟内外的人群中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惊叹和议论:

“原来是铁锈水!”

“怪不得!我说怎么闻着有股子铁腥味儿!”

“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吓死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二章大道同归(第2/2页)

“那…那之前菩萨眼睛变黑翻红,还冒黑气,又是怎么回事?难道也是……”

“至于菩萨石像魔变,妖氛冲天,祸乱人心,”赵清真目光转向脸色煞白、冷汗涔涔的玄嗔,又缓缓扫过洞窟之外上清宫的方向,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股凛然正气,“乃是有人心存嫉妒,私欲熏心!佛道两门,本为渡世之舟,却因门户之见,各执一端,互生嫌隙,争斗不休!”

他的话语如同利剑,直指核心:

“一方,因嫉恨香火鼎盛,竟不惜动用禁忌邪术‘离火焚心符’,引动离火燥烈之气,隔空侵蚀佛门经藏,嫁祸于人,欲毁对方千年根基!”此言一出,玄嗔及众僧侣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刀,齐齐刺向洞外某处。

“另一方,为逞一时之快,压过对手,竟不顾后果,以秘法唤醒古刹千年积淀的怨戾之气,附于铁佛之身,驱使这‘邪佛’逞凶,吞噬道法,更险些酿成杀孽!”赵清真目光如电,直视玄嗔。玄嗔身躯剧震,嘴唇翕动,想要反驳,却在对方那洞彻一切的目光下,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羞愧地低下了头。

最后,赵清真那如寒星般的目光,再次牢牢锁定脸色变幻不定、由暴怒转为惊疑、又由惊疑隐隐透出恐惧的周王朱橚!

“更有人,”他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蕴含龙门真气的喝问震得朱橚耳膜嗡嗡作响,心神剧颤,“借这‘血泪’异象,行瞒天过海、欺世盗名之恶计!欲以这寻常矿水,冒充延年益寿、霞举飞升的仙家圣露,欺君罔上,谋取泼天富贵与无上权柄!此等行径,视苍生性命为何物?视天地大道为何物?视人君威严为何物?!”

“你…你血口喷人!大胆狂徒!本王…本王乃奉圣上旨意…岂容你在此污蔑…”朱橚被这当众的、**裸的指控惊得魂飞魄散,色厉内荏地厉声呵斥,声音却因极度的恐惧和心虚而剧烈颤抖,失去了所有威势。他身后的侍卫统领再次怒喝拔刀,刀锋出鞘半尺,寒光凛冽。

“阿弥陀佛!”一声苍劲、平和却蕴含着千钧之力的佛号,如同定海神针,骤然响起,压下了侍卫的拔刀声和周王的嘶吼。并非出自心神大乱的玄嗔,而是那位一直沉默旁观、须眉皆白的老僧。他面容悲悯而坚定,步履沉稳地走到石质供台前。无视那浑浊的水渍,他伸出枯瘦却洁净的手指,探入那已被净化、呈浅黄色的矿水中,蘸起一点。接着,他又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刮下一点供台边缘那早已干涸凝固、色泽暗红的“血泪”痕迹粉末。

老僧双手捧起那一点浑浊的水渍和那一点暗红的铁锈粉末,如同捧着最珍贵的佛宝,缓步走到周王朱橚面前。他目光澄澈,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暮鼓晨钟,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王爷明鉴。老衲手中所捧,便是真相。”

他摊开手掌,那浑浊的水渍和暗红的粉末在洞内残余的星辉和长明灯火下,显得无比刺眼。

“此水,澄清后,不过山间岩隙寻常渗水,或可解渴,却绝无半分‘圣水’神异。此粉末,色如赭铁,入手沉重微有砂感,隐带金属光泽,乃铁锈无疑。”老僧的目光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直视朱橚闪烁不定的双眼,“王爷饱读诗书,通晓医理,当知金石之物,其性燥烈。若以此等蕴含矿毒铁锈之水炼制所谓‘仙露’,供奉御前…恐非延寿长生,实乃催命剧毒!轻则脏腑受损,呕血不止;重则神智癫狂,生机断绝!此非老衲妄言,古医书中有记载金石误服之害!”

老僧的话语顿了顿,目光转向赵清真,充满了真诚的敬意:

“这位道长,以玄门正法,驱邪显真,涤荡污秽,非是毁坏圣物,实乃大慈悲!此举救王爷于欺君灭族之祸厄前,救我白马寺于构陷倾覆之深渊中,更救这洛阳城万千黎庶,免遭一场因‘圣水’之毒而起的弥天大祸!此等无量功德,岂是‘妖法’二字所能污蔑?王爷…三思啊!”

老僧的话语,平静却重逾千钧,如同最后一柄巨锤,狠狠砸在朱橚摇摇欲坠的心理防线上。他死死盯着老僧掌中那浑浊的水渍和暗红的铁锈粉末,那是最无可辩驳的铁证!再看看洞窟内外无数道目光——从最初的敬畏崇拜,到后来的惊疑,再到此刻的了然、愤怒、鄙夷…如同无数根烧红的针,刺得他体无完肤!一股冰冷的绝望如同毒蛇般缠绕上他的心脏。他知道,自己精心策划、寄予厚望的图谋,在这洞彻虚妄的星辉之下,在这老僧捧出的铁证面前,在这众目睽睽的注视之中,彻底败露了!所有的野心、贪婪,都化作了一场空,一场足以将他拖入万劫不复深渊的空!

“呃…噗——!”

一声沉闷而痛苦的闷哼与喷血声,从洞窟外的人群边缘响起!一道身着破烂道袍的身影,如同被抽去了所有骨头,踉跄着跌撞出来,重重扑倒在地!正是强行催动“石妖显形咒”遭恐怖反噬、一直强撑着隐匿在附近窥探的玉玑子!他面如金纸,七窍之中都渗出暗红的血丝,胸口剧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破风箱般的嘶鸣。他艰难地抬起头,浑浊绝望的目光先是看向洞内那口已变得澄清浅黄、再无半分邪气的“血池”,又缓缓移向阵图消散后、独立晨光中的赵清真。那目光复杂到了极点——有无尽的悔恨,有蚀骨的羞愧,有对自己沉沦的绝望,更有一丝在绝境中看到一丝清明的茫然。

玄嗔看着地上如同烂泥的玉玑子,眼中的怒火依旧燃烧,却渐渐被一种同为修行者、目睹同道坠入魔障的深沉悲悯所取代。他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有说出斥责的话,只是沉重地叹息一声,缓缓闭上了眼睛。

洞窟内外,陷入了一种奇异的、近乎凝固的寂静。只有伊河亘古不变的流水声,在石窟外低沉地吟唱着,冲刷着千年岁月的尘埃。不知何时,笼罩夜空的阴云已然散去,一缕破晓的、纯净无比的金色晨光,如同上苍伸出的手指,穿透高高的窟顶天窗,斜斜地照射下来,恰好落在赵清真的身上,落在他背后那柄古朴无华、此刻却仿佛蕴藏了整片星空的归尘剑上。

赵清真独立于这束象征着新生的晨光之中,目光缓缓扫过神色各异、心境起伏的众人——地上悔恨欲绝、道心几近崩溃的玉玑子;闭目叹息、满脸羞愧与后怕的玄嗔;脸色死灰、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失魂落魄的周王朱橚;以及洞窟内外无数张经历了恐惧、迷茫、愤怒、最终归于恍然、愤怒、鄙夷,又隐隐透出某种解脱与明悟的脸庞……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再激昂,而是平和、温润,如同浸润万物的春雨,蕴含着洗涤人心尘埃、滋养智慧种子的力量:

“《周易·兑卦》象辞有云:‘君子以朋友讲习。’”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洞窟中回荡,带着古老经典的智慧,“朋友相聚,讲其所知,习其所行,切磋琢磨,以道义相砥砺,此乃进德修业之坦途。”

他微微一顿,目光转向那位须眉皆白的老僧,继续道:

“《大般涅槃经》亦言:‘自未得度先度他者,菩萨发心。’”佛门的慈悲宏愿在他口中道出,毫无滞涩,“自觉尚未圆满,却发愿先度化他人,此乃菩萨心肠,无上菩提!”

他的声音如同清泉,流淌过每一个人的心田:

“儒门讲‘朋友讲习’,佛门倡‘自度度他’,我道家亦云:‘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道德经》)大道至公,生养万物,性命具足,本无高下。非是金身塑像、宝相庄严,非是符箓通神、丹鼎玄妙,更非是奇珍异宝、仙露琼浆,方能彰显神圣,积累福德!”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石窟,望见了更广阔的天地:

“破此虚妄无谓之争,解此因嗔痴而起的无妄之劫,示此天地万物运行之本真,使迷途者知返,使仇怨者和解,使贪婪者警醒,使蒙昧者开启智慧…此等作为,便是无量功德!远胜于金身前的千万次叩首,远胜于丹炉中的万千次火候!佛道之争,意气用事,引动地脉怨戾,祸及无辜苍生,岂非舍本逐末,背离了各自教化的初心?”

他解下背后的归尘剑,双手横托于胸前。剑格处,七颗宝石在晨光下温润流转,不再有战斗时的锋芒毕露,却散发出一种包容天地、调和阴阳、蕴藏生灭轮转的圆融气韵。剑身古朴,仿佛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与天道的玄机。

“北斗注死,亦注生。七星轮转,万法归尘。”赵清真凝视着掌中的古剑,声音平和而坚定,“此‘尘’,非是死寂灰烬,乃是生发万物之根基,是承载一切之厚土,是返璞归真之境地。大道在何处?”

他抬起头,目光投向那被晨光照亮的巨大拱形窟口。洞外,天色已明,伊水波光粼粼,如同撒落了万千碎金。河岸之上,已有早起的农夫扛着锄头,走向新绿萌发的田野;远处村落,炊烟袅袅升起;更隐约可见汲水的妇人,抱着陶瓮走向清澈的河边……

“不在白马寺晨钟暮鼓的悠扬里,”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洞穿繁华的明澈。

“不在上清宫丹炉鼎沸的烟霞中,”他目光扫过颓然的朱橚和他手中那象征着贪婪的玉瓶。

“更不在王爷这盛装‘祥瑞’的羊脂玉瓶之内!”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指向洞外那片充满生机的、真实的人间:

“道在百姓汲水养家的粗陶瓮里!在农夫翻耕播种、孕育希望的泥土中!在商旅奔波、互通有无的驼铃马蹄声里!在士子寒窗苦读、寻求济世之策的灯火下!更在尔等放下门户成见、摒弃嫉妒贪婪、明心见性、体悟性命本真的此时此刻!”

赵清真将横托的归尘剑缓缓举起,让那沐浴着晨光的剑鞘,映照着他澄澈如水的双眸。他伸出左手食指,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庄重,轻轻拂过冰冷而古朴的剑鞘。指尖过处,剑格上的七星宝石,隐隐有温润的星辉流淌出来,仿佛在回应着主人的心意,也仿佛在无声地阐述着天道的至理。

“朋友讲习,舍己从人。”他的声音最终归于一种深沉平和的咏叹,如同阐述着天地间最朴素的真理,“大道同源,何分佛道?心无嫉妒,方能见天地之广阔,性命之真谛。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晨光中,青衫羽士抱剑而立,星辉隐于剑鞘,道韵归于平凡。洞窟内外,鸦雀无声,只有伊河水声潺潺,仿佛亘古以来,便吟唱着这曲名为“大道同归”的歌谣。那尊曾流下“血泪”、亦曾魔变的观音石像,在初升朝阳柔和的光线里,低眉垂目,面容宁静,仿佛也在这无声的晨光与潺潺的水声中,体悟着某种超越石身的永恒宁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