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青海没有羊眼汤 > 第一百零九章 梦银得祸

青海没有羊眼汤 第一百零九章 梦银得祸

簡繁轉換
作者:肖雨平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1 04:42:38 来源:源1

第一百零九章梦银得祸(第1/2页)

六月十六,浙南温州,永嘉坊内,卢家大宅朱门高耸,石狮威严,彰显着主人卢弘盛的富庶。卢家世代经营海运,家资巨万,是温州城数一数二的富户。然而,近日这深宅大院之内,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焦躁与不安。

六月十一夜,卢弘盛于书房中小憩,忽得一梦。梦中霞光万道,一位金甲神人巍然矗立,声如洪钟,言其宅邸正堂东首第三根楠木柱下,埋有先祖所藏“十二瓮白金”,乃卢家六世前之巨富卢承业所埋,嘱其取出,可助家业再上一层楼。梦醒之后,卢弘盛只觉历历在目,那金甲神人的威仪与“十二瓮白金”的字眼,如同烙铁般印在他心头。

卢弘盛虽富,然近年来海上生意屡遭风浪倭患,损耗颇大,正感银钱吃紧。得此吉梦,岂能不喜?翌日一早,他便唤来心腹家仆,屏退闲人,亲自督工,于那正堂东首第三根巨柱之下开挖。

工匠们小心翼翼,掘地三尺,果然触到硬物。清理浮土,现出一口硕大的、以油泥密封得严严实实的黑陶大瓮。瓮身古朴,刻有模糊的瑞兽花纹,看上去确有些年头。

卢弘盛大喜过望,心跳如鼓,催促道:“快!快打开!小心些,莫伤了瓮中之物!”

家仆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撬开那密封的瓮盖。然而,瓮中并无预期的耀眼白银,反而冒出一股阴寒刺骨、带着陈腐泥土腥气的白烟!白烟散去,众人凑近一看,无不骇得魂飞魄散!

只见那瓮中,竟蜷缩着一个活物!此物高约二尺,形似侏儒,却生得须眉皆白,满面皱纹堆垒,身穿一件破烂不堪、依稀能看出是前朝款式的绸缎寿衣。它缓缓抬起头,睁开一双浑浊却闪烁着诡异精光的眼睛,竟口吐人言,声音苍老嘶哑,如同摩擦破旧的门轴:

“不肖子孙!惊扰老夫安眠,该当何罪?!”

卢弘盛与一众家仆吓得连连后退,险些瘫软在地。挖宝挖出个活祖宗?这简直是旷古奇闻!

“你…你是何人?”卢弘盛壮着胆子,颤声问道。

那瓮中老翁冷哼一声,慢悠悠地从瓮中站起,活动了一下筋骨,虽身材矮小,却自有一股古怪的威严:“老夫卢承业,乃尔等六世祖!当年富甲浙东,因预感世道将乱,特将大部分家财转化为本命‘精元’,藏于此瓮,陷入沉睡,以待后世有缘子孙开启,助家族度过难关。尔等既掘瓮而出,便是机缘到了,还不上前叩拜!”

卢承业?六世祖?卢弘盛依稀记得族谱上似乎确有此人,乃是卢家发迹的关键人物之一。但眼前这诡异景象,实在让他难以相信。可若不是祖宗,何以能道出名讳,又在这埋了不知多少年的瓮中存活?

“怎…何以证明?”卢弘盛仍是疑虑重重。

老翁似有不悦,屈指一弹,一缕阴风掠过,旁边一个多嘴的家仆顿时如遭重击,惨叫一声倒地,双手捂腹,面色瞬间青黑,竟似中了剧毒!老翁冷冷道:“此乃小惩大诫。老夫沉睡多年,需珍馐美味恢复元气,更要尔等广请高僧大道,连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会,超度老夫沉睡期间积聚的阴滞之气。另需百年老参、雪山灵芝、东海珍珠粉…速去备来,不得有误!稍有延迟,休怪老夫不念血脉之情,降下灾殃!”

眼见这老翁手段诡异狠辣,一言不合便伤人,卢弘盛心中恐惧更甚。但转念一想,若真是六世祖显灵,得其相助,家族岂不更盛?即便不是,这妖物如此厉害,也得罪不起。贪念与惧意交织之下,他竟真的信了七八分,连忙喝令下人将那受伤家仆抬去救治,自己则战战兢兢地吩咐下去,按照老翁的要求,准备极品宴席、延请僧道、搜罗珍稀药材。

自此,卢家便陷入了无底洞般的消耗之中。那“卢承业”老翁食量惊人,且口味极刁,非山珍海味、灵药仙芝不食,每日耗费不下百金。所作法事排场极大,请的都是温州乃至周边府县最有名的和尚道士,日夜诵经,钟鼓铙钹之声不绝于耳,香烛纸钱焚烧的烟雾笼罩了半个卢府。稍有供应不周,或是所备食物、药材稍不如意,卢家必有人莫名病倒,症状古怪,医药无效,唯有老翁“开恩”,赐下一点所谓的“丹药”(实则是它身上搓下的泥丸),方能好转。

不过四五日,卢家已是库银流水般花出,下人人心惶惶,卢弘盛更是焦头烂额,形销骨立。他渐渐开始怀疑,这哪里是祖宗显灵,分明是招来了一个索债的魔星!但此时已是骑虎难下,那老翁手段诡异,他根本无力反抗。

消息渐渐传开,温州城内议论纷纷,大多认为是卢家挖出了什么厉害的“瓮精”或“墓妖”,绝非善类。也有曾受卢家欺压者,暗中称快,谓其为富不仁,合该有此报应。

这一日,六月十五,卢家又重金从雁荡山请来一队道士做法。法坛高筑,旌旗招展,为首的老道披发仗剑,步罡踏斗,念咒焚符,看上去煞有介事。那瓮中老翁被请至堂上受香火,它端坐太师椅(下面垫了七八个软垫),眯着眼,享受着供奉,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讥诮。

就在老道将一道“镇煞符”拍向那老翁时,异变陡生!那符箓尚未触及老翁身体,便无火自燃,瞬间化为灰烬!老翁猛地睁开眼,眼中绿光一闪,屈指一弹,那做法事的老道如被重锤击中,倒飞出去,口喷鲜血,昏迷不醒!其余道士吓得魂不附体,法器掉了一地,连滚带爬地逃出了卢府。

“哼!区区微末伎俩,也敢在老夫面前卖弄!”老翁冷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不屑与威严,“再去寻些有真本事的来!这些酒囊饭袋,只会浪费老夫的香火!”

卢弘盛面如死灰,看着扬长而去、重新缩回瓮中的老翁,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这绝不是先祖!这分明是妖孽!

正当卢家上下愁云惨淡,绝望之际,门房来报,门外有一游方道士求见,自称或许能解卢家之困。

卢弘盛此刻已是病急乱投医,连忙道:“快请!快请进来!”

只见一位年约三旬、面容清俊、眼神澄澈的青衫道士,飘然而入。他背负一剑,剑格处镶嵌七色宝石,暗合北斗,气度从容淡定,仿佛不是走入一座被妖氛笼罩的宅邸,而是闲庭信步于山野之间。正是云游至此的全真龙门派羽士——赵清真。

赵清真一踏入卢府,眉头便微微蹙起。府内气息驳杂混乱,浓郁的香火愿力、僧道诵经残留的微弱法力和各种珍稀药材的灵气、以及…一股极其隐晦却异常强大的阴腐、贪婪、带着岁月沉淀之感的妖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极不舒服的场域。尤其是正堂方向,那股妖气最为鼎盛,如同一个无形的漩涡,不断吞噬着周围的能量与生机。

“无量天尊。”赵清真稽首,“贫道赵清真,云游途经宝地,见贵府上空隐有妖氛盘旋,怨气纠缠,故特来一问。可是府上近日遇到了什么不同寻常之事?”

卢弘盛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也顾不得什么家丑了,连忙将如何得梦、如何掘瓮、如何请出那“六世祖”以及其后种种匪夷所思的折磨,一五一十,和盘托出,说到最后,已是声泪俱下:“…仙长!您定要救救我们卢家啊!那绝不是什么先祖,定是妖孽!我卢家虽非大善之家,也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何以招此横祸啊!”

赵清真静静听完,神色不变,心中已然明了。他神念微动,已感知到正堂那口瓮中之物,其气息之古怪,绝非寻常精怪。似妖非妖,似鬼非鬼,更似一种…长期附着于特定器物、吸收地气与执念而生的物魅,且年代极其久远,已成了气候。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赵清真淡淡开口,声音清越,却如警钟敲在卢弘盛心头,“卢居士,梦兆掘银,本是横财。贪念一起,便易招邪祟。世间岂有沉睡数百年、索求无度、稍不如意便降灾祸之先祖?此非佑护,实乃魔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九章梦银得祸(第2/2页)

卢弘盛闻言,满面羞愧,讷讷不能言。

赵清真继续道:“香从臭里出,甜向苦中来。欲解此厄,需先断其贪惧之念。贫道可否一见那瓮中之物?”

卢弘盛连忙引赵清真前往正堂。堂内香烟缭绕,那口黑陶大瓮赫然摆在中央,瓮盖虚掩,里面寂静无声,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阴寒气息。

赵清真示意卢弘盛退后,自己缓步上前,立于瓮前丈许之处,朗声道:“瓮中之灵,何必藏头露尾?尔借人贪念,显化形质,索求无度,扰乱纲常,已犯天条。还不现形,更待何时?”

瓮中沉默片刻,随即传来那苍老嘶哑、却隐含怒意的声音:“何方野道,在此喧哗?老夫乃卢氏六世祖卢承业,正在静修,惊扰老夫,尔担待得起吗?”

赵清真目光如电,仿佛能穿透瓮壁:“卢承业?贫道看来,不过是一缕苟延残喘、依附古瓮、窃取地脉灵气与后人香火愿力的陈年残念罢了!借尸还魂,妄称先祖,尔这‘瓮中老翁’,还要欺瞒到几时?”

“放肆!”瓮中老翁似被戳中痛处,猛地一声厉喝,瓮盖砰的一声掀开,那二尺老翁再次现身,站在瓮口,须发皆张,眼中绿光大盛,一股强大的、混合着腐朽与贪婪的精神威压猛地冲向赵清真!“无知小道,找死!”

若是寻常人,甚至修为稍浅的修士,被这股凝聚了数百年执念的邪异精神力量冲击,只怕立刻就会心神崩溃,或癫狂,或昏厥。

然而赵清真已是炼气化神巅峰之境,道心坚定如磐石。面对这精神冲击,他神色不变,只是轻轻哼了一声,周身自然流转出一股清静无为、中正平和的丹元之气,如同春风化雨,将那邪异威压悄然化解于无形。

“冥顽不灵。”赵清真摇头,并指如剑,并未攻击那老翁,而是凌空划出一道玄奥的符文,点向那口黑陶大瓮本身!“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彻见邪精,元始安镇!敕!”

符文没入瓮身,那古瓮猛地一震,表面那些模糊的瑞兽花纹竟骤然亮起,发出低沉的嗡鸣声!这瓮本是镇压之物,却被邪念窃据,赵清真此符,正是暂时激发这瓮体本身残留的一丝微弱正道法印,反客为主,暂时禁锢其中的物魅!

瓮中老翁顿时发出一声惊怒的尖叫,它感到自身与瓮体(它的根基所在)的联系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干扰、隔绝,身形一阵晃动,竟有些维持不住的迹象!

“你…你竟能触动‘镇元瓮’?!”老翁又惊又怒,它没想到这道士一眼就看穿了它的根脚,而且手段如此刁钻!

“不止如此。”赵清真语气平淡,归尘剑虽未出鞘,但剑格处“天权文曲”宝石已泛起湛蓝微光,一股清凉、净化、蕴含智慧道韵的力量弥漫开来,开始冲刷堂内污浊的妖氛,“尔之所恃,无非是漫长岁月积累的一点阴腐之炁与操纵人心的邪术。今日贫道便断了你的根基!”

话音未落,赵清真脚踏罡步,手掐诀印,口诵《净天地神咒》:“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咒语声声,如同天籁,蕴含无上净化之力,配合着“天权文曲”的智慧蓝光,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地渗透进瓮体之内,洗涤着其中积攒了数百年的阴秽执念!

“啊——!”瓮中老翁发出了凄厉的惨叫,它的身体如同被泼了强酸,开始冒出嗤嗤白烟,身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虚幻起来!它最本源的力量正在被快速净化消融!

“住手!快住手!”老翁惊恐万状,再无之前的嚣张气焰,“道长饶命!饶命!老夫…不,小的愿降!愿降!小的并非有意为恶,实是卢家子孙贪念召我…我愿将这些年积聚的‘精元’分出一半…不,全部献给道长!只求道长饶小的一命!”

赵清真却丝毫不为所动,诵咒之声更加宏大:“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答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杀鬼万千!”归尘剑“玉衡廉贞”宝石赤芒一闪,一缕纯阳真火顺着咒力注入瓮中!

纯阳真火乃是天下阴邪之物的克星,那老翁的残念被真火一灼,顿时发出绝望至极的哀嚎,身体彻底消散,只剩下一颗约莫鸽卵大小、浑浊不堪、不断扭曲变幻的暗灰色气丹留在瓮底,这便是它所谓的“精元”,实则是数百年来窃取的地气、香火以及它害人时抽取的生命精气混合而成的邪物!

赵清真并指一引,将那邪丹取出,以真火包裹封印,纳入一玉瓶之中。此物污秽,却也不能随意丢弃,需以三昧真火彻底炼化。

随着老翁被收,那口黑陶大瓮也失去了所有邪异光泽,变得古朴无华,瓮体内壁,隐约可见一些模糊的古老镇邪符文痕迹。

堂内弥漫的阴寒妖氛顷刻间消散一空,原本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变得清爽起来。那些因老翁作祟而病倒的卢家人,也瞬间觉得身上一轻,病痛竟去了大半。

卢弘盛亲眼目睹这如同神迹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随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赵清真连连叩首:“多谢仙长救命之恩!多谢仙长降妖除魔!我卢家上下,永感大恩!”

赵清真拂袖一股柔力将他托起,淡淡道:“卢居士请起。妖物虽除,然祸根实乃贪念所种。望居士日后能恒其德,行善积德,持正守心,方可保家宅长久安宁。否则,今日驱一瓮中老翁,他日未必不会招来其他邪祟。”

卢弘盛满面羞惭,连连称是:“仙长教诲,振聋发聩!卢某定当铭记于心,日后必定广行善事,约束家人,再不敢起贪妄之念!”

赵清真点点头,不再多言。他看了一眼那口恢复正常的古瓮,道:“此瓮年代久远,曾为镇物,亦有灵性,虽被邪念窃据,本身却无大过。可寻一清净之地深埋,或送入有道观的香积厨用作盛放斋米之器,以其残存灵性滋养善物,也算一场功德。”

说罢,赵清真收起玉瓶,稽首一礼,便欲转身离去。

“仙长留步!”卢弘盛急忙拦住,命人取来一盘金银,恳切道:“仙长救我全家,区区谢礼,不成敬意,万望笑纳!”

赵清真瞥了一眼那黄白之物,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超然:“贫道云游四方,非为财货。居士若真有心,便将此财物用于修缮本地道路、资助贫苦学子或施药济民,其所积功德,远胜供奉贫道。告辞。”

言毕,不顾卢弘盛再三挽留,青衫飘动,已飘然出了卢府大门,身影很快消失在温州城喧嚣的街巷之中。

卢弘盛手持那盘金银,望着赵清真离去的方向,怔怔出神,良久,方对家人叹道:“真乃得道高人也!吾辈碌碌,终日为利奔波,几曾见过如此风范?仙长之言,如当头棒喝啊!”

此后,卢弘盛果然收敛心性,谨记教训,拿出大量家财行善积德,卢家口碑渐佳。而那口古瓮,则被送入城外一座道观,用于盛放斋米,说来也怪,自此之后,那道观的斋饭似乎格外香甜养人,香火也愈发鼎盛起来。

至于赵清真,则继续他的云游之路,怀揣那枚需炼化的邪丹,心中思索的却是更深层的问题:这“瓮中老翁”看似单一事件,但其形成所需的长久岁月与特定条件,以及那丝被窃取的、微弱却纯正的“镇元”法印气息,是否预示着这片土地上,还有更多类似因人心贪嗔、岁月积淀而生的邪祟,在悄然滋生呢?

他的脚步,再次迈向未知的远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