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191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第1191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05:17:28 来源:源1

徐佳莹回头,只见一位穿着米白色西装的女士快步走来,脸上满是惊喜。“曼君姐!”

她连忙迎上去,两人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好久不见,你怎么也来了?”

“我现在在故宫文创负责江南片区的合作,这次是来学习交流的。”李曼君笑着说,又看向苏木,“这位就是苏总吧?常听佳莹提起你,木槿传媒的《梅下花事》漫改我看过,传统元素融入得特别好,很有江南韵味。”

苏木笑着点头:“谢谢李老师认可,以后有机会,还请您多指点。”

两人正聊着,又有几位文化界的旧友围过来,都是徐佳莹当年在文化系统工作时的同事。

大家聊起这些年的经历,从苏州的昆曲保护,到北京的故宫文创,再到乌镇的民俗传承,话题不断。

一位头发花白的资深前辈,原浙江省文旅的王把头,听完徐佳莹介绍绿翼公益与乌镇民俗结合的模式,忍不住称赞。

“把流浪动物救助与传统手艺体验结合,既做了公益,又传播了文化,这个思路太新颖了!现在很多公益项目只重形式不重内容,你们能把两者结合得这么好,值得推广。”

徐佳莹脸颊微红,连忙说:“都是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还有街坊们的支持。我们只是想,公益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捐赠,传统文化也不该是束之高阁的展品,把它们放在一起,或许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与文化的力量。”

苏木坐在台下,看着妻子在人群中从容交流,眼里满是笑意。

平日里徐佳莹总是低调地站在他身后,打理家务、处理后勤,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在文化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独到的见解。

此刻她侃侃而谈,眼神里闪烁的自信光芒,比任何时候都更动人。

论坛正式开始后,各位嘉宾陆续上台发言。

有专家分析江南文化的历史脉络,有企业负责人分享文创产品的开发经验,还有文旅局领导解读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

徐佳莹听得格外认真,笔记本上记满了要点,偶尔转头跟苏木低声交流:“你看故宫文创的‘数字文物库’,咱们乌镇的老手艺也可以做类似的线上展示,让年轻人足不出户就能体验蓝印花布制作、木梳雕刻。”

苏木点点头,在她的笔记旁补充:“还可以加入互动环节,比如线上设计腊梅纹样,优秀作品能做成实体周边,既增加参与感,又能挖掘潜在创作者。”

中午会议间隙,两人偷闲溜出会场,打车去了西湖边。

春雨刚歇,空气里满是湿润的草木香,湖面泛着淡淡的雾气,远处的雷峰塔在雾中若隐若现。

他们沿着苏堤慢慢走,脚下的青石板路还带着湿意,偶尔能看到刚冒芽的柳树,嫩绿色的枝条垂在水面,随风轻轻晃动。

“刚才王先生说,文旅局有一笔传统文化创新基金,咱们可以申请试试,”徐佳莹踢开脚边的小石子,语气里满是期待,“用来做乌镇老手艺的数字化传播,或者开发‘匠人故事’的衍生文创,应该能获批。”

“我也是这么想的,”苏木放慢脚步,与她并肩而行,“等回去跟秦玉明商量下,让他准备申请材料。对了,锦儿昨天跟我视频,说她加入了学校的园艺社,还在社团里分享了咱们家种腊梅的经验,老师同学都夸她懂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