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202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第1202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05:17:28 来源:源1

“李绣娘就爱这口,每天下午都要喝一碗,”姨婆付了钱,小心翼翼地把糖粥放进提篮,“咱们带过去,她肯定高兴。”

穿过几条幽深的小巷,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的民居挂着红灯笼,门口摆着几盆绿植,偶尔能听到屋里传来的评弹声,软糯的吴侬软语,伴着琵琶的旋律,格外悦耳。

终于来到一处挂着“李记绣坊”木牌的院落前,朱红色的木门有些斑驳,门环是铜制的,摸上去冰凉光滑。

姨婆轻轻叩门,门很快打开,一位穿着青布围裙的老太太笑着迎出来:“张阿婆,你可算来了,我前几天还跟老伴儿说,你要是再不来,我新绣的《荷塘月色》就要积灰了。”

走进绣坊,屋内的景象让徐佳莹眼前一亮。

墙上挂满了各色丝线,像一道彩虹,从浅粉到深紫,从鹅黄到墨绿,足足有上百种颜色。十几个绣架整齐排列,有的绣着娇艳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用了虚实针和打籽绣,显得格外立体。

有的绣着灵动的小鸟,羽毛用了盘金绣,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还有的绣着江南水乡的景致,小桥流水,白墙黛瓦,连水面的涟漪都用细如发丝的丝线绣了出来。

李绣娘拉着姨婆坐在藤椅上,转身从桌上端来一盘松子糖:“快尝尝,我女儿从上海带来的,甜而不腻。”

她的目光落在徐佳莹身上,仔细打量片刻后,笑着对姨婆说:“这就是你常念叨的外甥女吧?眉眼跟她妈妈一模一样,尤其是这双眼睛,清澈又有神,跟你当年给我看的那张黑白照片里,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徐佳莹闻言,心里一暖,轻声说道:“李奶奶好,我常听姨婆提起您,说您的苏绣手艺无人能及。上次在杭州参加文化论坛,还听专家说起您修复清代苏绣的事,没想到今天能亲眼见到您。”

“都是老手艺了,不值一提。”李绣娘摆摆手,目光转向苏木,语气带着几分赞许,“你就是苏木吧?上次张阿婆托人送来的那幅《猫戏图》,已经修好了。”

“那绣品年代久了,绣线松脱得厉害,白猫的一只耳朵都快掉下来了,我找了好几家丝线铺,才凑到颜色、粗细都相近的真丝线,花了一个多月才修补好。”

她转身走进里屋,很快捧着一个精致的梨花木盒出来,木盒上刻着缠枝莲纹样,边角包着铜片,显得格外古朴。

打开盒子,一幅苏绣《猫戏图》映入眼帘。

雪白的绸缎上,一只白猫正弓着身子,前爪微微抬起,似乎准备扑向空中的蝴蝶。猫的毛发用了虚实针和滚针绣,蓬松柔软,针脚细如发丝,连猫爪上的肉垫都绣得栩栩如生。

蝴蝶的翅膀用了打籽绣和盘金绣,每一颗“籽”都圆润饱满,翅膀边缘还绣了细细的金线,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是……”徐佳莹惊讶地捂住嘴,眼泪瞬间涌上眼眶。

这幅《猫戏图》,是母亲留给她最珍贵的遗物。

小时候,母亲总抱着她坐在窗边,指着绣品上的白猫说:“你看这只小猫,多像你,调皮又可爱,每次跟你舅舅家的小狗玩,都像这样弓着身子。”

后来搬家时,绣品被不慎压在箱底,等她发现时,边缘的绣线已经松脱,白猫的一只耳朵甚至快掉下来了。

她心疼得整夜难眠,拿着绣品跑了好几家绣坊,都没人敢接手修复,说年代太久,丝线脆弱,怕修补时损坏原作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