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245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第1245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05:17:28 来源:源1

徐佳莹顿了顿,又继续说。

“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快节奏的生活,却不知道‘慢’下来才能做好一件事。我们想把这些细节拍出来,让大家知道,一把好琴背后,是匠人几十年的坚守和耐心,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珍惜传统工艺。”

林师傅点点头,眼中满是认同:“你说得对,做手艺就是要‘慢’,要有耐心。我父亲以前常说,‘慢工出细活’,做琴和做人一样,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做出好东西。”

“你们愿意花时间拍这些细节,我特别高兴,以后你们随时来拍,我把做琴的每一步都给你们讲清楚,哪怕是最基础的刨木料,我也能给你们讲出门道来。”

不知不觉间,已到正午,阳光透过作坊的窗户,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林师傅留他们在家吃饭,姨婆婉言谢绝:“不麻烦您了,我们还要回去准备下午的绣活,您下午还要做琴,也别耽误了您的功夫。以后我们会常来拜访您,向您请教古琴的知识。”

离开古琴坊时,林师傅从屋里拿出一张自己录制的古琴CD,递给徐佳莹:“这是我去年弹的《平沙落雁》《高山流水》这些曲子,你们回去听听,感受一下不同古琴曲的意境,说不定能给你们的文创设计带来灵感。”

走在青石板路上,徐佳莹小心翼翼地拿着CD,像是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今天真是太值了!”她忍不住感叹,“林师傅不仅教了我们这么多古琴知识,还愿意参与咱们的‘匠心日记’,以后咱们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了。”

苏木点点头,笑着说:“接下来,我们可以把苏绣、缂丝、古琴这三种工艺结合起来,拍一个‘江南三绝’系列,第一期拍苏绣,第二期拍缂丝,第三期拍古琴。”

“最后再拍一期三者结合的创意视频,比如用缂丝做琴囊,用苏绣在琴囊上绣古琴图案,这样既能展示每种工艺的特色,又能体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回到姨婆小院,徐佳莹迫不及待地从屋里找出CD播放器,把林师傅送的CD放了进去。

《平沙落雁》的旋律缓缓响起,清越的琴声在院子里散开,像是一层薄纱,轻轻笼罩着整个小院。

阿二原本蹲在墙角打盹,听到琴声后立刻竖起耳朵,走到播放器旁,一动不动地听着。

姨婆坐在藤椅上,闭上眼睛,手指轻轻跟着旋律敲击着石桌,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苏木搬来两把藤椅,和徐佳莹并肩坐下,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着,任由琴声漫过耳畔,将午后的燥热渐渐驱散。

“以前总觉得古琴离我们很远,今天才知道,它的声音这么有感染力,”徐佳莹轻声说,目光落在院子西侧的腊梅种植区。

泥土表面已经冒出几株嫩绿的芽尖,正顶着细小的露珠,在阳光下泛着光,徐佳莹回到屋里,拿出之前未绣完的兰花绣片,又从青花瓷罐里取出几缕深绿色丝线。

她坐在石桌旁,将绣绷固定在膝盖上,拿起银针,开始绣兰花的叶片。

“我想把今天听到的琴音绣进花里,”她一边穿针一边说,“用深绿绣叶片的脉络,像琴声的起伏,用浅绿绣叶片的边缘,像琴声的余韵,这样看到这朵兰花,就能想起《平沙落雁》的旋律。”

苏木坐在一旁,帮她整理丝线,将不同深浅的绿色丝线分类放在瓷碟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