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253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第1253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05:17:28 来源:源1

周慧跟着徐佳莹的动作,慢慢揉着香团,脸上满是专注。

阳光透过竹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研钵碰撞的“笃笃”声,与远处传来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江南最温柔的晨曲。

徐佳莹看着手中的香丸,又看了看身边认真学制香的周慧,忽然觉得,这些小小的香丸里,不仅藏着香料的芬芳,更藏着传统工艺的温度。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份温度传递下去,让更多人知道,老手艺从来都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融进日常生活的、鲜活的美好。

周慧举起自己做的第一颗香丸,虽然大小不一,表面也不够光滑,却依旧笑得灿烂。

“我要把这颗香丸挂在我的设计图上,作为我学传统工艺的第一个纪念。以后我设计的每一件汉服,都要带着这份匠心,让更多人爱上江南的传统美。”

赵姨看着周慧手中的香丸,眼中满是欣慰:“第一次做能成这样已经很好了,手艺就是靠一点一点练出来的。你要是喜欢,以后常来,我把‘兰草香’‘沉香屑’的方子都教你,这些香方配汉服正合适。”

“穿兰草香的汉服适合去园林踏青,穿沉香屑的汉服适合在书房弹琴,各有各的意境。”

周慧连忙点头,拿出手机把香丸拍下来,又对着研钵、香材拍了好几张照片:“我要把这些都画进设计图里,比如设计一套‘闻香系列’汉服,每一套对应一种香方,裙摆上绣香材的图案,再配一个同款香丸的香囊,这样一套汉服就是一个完整的‘江南意境’。”

徐佳莹笑着补充:“还可以在汉服的领口绣上香方的文字,用小篆字体,既雅致又有文化感,别人问起时,还能讲背后的香材故事。”

临近中午,四人一起动手,把晾干的香丸装进小巧的锦囊里。

这些锦囊是徐佳莹之前用边角料绣的,上面绣着小小的兰草、桂花图案,正好用来装香丸。

赵姨拿起一个锦囊,放在鼻尖轻嗅:“这样的锦囊,不管是挂在汉服上,还是放在书房里,都是极好的。你们把苏绣、制香结合起来,这就是老手艺的新用法,比单纯的香丸、绣品更有新意。”

午饭时,赵姨特意做了几道江南特色菜。

清蒸白鱼、响油鳝糊、桂花糖藕,还拿出自己泡的青梅酒。

几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周慧说起乌镇的蓝印花布作坊,赵姨则分享了年轻时在香料厂的经历,徐佳莹和苏木偶尔补充“匠心日记”的拍摄想法,气氛热闹又温馨。

“等你们的汉服设计好了,”赵姨说,“我给你们配专属的香方,让每一套汉服都有自己的‘味道’,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江南雅韵’。”

下午,周慧跟着徐佳莹去了缂丝坊。

沈师傅正在织一块兰草纹的缂丝面料,看到周慧带来的汉服设计图,立刻来了兴趣:“用缂丝做汉服面料好啊!缂丝耐用,又有质感,而且能织出精细的纹样,比普通的锦缎更有特色。你看我这块兰草纹,要是做汉服的披帛,肯定好看。”

周慧指着设计图上的齐胸襦裙:“沈师傅,我想在裙摆织上缠枝莲纹,不用太复杂,简单的线条就行,您觉得多久能织好?”

沈师傅算了算:“这样的纹样,每天织四个小时,大概要半个月才能织出一条裙摆的面料。你们要是着急,我可以多安排两个师傅一起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