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255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第1255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05:17:28 来源:源1

推开堂屋门,正撞见苏木往背包里塞防潮纸和放大镜。

“这么早就要走?”周慧笑着问。

苏木把一本线装笔记本放进侧袋,抬头答道:“古籍市场得赶早,去晚了好东西都被挑走了。我听说最近有人在卖民国时期的《苏绣针法图谱》,要是能找到,佳莹学绣活肯定用得上。”

徐佳莹端着刚煮好的豆浆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两个热乎的肉包:“路上吃,别饿着。记得多拍点照片,要是遇到看不懂的古籍,也能回来问陈教授。”

苏木接过早餐,把放大镜塞进背包,又检查了一遍钱包和手机,才匆匆往院外走,晨光在他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与青石板路上的露水痕迹交织在一起。

文庙古籍市场藏在苏州老城区的巷子里,穿过挂着红灯笼的牌楼,就能看到成片的旧书摊。

摊位大多用木板搭成,上面铺着深蓝色的粗布,整齐码着泛黄的古籍、画册、手稿,空气中弥漫着旧纸、油墨与樟脑的混合气息。

苏木刚走到第一个摊位前,就被一本封面磨损的《江南工艺考》吸引。

深褐色的布面封皮上,用烫金字体印着书名,书脊处贴着一张褪色的藏书票,上面写着“1952年版”。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里面夹着几张手绘的缂丝织机草图,线条细致,还标注着“经轴”“梭箱”的位置,墨迹虽有些晕染,却依旧清晰可辨。

“老板,这本多少钱?”苏木抬头问。

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用软布擦拭一本线装书,闻言笑道:“小伙子懂行啊,这可是绝版书,里面记的都是老手艺的门道。你要是真心要,给两百就行,算我便宜你。”

苏木连忙掏出钱包,又怕直接用手碰书会留下指纹,特意从背包里拿出手套戴上,才把书小心地放进铺好防潮纸的袋子里。

刚起身,就被旁边摊位上一本蓝布封皮的书吸引。

封面上没有书名,只在右下角绣着一朵小小的兰草,用的正是“虚实乱针绣”的技法,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痕迹。

“这本是《香谱辑要》,”摊主是个穿对襟衫的中年人,见他感兴趣,便主动介绍,“里面记了二十多种江南古香方,还有制香工具的图样,是清朝道光年间的抄本。你看这书页,用的是竹纸,保存得还算完好,就是最后几页有点虫蛀。”

苏木戴上放大镜,仔细翻看,果然在书的末尾看到几处细小的虫蛀痕迹,但好在没有伤到文字和图样。

“我要了,”他毫不犹豫地说,“您开个价。”

中年人想了想,报了个合理的价格,苏木爽快地付钱,又用防潮纸把书裹好,放进背包里,生怕不小心折坏了书页。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苏木在市场里转了十几家摊位,又淘到了三本宝贝。

一本民国时期的《古琴制作要义》,里面附着手绘的琴材挑选流程图;一本1960年版的《蓝印花布纹样集》,收录了上百种乌镇、周庄的传统纹样;还有一本线装的《绣娘传》。

记录了清末民初几位苏绣名家的生平与技艺传承。背包渐渐鼓了起来,苏木却丝毫没觉得累,反而越逛越兴奋,直到市场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才想起该回去了。

走之前,他还在一家摊位上买了两张老照片。

一张是1930年苏州绣坊的场景,另一张是1950年缂丝工匠工作的画面,打算回去后送给沈师傅和姨婆做纪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