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259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第1259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05:17:28 来源:源1

他轻轻翻开画板,昨晚用铅笔勾勒的初稿上,平江路的石桥还只有淡淡的轮廓,此刻却想把这晨雾里的江南,一笔一笔填进画纸。

这是苏州给的灵感,是那些藏在巷弄里的缂丝梭声、古琴余韵,还有绣娘指尖的针脚,共同织成的温柔。

“这么早就在写生?”徐佳莹端着刚煮好的豆浆走出厨房,白瓷碗里冒着热气,氤氲了眼前的晨雾。

看到江源专注的侧脸,她下意识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江源回头笑了笑,笔尖在画纸上顿了顿,颜料在晨光里泛着细腻的光泽:“苏州的晨雾留不住,太阳一出来就散了,得抓紧画。你看这腊梅芽,沾着露水的样子,像不像你上次没绣完的兰草尖?那针脚的弧度,和这芽尖的曲线几乎一样。”

徐佳莹凑过去,鼻尖差点碰到画纸。

果然,画纸上的腊梅芽被江源用淡绿颜料勾勒得纤细灵动,晨雾则用浅蓝颜料晕开,边缘模糊得像苏绣里的“虚实乱针”,若隐若现。

“不如把赵姨家的竹筛也画进去?”她忽然想起什么,手指轻轻点了点画纸的角落,“上次我们学制香时,竹筛里的香丸在阳光下泛着浅黄的光,配着这晨雾,正好能体现‘香’与‘景’的融合,还能让画面多些生活气。”

江源眼睛一亮,立刻从颜料盒里挑出一支浅黄画笔,在画纸角落添上一个小小的竹筛。

他先用细笔描出竹筛的纹路,再用点染的手法画出香丸的轮廓,最后用白色颜料轻轻点上露水的反光。

“你这灵感来得太及时了!”他放下画笔,满意地看着画面,“之前总觉得画面少了点‘烟火气’,加了这竹筛,就像把咱们这些天在赵姨家学制香的场景,都藏进画里了。”

正说着,林晓雨背着相机和三脚架赶来,帆布背包上挂着的相机链叮当作响。

看到画纸上的场景,她立刻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掏出相机,装上长焦镜头:“这晨雾太绝了!我要拍一组‘雾中姑苏’的照片,和江源的画配成系列,以后放进纪录片的片头,开头用照片展示实景,再慢慢过渡到画里的意境,肯定特别有感染力。”

她蹲在青石板上,调整着相机参数,镜头对准腊梅芽,连露珠滚落的瞬间都想捕捉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江源和林晓雨成了苏州老城区的“常客”,足迹遍布平江路、山塘街、文庙巷,还有那些藏在深巷里的手工作坊。

他们会在清晨五点就起床,赶在游客还没来之前去平江路的河边写生。

江源坐在石桥上,看着乌篷船划过水面,把船桨激起的涟漪用淡墨画进画纸,连水面上漂浮的落叶都不放过。

林晓雨则站在河边的柳树下,用相机拍晨雾散开的过程,从浓到淡,每十分钟拍一张,最后做成延时视频,记录下江南清晨的变化。

午后的缂丝坊里,阳光透过天窗洒在织机上,沈师傅手中的梭子来回穿梭,金线在光线下泛着细碎的光。

江源坐在角落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速写本,仔细观察着沈师傅的动作,手腕转动的角度、手指捏梭子的力度、脚踩踏板的节奏,都被他用线条一一记录下来。

“沈师傅,您织经线时,这根线要拉多紧啊?”他时不时提问,沈师傅便停下手中的活,耐心解释:“经线要‘紧而不绷’,拉太紧要断,太松织出来的缂丝不平整,就像你们画画,线条要有力气,却不能太硬。”

林晓雨则把相机架在织机旁,拍沈师傅织缂丝的特写镜头。

她特意选了微距模式,镜头里,梭子穿过经线的瞬间、丝线交织的纹理、沈师傅指尖的老茧,都清晰可见。

“这些细节太珍贵了,”她一边拍一边说,“很多人只看到缂丝成品的美,却不知道背后要付出这么多功夫,我要把这些拍下来,让观众知道每一件缂丝作品都来之不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