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270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第1270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05:17:28 来源:源1

《雾中腊梅》《缂丝梭声》《琴音绕巷》挂在院子的显眼位置,还在每幅画旁边放了小纸条,写下创作灵感。

上午十一点,李奶奶拎着一个大竹篮来了,里面装着刚做好的定胜糕和玫瑰酥,热气腾腾的,甜香瞬间弥漫了整个院子。

“我凌晨四点就起来做了,刚出炉的最香,”李奶奶笑着说,“给年轻人尝尝咱们苏州的传统点心,让他们知道,咱们江南不仅有绣品、古琴,还有好吃的点心。”

下午一点半,沈师傅、赵姨、林师傅也陆续赶来。

沈师傅带来了一块刚织好的兰草纹缂丝面料,还有一个缩小版的缂丝织机模型,方便给年轻人讲解“通经断纬”的工艺,赵姨提着一个铜制香炉,里面点着“兰草香”,还带来了自己收藏的老香方。

林师傅则背着他最心爱的古琴,琴身上还裹着徐佳莹之前绣的琴囊。

下午两点,参加沙龙的年轻人陆续赶来。

第一个到的是苏州大学中文系的女生陈萌萌,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汉服,手里提着一个绣花包:“我关注你们的‘匠心日记’好久了,这次特意带着同学一起来的。”

随着年轻人的到来,小院渐渐热闹起来,他们一进门就被墙上的照片和海棠树上的画作吸引,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时不时发出惊叹。

“这张缂丝的特写太精致了,原来每一根线都是织出来的!”

“这幅《琴音绕巷》画得太有感觉了,好像能听到琴声一样。”

徐佳莹和周慧在签到处热情地接待大家,给每个人递上伴手礼,邀请他们在签到本上盖下彩色手印。

“这些手印连在一起,就像一幅小小的‘匠心地图’,代表着我们因为传统文化聚在一起。”徐佳莹笑着解释,年轻人纷纷拿起印泥,在本子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原本空白的纸页很快变得色彩斑斓。

两点半,沙龙正式开始。

徐佳莹首先带着大家参观传统工艺作品展,从墙上的照片到海棠树上的画作,再到沈师傅带来的缂丝面料,她一边走一边讲解。

“这张照片是沈师傅织缂丝时的场景,他织一块兰草纹面料需要整整三天,这幅《缂丝梭声》是江源老师根据沈师傅的工作场景画的,把梭子穿梭的动态感都画出来了,这块缂丝面料是沈师傅刚织好的,大家可以摸摸看,感受一下它的质感。”

年轻人围在沈师傅身边,好奇地触摸缂丝面料,有的还凑近观察面料上的纹路。

“沈师傅,缂丝和苏绣有什么区别啊?”一个戴眼镜的男生问道。

沈师傅拿起面料,指着上面的兰草纹解释:“苏绣是用针和线在布上绣图案,缂丝是用梭子在经线上织图案,‘通经断纬’是缂丝的精髓,就像用线在布上‘雕刻’出图案,比苏绣更费功夫,也更耐用。”

他还拿出缩小版的缂丝织机模型,演示梭子的使用方法,年轻人看得目不转睛,有的还忍不住伸手尝试转动织机。

参观结束后,体验活动正式开始。苏绣体验区围满了人,徐佳莹坐在中间的绣绷前,给大家演示“雏菊绣”的基本针法。

“首先用‘齐针’绣出花瓣的轮廓,再用‘散套针’绣花瓣的渐变,花蕊用‘打籽针’,每一颗籽珠都要绕线三圈,这样才饱满。”

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丝线之间,一朵小巧的雏菊很快就出现在布面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