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321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第1321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05:17:28 来源:源1

徐佳莹却被展柜角落的一块巴掌大的“雏菊”绣片吸引,快步走过去,眼睛亮晶晶的。

“顾总,这块小绣片好特别!针法虽然简单,却把雏菊的灵动绣出来了,花瓣用的是‘齐针’,一针一针排列得很整齐,花蕊是‘打籽绣’,小小的籽珠像真的雏菊芯一样。”

“颜色搭配也很清新,是浅黄和白色的渐变,不像宫廷绣那么华丽,反而更适合现代文创,比如绣在帆布包上,肯定很受欢迎。”

顾曼殊的注意力被转移,语气明显平淡了些,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敷衍:“这是民国时期的民间绣品,是我去年在文庙古玩市场淘来的,花了五百块钱。绣娘应该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受过专业训练,就是凭着感觉绣的,胜在有灵气。”

“徐小姐眼光真好,这种‘不起眼’的民间绣品,很少有人会注意,大家都喜欢盯着宫廷绣看。”

她话锋一转,又把目光转回苏木身上,语气重新变得热情:“苏先生,我楼上有个缂丝扇面的专题收藏,都是清代的名家作品,有好几把是‘水浪纹’的,扇面的缂丝密度比现在的工艺品高很多,和你们‘古艺新境’的主题特别契合,咱们上去看看?保证让你不虚此行。”

“好啊,佳莹,你也一起上来。”苏木自然地牵过徐佳莹的手,指尖与她的掌心紧紧相扣,跟着顾曼殊往楼梯走。

木质楼梯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像是在诉说着老宅的岁月。

顾曼殊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与苏木搭话,从缂丝扇面的收藏故事,聊到她在海外拍卖会上竞拍老工艺珍品的经历,言语间满是对传统工艺的痴迷,却鲜少主动提及让徐佳莹参与话题。

二楼的收藏室比一楼更显静谧,四面墙壁都定制了深棕色的木质展柜,玻璃柜门内铺着米白色的绒布,衬得里面的缂丝扇面愈发精致。

每把扇面都装在红木盒中,盒盖上贴着手写的标签,标注着年代、纹样与缂丝技法。

顾曼殊走到最里面的展柜前,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把扇面,红木盒打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樟木香气扑面而来。

那是为了保护老缂丝特意放置的樟木片散发的味道。

“苏先生,你看这把‘兰草纹’扇面,是清代光绪年间的作品,出自苏州缂丝名家沈立之手。”

顾曼殊将扇面递到苏木面前,扇面的底色是淡淡的米黄,上面用浅青与墨绿的丝线缂出兰草的叶片,叶脉则用极细的金线勾勒,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你仔细看兰草的边缘,用的是‘虚实缂’技法,纬线时断时续,远看像有水雾缭绕在叶片周围,近看才能看清丝线的纹理,这种技法现在能掌握的工匠不超过五个。你们‘古艺新境’要是能把这种技法融入到文创产品里,肯定能成为特色。”

她递扇面时,指尖不经意地擦过苏木的手指,苏木却像没察觉一般,顺势接过扇面,转手递给身边的徐佳莹。

“佳莹最近在设计缂丝窗帘的纹样,正愁不知道怎么表现兰草的层次感,你快看看这‘虚实缂’的细节,说不定能给你启发。”

徐佳莹接过扇面,从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兰草边缘的丝线走向。

“顾总,这扇面的金线也太细了吧!比沈师傅给我们用的金线细了近三分之一,摸起来像头发丝一样。沈师傅说现在很少有人能做出这么细的金线,您知道这是用什么工艺制作的吗?我们想给‘古艺新境’的开业纪念扇面也用这种金线,肯定特别有收藏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