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季汉刘璋 > 第688章 河北动向

季汉刘璋 第688章 河北动向

簡繁轉換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5 03:40:52 来源:源1

建安六年,十二月。

时值隆冬,大河之畔,风雪遮天蔽日,举目远眺,所见惟有白茫茫一片,不见半分其他颜色。

“好风雪。”程昱不畏当下严苛的环境,反倒是意兴飞扬的感喟了一声,他受丞相曹操的托付,北上邺城求见袁绍,与河北谋求结盟一事,正好行至大河处,见到了此等盛景。

此间风雪虽酷,然程昱面色淡然,不为凛冬风雪所动摇,他驾驭着座下马匹不断向前,似是今日就要渡过大河,踏上河北的地界。

跟在程昱身后的两名仆从,二人对视了一眼后,各自瞧出了对方眼中的苦涩。

顶着风雪前行,本就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如今风雪正盛,铺天盖地,举目不辨东西,这个时候,就合该进入白马县歇息一下,等到风雪将息后再行出发。

可是,两名仆从眼中同时闪过一抹无奈,他们的主子程昱不愿在白马县停歇,一心只求早日踏上河北的地界,他们做奴仆的,还能溜了不成,只能陪着程昱顶着狂风暴雪前行。

当此两名仆从心下怏怏,有所怨怼的时候,前面的程昱处还不时传来意兴飞扬的快意之语,这让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两名仆从越发的不快和叹息了起来。

“速速跟上,如今河面已经冰结,我等直趋即可,今日就要踏上河北的土地。”一点没有将两名仆从记挂在心上的程昱,还顾见到仆从身形有些落后,他发出一声催促的语句。

“是。”两名仆役敢怒不敢言,唯有低声下气的应了一声,考虑到家小还在许都,得亏程昱的庇护,他们心中再有不满,也只能乖乖听话,顺从程昱的命令,不敢有一缕违逆。

自苍穹下望,程昱同他的两名仆役,好似蚂蚁大小的黑点,在茫茫大雪中,不断直趋北向,来到了大河边上。

“走。”程昱带头,两名仆役尾随,三人踏上了大河的冰面,马蹄踩在冰面上,发出哒哒哒的响声。

伴着这间断不休的马蹄声,程昱对自己所肩负的任务做起了思考。

他的任务是和袁绍达成盟交,共同抵御刘璋,其中的难处在于袁绍为人好颜面,自视甚高,轻易不让于人,也不肯下于人,始终端着诸侯盟主的架子。

此外他所侍奉的明公曹操早年依附袁绍,后又背弃袁绍,再到同袁绍刀兵相见,官渡一役,两边结了深仇大怨,袁绍为人外宽外忌,对这一点当是很忌讳。

这一行,若是袁绍囿于颜面,不愿同许都达成盟交,程昱的任务就失败了。

程昱要做的,是通过口舌说动袁绍,使袁绍放弃旧日仇怨,愿意同许都达成盟交。

关口是怎么说动袁绍,对于这一点,巧舌如簧的程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风雪飘摇,遮住了程昱的望眼,好似在絮叨这一趟的前程晦涩不明,难以洞见。

可前程虽未可知,但程昱却是脚步不停,直趋北上。

……

邺城。

风雪同样降临在这座河北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上,没有因为这座城池是邺城的缘故而有所偏待,当下城中屋檐上尽是雪白之色,屋宇间的道路亦是一片苍白,花草林木,亦不能如外。

偌大一座邺城,白茫茫而已。

“咳咳……”

邺城的城头,在听到袁绍发出轻咳之声后,袁尚连忙轻抚起了袁绍的后背,帮助袁绍舒缓胸腹间的不适,而后袁绍稍稍好些,咳嗽声不见后,袁尚扯下了身上的裘衣,往袁绍背上盖去。

“父亲,天寒地冻,城头的风尤为劲烈,对养生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还是请先下楼为好。”

一边说着,袁尚一边为袁绍系起了他披到袁绍身上的裘衣,却不顾自家被寒风刺激的如同抖筛般的身体,一片孝心,赤诚可见。

袁绍握住袁尚绑系裘衣的手说道:“尚儿,为父还没有老到扛不住风雪的时候,裘衣你且速速穿上,莫要染了风寒。”

“父亲,孩儿不冷。”袁尚露出一个自信阳光的笑容。

袁绍不由为之一怔,他好似从袁尚的笑容上,瞧见了自己年少的影子,那时候他少年意气,不避刀剑,同阉宦斗,同董卓抗衡,而后征战河北,扫平群雄,那时候,他的笑也是这般的自信洋溢。

“下楼吧,谭儿和干儿受我遣使召见,应当也快到了府中。”本想着在城头再欣赏一会雪景的袁绍,为了避免袁尚挨冻,也是为了会见袁谭和高干,他同意了袁尚下楼的请求。

“父亲慢行,我来扶着你。”袁尚再度表露孝心。

“好。”袁绍没有逞强,说出什么自家还没老迈到路都走不动的情况,他在袁尚的搀扶下踏上了下楼的马道。

目光掠过身边小心搀扶自己的袁尚,他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的样子,袁绍莫名想起了袁尚幼时,他扶着袁尚走路的时候,那时候,他也是这般谨慎小心。

岁月鎏金,时移世易,袁绍忽的觉得老了,或许后事需要安排上了。

当袁绍和袁尚回到魏公府,前面受召而来的袁谭和高干,侯在厅房的二人,得知后立马出府迎了上来。

“父亲…尚弟。”袁谭向袁绍发起称呼时,是既恭敬又诚恳,转到袁尚时,则生硬了些,好似硬生生逼出来的一句话。

且在瞧见回府的袁绍身边陪同着袁尚时,袁谭的脸色闪过一抹妒意和不甘。

袁绍微微颔首,就当应声,随后他瞧也不瞧袁谭,就在袁尚的陪同下踏入了惯常当做会议厅的右厢房。

望着袁绍和袁尚近乎齐肩的身形,袁谭眸子霎时间睁大,神色也有些扭曲了起来。

但只是一刻,他就面色转为平和,好似古井一般波澜不惊,接着他埋下头,循着袁绍和袁尚的背影,跟着踏入了左厢房。

高干置身一旁,他的眸子转动,将一切尽收眼底,等到袁谭行动起来,他跟在袁谭身后,小步跟上。

“不知父亲今日召我,是有什么吩咐?”袁谭语气尽量放的恭敬,神色也是端正非常,对于袁绍让袁尚坐在一侧的安排,他心中似是没有一分芥蒂。

虽是袁谭对袁绍身侧的袁尚,目光扫过时,近乎藏不住眼中的恨意,但他不得不尽量遮掩自己的真实情绪,轻易不敢露出半分,怕被袁绍瞧见,更为遭到袁绍的嫌忌。

且知道,自动失了上党,尽管袁谭因为是袁绍子嗣的身份,没有受到来自军法的惩处,可他到底失了袁绍的意。

是故这一段时间来,除却一开始袁谭向袁绍负荆请罪,见过袁绍一面后,已是旬月有余,袁谭竟是没有见过袁绍一面。

这种时候,这般情况,这等局势下,袁谭不得不谨言慎行,不敢轻易犯错,以免为有心人添油加醋说于袁绍,令自己彻底失了嗣君之位的希望。

袁绍没有立即作答,他先是伸出手靠向炉火,在感受到暖意后,他终是开口道:“此次我军同关中相争,曹阿瞒有窥伺河北之意,当不得不防,不得不御。”

“父亲说的是。”袁谭连忙接口应道:“儿听闻曹孟德私下里派遣了夏侯渊统帅锐卒五千,潜行进入成皋、荥阳二县,这是打着做渔翁的盘算,其心险恶,其人可诛。”

“嗯。”袁绍不咸不淡的点了点头,算作认同了袁谭的话,虽是动作幅度不大,但袁谭还是心下高兴不已,只是没有展露在脸上。

“所以孤这一向在想,当得一心腹中的心腹,坐镇河防要地,可思来想去,却是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说到这里,袁绍顿了顿,目光望向了袁谭。

袁谭此时正是一脸正色的看着袁绍,洗耳聆听袁绍的言语,自是不免和袁绍投来的目光对上,洞见了袁绍目光中默然和忽视,他顿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自心底生出。

“孤思来想去,唯有谭儿你最合适。”袁绍的话将袁谭心中的预感化作了现实。

“黎阳临近大河,为我河防要塞,谭儿你准备一二,来年开春就前往黎阳屯驻,孤予你精兵万人,再加上谭儿你的才干和武略,思来当可保河防无虞。”

“父亲……”袁谭口中讷讷,似是有千言万语打算倾述而出,可对面的袁绍,见袁谭没有立即领命,而是一副欲要推迟的作态,袁绍冷漠的说了一句:“孤的儿子不愿为孤分忧吗?”

“父亲这是哪里话,为父亲分忧是孩儿的荣幸。”袁谭急忙回复了一句,他清楚的知道他方才的迟疑,已经是触动了袁绍的不快,于是乎,袁谭找补道。

“不用等到来年开春,孩儿愿现下就出发前往黎阳,熟悉防务,了解地理,成为父亲南面的壁垒,断不会让曹军有渡过大河的机会。”

“好,谭儿你有这份孝心,为父心足矣。”袁绍夸了一句,但袁谭听在耳中,心下却是不成滋味。

我不想做扶苏,袁谭于心底呐喊了一声,可他却是不如胡亥得始皇帝的欢心,只能如扶苏一样被派遣于外,在邺城这座河北的政治中心得不到一丈的立足之地。

“干儿。”自家外甥,袁绍对高干私底下的称呼,和对袁谭、袁尚是一般无二。

“在。”高干拱手致敬,恭敬的聆听起了袁绍的吩咐。

“青州之地,本是谭儿在监管,然谭儿今身负重担,将驻于黎阳。”袁绍话还没说完,高干就领悟到了他接下来的任务,多半是去青州驻守。

而袁绍接下来的话正如高干所料:“可青州亦是重地,与徐土相接,为我河北东面藩篱,非重臣亲信不得守御。”

“所故,孤任你为青州牧,屯驻于青州,汝能使我东面无忧乎。”

高干心下欣喜,失了并州,青州划归他手,算起来倒也不亏,且青州比起羌胡横行的并州,算是一方乐土。

因而高干连忙拍着胸脯道:“好教舅舅宽心,但使干在,决计不会令青州生忧。”

“汝有这等志气,孤当不复忧东面了。”袁绍面上露出笑色,抚须夸赞了高干一句。

该下的吩咐下了,应接任务的人接了,袁绍一句今日乏了后,袁谭和高干起身告辞,袁尚却是不动,默认陪在了袁绍身边,让转身离去的袁谭脸上挂起了一抹阴影。

出了府门,袁谭拱手向高干祝贺道:“恭喜贤弟,出任青州,坐镇一方大州,他日前景当是着锦。”

“兄长谬赞了,青州之地,本是兄长据守,我不过代兄守之,别无他心。”高干向着袁谭袒露心迹,他与袁谭年纪相近,且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论及同袁绍诸子的关系,他和袁谭最为紧密。

所故高干三言两句,将心意道明,他不过是代袁谭监管青州,青州到底还是袁谭的治下。

袁谭面色有些感动,他现下在嗣君之争中式微,尤其是如今被驱逐出了邺城,近乎流放般的分管到黎阳驻守,不得居于邺城这座政治中心,存在感和长子的地位都将为袁尚逐渐替代。

然而这个时候,高干还愿意站在他的身边,袁谭不由感动莫名,他许诺道:“但使来日谭有展翅之时,贤弟会当为我之副,一人之下尔。”

“如此,干先行谢过兄长。”高干恭然的响应了一句。

随即高干提出了一个建议:“即是兄长不日就要南下黎阳,今日你我不如小酌一杯。”

“自然。”袁谭没有二话,为了将高干这个助力拉在身边,他对高干的态度很是亲和,无有不应,也无有不予。

不数日,袁谭踏上了南下黎阳的道路,路上他逢着来自许都的使者-——程昱,只是袁谭现下心中怏怏,没有兴趣搭理程昱,所以二人错向而行,并没有接话。

等到程昱抵达邺城,入居驿馆后,本以为会侯上一段时间,为袁绍所消遣,然后才得觐见袁绍的他,竟是在第二日得到了袁绍的召见。

“先生远来,所为何事?”袁绍冷漠的扫了一眼程昱,淡然的问了一句。

程昱态度恭敬,可语气却是傲然,他出言道:“有所教于魏公。”

“嗯?”袁绍皱起了眉宇,他天资聪慧,才学非凡,如今为河北之主,哪里需要程昱教他做人做事。(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