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剑来:开局陈平安送我龙王篓 > 第一卷 第39章 如此风雪庙

剑来:开局陈平安送我龙王篓 第一卷 第39章 如此风雪庙

簡繁轉換
作者:怀水沧澜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30 03:48:38 来源:源1

第一卷第39章如此风雪庙(第1/2页)

罡风猎猎,吹拂着林照的衣袂。

他脚踏墨色长剑【衔烛】,俯瞰着脚下飞速后退的万里河山。

小镇早已缩成模糊的一点,最终消失在连绵的青山与缥缈的云海之后,房屋、人影,皆如蝼蚁,湮没于视野尽头。

魏晋一袭白衣,御剑而行,他的剑光纯白浩荡,与林照的墨色剑光并肩驰骋,宛若阴阳双鱼,在湛蓝的天幕上划出两道惊世长痕。

剑仙御剑,一日千万里,山川大地在脚下如画卷般铺展。

飞行许久,前方出现一座奇崛山峰,其势孤高,仿佛一柄利剑直插苍穹,峰顶积雪皑皑,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冽寒芒。

山体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仿佛永恒不散的云雾之中,气象森严。

“此山名为甘州山。”

魏晋的声音平静响起,穿透呼啸的风声,清晰地传入林照耳中。

他并未转头,目光依旧望着前方,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林照倒是眉头一挑,垂眸认真瞧了眼那座山岳,心中了然。

‘是未来的那座新西岳。’

一座不在当地五岳之一的山岳,在未来却一步登天,成了大骊王朝的西岳.

甘州山与风雪庙相距不远。

见西岳,便至这座宝瓶洲唯二的兵家祖庭。

两人剑光不停,继续向前,又飞行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前方的景象豁然开朗。

不再是单一的雄峰,而是一片浩瀚无边的山群。千峰竞秀,万壑争流,云雾在山腰缭绕,如同玉带。

在那险峻奇绝的山峰之间,依着山势,修建着无数亭台楼阁、宫殿水榭。

它们或建于悬崖之畔,或隐于古木之中,或架于飞瀑之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

灵光氤氲,仙鹤翔集,一派仙家气象。

即便以林照的心境,见到如此壮阔景象,眼中也不由得掠过一丝惊叹。

这已非寻常山水,而是一处规模宏大的仙家洞天福地。

“到了。”

魏晋的声音依旧平淡,驾驭剑光,朝着山群中最为高耸、气象也最为恢宏的一片峰峦降落下去。

山间遇着数道气息不凡的身影,见到魏晋,纷纷躬身行礼,口称“魏师叔”或“师叔祖”,神色恭敬。

林照也感受到数道好奇与探究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魏晋略一颔首,算是回礼,带着林照入了山中。

剑光收敛,两人落在一处极为开阔的平台上。

平台仿佛由整块白玉雕琢而成,光滑如镜,边缘云海翻腾。

魏晋负手而立,目光扫过脚下云海中的连绵仙山,声音平静地响起:

“风雪庙分为六脉,各占一峰,你我脚下便是神仙台一脉的地盘。”

“神仙台在师父手里兴盛,只是他老人家不喜沾染因果,对于收徒一事也是没什么兴趣,直至大限将至,才遇见了我这么一个徒弟,在他……仙逝后,我也没收过徒弟,因此如今整个神仙台,就只有你我二人。”

魏晋缓缓踱步向山中,林照跟随在他身侧,听着师兄的言语,不时抬眸瞧着山边的古松。

风雪庙神仙台的那颗名为“长情”的万年松,就生长在神仙台崖畔,入药有奇效,无论是山上山下的女子,皆是欲求一片而不得。

换句话说,老值钱了。

只可惜师兄魏晋是个不解风情的剑仙,往时一心只在贺小凉身上。

魏晋注意到林照的目光,却猜不到这位新师弟在想些什么,只是边走边道:

“风雪庙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并不限制门下弟子如何修行。换句话说,怎么修都可以。门中每年也有不少修士下山,或游历天下,磨砺道心;或入朝为将,拼杀于军伍之间,以战养战,以杀证道。”

风雪庙作为宝瓶洲两大兵家祖庭之一,其门风与寻常仙家宗门大不相同。

虽说山主和眼前这位名动天下的魏晋都是剑修,还是杀力不俗的剑仙,但宗门根基终究是兵家大道。

门下弟子行走世间,更多是以兵家修士的身份出现。

正因如此,当初宋长镜在离开小镇前,明知林照会进入风雪庙,依然再次开口招揽——风雪庙培养出来的修士,确实是大骊王朝这等强势王朝最为渴求的将帅之才。

他们不仅修为高深,更通晓兵事,善于征伐。

事实上,林照就记得一些名字,是出身风雪庙的兵家修士,在大骊担任军职。

两人边走边说,穿过几重殿宇,沿途又遇到一些风雪庙弟子,皆对魏晋恭敬行礼。

很快,一座简朴却气势恢宏的大殿出现在眼前。

殿宇只是象征性地布置了些山水禁制,却不是为了聚拢灵气、倚借风水,仅仅只是为了放着常年无人居住而导致建筑坍塌。

魏晋随意一挥手,殿宇前的禁制便散去了。

“这里没什么阵法,进出只有风雪庙的镇山大阵,记得要去趟执务堂采气,以此进出大阵也方便。”

“我不喜枯坐山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外面云游天下,四海为家,也就在师父忌日时会回来祭拜,这点倒是不用学我,你境界还低,还杀了正阳山的老祖,难免对方会狗急跳墙,对于你来说在山里或许方便些,总之……看你自己想怎么修。”

他顿了顿,侧头看了林照一眼:“先前与你提过一嘴,我们这一脉与其余五脉关系不算融洽,不过都是些长辈旧事,昔年的一些小矛盾,与你扯不上关系,不必在意。”

宗门内部有派系纷争,实属寻常。

林照有心想问更多的情况,以便自己提前做好准备,但是魏晋却绝口不提,草草敷衍过去。

‘罢了,应该还是师父老祖那一辈的事情,知不知道也不是那么要紧。’

魏晋明显不想让林照扯入旧日恩怨,林照也不强求。

他心态很好,只要没有人作死跑到他面前搞事情,他也懒得算计什么。

不如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在修剑上。

‘而且,记得风雪庙的风评还是比较好的,风雪庙的几位老祖对魏晋态度也很友善,甚至对于神仙台的整体态度似乎有些愧疚。’

至于正阳山……说实话,林照刚出小镇还没一天,但已经有些瞧不上这个“准宗字头”的山门了。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把马苦玄带走小镇的真武山恒澍,言称正阳山和真武山之间还隔着一座正阳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39章如此风雪庙(第2/2页)

而在东宝瓶洲修士的心目中,真武山和风雪庙虽然同为兵家祖庭,一南一北,但是也有强弱之分。

真武山更注重山下国家,注重对世俗的影响,许多世俗中的天下名将,其实皆出自真武山。

而风雪庙多江湖游者、人间侠客,奉行“斩妖除魔天地间”。

通俗的一个说法,在东宝瓶洲修士看来,两大兵家祖庭若是开战,风雪庙能把真武山打得叫祖宗……

当然这个说法明面上自然是被两大兵家祖庭否认的。

魏晋将林照带到一处僻静的山坳。这里古木参天,清幽异常,唯有一株虬枝盘曲的古松静静伫立,松针苍翠如墨。

松树下,是一座简朴的青石坟冢。

魏晋自顾自从袖中取出一只酒壶,拔开塞子,一股清洌中带着桃花甜香的酒气顿时弥漫开来。

这个独特的酒香林照很熟悉——是小镇杏花巷陆家酒铺的“桃花春烧”。

他缓缓将酒液倾洒在墓前,酒水渗入泥土,发出细微的声响。

“师父。”魏晋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我破境了,还带了小师弟来了……”

他望着墓碑,目光悠远,仿佛穿透了时光,喃喃低语了几句,声音轻得只有自己听得清。

片刻后,他侧身让开一步,目光转向林照。

早已准备好的林照,整了整衣冠,神情庄重地走到青石坟冢前。

双膝跪地,重重磕头。

......

......

风雪庙最高的一座山峰,矗立着一座大殿。

大殿极为开阔,穹顶高悬,四周墙壁并非凡俗砖石,而是某种温润如玉的材质,其上刻画着玄奥符文和壁画,隐隐有金戈铁马之气流转。

大殿中央,并无太多陈设,只有数十个蒲团整齐排列,最前方则是一座高出地面的白玉平台。

此地,便是风雪庙的祖师堂。

堂内只有一人。

那人身形不高,面若稚童,肌肤莹润如玉,身着一袭朴素的道袍,袍袖随风轻扬,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浑然天成的仙意,飘飘然不似凡尘中人。

他正凭栏而立,远眺着云海翻腾的群山。

目光所及之处,正是那片属于神仙台的山峰。

与其他五脉山峰的殿宇连绵、灵光交织不同。

神仙台那座山峰显得格外孤高清冷,如同一位遗世独立的君子,默然伫立于群峰之间,于这片繁华盛景中,自成一方天地,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疏离与另类。

赵景真心情很好。

几位常年侍奉在山主身边的弟子,都瞧出来了这位风雪庙山主最近几天的心情颇为欢喜,昨日还亲自提着两壶酒,寻了大鲵沟秦氏老祖喝酒。

只是除了秦家老祖,无人知晓山主赵景真为何而喜。

赵景真也未曾告知门下弟子缘由。

‘四十岁前的玉璞境剑仙,宝瓶洲最年轻的十一境……我家的……十一楼剑仙……我家的……’

赵景真心底乐开了花。

若不是需要注意老祖的形象,他都想哼着小曲。

魏晋闭关突破这么重要的事情,阮邛亲自看护的同时,没有忘记传递一份剑书到“娘家”风雪庙。

赵景真见着阮邛飞剑的时候,也确实是被吓了一跳。

魏晋的确早已是十境的巅峰人物,虽然不如李抟景远矣,可在元婴里也是少有敌手。

但在风雪庙诸位老祖看来,魏晋想要跨越十和十一之间的这道天埑,至少还需一甲子的修行。

也就是说,魏晋百岁之时,方才有可能突破至玉璞境。

这还是说有可能。

毕竟剑修杀力高,破境却也极难。

因此得知消息后,赵景真不喜反忧,只是魏晋是先闭关再传信,也无法再行阻拦,只好等待。

然后等来了一位宝瓶洲最年轻的玉璞境剑仙。

能在一洲之地称“最”的人,无一不是极其可怕的人物。

比如风雷园李抟景,被称为“最强十境”,便能够一人压一山,能让散修刘志茂自认拼上性命接不下一剑。

四十岁的十一楼,堪称惊世骇俗的修行速度,还是一位杀力足矣拔高一境看待的剑仙,魏晋不惑之年,就已经成了宝瓶洲的顶端人物。

赵景真如何能够不喜?

尤其是……

‘魏晋竟然愿意代师收徒?’

这是最令这位山主意外,甚至惊喜的。

面若稚童的风雪庙山主回想着剑书内容,暗暗思忖:

‘一个叫林照的小镇少年,魏晋还亲自传书,言称自己将要远行,没有时间教导,便把他的师弟丢给我门下。’

赵景真看重的自然不是名不经传的林照。

他看的是玉璞境剑仙魏晋,更是魏晋的态度。

风雪庙的修士皆知,神仙台的那位师叔祖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剑术高超......却因为恩师的原因,独独不与山门亲近。

可阮邛出身的绿水潭好歹不止有他一人,魏晋要是也脱离宗门,风雪庙六脉可能会就要变为五脉了。

偏偏宗门本就对神仙台多有亏欠,也不好说什么。

在赵景真看来,魏晋此举分明是向宗门表露出缓和的态度,虽说没有太亲近,但也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破境还去心结,双喜临门,还有前些时日,和真武山一起吞下骊珠洞天里那块宝瓶洲最大的斩龙台……莫不是我风雪庙真时来运转了?”

赵景真凭栏而立,唇角那抹笑意愈发明显。

他指尖轻轻摩挲着温润的玉质栏杆,望着神仙台那座孤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的轮廓,心中念头如脚下云海般翻腾。

“独木难成林啊……林照?魏晋把他这个师弟送到六脉面前来,倒是给了我一个好理由。”

风雪庙六脉,各有所长,可长久以来,各脉弟子大多固守一隅,师父收下徒弟,关起门来自己教,除了少数宗门大事,彼此间几无往来。

便如魏晋,虽名动天下,可在风雪庙内,除了他师父和寥寥几位老祖,怕是连其他几脉的核心弟子都认不全。

也造就风雪庙兵家修士“独善其身”的风气。

山主赵景真其实早有了些念头,只是以往神仙台一脉态度疏离,魏晋更是常年云游在外,少了个契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