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双双重生,堂弟,你要和我换老婆? > 第260章

双双重生,堂弟,你要和我换老婆? 第260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6 03:40:37 来源:源1

《十月》杂志社里的编辑们纷纷看了这一篇手稿。

一个姓林的编辑最为情感丰富,拽着手帕哭了好几回,擤鼻子擤得声音震天,眼眶都是通红。

林编辑:“好稿子啊,真是好稿子,比《妻妾满堂》里面要好,看那个故事,我总觉得被压得喘不过来气,这个故事却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气儿在里面。”

“我倒是觉得‘问潭’的文笔下降了,我更喜欢《妻妾满堂》里面的描写,让我想到了民国的张爱玲,比喻用得堪称是完美,带着一种民国特有的味道。这个稿子好归好,里面的情节有些太刻意了,要是换个人我觉得是好稿子,要是问潭写,我就觉得他退步了。”

“哪里退步了?根本就是比上一个小说更好了,能够拿捏住两种不同的文风,真的是厉害得要命,也不知道这个问潭过去叫什么笔名,肯定是个老作者。”

“我也觉得‘问潭’写了这个文章,更显得他高明了,民国的文章就应该用那样的文字,现在这个故事是解放后的故事,得用不一样的笔触。两个故事截然不同,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写出来的。”

一个年轻编辑趴在桌子上,“反正是个好稿子,没想到刘老师刚来咱们编辑部,就得了这么好的稿子。”

“什么稿子啊?”主编就是在这个时候过来的。

本来有的编辑跪坐在椅子上,有人靠着门框抽烟,最离谱的年轻编辑还趴在桌子上,这会儿统统起立站好。

“主编,我们说的是刘老师新拿到的稿子,要我说,可以上咱们的第一版。”

主编来了兴致,立即找刘昕武要了稿子,带上了眼镜以后,主编就注意到了遒劲有力的字。

《小鞋子》——问潭

主编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漂亮的字体,忍不住说道:“刘老师,你还认识问潭啊,他是北京人?这字写得可真不错。”

“哎,他是外地人,不过在咱们北京念大学,以后就算是北京人了吧。”刘昕武笑着说道:“上次《人民文学》开座谈会,我去参加了,问潭不是北京人,他是个大学生,现在还没满二十岁呢。”

“哟呵。”主编放下了稿子,“那这个问潭是个有潜力的,他那么短时间写那么多稿子,中间还夹杂了去高考,这是个人才,刘老师,你可一定把人给留住了。以后稿子得给咱们《十月》,稿费咱们就按照顶格给他。”

随着高考的开放,如同雪花一般的投稿信笺会到编辑部里。

按道理编辑部是不缺稿件的,但是顶尖的稿件仍然是稀缺的,是各大杂志社所渴求的。

傅明彦的《双面人生》证明了他可以精准地把握大众的喜好,《妻妾满堂》证明了他的文学素养。

现在听到“问潭”年轻,主编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刘昕武和对方交好,把文章留在《十月》杂志里。

刘昕武笑着说:“可不光是高考这点事,这个问潭还有一个传奇事,他的名字叫做傅明彦,大家想一想,这个名字熟悉不熟悉。”

“熟悉啊!”年轻的编辑嚷嚷着说,“北大的那个省高考状元,那个差点被人冒名顶替的倒霉蛋!”

编辑部立即又热闹了起来,《北京晚报》都因为真假傅明彦这事销量上涨了不少,他们搞文学创作的都关心高考,这事可都清清楚楚。

“人家可不是倒霉蛋,那还帮忙了女兵回家呢。刘老师,下次把人请到咱们编辑部来坐一坐。”

“是啊是啊,报纸上看我觉得是个帅气的小伙子,不知道众人什么模样。”

“刘老师把人请过来,我们请他吃饭。”

刘昕武摊手:“我也想啊,感觉这个学期是不成了,我周日晚上去见他,问过他的课表,那可是周一到周六排得满满当当的,睁开眼就在学,学到熄灯,听说还有人熄灯了以后还在走廊里学习。”

刘昕武以傅明彦的传奇经历为引子,成功把自己和这帮老编辑们有了话题。

主编见着他们说的热火朝天,干脆把稿子一夹,等到了办公室再慢慢看这个稿子。

·

剧情跌宕起伏,里面给林小龙设置的困难乍一想是太过于有波澜了,仔细一想又是在情理之中,一个大人在计划经济里想要赚钱都很困难,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主编尤其是喜欢故事结局的设置,并没有直接写林小龙、林小星见到父亲鞋子的惊喜,只写了林小龙的幻想。

但是读者会充满期待,可以想象当林父带着鞋子回去的时候,两个孩子欣喜的模样。

这个故事结局让主编想到了《麦琪的礼物》,那个故事里,夫妻两人卖掉了最为珍视的东西,只为了给对方一个礼物。

这个故事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从文学的角度,《小鞋子》不如《妻妾满堂》,但是肯定是一个受众很广的温暖的作品。

作为曾经农村出身的主编就很喜欢这个故事,比《妻妾满堂》那本在私心里更喜欢。

这样一个好作品就给《十月》了!真是太好了!

主编看完了稿子,探出头对着刘昕武喊道:“刘编辑来我办公室一趟。”

刘昕武的面上一喜,之前他都被称呼为刘老师,这会儿被称呼为刘编辑了,显然是来自主编的肯定。

“这个稿子没问题,让校对看一下,赶一下进度,直接刊登到3月刊上去。”

“哎!”刘昕武的胸膛都挺直了。

“你开了一个好头。”主编笑着说道:“让校对也核一下字数,稿费我可以提前批下去,好作品就值得特事特办,下次让问潭一定优先考虑我们《十月》。”

刘昕武自然称是。

于是,周五的晚上,刘昕武就赶过去说了这个好消息,而等到这个周的周日,时间也到了三月。

《十月》的第三期上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