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 第171章 167有借有还 三更一万四千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171章 167有借有还 三更一万四千

簡繁轉換
作者:八月飞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3 04:45:03 来源:源1

第171章167.有借有还(三更一万四千字求月末月票!)

感受自身刚刚多出来的第五层三才阁,虽然内里当前空空如也,但已经可以周转儒家五常入其中积累。

徐永生长长呼出一口气。

如今,是盛景十三年一月。

如果从盛景八年二月参加「提前批」正式入品开始算起,到如今将近五年时间,自己成功臻至武道五品境界。

如果从初入学宫外院开始习武算起,则有五年半时间了。

一路行来,种种因缘际会,各种奇遇和宝物相助,乃至于得到很多人相助,自己的修为进步速度,可以说是相当快了,吃百家饭的情况下,可以媲美乃至于胜过部分世家名门用心培养的核心子弟。

回首过往,徐永生心中也有几分欣喜之情。

不过,他心境转眼间就平复,重新变得冷静平和。

此前经过丶见过的种种事,无不在告诫他,当下也不过是个开始,是个开端。

自己接下来修行的道路还很漫长,想要做的事还很多,需要做的事更多。

望着后殿上自己悬挂的素绢与长剑,片刻后,徐永生收回视线,向罗毅郑重一礼:「有劳司业。」

罗毅微笑:「戒骄戒躁,克己慎独,你的前程远不止于当前。」

徐永生:「学生谨遵司业教诲。」

罗毅吩咐道:「到偏殿等我片刻。」

徐永生依言照做。

罗毅还要为另一位学宫直讲,完成典仪最后步骤。

他勉励对方几句话,目送其离开后,再来偏殿,对徐永生说道:「随我来吧。」

二人一同来到学宫五厅中的典簿厅。

在这里,徐永生将再次得到学宫方面的奖励。

对一个满打满算任职时间还不到两年的直讲来说,除了参加五品晋升典仪外,还有额外奖励,是很难得之事。

绝大部分六品直讲至少都要三丶五年时间,方才能积累这样双份的功勋。

而徐永生此番受奖的原因再简单不过:

一方面是他不惧危险勇于对抗宗师层次的大妖华春九。

另一方面则是他捡回了奚骥。

宁山本来就是东都学宫碗里的菜。

即便没有徐永生,他也是大概率入读东都学宫。

学宫方面不会轻易走宝,只不过宁山私人关系同徐永生更亲,入学后从外院到正院,大部分时间里也都是跟着徐永生读书修行。

而奚骥就不一样了。

如果不是徐永生,哪怕彭州当地州学丶县学都走宝,关中帝京学宫西监同样也遗失这人才,奚骥也几乎没有被东都学宫捡回去的可能。

或者说,有极其细微的可能性,例如王阐此前也曾赴剑南巴蜀游历。

但这可能性太微乎其微了。

别管是运气好还是眼力好,徐永生能把奚骥带回东都入学,于东都学宫而言,就是巨大贡献。

虽然没有赶上盛景十一年二月那次「提前批」的儒家入品仪式,到盛景十二年一月入学试方才入品成为一名正式武者,但奚骥这一年来进步明显,早早便已经完成九品第一层三才阁的积累,今年一月底年考时,便将参加九品升八品的晋升典仪。

好巧不巧,他九品期间第一层三才阁,选择与宁山一模一样,都是仁丶义丶智三相。

或者也可以说,是跟徐永生当年九品时一样。

只不过徐永生当初是义丶智丶仁的顺序。

宁山是仁丶智丶义。

而奚骥则是义丶仁丶智。

徐永生也因为这次意外发掘人才,积累足够功勋,刚刚晋升五品后,便可以再从学宫获得奖励。

对此,他早有决定,选择的是名为好生玉的宝物。

同草青玉丶瑞年玉丶襄德玉丶和风玉一样,好生玉也是帮助儒家武者快速温养积累五常之仁的宝物,对应的正是第五枚「仁」之玉璧。

第五层「仁」修行所需时间和精力,定然比第四层要高。

徐永生灵性天赋从超凡提升到上乘后,有早先三枚「仁」之玉璧的底子,再加上和风玉相助,修成第四枚「仁」之玉璧,正常情况下仍需要约莫四个月左右时间。

而现在,有好生玉的前提下,修行第五枚「仁」之玉璧,预计仍需要大半年时间。

至于五品境界第五层三才阁馀下的两个位置,其中之一选择第二组「礼」之编钟没有任何悬念。

关键是最后一个。

徐永生此前在第四层「智」和第三层「义」之间抉择。

他给自己定下的修行路线是主仁辅智,总体来讲智在义先,二者相同时先选五常之智,然后再跟进五常之义,当然,其中也可能有微调变化。

不过,在得到那门名为佩韦自缓的儒家绝学后,徐永生选择就更自由一些。

因此他最终决定在五品时,选择修持第四块「智」之龟甲。

这样一来,平日里正常情况下,可以很多藉助四块「智」之龟甲提高自己的洞察丶感知和反应,随时应变。

而在已经投身正面作战且有需要的情况下,藉助佩韦自缓再作临时调整,可以随时可能拥有第三把「义」之古剑或者多的五常之礼与五常之信。

而如果有五枚「仁」之玉璧,再加上名为龙马帛的宝物,在当前上乘灵性天赋层次的条件下,他修成第四块「智」之龟甲,用时大约在三个月左右。

当然,他现在手头缺乏龙马帛。

不过可以先修行第五层「仁」,在这大半年时间里,寻找龙马帛。

至于计划中的第二层「礼」之编钟,即便没有辅助修行的宝物,徐永生如今也有绝对把握在一个月内完成。

倒是第二层「礼」对应的相关历练,主持百人以上乡饮酒礼,以古乐规整仪态井然有序,筹备起来需要费一些思量和功夫。

「到五品境界,论理来说便可成为学宫助教,尤其小王接任四门学博士后,四门学助教位置便出缺一人,你正好可以补上。」

罗毅言道:「不过在此之前,你既要交接手头直讲的事情首尾,同时也需要适应学习助教的职责,因此在正式上任前,你有一段旁听的时间。」

一如曹朗当日晋升五品后,也有一定的适应阶段。

就着这段时间,也是学宫和朝廷方面走程序。

虽然因为谢氏相关,令徐永生先前也受到一些影响,但朝廷态度明确抓大放小不做更进一步牵连的情况下,徐永生由学宫直讲升为助教,不会有多馀碍难。

「让司业费心了。」徐永生答道。

罗毅上下看看他,面上露出微笑:「去林兄府上,也告诉他一声吧。」

徐永生:「学生正有此意。」

收好从学宫领来的好生玉,徐永生辞别司业罗毅后,离开了学宫。

因为他同林成煊从前的关系,此刻晋升五品后,光明正大登门林府。

林成煊看着成功晋升的徐永生,微微点头,道了一声:「好。」

徐永生:「多有赖先生和学宫诸位师长此前教导和指点。」

林成煊仍然不多话:「随我来。」

徐永生和他一起到了宅子后院,来到近乎封闭的密室内。

林书华模样的谢初然,正默默读书,温养儒家五相五常。

这时见徐永生到来,她当即放下书本:「恭喜!」

徐永生亦笑道:「同喜。」

说话同时,他视线向上望。

在这间密室的正梁上,分明也用素绢系着,悬挂一口三尺长剑。

那素绢上,是谢初然的《诚意书》。

比徐永生稍早些日子,她在林成煊的主持下,完成了自己的儒家诚意典仪,由六品晋升至五品境界。

为此,林成煊难得做了些此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犀角,线香,素绢,长剑,全部来自学宫。

唯一的问题,是素绢丶长剑没能悬挂在学宫后殿正梁上。

正常来说,这样做,典仪无法完成,必然失败。

多亏了林成煊在辞职卸任前,已经考虑到此事,悄悄在学宫后殿正梁上做了点小手脚……

「司业,想必有所发现。」徐永生轻声道。

林成煊先点了点头肯定这个猜测,然后又摇了摇头:「他不会多问。」

徐永生丶谢初然于是都展颜而笑。

只是,即便如此,这样做也有很大后遗症。

如果是想要在朝廷体制内的儒家传承下继续前行,那这样做基本等于提前断绝了由五品通往四品的道路。

不过,于徐永生丶谢初然而言,他们本就不打算通过朝廷和学宫的修行路线晋升四品宗师。

四品以下都还好说,但是从五品到四品,从武魁到宗师,这道门槛,如果在朝廷体系内完成,未来便可能有极大隐患。

当然,对头生反骨的反贼们而言是如此。

相关问题,除了去年刚刚成为四品宗师的王阐外,对林成煊也是一样。

他四品升三品的典仪,是个人机缘私下秘密为之。

但当初五品升四品之际,则是正儿八经走走的朝廷渠道。

事实上,正常情况下他如果公开对上邓明建丶苏慎这样的朝廷文武,对方光明正大平叛追缉,林成煊亦会有不便之处。

邓明建报讯时,林成煊第一时间就将之阻断,除了防止敌方援兵外,也有防止朝廷规制影响自身的考虑在内。

如此,他再展开中庸剑城,给自己上一道双保险,才能放手施为。

「五品升四品,对咱们来说都是大坎。」徐永生言道:「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儒家典仪,当然,在此之前,咱们先把五品期间的预备工作都完成。」

谢初然颔首,目光炯炯:「是啊,五品,仅仅是个开始。」

徐永生在林府陪伴谢初然一段时间后,告辞离开。

今年,他会观览上元夜灯会。

正因为谢初然当前顶着病怏怏的林先生侄女身份不方便露面,所以徐永生这次才要参加。

徐郎君开始学着作画,将种种热闹场面画下来,晚些时候带着图册送给谢初然。

经历家庭剧变后,她不及先前那般明媚开朗,但也没有因此立马就变得消极孤僻。

谢初然仍然很喜欢和向往阳光下的生活,徐永生亦不希望对方变得孤僻,完全封闭在执拗和仇恨中,因此变着法帮助谢初然延续同外界的联系。

将这些上元夜热闹街景画下来传给对方,不会令谢初然触景自怜,反而会更令她振作。

如果说有什麽问题,那就是……

「你这画,不行啊!」吴笛在旁边脑袋凑过来看。

徐永生神情自若:「初学乍练。」

吴笛:「看出来了,工整是很工整,但一点灵性都没有。」

好歹已经是五品武魁,徐永生对身体的控制非常自如。

但谈到学画的灵气和审美,他确实是个菜鸟。

反倒是身为武夫的吴笛,随便扯张纸过来,寥寥几笔,便韵味十足。

「这东西,讲天赋的!」吴笛得意笑道。

徐永生对比之后说道:「有理,能教一教我吗?」

「可以当然是可以,不过我过几天就回江南了。」吴笛答道:「能学多少看你自己了。」

时隔一年多方才重返大乾中土内陆,盛景十三年的新年他直接在东都过的,除夕夜皇城里看大傩看得眉飞色舞。

当地倒也有吴氏子弟,但一来人数有限,二来吴笛父母等直系亲属全在江南,如今新年丶上元节全都过完了他才想着慢悠悠回江南老家,也是没谁了。

「对了,之前听你提到,你这趟从西域回来,在那边机缘巧合下得到一块振声铁?」

徐永生这时视线从画纸上挪开:「可愿转让?」

吴笛奇道:「我听说,你早就养成第二把『义』之古剑了,还要那东西做什麽,莫非传闻有误?」

徐永生:「传闻无误,我是帮别人问问。」

吴笛:「我自己是用不到,不过家里面应该有亲族能用上,振声铁还是挺稀罕的。」

「理解。」徐永生言道:「我这里有块玉龟岩,同样稀罕,不知道可否交换一下?」

「三层『智』换两层『义』,你亏啊。」吴笛笑道。

徐永生摇头:「有个朋友跟我说,一件东西有没有价值,主要看想要的人愿意付出多高价钱。

我非常想要你那块振声铁,所以便拿玉龟岩来换,如果不够,还可加价,只是我是穷酸,希望你允我赊帐慢慢还。」

他是实话,因为除了振声铁之外,自己还从吴笛那里得到《李二郎开二江图》。

虽然吴笛对此并不知情。

听到徐永生所言,吴笛愣了愣,继而失笑:「既然你这麽急需,那就给你好了,谁让我这趟没有先回江南而是在东都遇见你,不过你那块玉龟岩,我也不客气了,咱们就一换一。」

徐永生当即谢过吴笛。

这振声铁确实不是给他自己用的。

而是给宁山准备的。

宁山九品期间三才阁选择仁丶智丶义

如今八品他已经决定选择第二层「智」,第一层「信」和第二层「义」。

当年宁山家中虽有些积蓄,但拜师掏空家底送上最有价值的振声铁。

徐永生藉此更快完成自己第二层「义」的积累,而如今轮到八品境界的宁山自己却没的用了。

虽然玉龟岩换振声铁是三层「智」换两层「义」,但就徐永生所知,当前学宫典簿厅库藏里还有玉龟岩的,但振声铁近年来一直短缺不曾补上。

现在终于机缘巧合遇上了,徐永生自不会放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