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 第232章 228都在进步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232章 228都在进步

簡繁轉換
作者:八月飞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3 04:45:03 来源:源1

第232章228.都在进步

王阐同申东明大眼瞪小眼半晌,然后方才重新开口:「嗯,镇魔卫那边想必会妥当帮你安排亲人。」

申东明笑道:「其实,也没事,家里事都我妹妹拿主意。」

徐永生丶王阐面面相觑:「我记得你提过,她年纪……」

申东明笑呵呵:「她年纪是还小,不过操持家里有两丶三年了,近来都是她照顾外婆。」

奚骥惊讶过后,冲申东明竖起大拇指,不过不是竖给他本人:「令妹好样的。」

沈觅觅笑道:「方便我们晚些时候去拜访一下,认识一下麽?」

申东明大喜:「这当然再好不过!」

他想起一事,犹豫着看向王阐同徐永生:「二位先生,我家小妹已经开蒙读书,河北道那边的先生都说她很聪明是个好苗子,这趟她同我一起来东都这边……」

「今年学宫刚刚结束一次招生,下次入学试在三年后。」

王阐微笑道:「正好你妹妹年龄尚幼,不急在一时。」

他转头看向一边:「奚骥正办义塾,可以让令妹先跟着他读读书,熟悉一下东都的环境,然后再入学宫外院,也方便照顾你家老人。」

申东明自然是千肯万肯。

不过,道谢之后,他仿佛才渐渐回过神来,转头看向奚骥。

虽然同奚骥可以算是比较对脾气,但他一时半会儿想像不出奚骥当老师授课的模样。

见申东明视线望过来,奚骥没有半点不好意思的样子,挺胸凸肚,面露笑容。

申东明见状,不禁咽了下口水,心中没来由的有些不安起来。

沈觅觅将脸扭向一旁,肩膀轻轻抖动。

宁山看着申东明,则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奚骥为完成第三层「仁」的相关历练,在徐永生等学宫师长的安排下,也开办义塾,为蒙童授课一年。

宁山好奇之下,专门去那里旁听过。

……误人子弟,不至于,但绝对和宁山的理念不合。

沈觅觅扭过脸笑了一场后,再转回头,神情已经成功变得正常。

她好奇地向申东明问道:「对了,申都尉,河北道那边的情形,如今怎样?」

河北道此前经历大风波,坐镇边塞的异姓郡王更迭,更牵扯到燕王秦罗被废杀。

虽然变动被局限在高层小范围内,但扩散的波澜仍然可能影响中下层的人。

申东明答道:「听小妹她们说,河北道当前整体情形还算平稳。

由云州郡王坐镇河北后,对异族管束更多,各路异族高手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不过,相较从前幽州郡王在时,各种税赋和杂捐也都比从前更重了,尤其宫中内侍比以往更多。

所以虽然东都东西都贵,但小妹还是带着外婆一起来找我。」

徐永生安静听着,若有所思。

「小申一家,能在东都站稳脚跟,也不枉他这些年在岭南吃的苦。」赵秉正在一旁微笑颔首。

然后他邀请徐永生和王阐:「明日我打算去拜访伯父榞公,想邀二位一起,二位如果有空,还请赏光。」

徐永生丶王阐都没有拒绝。

第二天在河南尹赵榞的府上,双方宾主尽欢。

除了赵秉正外,还有另一个赵氏子弟也在场。

徐永生第一眼就觉得对方面熟,然后下个瞬间就将人和名字对上号:

赵言规。

双方此前确实有过一面之缘。

那还是当初赵榞身为关中帝京学宫司业时,带着帝京学宫的优秀苗子来东都学宫游学做客期间的事情。

当时帝京学宫来东都的学生里,除了石靖邪等人外,便有这位赵言规。

徐永生到如今境界,并且积累有四块「智」之龟甲,过目不忘的同时,关于从前记忆中点点滴滴也都重新发掘整理出来。

他记得,当初自己制止调停黄纥人同北阴人之间纠纷的时候,周围不少学宫东丶西两监学生围观。

其中一小群帝京学宫的学生,便簇拥在赵言规身边。

如今数年光阴过去,大家重逢,谈起当初学宫东丶西两监交流的事情,都颇为感慨。

当时的学宫西监司业赵榞,如今已经离开学宫,成为河南尹。

当时的东都学宫五品助教王阐,现在成为学宫四品博士。

当时的学生徐永生和赵言规,眼下则都成了学宫讲师,一个在东都学宫四门学,一个在帝京学宫国子学。

赵言规和赵秉正一样,这趟都是来东都出公差。

不过相对而言,赵秉正快去快回,四月底的时候,便即告辞,重返岭南。

赵言规则预计还要在东都待上一段时日。

于徐永生而言,到赵榞府上做客,对他接下来一切没有影响,继续该干什麽还干什麽。

除了当初郑彬那件事之外,赵榞也都显得很正常,为官可算清廉,处事亦干练。

因为现任东都留守殷雄平日里存在感稀薄,少理日常政务,因此对于东都内外河洛中原的百姓来说,赵榞反而是大家更熟悉的政务长官。

相对而言,时间进入五月后,更令徐永生在意的是另一个消息。

一个来自关中帝京的消息:

雍王秦虚,成功由三品晋升二品,臻至武圣境界。

自当初乾皇废太子一日杀三子之后,他亲生子女里,终于再出一个武圣。

这是晋王秦元丶凰阳公主秦真,以及齐王秦太丶燕王秦罗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结果,为此他们各想办法,不惜私下铤而走险,甚至当年千秋节东都剧变,可惜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直到今天,雍王秦虚终于成功迈出这一步。

虽然,一年半以前,他将要来东都的时候,东都也闹出一场冬至大乱,但秦虚本人总算安然无恙。

波澜起伏之后,至如今,他到底还是成功了。

乾秦皇族中,当下也新添一位武圣。

世人都纷纷开始猜测,雍王秦虚看来很快就将被正式封为太子,入主东宫。

「又多了武圣。」

今年新年之后,从汝州返回东都的谢初然,听到消息后脸上没有露出难色,也不见什麽感慨,只是平静复述事实。

不过,这一次,徐永生仿佛在对方的眼瞳中,看见有虚幻的火苗跃动。

自己在进步,敌人也可能在进步。

对方不会呆愣愣的停留在原地,傻等着他们一路追赶。

谢初然想要找一个个强敌算帐,就需要比他们进步的更快。

淬脊钢的帮助下,她在今年开春时已经成功修成自己第四把「义」之古剑,接下来这段时间,则正在好生玉的帮助下,积累温养自己第五枚「仁」之玉璧。

「第五层『仁』和第四层『义』的历练,都不容易。」徐永生问道:「有什麽打算?」

前者要求安抚三千亡魂。

后者则是要求武者勇敢无畏,仗义为蒙冤者讨回公道。

一个是机会难得,可能需要慢慢积累。

另一个则是在公开名义下,容易引起外界关注暴露身份。

谢初然此前同林成煊有讨论过相关事:「关于第五层『仁』的历练,我考虑将来随林伯父一起外出游医四方,专为普通百姓诊治,如果遇上不幸者,则安抚其亡魂,地小人少,不易引人瞩目。

第四层『义』的相关历练,也趁此机会寻找合适时机,最好,是消息相对闭塞的地方。」

总体来说,是相对比较耗时的办法。

正因为这样,谢初然听说雍王秦虚突破至二品武圣境界后,才会生出时不我待的急迫情绪。

但她此刻仍然能稳得住心境,虽然心中生出焦虑和迫切,仍不改既定方针计划。

类似历练相关,旁人无法代劳,徐永生亦只有默默祝愿对方接下来一切顺利。

到学宫放五月田假的时候,于是按照先前商量好的,徐永生同宁山一起离开东都,沿着大河,向上游出发。

奚骥丶沈觅觅这趟都没有跟着一起凑热闹。

前者虽然办义塾为蒙童授课,但放假与学宫是同步的。

只是他这段时间看上去神神秘秘,似乎在忙什麽事情。

徐永生猜测,可能同他和常杰背后那个神秘组织有关。

而沈觅觅这个田假不得休息。

崇玄学博士刘深开始鸡娃了,亲自敦促沈觅觅加紧修炼。

倒是尹兰舟,这半年多来,跟徐老师还有学长宁山混得很熟,这趟主动恳求,想要跟着一起长长见识。

徐永生丶宁山对此都不介意,于是他们身后跟上一个小尾巴。

确实小,刚满十三周岁。

虽然平时少年老成,但当下只得他们三人的情况下,尹兰舟也现出一些符合年龄的表现。

比方说,感慨山河壮丽之馀,他还有相当多的注意力都在天空中宁山那只白隼的身上。

徐永生丶宁山见状都不禁莞尔。

最初几天,一路顺利。

宁山制图,徐永生调研大河水脉,尹兰舟跟着观光赏景。

但向西靠近仙门山后,某一日清晨,迎着晨风,徐永生鼻子忽然翕动,随后皱眉。

他闻到一股血腥气。

再向前行,宁山也是面色一变,转头望向徐永生。

徐永生轻轻颔首,看了尹兰舟一眼,宁山会意,当即盯紧自己这个小学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