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 第155章 151秘籍在民间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155章 151秘籍在民间

簡繁轉換
作者:八月飞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3 04:45:03 来源:源1

第155章151.秘籍在民间

王阐的提示,徐永生大约能明白其中道理。

大乾皇朝立国之前的皇朝,维系时间较短,不足百年,但好歹还是一统天下。

而再往前,这片大地则是非常漫长的分裂状态,长期南北朝对峙。

其中北朝甚至还分为东丶西两面,有过长时间的较量。

最终以西统东,再以北统南,方才最终结束分割对峙的时局。

韩振体内与魏氏有关的神剑,便是当年北朝还西东分割时,西北一朝八柱国神兵之一。

前朝起于西北,而大乾皇朝龙兴之地虽然在河东晋阳,但同样也是西北一系。

乾廷帝室秦氏一族祖上,正是当年西北一朝八柱国之一。

而东北一带,彼时最核心的地区则是河北丶山东。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那里可能存在少数埋没于民间的武道绝学,乃至于一些不同于现在大乾朝规制的儒家晋升典仪。

皇朝更替之下,固然有些世家流传千古,屹立不倒,但同样也有另外一些家族,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就此断了文脉甚至血裔。

而这些世家可能残存下来的典籍奥秘,便是王阐先前寻访的对象。

只是他运气可能比较霉,脸有些黑,几年下来一直没有收获,于是最终放弃。

但如果徐永生有意向,王阐也不介意鼓励和帮助他。

哪怕二人都是有朝廷正式品轶在身的武学宫讲师……

至于江南方面,道理是一样的。

以北统南,南朝覆灭后,不论皇室还是当地名门世家以及南朝权贵,或是被北朝俘虏,或是流散,或是归顺于北朝。

很多儒家晋升典仪和武学秘籍,同样在战乱中流入民间。

之后包括大乾皇朝在内的两个皇朝,针对如此情况都有所清剿和搜集。

到如今统一天下的皇朝已经是又一次更迭,数百年过去,所余者有限,寻找自是不易。

王阐自己没有成功,介绍给徐永生,更多也是出于碰碰运气的考虑。

而对徐永生来讲,谛听收集消息的范围有限。

不提上一个定都于东都的皇朝,就光说大乾皇朝开国以来,河洛被大乾,大坤,再大乾这样翻来覆去的洗了好几遍,民间传承自然少之又少。

自己当初能得到一个九品晋升八品的民间儒家法仪,已经算是运气好了。

有王阐推荐,徐永生便考虑以后找时间和机会,亲自走一走山东丶河北丶江南。

到了那片区域后,再试试看虚幻谛听能不能因此有所收获。

只是他无法控制谛听每晚究竟带什麽消息回来,因此这事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样是碰运气。

虽然为王阐感到遗憾,但他不好开口建议王阐再多等几年,等他试试看。

一方面他不好解释其中缘由,另一方面眼下也不知能不能有收获,什麽时候才有收获。

至于说北丶东丶南三个方向先选哪一个。

徐永生当前的打算,是先选江南。

原因在于……顺路。

他脑海中神秘书册第二页上神兵图的提示,这段日子以来,发生了变化。

原本靠近自己的线索,不断向西北而去,并且是一去不回头。

随着双方之间距离变化,最终超出一定极限,神兵图针对新线索的提示,骤然大转弯,变得南辕北辙。

提示指引,从西北方向,突然变成徐永生的东南方向。

假定接下来两条线索都是李二郎相关图谱,当前变化估计是第二幅李二郎图谱一路向西行,同徐永生之间的距离变远,超过了他跟原本较远的第三幅李二郎图谱之间的距离,于是神兵图优先指引更近的一方,便自动切换了位于东南的第三幅李二郎图这里。

按照距离估算,徐永生跟位于东南的第三幅李二郎图谱之间,其实也颇为遥远,对方极可能在岭南之地……

这第三幅李二郎图谱,眼下倒是安安静静保持不动,只是不知具体收藏在何处,有待将来徐永生亲自过去查探一番。

眼下倒不急于一时,他先专心养花栽树,救活一株株枯萎的草木,以完成儒家修行第四层「仁」的相关历练。

除非这位于东南方的第三幅李二郎图谱也改变位置,否则徐二郎将来总是要往南边出一次远门。

届时可以顺路在江南一带乃至于岭南一带,寻访大乾朝廷规制以外的儒家晋升典仪,且看谛听图还能否给自己带来惊喜。

当前,徐永生先继续自己学宫讲师的生活。

……………………………

朔方,灵州城。

郡王府内,坐镇朔方军的灵州郡王谢峦,这时正背负双手,注视面前桌案上的地图。

他的长子谢华年,立于一旁。

「北疆国泰民安,河东常节度晋升武圣之境,我们或该退一退,免得树大招风,齐王殿下那边,也可规劝少许。」谢华年开口说道。

谢峦微微颔首,神情略有些担忧:「齐王殿下近来同姜氏,冲突越来越激烈了。」

虽然谢峦本人也同国相姜志邦有私人恩怨,但北疆平靖后,谢峦面对姜氏反而更退让少许,双方暂时相安无事。

谢华年这时的视线也落在地图上:「时隔不到两年,陛下便再次有意在西北方向动兵麽?」

谢峦:「陛下的想法,先东后西,先北后南。

东北和正北当前已经平靖,如果再解决西北方向的异族,那接下来就可以专心对付西南了。」

西南石林国不大,但因为地域原因,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而雪原异族,更是如今大乾皇朝的头号外敌。

大乾皇朝先稳定北方边疆后,就要开始谋划着名再同西南边一大一小两个强力敌人重新争一次高下。

纵使不能彻底消灭雪原异族和石林国,也要争取在西南边疆打出至少几十年的太平光景。

对这个整体大方略,谢峦丶谢华年父子也认同。

只是他们不能只考虑对外。

此前种种迹象看来,当今陛下对灵州谢氏还是非常信重的。

但是,他最宠信的还是姜氏。

谢峦之所以对姜志邦一个三品大宗师面上退让,原因正在于此。

从当前情况来看,双方虽然常有小摩擦,但都无足轻重。

唯一问题在于他们同齐王秦太过从甚密。

燕王秦罗被正法后,皇长子齐王秦太眼下看来最得乾皇看重。

谢峦一方面本就同秦太相交于青年时,乃是多年的私人密友,另一方面同样需要考虑未来。

固然有燕王秦罗和幽州郡王张慕华丶平州郡王李崇文的前车之鉴,可如果齐王秦太将来能荣登大位,自然是另一番说法,如今主动切割,届时怕是不好见面。

只能说,当初年轻时感念于同袍上阵的情谊,已经同齐王秦太纠葛太深,没有成为当今乾皇秦泰明的孤臣,那麽现在就只能继续走下去了。

但齐王殿下那边,谢峦该劝的自然还是规劝。

「河东常节度那边晋升二品武圣,也可以帮父亲分担北方的隐忧。」

谢华年言道:「燕然丶云卓都被重创,按理来说一年半载时间不够他们恢复元气。

但如果大乾对西北用兵,难说他们会不会有少数人马前来袭扰,浑水摸鱼。

有河东常节度盯着,燕然丶云卓人便不敢轻举妄动。」

谢峦轻轻颔首。

片刻后,他视线从地图上收回,转而看向自己的长子:「你那里,准备得如何?」

谢华年答道:「已经准备妥当,不过,增补《岁时祭礼疏》容易,费时费力的是要到其他州郡去厘正各地祭祀规格流程。」

儒家武者修行,如果成就第六组「礼」之编钟,想要再向更高武道境界突破,则需完成相关历练:

参照古礼修订增补《岁时祭礼疏》,厘正各州郡祭祀规格流程,消弭僭越混乱。

虽然不至于要将全国各地州郡全部走遍,但整个大乾连关中京畿丶河洛都畿在内一共十五道,至少每一道都要选出几个州郡作为代表。

身为儒家四品宗师,谢华年修持儒家五常,主修者,正是五常之礼,当前积累六组礼之编钟。

他眼下距离三品大宗师之境,除了四品晋升三品的儒家修身典仪之外,还差最后一个环节,便是第六组「礼」之编钟的相关历练。

这项历练牵扯的人事丶时间还有地方太多太广。

谢华年此前一直辅助父亲处理朔方政务丶军务。

平靖北方的大战之后,去年他又主持内地民户迁来朔方。

直到如今,一切都走上正轨,他方才略微轻松些许。

「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开始吧。」谢峦言道。

谢华年视线重新看向地图:「眼瞅着西北便要再启战事。」

谢峦:「不忙,你先从朔方周围近处的地方开始,届时再细看环境。

何况二郎即将突破至四品宗师境界,或可为你我分忧,那样一来,你正好尽快完成历练,为突破三品做准备。」

想到灵性天赋层次也从上乘提升到入圣的谢今朝,谢华年面上亦露出笑容:「是,父亲。」

谢峦徐徐说道:「你成就二品儒家武圣在望,我谢家奠定文脉的曙光已现,这种时候固然不可急躁,但也需不断前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