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 第219章 215不同风格的儒家晋升典仪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219章 215不同风格的儒家晋升典仪

簡繁轉換
作者:八月飞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3 04:45:03 来源:源1

第219章215.不同风格的儒家晋升典仪(三更一万一千字到!)

虽然非亲非故,但考虑到自己这趟是从骆家得到相关儒家晋升典仪,因此徐永生有心看顾骆文武家中一二。

至少,避免他们因为六道堂此番谋划而受到波及。

就冲智心妖僧等六道堂中人先前掳走郭庆宁他们,直接把人给了做人口生意的血鲨帮收拾首尾,就不难想象骆文武一家落在他们手里会是什么下场。

眼下六道堂被大乾朝廷围剿,就算他们有人突围能过了这一关,在太湖周边的潜势力也会被大量清剿。

将来相当漫长时间里,他们都做不到像这次一般大范围搜索掳人了。

至于谁报的官,就请六道堂诸位慢慢猜去吧。

且不说已经直接在这世上消失的妖僧智心。

就只是血鲨帮先前行踪被岛贼陈天发准确掌握的事情,就够六道堂内部先仔细查一阵子。

能泄露乔显和血鲨帮的消息,自然也可能泄露曹静、杜遮在晓光寺的消息,不奇怪吧?

徐永生淡定。

锦丰镇距离长城县城尚有距离,徐永生虽不知县城那边的战况,但也没有进一步靠近的打算。

宗师之间战斗激烈,但影响范围不及武圣强者,动静还传不到锦丰镇这边。

直到时间再次临近夜晚,观察远方的徐永生,目光忽然一凝。

他隐约望着太湖大泽水面上,颜色似乎有些不对。

夕阳下虽然波光粼粼,但色泽明显泛红,更隐约有血腥气飘来。

徐永生微微皱眉。

县城外那场大战,厮杀死伤如此惨烈么?

仔细查询一番后,徐永生又感觉不对劲。

水中大量的血,像是完全源自一个人……

若是几位巨大的妖魔,如此大量血迹也就罢了,但对于人而言,便是宗师、甚至武圣,失血再多应该也没有这么大的规模。

除非,是这人修炼某种较为特殊的武道绝学……徐永生若有所思。

他的猜测,基本没错。

这确实是一个人的血。

而对方有如此神异之处,也是源于特殊的武道绝学。

多亏此人到来,曹静、杜遮虽然负伤,但还是成功突围。

齐蝶泉、王炎等大乾禁军将领原本已经成功在望。

可是忽然间,一片仿佛血海大潮般的恐怖景象,出现在长城县城外,看上去铺天盖地,接应曹静、杜遮等少数六道堂高手撤离。

本就窝了一肚子火的齐蝶泉气得眉毛倒竖。

眼见对方出手虽然声势骇人,但还是宗师高手**化境的手段而非武圣那般席卷八荒分山断河,齐蝶泉当即仗着自己一身明神铠,手持二尺短龙雀强行劈入血海中要与强敌搏杀。

她是主修意气和煞气的武道宗师,攻坚能力极强,短龙雀亦是宝刀,生生给她劈开血海。

可是下一刻,“铿”的一声脆响,齐蝶泉手中宝刀受阻,斩在另一副精良宝铠之上。

对方同样是全身披甲,且铠甲精良,赫然不次于齐蝶泉的明神铠。

齐蝶泉惊讶同时,心中已经暗叫不妙。

她身法迅疾如电,同境界下武道宗师少有可匹敌者,当即便第一时间收刀而走。

但先前被劈开的血海已经重新包围上来。

那同样身穿宝铠的对手则趁势反攻。

不过就在这时,血海外再次有刀光亮起。

一模一样的二尺短龙雀劈开血海,刀光比齐蝶泉出招还要更加锋芒毕露更加迅猛。

齐雁灵一步跨入血海,接应了族妹齐蝶泉,再一刀劈得对方后退。

“赵广鑫,是你?”齐雁灵同样面露诧异之色:“你入了六道堂?”

听见这个名字,齐蝶泉和还在血海外的王炎同样都面露惊诧之色。

而对面那个身披全副铠甲的人,这时除去了自己的面甲和头盔,露出一张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年纪的年轻男子面容。

不过,这男子头顶没有头发,赫然是个僧人,只是眼下身上不见袈裟僧衣,唯有通体全黑的铠甲。

“我佛慈悲,两位齐施主久违了。”僧人微笑说道:“贫僧已是方外之人,法号广信。”

齐雁灵嗤之以鼻:“六道堂内六道中的修罗道之主,血僧广信,之前听说的时候还没注意,没想到就是你拿自己名字改的啊!”

血僧广信微笑:“广鑫就是广信,广信就是广鑫,确实也无关紧要。”

齐雁灵一刀劈开翻涌的血海:“对我来说当然不重要了,但让你老爹知道,就有你好果子吃了。”

她说话虽然戏谑,但出手毫不容情,一刀猛过一刀,浑然没有把血僧广信或者说赵广鑫留给对方老爹的意思。

广信和尚亦没有多停留的打算,护着曹静、杜遮等人退入太湖大泽,意图借水而走。

但齐雁灵同回过神来的齐蝶泉以及王炎等人,紧追不放。

旁人倒还罢了,但齐雁灵、齐蝶泉身法速度快得出奇,皆是同境界下佼佼者,让血僧广信也感到头疼。

好在六道堂在这里仍有其他高手。

如当初江州之战当晚情形一样,琉璃火龙再现。

同为内六道领袖之一的佛门高手火龙僧现身,如同早先接应谈笑撤离一样,这时再接应血僧广信。

他们联手之下,付出些许代价,总算摆脱齐雁灵等大乾禁军的追击。

“当初追的方向没错,火龙妖僧果然来这边了。”左镇魔卫将军王炎感慨。

齐雁灵看向族妹齐蝶泉:“没事吧?”

齐蝶泉摇头:“没事,如果早先知道那贼秃是赵广鑫,我方才不会是那般出手方略。”

齐雁灵:“纵使不曾早早知己知彼,接战同时掌握敌情本就是最重要的事,你啊,性情还是太急了。”

被齐雁灵训斥,齐蝶泉没有恼恨不服,反而难得笑起来:“大姐说的是,我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可总是疏忽,幸好这次有你在。”

齐雁灵没有笑:“赵广鑫不是易与之辈,想不到他强行从儒家转修佛门武道了,不仅看不出大问题,修为实力还比从前更强。”

赵广鑫,天下有数名门世家赵氏一族的嫡系子弟,现任赵氏家主的幼子,也是最得他看中的天才人物,公认未来将和齐雁灵、许书明等人一样,接掌自家门户的人物,年纪轻轻便实力过人名扬天下。

然而,就在数年前,这位赵氏最被内外看好的未来家主,却逃离了赵氏一族。

有说他是主动破门出户,也有说他是被赵氏清理门户赶出家门,种种传闻不一而足。

但此前并没有传出他转修佛门武道,并成为六道堂一份子的消息。

齐雁灵认出对方,都还是靠血僧广信身上那一身原本出自赵氏一族的宝甲。

放在平日里,限于朝廷规章,赵氏一族子弟也不好大摇大摆全副披挂穿出来。

但对于如今的血僧广信来说,自是无妨了。

只是齐雁灵等人认出他来,难免惊讶。

相关消息,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密报关中帝京。

“不能就这么让他们轻而易举跑了,我们继续追查,同时联系卫上将军和渊公他们。”

齐雁灵吩咐道:“此外,查一查这些反贼在太湖这边搞什么鬼。”

齐蝶泉、王炎等人纷纷应诺。

六道堂中人,这次有被他们拿下活口。

一番审问下,包括岛贼陈天发和南朝余裔的相关讯息,都被吐露出来。

王炎等人一边感慨反贼乱党真多,一边仍然要继续追查。

要尝试封堵太湖出海的水道,堵截岛贼陈天发等人。

要追查六道堂反贼的下落。

还要顺便也查查南朝余裔的事情。

当前人手肯定不够,需要呼叫支援。

甚至齐雁灵心中有数,要不了多久,苏州那边可能还会有其他乱子。

赤龙的三个传人齐聚,可能要了断他们当初一些恩怨。

不过,从朝廷的角度来说,半黑半白的“墨龙”项一夫,正适合处置同为大寇的“白龙”连瑛和“碧龙”童霄。

齐雁灵虽然同连瑛有私交,但在此事上也不可能公开倒戈。

而私下里,连瑛感谢她的提醒,却不会改变主意。

相对而言,南朝余裔之事,并不那么紧迫。

齐雁灵反而不觉得乐观。

赵广鑫搞出的动静太大了。

太湖大泽沿岸被血水染红一大片,久久不散。

消息压都压不住。

湖州长城县沿岸很多百姓的恐慌进一步升级,开始拖家带口逃亡。

单独一两家逃亡,非常显眼,容易被追查。

但现在这么多人一起逃,真正的南朝余裔混在人群中就不好分辨和追查了。

很难说赵广鑫是不是故意的,惊走这些南朝余裔,将来他们还有重新寻找的机会,免得这些人以及他们可能收藏的儒家晋升典仪,落入大乾朝廷掌控。

齐雁灵微微摇头,从她个人来说,倒是不甚在意,只是出于职责所需,吩咐其他禁军将士留意一番,她本人则继续追查血僧、火龙僧这些六道堂高手。

………………………………

锦丰镇这边,黄昏中,徐永生看着被染红的太湖水,仍然没有离开,默默守着骆家上下,同时收集四方消息。

夜色来临,等到子夜时分,这一晚虚幻谛听仍然照常外出。

令徐永生欣喜的是,自己最近看来是人品爆发了。

短短几天时间内,连续得了四条有价值的消息。

先是智心妖僧等六道堂分子掳人的消息,让他察觉六道堂中人的存在。

然后获悉曹静、杜遮藏身长城县城外晓光寺的情报。

接下来,又帮他锁定了送儿女提前离开的骆文武。

现在,第四条有价值的情报来了,却是关于一门武夫绝学。

凛日刀·暗蚀大日!

徐永生猜测,本名周杜的杜遮,确实也修习了凛日刀作为自己压箱底的绝招。

而这次谛听在长城县和太湖水域活动,估计就是从杜遮那里窥来的刀法。

刀法本身威力十足,更让徐永生惊喜的是,这门武夫绝学,自己可以直接匹配。

因为其修习的要求,是武夫先在自己三骨堂内养成五杆意气枪,两副精气甲和两张念气弓。

正好对应儒家绝学这边佩韦自缓的相关五相。

徐永生对此自然是笑纳了。

另一边,骆文武则没有让他和齐雁灵失望。

鲜血染湖,镇上恐慌,开始出现大规模逃亡。

骆文武当即便带着妻子还有其他人,一起加入逃荒大军,顺势不动声色举家搬迁离开长城县,甚至是离开湖州。

徐永生暗中一路随对方同行,待骆家重新安顿下来,甚至再次改换身份后,方才微微放心,不惊动对方的同时还帮忙打扫一些首尾痕迹,然后悄然离开。

这一路过来,徐永生也顺势准备了一些东西,用于自己接下来五品晋升四品的正心入品典仪。

几根旧船钉。

一只青瓷碗。

还有一艘无篷旧船。

他准备就在江南这里,冲击四品宗师境界。

一方面是徐永生已经做好相关各方面准备,既然如此,便索性跨出这一步。

另一方面,则是从骆文武那里听来的前朝典仪,不仅仅需要借助地理环境,还需要考虑天时。

这一点,同大乾朝廷规制内的学宫典仪有较大不同。

学宫典仪充其量只有当天某个时辰进行,有少许要求,而对具体时日,基本没有限制。

之所以有时候要排日子,更多是考虑几人或者更多人,一次性全部参加典仪,而非每有一人申请就单独举行。

但学宫典仪对于地点环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都是依托学宫进行。

各大名门世家传承的典仪,在这方面大同小异,只是地点环境是他们各自祖地文脉。

徐永生从骆文武那边听来的典仪,是另一个风格。

徐永生总结下来,是更贴近自然万象。

同猜测早年南朝尚存时,可能这些典仪反而不是如此模样,乃是之后岁月里或被动或自动改良甚至蜕变而成。

不借助朝廷学宫和祖地文脉的奥妙,或许也在这里。

例如五品晋升四品的正心入品典仪,天时需求是深秋起雾期间。

而地点环境,则是秋雾锁湖之际。

当前,是盛景十四年八月下旬。

江南水乡,湖泊、水道四处可见。

各方面,都正合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