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 第227章 223妥妥的误解 三更万字到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227章 223妥妥的误解 三更万字到

簡繁轉換
作者:八月飞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3 04:45:03 来源:源1

第227章223.妥妥的误解(三更万字到!)

韩帼英神色认真,但徐永生没有感受到恶意。

“谢韩司业教导。”徐永生先谢过对方提醒,然后一如既往正色答道:“学生只是始终坚信,昔年事,常杰他们蒙受不白之冤。”

韩帼英:“就算你想要帮助他们,这样的态度,反而做不了什么。”

徐永生:“韩司业说的是,学生亦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觉得该当有人始终表明态度,提醒世人,以免谎言不断重复之下,令不明真相的后来者误解,信以为真。

诚如您所言,这可能帮不上拓跋锋、常杰他们什么忙,好在他们本人艺业和运气都上佳,目前仍然吉人天相。”

韩帼英微微摇头:“既然道理你都明白,我便不多言了,你多多自省吧。”

徐永生:“谢韩司业关照看顾。”

韩帼英问起另一事:“你这趟去汝州,林兄可好?”

徐永生:“林先生回故里居住,一切尚好。”

韩帼英徐徐问道:“他侄女,我记得名字是唤作林书华,身体如何了?”

徐永生坦然答道:“已经无大碍,只是从前八品武者的底子被耽误了,如今为了强身健体,又重新拾起来。”

韩帼英:“这么说,她此前在汝州乡间重阳日的时候主持酒礼,确实是为了第二组‘礼’之编钟的相关历练?”

相关消息,不可能一点风声都不走漏,徐永生此时以坦白答道:“确有此事。”

韩帼英微微颔首:“林家侄女,我有耳闻,早年也有才女之名,幼年时得其父开蒙,但其父母又早亡,她本人也病患缠身。

如今她康复痊愈,自然再好不过,而且已经有了八品的底子,可有想过入读学宫?

林氏虽然是书香门第,但掌握的晋升法仪应该有限,且可能有些弊端,她还年轻,入学宫就读可能有更长远前途。”

徐永生言道:“此事当由林先生和林姑娘定夺,学生这次在汝州时,确也曾问过此事。

林姑娘可能是因为多年来自己一直独处惯了,再入学宫,唯恐不适,也不想受人指点议论。

林先生的意思,是顺着林姑娘自己的想法。”

韩帼英:“倒也确实是林兄素来作风,既如此,那此事就此作罢。”

她没有继续多谈,转而说道:“如今还是授衣假期间,不过你久不在学宫,各方面难免生疏,接下来几天就不要歇着了,抓紧熟悉一下情况。”

徐永生当即应诺。

他离开东都足有半年,很多事情确实需要熟悉了解。

翻阅过卷宗之后,他再去见四门学博士王阐。

“回来路上走运,得到这件灵宝,想来正合适博士你。”徐永生将一个锦盒推到王阐面前。

王阐打开盒盖后,扬了扬眉毛:“潮汐石,这可当真是贵重东西。”

他重新盖上锦盒,没有收下,反而将锦盒推回徐永生面前:

“知道你的习惯,距离修第五层‘信’恐怕还很遥远,但即便你自己不用,也可用来交换其他能派上用场的宝物。”

徐永生微笑摇头:“自我入学以来,便得王博士你诸多关照,就算不提过往,就权且当做我跟你交易了,潮汐石先给你,如果你将来遇上我合用的东西,帮我留意便好。”

王阐闻言笑道:“你要这么说,我再推拒,未免矫情,既如此,容我先占你回便宜。”

徐永生做了个请的手势。

他其实心中有些遗憾。

自己得到五品晋升四品的民间儒家典仪,终究还是晚了些。

在这之前,王阐已经通过朝廷学宫的典仪先跨出那一步。

可惜此前他也没有十足把握能得到相应民间典仪。

王阐虽然年轻,但其本人先前已经空等数年,让他继续空等的话,徐永生实在说不出口。

“奚骥,还有崇玄学那边的沈觅觅,这趟从南边回来后,都顺利晋升七品了。”王阐这时继续说道。

他看着徐永生,不禁打趣道:“奚骥还惦记着你的天麒正行呢,一直在等你回来。”

徐永生闻言亦莞尔。

因为第一方“信”之印章严格要求守信保密一年的缘故,所以奚骥虽然去年就已经八品境界两层儒家三才阁全满,但今年一月时候,他没能晋升七品境界。

一直等了半年多时间,都从岭南返回东都了,方才守约期满,终于得以参加学宫八品晋升七品的儒家典仪。

沈觅觅比他稍早,其实是在岭南期间完成所有准备工作。

于是在返回河洛东都后,也成功晋升道家七品境界。

至于宁山,本就是七品的他,相关修行一直稳稳当当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他此行前往岭南,除了增长见闻并带回一些明信石和相关奖励外,便是因为岭南邕州之乱,成功完成自己第二把“义”之古剑的历练,救人于水火危难之间。

得知徐永生回来,宁山、奚骥自然高兴不已,连沈觅觅都跟着一起来凑热闹。

崇玄学之外,她最熟悉也最佩服的学宫讲师,便是这位四门学的徐助教。

很多时候,她甚至感觉对方比崇玄学的道长们还来的妥帖。

“老师,想要修习您的天麒正行,五相五常方面有什么要求么?”奚骥双眼放光,迫不及待。

徐永生微笑看着对方:“同你过往选择,有些许矛盾之处,如果你当真想要尽早修行这门绝学,那就需要提前多选择一些五常之信了。”

奚骥:“倒也无妨。”

他素来主义辅仁。

余下的“礼”、“智”、“信”三样,相对来说他更偏向五常之智。

然后才是五常之信,最后是五常之礼。

但奚骥也听徐永生、王阐讲过,到了五品境界时,五相五常每一相都至少要有两层。

既然如此,稍微早点学,也没什么打紧……

虽然眼下还是个白板七品,但向来自信的奚骥完全不怀疑自己可以修成武魁境界。

然而接下来就听徐永生说道:“五常之信,至少要三层,五常之仁也需要三层,不影响你之前的习惯,但除之外,‘义’、‘礼’、‘智’也都需要两层。”

“呃……”奚骥大致盘算一下后,顿时说话卡壳。

他盘算后发现,如果自己想要在六品武魁境界就尽早学会这一招,那他从现在七品开始就不能继续修持“义”之古剑,转而更多选择“礼”、“智”、“信”三相,这样才能在刚好正六品四层三才阁全满的情况下达标。

后续直接影响是,他五品境界时最多才只能有三把“义”之古剑。

如果他肯等一等,等到五品境界再考虑修炼这门天麒正行,倒是可以继续优先选择五常之义。

届时三层“仁”,五层“义”,两层“礼”,两层“智”,三层“信”,同样可以满足需求。

和他一贯的选择习惯相比,充其量是放弃一层“仁”,多选择一层“信”。

这一点倒是问题不大,他在五常之义外,优先选择五常之仁,单纯只是为了修行进步速度更快。

当然了,如果他肯等到四品境界,那就更没有任何碍难。

只是此刻奚骥明显陷入犹疑中。

他是真喜欢徐永生那一招天麒正行,迫不及待想要早日修成,到时候可以在其他人面前现一现。

正六品是最快最早的时候。

徐永生没有多言,只安静地微笑看着对方。

沈觅觅想要出声,但看见徐永生,便安安静静站在一旁。

宁山同样平静立在一边。

他对此早有打算。

如果按照宁山对儒家五常五相一贯的选择,他与天麒正行的缘分更晚。

七品境界时,宁山为自己的规划是仁一义二礼一智三信二。

五品境界,宁山为自己的规划是仁二义三礼二智五信三。

按照这个安排,他要等四品境界才有可能修习徐永生的天麒正行。

虽然同样喜欢这一式武学,但这个执拗而又坚毅的少年,很快便拿定主意,坚定信念,不改变自己过往决断,继续按照原本的规划道路前行。

至于走道家修行路线的沈觅觅,自然跟天麒正行不沾边,这趟纯粹是来看热闹的。

当然,同样已经晋升七品境界的她,对自身修行也有所规划。

八品时,她对于道家五相五行的选择是,两只“木”之宝葫,两面“水”之古镜,一支“土”之拂尘,还有一杆“金”之令旗。

而如今到了七品境界,她除了补上一根“火”之法尺外,预计再来一面“水”之古镜和一杆“土”之拂尘。

总体来讲,沈觅觅的思路是优先五行之水,然后五行之木和五行之土。

不一定像宁山、奚骥他们那样极限,一定要将一相顶到当前境界允许的最高。

可以协调着来,视需要而定。

但总体来讲,肯定是优先五行之水。

沈觅觅很看重洞察和感知的提升,如此才能更好把握周围环境,洞悉对手的特点甚至弱点,然后阴他们……错,划掉,然后和他们友善地切磋。

她虽然没有明说,但只是五相五行的选择,就让崇玄学那边的刘深、陈嘉沐心情复杂。

因为道家北宗,多数绝学,是以五行之火和五行之金为重……

刘博士屡屡规劝不果,愈发心累。

而这边的奚骥,在纠结半晌后,心情很快也恢复平静。

他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跟徐永生说道:“先生,五品再来修炼这门绝学,也不迟的,对吧?”

他终究还是舍不得自己的“义”之古剑,坚定了原本的打算。

只是相较于当初在岭南时的积极,未免有些打脸。

一旁沈觅觅直接丝毫不加掩饰的低头笑起来。

奚骥没好气地扫对方一眼。

宁山反倒有几分对奚骥另眼相看的感觉。

他们熟悉以后,因为性格因素,平时完全不咬弦,甚至偶尔还有冲突争吵。

此刻倒是做出相近的判断。

虽说,如果换了宁山是奚骥,他觉得自己到了五品境界也会一直坚持,仍然主义辅仁,而不会为了天麒正行而放弃一层“仁”多修一层“信”。

等四品境界就好了,总能修成的,除非成不了宗师。

但平时不咬弦归不咬弦,对于奚骥的天资和潜力,宁山从来不怀疑。

以先天资质论,对方可能是更在他之上的人。

“任何时候都可以。”徐永生对于奚骥的选择同样不介意:“不论是修行方式还是掌握某种武学,始终都要贴合自身情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原本有些遗憾的奚骥闻言,若有所思。

徐永生并不介意透露自己天麒正行需要三方“信”之印章做基础的奥秘。

旁人不至于就此推断他掌握有佩韦自缓。

第四块“智”之龟甲的相关历练是改良已有工造。

他确实通过改良发明活塞式风箱,完成了相关历练。

但类似事儿,徐永生没学武之前,没修成武魁境界还没有第四层三才阁之前就经常干。

而第三方“信”之印章的相关历练,则是信守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往返万里帮人送信,不遗失不损毁也不拆阅信件令信的内容外泄。

这事情必须自己亲自办,但相对来说,是难得比较私密的一项历练。

寄信人、收信人当然知道谁帮他们送信,但理论上只要他们守口如瓶,自然也就没人知道送信人完成相关历练。

徐永生刚刚才在中原和岭南之间绕了个大圈,没人晓得他是否趁机完成相关历练,但不耽误外界大多数人心存误解并做出猜测。

再结合天麒正行公开了修炼条件,大家对照一看,徐先生在五品境界这是妥妥地选择了修炼第三方“信”之印章,而非第四块“智”之龟甲啊……

嗯,徐永生表示大家猜的对,全对。

探望拜见过刚刚返回东都的徐永生后,宁山、奚骥、沈觅觅等人便即告辞离开,不再打扰徐先生。

不过,稍晚些时候,奚骥又自己悄悄溜了回来:

“先生,有个事情,我想先跟您禀报。”

徐永生:“怎么讲?”

奚骥:“先前在岭南,因为思笼县相助赵长史,之后咱们不是都受了朝廷赏赐么?我得到的那块明信石,眼下暂时不用,想着跟人交易出去。”

对方郑重其事,但言语又有些含糊。

徐永生见状当即了然,奚骥所言交易,跟他沾上的那个神秘组织有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