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29 章 研学之名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29 章 研学之名

簡繁轉換
作者:提笔圈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7 03:42:58 来源:源1

第29章研学之名(第1/2页)

2008年元旦,清晨的阳光带着新年的暖意铺洒在首都大学的校园里。

然而,站在宿舍楼下的李毅飞,心头却压着一个沉甸甸的计划,与这节日的氛围格格不入。

他深吸一口气,步履坚定地走向几位教授办公室。

“教授,我打算去川省一趟,做些实地调研。”李毅飞诚恳地向教授们陈述了自己的想法。

教授们素知这位学生勤奋踏实,求知欲强,虽然对他选择元旦假期出行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对他探索精神的肯定。

他们仔细叮嘱他注意安全,勉励他用心观察,深入思考。

告别了教授,李毅飞立刻行动起来,购买了一张直飞山省的机票。

飞机轰鸣着爬升,舷窗外是翻涌如海的云层,壮丽非凡。但李毅飞的思绪却像穿越了时空的迷雾,牢牢系在前世那场刻骨铭心的巨大灾难上。那份沉重的记忆,是驱动他此行的唯一动力。

几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降落在山省省会。此时的山省交通网络远不如后世发达,李毅飞又几经周折,换乘长途大巴,一路颠簸,终于在下午五点多抵达了他的目的地——山县。

走出略显陈旧的汽车站,他背着简单的行囊,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

他在县城里寻找落脚点,最终选择了一家看起来干净整洁的连锁酒店。

办理好入住,走进房间,李毅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卫生间,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

温热的水流冲刷掉满身的尘土与倦怠,精神也为之一振。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傍晚时分的川县县城景象映入眼帘。

街道上行人如织,商贩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小店里透出温暖的灯光,街边食肆飘散着诱人的香气。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平和、安稳,充满了小城特有的烟火气与蓬勃发展的生机。李毅飞凝视着这幅景象,不由得出了神。

他默默想着,如果没有意外,这座城市会像千千万万个中国城镇一样,在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前行,人们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

然而,他内心深处无比清晰地知道,就在几个月后,一场自然巨变将无情地撕裂这份安宁。

前世那场灾难发生时,举国同悲,山河失色。道路瞬间中断,通讯完全瘫痪,外部救援力量被重重天险阻隔,灾区内部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信息隔绝使得外界难以掌握灾情的全貌,救援行动虽全力以赴,却因客观条件的极端恶劣而困难重重,每一分一秒的延误都意味着无法挽回的损失。

想到那些在废墟下消逝的生命,那些破碎的家庭,李毅飞的心脏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他用力地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磐石般的坚定。今生,他决不允许悲剧以同样的方式重演。他必须做点什么,哪怕只能挽救一个生命,减少一分损失,他也要拼尽全力去尝试。

第二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李毅飞就起床了。他走出酒店,清晨凛冽的空气让他精神一振。

初升的朝阳将橙红的光芒涂抹在街道和建筑上,带着一种充满希望的暖意。李毅飞沿着街道开始慢跑,目的地是县城里的几所学校。

路边早餐摊早已支起炉灶,蒸笼里热气腾腾,包子、油条、豆浆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勾动着行人的食欲。

李毅飞虽然腹中空空,却无心停留,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即将开始的行程上。

九点整,李毅飞整理好衣着,背上背包,走向计划中的第一所学校。根据前世的记忆,这所学校在灾难中受损极为严重。

他走到校门口,向保安室里的值班人员出示了自己的燕京大学学生证,礼貌地说明来意:“您好,我是首都大学法学系的学生李毅飞。

学校正在开展一项关于青少年教育的课题研究,我这次利用假期过来,想拜访一下贵校的领导,学习一些一线教育的经验,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导方面的实践。”

保安看到燕大的证件,态度立刻认真起来,迅速拿起电话向校内汇报。

不一会儿,一位戴着眼镜、约莫四十五六岁、面容方正的男老师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同学你好,欢迎欢迎!首都大学的高材生来我们学校调研,是我们的荣幸啊!请进请进。”

李毅飞连忙上前握手问好:“领导您好,打扰了。主要是我们教授在‘青少年犯罪预防’课程中特别强调,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建设,认为这是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

所以我想实地走访一些学校,听听像您这样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者们的真知灼见,这比书本理论更有价值。

这次趁元旦旅游的机会,就想随机选几所学校走走看看,希望能获得更真实、更全面的信息。”

这位值班领导听了李毅飞的解释,觉得这个课题切入点很实际,也很有意义,对这位名校学生的务实态度更是赞赏有加:“不愧是燕大学的学生,想法很接地气,也很有心啊!”他非常热情地表示愿意配合,并亲自带着李毅飞在校园里参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章研学之名(第2/2页)

参观过程中,李毅飞一边认真倾听副校长分享他在学生心理健康观察、引导方面的经验和遇到的挑战,一边自然地拿出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以“记录校园环境、了解教学设施”为名,拍摄了教学楼的结构外观、走廊、楼梯间、操场等处的照片。

他特别注意那些看起来年代稍久或结构有特点的建筑部位。

大约一个小时过去,李毅飞感觉在这所学校了解得差不多了,便诚恳地向副校长道谢,并互留了联系方式。

离开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往名单上的第二所、第三所学校。

他重复着同样的流程:出示证件、说明来意、获得接待、参观校园、倾听经验、适时拍照记录、道谢离开。

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记录下学校的基本情况、建筑特点以及校方分享的关于学生管理、安全教育的点滴信息。

最后,他怀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情,走向了记忆中那所被当地人私下议论为“不太一样”的学校。

见到那位特立独行的校长时,李毅飞内心涌动着强烈的敬意。他没有回避,而是坦诚地提到了外界对学校管理风格的一些看法。

校长听了,只是豁达地笑了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常人的清醒与担当:“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去坚持。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灾难临头才后悔莫及啊。”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李毅飞。他顺势抛出了那个盘桓在心头许久、也是此行的关键问题:“校长,您说得太对了。

说到‘患’,像我们川省这样的地方,地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您觉得,以我们现在这些教学楼的质量,如果……如果遇到比较强的地质活动,能扛得住吗?

或者说,您对当前学校建筑的抗震能力,整体上有信心吗?”

问题很直接,甚至有些尖锐,但李毅飞迫切地需要了解这位务实校长的真实看法。

校长没有丝毫的犹豫或回避,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毅飞:“自从我接手这所学校以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持续不断地加固我们的教学楼,一砖一瓦都不敢马虎。

同时,我们坚持定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把防灾逃生的意识刻进大家的日常里。

至于其他学校……”他略微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为审慎,“各地情况不同,投入和重视程度也有差异。

我只能说,我们学校现在的标准,是远远高于过去的,也高于一些维持原状的地方。”

坦诚而富有深意的交谈让时间过得飞快。临别时,李毅飞郑重地向校长鞠了一躬,心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这位校长所坚持的,正是他所期盼的“防患于未然”的实践者。

回到酒店房间,李毅飞顾不上身体的疲惫,立刻将背包里的笔记本、相机拿出来。他摊开本子,拧亮台灯,开始全神贯注地整理这一天的收获。

他详细记录了走访的每一所学校:学校的名称、位置、主要建筑的年代、结构特点、校园布局、校方提到的关于学生安全管理的情况。

他特别标注了那位令人敬佩的校长所在的学校及其采取的特殊加固措施和训练方法。

他将相机里的照片导入笔记本电脑,一张张仔细查看,重点关注建筑物的梁柱结构、墙体材料、新旧程度,试图在心里评估其潜在的隐患。

他写下一份初步的调研总结,重点突出了不同学校在硬件设施安全性和防灾意识教育方面存在的差异。

他知道,这些第一手的观察和记录,是后续所有行动的基础,至关重要。而明天,他的脚步还不能停歇,他计划去县城周边可能受地质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实地踏勘。

更精确的数据,比如地质结构、潜在滑坡点等,需要实地测量后才能补充进这份报告。

李毅飞非常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重。时间紧迫,他必须争分夺秒。

他并非无所不能,但他坚信,只要自己的行动能引起一丝重视,推动一点改变,哪怕最终只能多拯救一条生命,多保全一个家庭,那么他此刻所有的奔波与付出,都将是值得的。

窗外的夜色早已浓重如墨,县城的灯火渐次熄灭,归于沉寂。唯有李毅飞房间的窗户,依然透出明亮而执着的光芒。

台灯下,他伏案疾书的身影显得格外专注,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成了寂静深夜里唯一的节奏。

他正用文字和思考,与那尚未降临却已知晓的“患”赛跑,为了心中那份无法磨灭的伤痛记忆,更为了这片土地上无数个可能被改变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