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44 章 定级与安排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44 章 定级与安排

簡繁轉換
作者:提笔圈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7 03:42:58 来源:源1

第44章定级与安排(第1/2页)

面试结束后,负责人事的大楼没恢复往日平静。干部一局和二局的办公区里,电话铃声比平时密得多。

走廊里工作人员说话都放轻了声音,空气里透着股说不出的紧张。

一局局长赵明德刚放下发烫的话筒,内线电话又响了。他揉了揉太阳穴,无奈接起:“喂?”

“老赵,是我,财政部老钱!”电话那头声音急又恳切,“跟你透个底,我们预算司现在缺人缺得厉害!

好几个重点项目压着,就需要懂经济、有宏观眼光的年轻人,特别是高学历、专业扎实的好苗子……”

几乎同时,隔壁二局局长周海涛也接到了类似的电话。最高法、发改委、科技部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核心意思都差不多:部门核心岗位急需“专业素养硬”“有战略脑子”的人才。

两位局长放下电话,脸上都带着倦意。这些来电的分量,他们心里清楚。对方话说得客气,但“要人”的意思明明白白。而他们嘴里那些“高学历”“专业”“顶尖苗子”,指的是谁,两人心里跟明镜似的。

李毅飞的档案摘要就摆在他们案头。市中考状元、省高考状元的名头已经够亮眼了;

更让人惊的是,他在燕京大学这所顶尖学府,只用四年就拿了经济学、法学、医学三个硬核博士学位!

这份学术履历,放哪儿都拔尖,在求才若渴的中央部委眼里,价值不用多说。

“老周,”赵明德往椅背上一靠,声音有点哑,“这样的人,哪个部门不想要?我都想把他留在部里好好带带。可手心手背都是肉,难办啊。”他苦笑一声。

周海涛点头认同:“谁说不是呢?但决定权不在咱们这儿。咱们就是个协调的。”他指了指又响起来的电话,一脸无奈。两人都明白,李毅飞的去向,已经超出他们的权限,必须往上汇报。

这份“难题”很快摆到了更高层领导面前。想起面试时观察室里那些全程盯着、频频点头的重量级人物,主管领导也觉得棘手。

李毅飞的能力太“百搭”:经济学底子厚,对重大问题嗅觉敏锐,适合发改委、财政部;有法学背景,对公检法系统来说是好苗子;医学背景和相关成绩,也让科技部、卫健委舍不得放。选择太多,反倒难下决心。

部务会议上,气氛严肃。这批中央选调生的定岗问题,尤其是李毅飞的,成了讨论焦点。各方意见一时没统一。

这时,干部一局的负责人提了个建议:“各位领导,既然各部门都急需李毅飞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他的能力又确实能覆盖好几个领域,要不要考虑更灵活的培养方式?”

他顿了顿,看了看众人反应,继续说:“比如,安排他在几个核心需求部门短期轮岗?

在不同岗位上实际练练,既能让他全面了解工作,找到最能发挥长处的地方,也能让各部门直观评估适配性,为最终定岗打基础。这样,也能暂时平衡各方想法,给组织多些考察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4章定级与安排(第2/2页)

这个建议让在场的人都琢磨起来。讨论后,会议最终定了调:

鉴于李毅飞有三个博士学位,选调生考试综合第一,还有在重大预警和科技贡献上的突出表现,决定破格给他明确相应职级,为后续发展铺路。其他入选的选调生,按常规评估定职级。

采纳轮岗建议。第一站,经济决策部。报到时间:2012年3月15日。后续轮岗部门和时间,看表现和组织需要再定。这么安排,是想发挥他的经济学专长,让他尽快熟悉宏观战略决策工作。

这份决议很快抄送到相关部委人事司。打给中组部一局二局的“要人”电话,明显少了——至少,李毅飞的第一站定了,各方暂时歇了声,打算等接下来的实践再争取。

2012年2月底,春寒还没消。京城的四合院里,李毅飞刚结束晨练,手机响了。是个京城的座机号码。

“您好,是李毅飞同志吗?”电话那头声音沉稳清楚。

“我是。”

“这里是人事部干部一局。正式通知你:根据组织安排,请你在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上午9点,准时到经济决策部人事司报到。相关函件已经发到你邮箱,注意查收,按要求办手续。”

“收到。感谢组织,我一定准时报到。”李毅飞声音平稳,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

挂了电话,他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登邮箱。一封特定域名的邮件已经在收件箱里。点开,正式报到通知格式严谨,盖着电子印章。

同时,人事官网上这次选调生的公示信息也发了,李毅飞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窗外,冰面在阳光下闪着光,边缘已经有些化了。李毅飞的目光从屏幕移向窗外,眼神深而坚定。

经济决策这么重要的部门,将是他新征程的起点。

不再是校园里的学习,不再是考场上的应答。这里,是实践为民服务宗旨的一线。

“为民服务”,这句刻在心底的话,这一刻变得无比具体。它意味着要面对堆成山的文件、复杂的协调、重大的决策,还有无数民众的期盼。

李毅飞深吸一口气,像要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吸进肺里。他知道,理论学习的阶段结束了。

属于他的实践,要在国家经济治理的重要岗位上开始了。这次的学习,关乎大局,半点不能懈怠。

他起身,从书架上抽出那本翻得有点卷边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重新坐到灯下。

时间,在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里,悄悄朝着3月15日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