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62 章 交待与安排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62 章 交待与安排

簡繁轉換
作者:提笔圈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7 03:42:58 来源:源1

第62章交待与安排(第1/2页)

安阴市政府大楼的走廊擦得锃亮,人影在地上匆匆滑过,脚步声都像被什么东西摁着,轻得几乎听不见。

李毅飞站在孙国栋办公室门外,手指无意识地捻着口袋里两盒硬壳中华的棱角。多港镇那股混着尘土、河腥和穷气的味道,好像还粘在夹克领口上,跟这栋楼里的严肃气息格格不入。

他深吸一口气,把长途开车的累和肚里的盘算都咽下去。再抬头时,脸上已经挂上了基层干部常有的笑——带着点谦卑,又透着股磨出来的韧劲儿。

门悄没声地开了条缝,秘书徐明明那张像模板刻出来的脸正好露出来。

“李书记,您来了。”声音不高,带着公式化的客气。

“哎呀,徐秘书!打扰了!”李毅飞像上了发条,两步抢上去,笑得热络,双手自然地伸过去。四手刚握上,两盒烟就跟泥鳅似的,滑进了徐明明手心。

徐明明手指微不可察地一收,烟就没影了,估计进了西装内袋。“市长刚散会,您稍等。”他脸上的笑好像真了点,转身轻轻叩了叩厚重的门。

“进。”孙国栋的声音从门缝里钻出来。

办公室挺宽敞,巨大的落地窗框着安阴市有点旧的天际线,像幅褪了色的画。孙国栋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抬头看见李毅飞,眼里先是惊讶,跟着就带上了审视:“毅飞?真是你?我还以为小徐听错了。

几个月不见,你怎么从京城的大机关跑回安阴挂职了?还去了多港镇?”他放下文件,身子微微后靠,语气不咸不淡的。

李毅飞上前几步,站得笔直,姿态放得很低:“孙市长,您就别打趣我了。组织安排的,说我这苗子得在基层泥地里扎深根,才能长结实。

这不,直接给‘发配’到多港镇这前线啃土来了。现在我可是您手下的兵,全指望您指点呢。”

他把“挂职”说成“发配前线”,姿态低到了家,又点明上下级关系,还透着股“想干实事”的劲儿。

“哈哈,滑头!”孙国栋嘴角终于扯开点笑,手指虚点了他一下,“京城的暖气坐惯了,突然扎进多港那风口,够受的吧?

是不是发现‘大有作为’和‘寸步难行’就隔层窗户纸?看着一捅就破,偏偏捅不破?”

“市长您真是一眼看穿!”李毅飞脸上适时挤出个苦笑,带着实打实的真诚,“以前看报表、听汇报,都是隔岸观火。

现在在多港镇坐着,是真被那穷味儿呛着了!马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能把鞋底粘掉!

学校窗户漏风,娃娃们冻得直哆嗦!青壮年全跑光了,剩下老的老小的小,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跟熬黄连似的!看着揪心啊!”

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像小锤子敲人心:“为官一任,要是不能给老百姓趟出条活路,这官当得还有啥意思?”

“嗯,不错!”孙国栋收了笑,眼里多了点真赞许,“有这份心,有这觉悟,难得。基层是苦是难,但也是最磨人、最能看出真本事的地方。组织让你下来,看来是步好棋。”

话锋一转,他像把刀切开了刚有点热乎的气氛:“今天来,不只是倒苦水吧?有话就说,憋着啥主意呢?”

李毅飞立刻从公文包里掏出份计划书,双手捧着递过去:“市长,不敢说诉苦,是来汇报工作、取真经的。这是我琢磨了好些天,结合多港那点家底儿弄出来的发展规划,粗陋得很,斗胆请您指点!”

他用“憋”“粗陋”,既是谦虚,也给足了领导发挥的空间。

孙国栋接过去,表情立刻正经起来。他没敷衍,逐字逐句看得很慢、很仔细。办公室里只剩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单调得让人心里发紧。

李毅飞屏住气,目光看似平静地落在孙国栋脸上,实则跟雷达似的,捕捉着他眉梢眼角每一丝动静——那可是决定多港命运的信号。

时间像被拉长的牛皮糖。终于,孙国栋合上计划书,摘下金丝眼镜揉了揉眉心,沉默了片刻。就这几秒,李毅飞的心悬到了嗓子眼,手心都有点冒汗。

“毅飞同志,”孙国栋重新戴上眼镜,眼里带着明显的欣赏,像发现了块璞玉,“这份计划,有点东西!思路清楚,目标明确,切入点也刁。

以特色种养打头,串起乡村旅游和本地加工,搞个小闭环……操作性很强!看得出来,你是真用了心、动了脑筋的。”他手指在计划书上点了点,像在敲打一块好钢。

“谢谢市长肯定!”李毅飞脸上涌出发自内心的喜劲儿,像久旱逢了雨,随即又蒙上层愁云,“只是……市长,万事开头难啊。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县里卫书记倒是挺支持,特批了50万启动资金,还强调要专款专用,一个子儿都不能乱动。但这缺口……还是大得很。”

他搓了搓手,显出点局促:“不知道……市里面能不能看在多港是真穷的份上,稍微……倾斜那么一丁点儿?”

最后几个字说得小心翼翼,带着点“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可不开不行”的窘迫。

孙国栋看着他,忽然“噗嗤”笑了,带着点看穿一切的狡黠:“你个滑头!铺垫了这么多,原来是在这儿挖坑等我跳呢?绕来绕去,还是要钱来了?”

李毅飞赶紧赔笑,脸上带着点被戳穿的尴尬,又透着股豁出去的劲儿:“市长明鉴,实在是……老百姓等不起,发展拖不得啊!

卫书记也常说,机遇这东西,稍纵即逝,过了这村没这店。”

孙国栋收了笑,手指在光溜溜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着,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计划是好的。”他话锋又转,目光变得像深潭,“但多水县那点情况,你也清楚。卫书记在县里主政这些年,有自己的一套发展思路,跟咱们市里有时候想法不太一致。

这钱,就算我批了条子,到了县里,会不会因为思路分歧卡一卡、挪一挪?你能保证每一分都用在项目上?这个顾虑,你得想明白。”

他把“掌控力”换成了“思路分歧”,点出的是工作理念上的差异,而非权力上的压制。

李毅飞心里一凛,知道这是该说明情况的时候了。

他微微挺直腰杆,脸上露出点谨慎又恳切的表情,声音压得很低:“市长,这个顾虑我掰开揉碎想了八百遍。

所以来之前,我特意跟卫书记做了详细汇报,重点说这项目要是成了,既能帮多港脱贫,也能给县里添份实打实的成绩,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好事。”

“卫书记当时挺重视,亲口跟我拍板保证,这笔专项资金,包括后续能争取到的任何支持,县里都会全力配合,专款专用,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他还说……虽然咱们在具体推进节奏上可能有不同想法,但大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多水发展。”

李毅飞巧妙地把“保证”包装成基于共同目标的承诺,突出的是理念虽有差异但目标一致,而非权力层面的妥协。

孙国栋眼里瞬间闪过丝真惊讶,像平静的湖面被投了颗石子。他身子微微前倾,声音压得几乎只剩气声:“哦?卫书记……真这么说?愿意在资金上完全配合?”这实在有点超出他对两人思路分歧的预期。

“千真万确,市长!”李毅飞语气斩钉截铁,眼神坦荡,“卫书记当着我的面说的,掷地有声!我想……不管思路怎么不一样,把地方发展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点大家是共通的。”

他把卫书记的行为归结为“目标一致下的思路协调”,而非权力博弈后的退让。

孙国栋盯着李毅飞看了足足十秒,那目光像要把这年轻人里里外外再扫一遍。办公室陷入让人窒息的沉默,只有空调送风的微弱嘶嘶声。

他似乎在权衡,在判断李毅飞说的“思路协调”有几分可信度,还有卫书记到底会不会因为目标一致放下分歧。

终于,他长长呼了口气,靠回宽大的真皮椅背,脸上恢复了市长特有的决断:“毅飞,跟你说句实在话,市里的钱袋子也紧,到处都等着用钱。你的计划有潜力,但一下子掏太多也不现实。”

他顿了顿,手指在桌面上重重一点,像拍板定案:“这样吧,看在你这份真心,也看在你确实下了功夫的份上,我让财政给你特批150万!专项用于你计划书里那几个核心项目的启动!

这已经是我的最大权限了,再多就得上会研究。你小子得把这笔钱管好、用好,要花出响来!多港镇要是真能打个翻身仗,才能让县里那些有分歧的同志真正认可这条路子!”

150万!

巨大的喜悦像电流瞬间击中李毅飞,他感觉头皮都有点发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2章交待与安排(第2/2页)

但他强行按住,脸上只露出恰到好处的激动和感激,像久旱的秧苗盼来了透雨:“市长!太谢谢您了!有这150万,加上县里的50万,前期启动肯定能跑起来了!

您放一百二十个心,我一定把这笔钱管得死死的,每一分都花在明处,做出成绩来!到时候不管是市里还是县里,大家看到效果,就算以前有分歧,也能慢慢拧成一股绳!”

他把“绑在战车上”换成了“拧成一股绳”,突出的是通过成果化解分歧,而非权力上的捆绑。

“行了行了,漂亮话省省,拿出真本事来。”孙国栋摆摆手,像赶苍蝇,“报告放这儿,我签批。拨款流程让小徐跟你对接。滚回去好好干!”

“是!谢谢市长!那我不打扰您了!”李毅飞知道见好就收,恭敬地退了出去。

厚重的门在身后合上,隔绝了市长办公室的气息。走廊里的空调冷气扑面而来,瞬间让李毅飞有点发热的脑子冷静下来。150万到手了!这是点燃多港死水的关键火种!

他嘴角勾起丝极淡的弧度,像刀锋闪了下。

卫书记的“保证”,本质上是发展思路暂时协调的结果。这笔钱,就是要在这种思路分歧中,用实打实的成效证明多港的路走得通。而真正的底气,一直牢牢攥在他自己手里。

李毅飞没走向电梯,脚步沉稳地转向走廊另一端。那里,是市纪委书记楚江河办公室的方向。

刚才那场“汇报”只是序幕,这里,才是他此行需要沟通的另一处关键。

楚江河的办公室陈设特别简单,深色家具透着股冷硬的威严,墙上那幅“清正廉洁”的书法,笔力千钧,像四把悬着的利剑。

楚江河本人坐在桌后,脸方方正正,目光沉得像古井,不怒自威,仿佛啥问题在他面前都藏不住。

“楚书记。”李毅飞坐下,没多余寒暄,开门见山,声音里带着下级对上级该有的尊重,“我是李毅飞,多水县副县长,挂职多港镇书记。省里领导交代,下来后务必来向您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今天主要是来认认门。”

他只提省里领导让“汇报”“认门”,绝口不提其他。有些事,不到该说的时候,不必多说。

他接着简要说了刚在市长那里争取到150万专项资金的事,刻意隐去不必要的细节,重点说卫书记如何“支持”“保证”,还有自己如何“一心扑在多港发展上”。最后说希望市纪委能“多多指导多水县的工作”。

楚江河静静听着,脸上没任何波澜,只有食指在光溜溜的桌面上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点着。那“笃、笃”声像秒针在走,敲在李毅飞心上。

“嗯,不错。”楚江河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楚,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省领导提过,派下来一位有闯劲、有思路的年轻同志。现在看,确实干劲十足。”

他眼里似乎闪过丝赞许,但快得像错觉,立刻被更深的凝重取代:“但你必须记着,你是人民的公仆,首要任务是做好本职工作,为百姓谋福祉。

千万别急功近利,忘了初心。安阴的发展,需要稳扎稳打。”

“是!我一定牢记您的指示,脚踏实地,绝不冒进!”李毅飞郑重承诺,姿态放得极低。

心里却在飞快盘算:这是真心告诫,还是对基层工作的提醒。

楚江河沉吟片刻,像下了某种决心。他起身走到靠墙的深色文件柜前,从一串钥匙里挑出把不起眼的小铜匙,打开了中间一个抽屉。

探手进去拿出张没任何标识、边缘裁得特整齐的白纸,又迅速无声地锁好抽屉。

“在县里工作,难免遇到思路不合、沟通不畅的时候。”楚江河走回座位,把纸条轻轻推到李毅飞面前的桌沿,动作自然得像递张普通名片,“这个人在县里工作多年,熟悉情况,或许能帮你协调些分歧。

工作中遇到实在绕不过去的坎,可以试着联系他。也算是组织上对下来挂职同志的一点支持。”语气平平的,听不出倾向。

李毅飞心脏微微一缩,面上不动声色地拿起纸条。上面只有一行打印的宋体字:多水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马卫国。下面有一行极小的手写数字,显然是私人联系方式。

马卫国?

李毅飞脑子里立刻浮出县里开会时,那个总坐在角落、脸冷硬得像块风化花岗岩、沉默得近乎透明的中年男人。

原来是他!怪不得在卫书记主持的会议上,他偶尔会提出不同看法,虽然声音不大,但态度很坚持。

一丝微弱的触动刚冒头,立刻被理性压下去——这真是能协调分歧的人?还是只是工作往来多的同事?楚江河的好意,他得慢慢品。

“老马这个人,”楚江河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褒贬,“是条务实的汉子。做事有自己的原则,有时候因为坚持原则,跟其他同志在工作方法上难免有分歧,显得不太合群。

但他对多水的情况熟,有啥问题找他聊聊,或许能有新思路。”他点到即止,没再多说。

楚江河的目光落在李毅飞收好纸条的手上,眼神深不见底:“这纸条,收好。非必要,别轻易用。”

“是!楚书记!我明白!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李毅飞把纸条小心塞进钱包最里层,手指在冰冷的皮革上按了按。

感觉心头多了个可以咨询的渠道,又像多了个需要慢慢了解的同事。是助力?还是普通的工作联系?他得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另外,”楚江河像不经意地补充道,目光却锐利地扫过李毅飞,“县纪委书记,嵇根宝,这个人你要多留意。”

“嵇书记?他不是省纪委派下来的吗?”李毅飞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

楚江河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牵了下,那弧度淡得几乎看不见:“是省里下来的。但他在县里工作,既要贯彻省里精神,又要结合县里实际,有时候难免在具体工作尺度上有自己的考量,跟咱们市里纪委的思路可能不完全同步。”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过来人的经验:“这个人,做事比较周全,考虑问题也细。在多水县那地方,他的工作方式可能跟其他人不太一样。

对他,保持正常的工作往来就行,有啥分歧开诚布公地谈,不用藏着掖着。基层工作嘛,思路不一样很正常。”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说的是工作方法和尺度上的差异,而非其他。

李毅飞心里豁然亮了,又瞬间多了份清醒。多水县,甚至安阴市,工作中思路不同、方法有别是常事。

卫书记有他的想法,马卫国、嵇根宝也有各自的原则,大家目标都是为了地方发展,只是路数不一样。自己要做的,就是在这些不同思路中,找到多港镇发展的突破口。

而他的任务,就是在这些正常的工作分歧中,做好那个“锐意进取、想搞政绩”的基层书记,用成果说话。

“楚书记,我明白了。”李毅飞的眼神锐利又坚定,像淬了火的钢,“不管大家思路怎么不一样,多港镇的老百姓盼着脱贫、多水县需要发展,这是实实在在的事!

谁真心为老百姓做事,谁搞花架子,大家心里都有数。现在,我就是想踏踏实实把多港的项目做好,用结果证明这条路子行得通。不管有啥分歧,只要能把事办成,我都愿意多沟通、多协调!”

这番话,带着尊重分歧的清醒,和务实做事的决心。

楚江河看着眼前这年轻人,方正的脸上终于露出毫不掩饰的期许,目光沉甸甸的:“好!记住你的初心,沉住气!

安阴市纪委会支持基层干实事的同志,但工作上的具体分歧,还得靠你自己去沟通化解。

去吧,把多港镇发展起来,让它成为你最好的成绩单!注意安全!”最后四个字,说得格外重。

离开那栋透着严谨气息的纪委大楼时,天快黑了。安阴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来,车流像织成的网,喧嚣里裹着都市特有的活力。

李毅飞快步走向停车场那辆不起眼的旧车,心里又振奋又踏实。

孙国栋批的150万,是明面上能推动项目的动力;楚江河那番话和写着“马卫国”的纸条,是协调工作分歧的潜在助力,是福是缘还得慢慢处。

多港镇的发展计划像刚点燃的火种,得小心护着,让它燎原。

而面对卫书记等人在工作思路上的分歧,这条需要耐心沟通、用成果说话的路,才刚迈出第一步。

李毅飞拉开车门坐进去,没立刻发动。手指下意识地摸了摸钱包里层那个硬硬的凸起——那张写着“马卫国”的纸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