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 第266章:苏寒:我也还只是个孩子啊…

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第266章:苏寒:我也还只是个孩子啊…

簡繁轉換
作者:勿忘本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0 16:53:54 来源:源1

第266章:苏寒:我也还只是个孩子啊……(三章合一)(第1/2页)

林浩宇的父亲刚说完,一边张萌的父亲也是激动的走了过来。

他指着周围那些还在坚持站军姿、但明显因为这场突发状况而有些分心的学生们:“你看看!孩子们都累成什么样了?”

“昨天我们就听说晚上练晕倒了八个!今天又这样搞!苏教官,我知道你是当兵的,也也知道你的英雄事迹,你要求严格,但他们还是孩子,是学生,不是你的兵!你不能用你们部队那一套来往他们身上硬套啊!”

他们的声音很大,穿透了雨声,不仅302班的学生们听得清清楚楚,连远处教学楼里围观的人群也隐约听到了质问的内容,顿时引发了一阵更大的骚动。

“看吧!家长来闹了!”

“我就说这样练不行吧?哪个父母不心疼孩子?”

“这下苏教官难办了,家长都找上门了。”

302班的学生们心情复杂。

他们理解父母的心疼,但经过昨晚和刚才的锤炼,一种微妙的集体荣誉感和对苏寒的信服已经开始萌芽。

他们不希望训练被中断,更不希望教官因为他们的原因而被指责。

苏夏、林薇等人都担忧地看向苏寒。

林浩宇和张萌更是急得不行,连连拉着自己的父母:“爸!妈!你们别说了!是我们自己愿意练的!”

“教官是为了我们好!”

然而,焦急的父母此刻根本听不进孩子的话。

苏寒面对着两位家长的质问,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是那副冷峻的模样。

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他的目光平静地迎向两位父亲,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发出了口令:“302班全体!原地休息!保持安静!”

命令一下,学生们稍稍放松了姿势,但没有人乱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寒和两位家长身上,气氛紧张得仿佛凝固了。

这时,得到消息的教导主任李梅和总教官李伟也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李梅主任一看这场面,心里咯噔一下,连忙上前打圆场:“几位家长,几位家长,请冷静一下。我是学校的教导主任李梅。有什么问题我们慢慢沟通,不要影响训练。”

李伟也站到苏寒身边,表情严肃,准备随时应对情况。

他是知道军区命令的,但也必须处理好家长的关系。

如果只是学生里面闹闹倒没什么。

可如果家长来了,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毕竟,苏寒的训练强度,远超了军训标准。

毫不夸张的说,全军部队里面,也只有少数部队,才会采用苏寒这种强度的训练。

大多数的常规部队,还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训练新兵的。

而此时,也有两家媒体,不顾雨水,不顾阻拦,快速跑了过来,近距离拍摄。

保安这边拦不住,也只能不管,先控制住剩下的。

林父看到学校领导来了,语气稍缓,但态度依旧坚决:“李主任,你来的正好。我们不是不支持军训,但也要讲究科学方法吧?”

“这么大的雨,进行这种静止站立的训练,极易引发失温感冒!为什么不能像其他班级一样安排在室内?我们希望学校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张父附和道:“对!如果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都在雨里练,我们没话说!但现在明显区别对待,我们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我们的孩子就活该多受苦吗?”

两家媒体的摄像机镜头如同敏锐的眼睛,紧紧捕捉着场中对峙的每一帧画面。

记者的话筒也毫不避讳地伸向前方,将这里的对话和冲突,通过实时直播信号,传递到了无数屏幕前。

教学楼里,原本只是看热闹的学生们此刻都屏住了呼吸,趴在窗台上,伸长脖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校园论坛和各大社交平台上,以#苏寒暴雨军训#、#家长质问兵王教官#为话题的讨论瞬间炸开了锅。

【我的天!家长真的找来了!现场直播!】

【看着好心疼父母,但也好心疼学生和教官啊……心情复杂。】

【凭什么就302班要淋雨?支持家长!学校必须给说法!】

【呵呵,巨婴家长又来了?吃点苦怎么了?苏教官自己不是陪着淋?】

【那是兵王!学生能比吗?身体搞坏了谁负责?】

【快看!校长和总教官都来了!事情闹大了!】

直播弹幕更是疯狂滚动,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激烈碰撞。

训练场上,林父和张父的质问掷地有声,他们心疼的目光扫过自己孩子湿透狼狈的模样,最终定格在苏寒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

面对两位家长激动的情绪和连珠炮似的质问,以及几乎怼到脸上的镜头,苏寒的神情依旧冷峻如铁。

雨水沿着他的帽檐滴落,却丝毫未能模糊他眼神中的坚定。

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先再次沉声下令,稳定住有些骚动的队伍:“302班,保持军姿!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动!”

他的声音带着强大的威严,瞬间让下意识有些松懈的学生们重新绷紧了身体。

这时,校长也赶到了。

李伟脸色凝重,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媒体的镜头,心中压力倍增。

张启明校长则显得沉稳许多,他先是对两位家长点了点头:“几位家长,你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请放心,学校始终将学生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苏教官的训练方式,是经过……”

“张校长!”林父打断了张启明的话,他指着周围的媒体镜头和远处围观的学生,声音因激动:

“我们不是来听官方说辞的!我们就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唯独我们的孩子要承受这种‘特殊待遇’?如果这是军训大纲的要求,我们认!但显然不是!”

张父也激动地补充道:“是啊!看看其他孩子都在哪里?在干燥的走廊里、在体育馆里!而我们的孩子呢?站在这里淋雨!站军姿!昨天还晕倒了那么多个!这公平吗?科学吗?”

他们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现场和网络。

镜头立刻给到了远处教学楼走廊里其他班级的学生特写。

那些学生脸上的庆幸、好奇,甚至是一丝茫然,与302班学生的疲惫坚毅形成了鲜明对比。

网络上,关于“公平与否”的争论瞬间白热化。

【家长说得对啊!凭什么就他们班特殊?】

【是啊,要练一起练,只练一个班算怎么回事?】

【可这是苏寒带的班啊,兵王带训,标准能一样吗?】

【兵王就能不按规矩来?就能搞特殊化折磨学生?】

就在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质疑苏寒时,一直沉默的苏寒,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仿佛带着金属的质感,瞬间压过了雨声和嘈杂的议论,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也通过麦克风传到了无数网友的耳中。

“两位家长,你们刚才说,他们还是孩子……”

苏寒的目光缓缓扫过林浩宇、张萌,以及全体302班的学生,然后重新看向两位家长,以及镜头。

然后苦涩一笑:“可我……也是孩子啊……”

一句,我也是开始啊……瞬间,让全场变得安静了下来。

安静到甚至能听到雨水砸在草地上的声音。

所有人在这一瞬间,看向苏寒那张,与学生们差不多稚嫩的脸庞上。

这时候,他们也才想起,苏寒虽然是教官,可他,也只是一个不到19岁的教官。

年纪,跟这群大一学生们是相仿的。

这一刻,他们脑海中,不由的浮现,苏寒这个十**岁的孩子,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历的种种!

入伍时,体质孱弱,是新兵连的吊车尾,被连长严厉呵斥和操练。

下连后,不要命的训练,身体素质火箭般飞涨,一举从吊车尾的孬兵晋升为全军兵王!

参加全军大比武,勇夺八个单兵科目冠军,综合演习对抗,名副其实的九冠王!

协助当地警方抓捕绑架匪徒,以一己之力,杀掉八个手持枪械等武器的匪徒,救下人质!

火锅店火灾,一次次冒险冲进火场救人等……

这不到的一年的经历,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所有人对军人的认知,以及刷新了苏寒那强大意志力和拼搏精神的可怕认知!

而回想起来,苏寒……也只是一个入伍刚刚十个月的士兵!

而不到这十个月里,他已经拿到两个三等功,一个二等功,两个一等功!

现在,更是被提名感动华夏十大人物!

哗啦啦的雨声、远处隐约的嘈杂、甚至两位家长急促的呼吸声,在这一刻都诡异地消失了。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骤然聚焦在苏寒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庞上。

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不断滴落,迷彩帽檐下,那双眼睛深邃、坚定,却依旧无法完全掩盖住属于这个年纪的青涩痕迹。

直到此刻,所有人才像被点醒一般,猛地意识到——眼前这个气场强大如磐石、训练手段铁血如魔鬼、拥有无数传奇经历的“兵王”、“英雄”、“感动华夏候选人”……

他,仅仅不到十九岁。

一个本该和他们一样,坐在大学课堂里,享受着青春与迷茫的年纪。

林浩宇的父亲愣住了,他张着嘴,原本准备好的所有质问和不满,瞬间被堵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看着苏寒,又看看自己身边同样十八岁的儿子,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猛地攫住了他。

张萌的母亲下意识地松开了紧抓着女儿的手,眼中的心疼和愤怒渐渐被一种愕然和……更深的触动所取代。

她忽然想起自己女儿在家时的一点小感冒都会让她焦急万分,而眼前这个少年,他过去十个月所经历的……

寂静如同涟漪般迅速扩散开去。

训练场上,302班的学生们怔怔地看着他们的教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6章:苏寒:我也还只是个孩子啊……(三章合一)(第2/2页)

他们一直仰视着苏寒的强大,敬畏着他的严厉,却在此刻才无比直观地感受到这份强大与严厉背后,那令人窒息的年龄重量。

林浩宇鼻子一酸,猛地低下头,不敢再看。

苏夏紧紧抿着嘴唇,眼眶瞬间红了,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太爷爷”这个称呼背后,是多么年轻的生命,承担了多么沉重的荣光与责任。

远处教学楼里,所有围观的学生都沉默了。

之前的议论、调侃、甚至是一丝幸灾乐祸,此刻都化作了无声的震撼。

他们对比着自己舒适干燥的环境,再看向雨幕中那道孤傲的身影,一股强烈的羞愧感涌上心头。

那个他们觉得严厉到不近人情的教官,年龄甚至比他们中有些人还要小!

“是啊,他……他才十八岁!”一个女生捂着嘴,声音带着颤抖,几乎要哭出来。

“我的天……我十八岁的时候在干嘛?还在为高考完解放了狂欢,他已经在部队拿了那么多功勋……”旁边的男生喃喃自语,脸上火辣辣的。

通过网络直播观看这一幕的网友,弹幕出现了短暂的空白,随即以更疯狂的速度爆发出来,但内容却彻底变了风向。

【!!!!!!我忘了!苏寒他才十八岁!!!】

【草!(一种植物)给我看哭了!他还是个孩子啊!】

【我们都在心疼大学生,谁心疼过这个十八岁就经历了生死、扛起了无数责任的孩子?!】

【想想他受过的伤,跑过的九十圈,火场里的一次次冲锋……他难道不累不疼吗?可他从来没说过!】

【那些骂苏教官的人呢?出来看看!你们十八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他一句卖惨的话都没说,就这一句‘我也是孩子啊’,我直接破防了!】

【凭什么要求他必须完美?凭什么要求他不能严格?他自己就是咬着牙从孩子练成了兵王!】

【支持苏教官!他是在用自己走过的路,教这些学生怎么变成更好的人!】

【@刚才质疑的家长,你们心疼自己孩子,难道苏寒的家人不心疼吗?可他成了我们的英雄!】

现场的两家媒体记者,镜头死死地对准苏寒的脸,给了他一个长时间的特写。

那张年轻却写满坚毅的脸庞,在雨水的冲刷下,仿佛一件淬炼过的兵器,散发着冷硬而又令人心折的光芒。

资深记者往后退了十几米,对着话筒,声音低沉而充满感情地解说:“……我们或许都忘记了,英雄并非生而伟大。”

“苏寒,他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快速褪去了稚嫩,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他的年纪,忽略了他所承受的远超常人的重担。”

“这一刻,不是家长与教官的对立,而是两种‘爱’的碰撞,更让我们深思,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教官群体中,王磊、陈思远等人默然无语。

他们带过兵,更清楚苏寒取得的成就多么骇人听闻,而达成这一切的时间又多么短暂。

他们自问,在自己十八岁时,绝对做不到苏寒的万分之一。

一种由衷的敬佩和一丝自惭形秽在他们心中交织。

总教官李伟和校长张启明对视一眼,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们自然是知道苏寒年纪的,但在此情此景下被点破,带来的冲击力依旧巨大。

张启明校长深吸一口气,心中原有的那一丝因为家长质疑而产生的动摇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坚定的支持。

他终于明白,军区为何如此破格支持苏寒,这不仅是对其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所代表的某种精神的极大肯定!

林父和张父僵在原地,脸上的怒气早已消散无踪,只剩下尴尬、羞愧和一种难以名状的震动。

他们看着苏寒,又看看自己身边虽然淋雨疲惫却眼神明亮、甚至带着一丝不满他们前来阻拦神情的孩子,忽然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可笑。

他们用“孩子”的理由来心疼庇护,而另一个“孩子”,却已经在用钢铁般的意志试图锤炼更多的“孩子”成为钢铁。

林浩宇忍不住,猛地抬头看向父亲,声音带着哽咽和前所未有的认真:“爸!你们别说了!教官他……他比我们辛苦一万倍!我们这点训练算什么?我们是自愿的!我们想变得像他一样强!”

张萌也用力点头,甩开脸上的雨水和泪水:“妈!你们快回去吧!我们没事!我们不想当温室里的花朵!”

两位家长哑口无言,所有的话语都苍白无力。

雨,还在下。

但训练场上的气氛,已经彻底改变。

苏寒的目光从两位家长脸上移开,缓缓扫过全场——

扫过他的‘兵’——302班每一个稚嫩却坚毅的面庞;

扫过远处教学楼里那些同样年轻的身影;

最后,定格在冰冷的摄像机镜头上,仿佛要透过它,望向屏幕后方千千万万的人。

他的声音不再高昂,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穿透雨幕,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底。

“四位家长,你们问我为什么,问这公不公平,科不科学。”

“我想说的是,每年,部队里都会迎来数十万个十**岁的‘孩子’。”

苏寒的声音很平缓,却像一把无形的刻刀,开始勾勒出一幅幅远在校园之外的画面。

“他们中的很多人,和您的孩子一样,刚离开家,刚结束高考。但他们穿上军装,坐上火车,去的地方不是大学校园。”

“他们去的是海拔四五千米、呼吸都困难的高原哨所。是冬季零下三四十度、呵气成冰的北国边陲。是炎热潮湿、蚊虫肆虐的南方密林。是远离大陆、只有海风与孤独作伴的岛礁。”

“在那里,他们站岗、巡逻、训练。他们面对的,不是淋一场雨,不是站一小时军姿。”

“他们面对的是极端的天气,是漫长的孤寂,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是真正需要流血牺牲的责任。”

“为什么他们能坚持下来?”苏寒的目光再次回到林浩宇、张萌,以及所有302班学生的脸上,“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是铁打的,不是因为他们是天生的战士。”

“是因为他们知道,身后是什么。”

“身后,是家,是国,是亿万个像你们一样,可以安心学习、工作、生活的普通人。包括你们的父母,也包括……未来的你们。”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

“我不是在标榜我和他们有多伟大,多厉害。我们只是穿着这身军装的普通人,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而我今天站在这里,用这样的方式带训,也并非为了折磨谁,或者彰显什么特殊。”

苏寒的声音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那是一种深埋于心的、近乎虔诚的认真。

“我只是想,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军训里,尽可能多地,把我所理解的、我所经历的、我认为真正重要的东西,带给这些学生。”

“军训的意义,从来不只是走个正步、站个军姿、晒黑一层皮,然后拿到几个学分。”

他的目光锐利起来:

“它是一次短暂的体验,一次让这些生活在和平温室里的年轻人,近距离触碰‘责任’、‘坚持’、‘集体’和‘家国’这些词汇重量的机会。”

“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此刻觉得‘痛苦’、‘难以忍受’的这点风雨,这点疲惫,对于另一群和他们年纪相仿的人而言,不过是日常的底色。”

“是让他们明白,他们享有的这份安宁与舒适,并非理所当然,其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

“更是要让他们刻进骨子里一种信念——当困难来临,当挑战出现,他们不是只能退缩、抱怨或者等待庇护的弱者。他们体内也蕴藏着咬牙坚持、突破极限、为了集体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力量!”

苏寒的声音再次提高:

“今天,他们在这里淋雨站军姿,明天,或许就能在人生的其他‘战场’上,多坚持那么一分钟。而这一分钟,或许就能改变很多事情。”

“这点苦,这点累,磨不坏他们,只会让他们更清楚地看清自己,更珍惜所拥有的,更敬畏所被守护的。”

“这,就是我理解的,军训存在的意义。”

话音落下,训练场上久久无声。

只有雨水敲打地面的沙沙声,像是为这番话做着最沉默却也最深刻的注脚。

林父和张父彻底沉默了。

他们脸上的愠怒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动容和反思。

他们看着苏寒,眼神复杂,有敬佩,有羞愧,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激。

他们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阻拦,是多么的短视和……不该。

林浩宇和张萌,以及302班的所有学生,胸膛挺得更高了。

他们眼中的光芒前所未有地明亮,那不仅仅是对实弹射击的期待,更是一种被点燃的、叫做“信念”的东西。

他们忽然觉得,身上湿冷的迷彩服,不再仅仅是负担,更仿佛多了一层沉甸甸的、光荣的含义。

远处的学生们,鸦雀无声。

许多人下意识地收回了目光,不再觉得302班是“倒霉”或“被惩罚”,反而生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羡慕。

网络直播间,弹幕再次被刷爆,但这一次,几乎是清一色的支持和感动。

【哭了,真的哭了。这才是我们国家军人的格局!】

【说得太好了!军训的意义被拔高了无数个层次!】

【感谢子弟兵!谢谢你们的守护!】

【我突然好羡慕302班的学生,能遇到这样的教官!】

【@大学,建议全国推广苏寒式军训(不是指强度,是指这种精神灌输)!】

【之前质疑的喷子呢?出来走两步?脸疼不疼?】

…………

三章合一!六千五百字。下午没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